新时代航天精神:生成逻辑、核心内涵与弘扬路径
2023-08-07张建航崔孝彬
张建航, 崔孝彬
(1.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学校办公室,河北 廊坊 065000;2.北京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3;3.西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9)
中国航天事业历经60 多年的发展,先后创造了“两 弹 一 星”、“神 州”飞 天、“北 斗 导 航”、“天 问”探火、“天宫”筑梦等一系列科技成就。这不仅捍卫了国家安全,服务了国计民生,也极大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航天强国、航天精神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其内涵丰富,贯穿航天精神谱系;系统科学,融入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概括为新时代航天精神。
一、 新时代航天精神的生成逻辑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 周年之际,党中央于2021 年9 月29 日批准了中宣部梳理的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其中党领导中国航天人在60 多年航天事业发展中铸就的伟大航天精神,即“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时代北斗精神等,被纳入其中,集中彰显了中国航天人的责任与担当,充分体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与精神实质,进一步激发了新时代航天人积极投身于航天事业的热情,更加坚定了新时代建设航天强国的决心与信心。新时代航天精神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国际航天战略格局和我国航天发展现状,以航天强国为战略目标,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1]这一论述是对航天精神谱系梳理、凝练和发展的有机整合和系统阐释,其实质与“两弹一星”精神、航天传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航天“三大精神”不但不冲突,而且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一脉相承、相得益彰。有所不同的是,新时代航天精神重在刻画航天精神的鲜明特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语言表述中与航天“三大精神”的既往表述密切相关、不可分割;是对航天“三大精神”以及北斗精神、新时代探月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其逻辑缜密、系统科学、内涵丰富、观点鲜明,高度凝练了新时代航天人的强国使命、科学精神和价值追求,具体生成逻辑表现在理论、历史与实践三个维度。
1. 理论逻辑:党的领导是根本,航天强国为使命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2]航天精神符合现代工业文明否定之否定的辨证发展逻辑,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扬弃,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善至美境界的渐进式追求。[3]新时代航天精神是航天人自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投身建设航天强国事业与新时代改革创新精神凝结的产物,是新时代航天强国使命的具体表征,延续着传统文化的精神脉络,彰显着中国精神的爱国情怀,指引着航天事业的生动实践。“北斗”“神州”“嫦娥”来源于民间的经典故事,已成为中国航天的鲜明标识;“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时代精神的象征,“长征”系列火箭已成为中国航天和中国科技最鲜明的时代名片。从1956年党中央明确国防部五院建院方针,到新时代“载人航天”“火星探测”等重大工程相继落地,60 多年的航天历程,无不体现出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实现了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2016 年设立“中国航天日”,首次提出“航天梦”“航天强国”等重要战略目标,2017 年十九大报告将建设“航天强国”列入强国目标。在“航天强国”这一战略目标指引下,近年来,中国航天实现了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嫦娥月背采样返回、祝融号火星着陆等一系列标志性成就,2022 年,中国空间站已全面建成。随着国际战略的变化和中国航天事业的突飞猛进,新时代航天精神的最高理想已不仅仅是为国争光,更多的体现为“航天强国”,“航天梦”与“强国梦”辩证统一、同向同行,成为新时代航天人的强国使命。
2. 历史逻辑:内含国防系统的基因,以科学精神为根基
新时代航天精神的历史嬗变本质上是解决航天精神的发展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历史与现实、眼前与长远的关系,继而弥合时代差异和代际鸿沟,补足新生代航天人的精神之钙,促使航天精神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其传承脉络延续着人民军队的光荣血脉。1956 年,国防部五院在北京成立,钱学森任首任院长,其编制属于军队系统。1958 年,经中央军委批准,由解放军19 兵团和20 兵团组成的钢铁队伍,奔赴祖国大西北荒无人烟的巴丹吉林沙漠,开始建设我国第一座航天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966 年首次“两弹”结合成功,1970 年中国自行研制的东方红卫星发射成功,1975 年我们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中国航天事业从小到大,中国航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就。2003 年的载人航天,2019年的月背着陆,2020 年北斗组网完成,2021 年实现首次火星“绕、着、巡”探测,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中国航天事业从弱到强。经过60 多年的发展,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从航天大国跻身世界航天强国,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内在逻辑与中华民族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高度契合,其中传承的历史脉络和精神格局集中表现在国防背景和科学精神上。科学精神是航天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求科学精神是航天事业的内在要求。在航天领域,无论是研发“大国重器”的科学家,还是打造航天器的“大国工匠”,均已养成“严慎细实”的工作习惯,不断克服艰难险阻,树立了严肃态度、严格要求、严密方法的“三严”作风,新时代航天人应不断传承和秉持老一辈航天人的科学精神,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确保航天产品质量,确保重大任务成功。
3. 实践逻辑:自力更生为原则、自主创新为活力
存在决定意识,实践产生认识,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特征。60 多年来,中国航天人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敢于自主创新,通过一个个辉煌成就铸就了航天精神,随着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航天精神也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继而成为推动航天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成为民族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元素。航天精神一经提出便积极作用于航天实践,20 世纪60 年代,中苏关系从恶化到破裂,加之我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苏联单方面撤走了所有在华专家学者。就在苏联终止对我国援助的危急关头,中国航天人在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环境下,仅用10 年时间将“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2020 年,“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完成,其背后是中国人半个世纪的自力更生,起初我们苦于技术储备的残酷现实,购买美国的GPS 系统,后来发生的“银河号”事件、军演失败,警醒中国航天人要研究和建立属于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直到世纪之交,中国才发射第一颗北斗卫星。后又购买了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然而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中国断了依靠别人的想法,自力更生、敢于创新,2020 年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完成。北斗导航系统不仅实现了追赶,还实现了在定位精度、通信功能等方面对美国的GPS、欧洲的伽利略,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等系统的超越。
二、 新时代航天精神的核心内涵
新时代航天精神继承了航天“三大精神”——航天传统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和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传统;坚守和发扬了“爱国奋斗、自力更生、协同攻坚、自主创新、卓越奉献”的航天精神实质;同时又吸收了新时代北斗精神和深空探月精神的核心内涵,这些新的理论成果及重要论述,彰显着新时代航天精神发展的新元素、蕴含着中国航天人追求新发展、反映着中国航天发展的新趋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自2017年开始着手研究新时代航天精神,2019 年以来发放题为《航天“三大精神”新时代内涵》的调查问卷7 万余份,共计收回有效问卷约6.2 万份,并多次组织专题研讨会、座谈会,深度访谈航天两大集团老干部、老专家。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让航天精神在新时代熠熠闪光——航天科技集团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弘扬航天精神.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21/0819/c436975-32199685.html?ivk_sa=1021577k.课题组成员在此基础上,历时近2 年深入航天系统、航天院校进行调查研究,运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党校平台,先后访谈孙家栋院士、戚发轫院士、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航天英雄翟志刚、大国工匠高凤林等航天院士、英雄、模范20 余人,研究提出新时代航天精神的核心内涵,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 热爱祖国、甘于奉献的家国情怀
高昂的爱国热情是航天精神之基,奠定了航天人的崇高家国情怀。[4]新时代航天精神最本质的特征是建设航天强国、实现航天梦想的历史担当,这是航天人的政治自觉。航天精神中所体现的价值观,是航天事业与祖国命运相契合的产物。一代代航天人前赴后继,牢记强国使命,“两弹一星”元勋的钱学森、郭永怀、程开甲、孙家栋等23 位科学家铸就了“两弹一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与1986 年提出的航天传统精神仅差4 个字,“严谨务实”改为了“热爱祖国”,充分体现了航天人的爱国情怀。2021年6 月,“神舟之父”戚发轫院士在香港理工大学作报告,“一个人没有爱,绝对不可能把最宝贵的东西奉献出来,最高尚的爱、最伟大的爱是爱国家。”[5]
航天人的人生观,最突出地体现在“甘于奉献”这四个字上。航天精神构成元素中最感动人的是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这是航天人的人生信条。奉献精神是一个共同体得以繁衍、生存的基本价值,个体的付出换来了国家和集体的繁荣与发展。奉献精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一穷二白”到现代强国的精神支撑,也是航天事业不断走向辉煌的精神力量。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生命献给祖国的航天事业,是一代代航天人一生的写照和执着的追求。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心脏”——铀球的“主刀手”原公浦这样介绍自己:“原是原子弹的原,公浦是人民的‘公仆’”。他的一生艰苦朴素、甘于奉献,25 岁刚完婚的他就主动请缨去大西北。2021 年8 月22 日,原公浦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却留给我们“热爱祖国、甘于奉献”的宝贵精神财富。60 多年来,数以千计的航天英雄抱着“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信念,几代航天人不断赓续航天精神,他们忠于国家、热爱航天、无私奉献,是扛起航天事业的脊梁,并将航天精神赓续流传。
2. 改革创新、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核心技术是要不来、换不来、买不来、等不来的,特别是在航天这一战略性高精尖领域,我们唯有改革创新,唯有依靠自己,才能不被“卡脖子”技术所左右。北斗导航系统实现全球组网的历程,充分体现了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改革创新的奋斗精神。1994 年,美国、俄罗斯完成全球组网。面对苏联解体的社会主义阵痛,面对尖端科技强国对我们的技术封锁,中国航天人改革创新、自力更生,用了6 年的时间,北斗系统于2000年4 月17 日申报成功。按照国际电联规定,我国必须在2007 年4 月17 日之前成功发射卫星,否则将被取消资格。一旦失去在地球静止轨道这一黄金轨道发射卫星的资格,后果不堪设想。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航天人坚定自主创新、攻坚克难,在截止期限的最后几个小时,北斗系统第一颗导航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北京航天城指挥中心接收到了卫星信号,航天人传承了航天“三大精神”,并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
“自力更生”揭示了航天这一高精尖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是中国航天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充分体现了航天人的行动自觉。中国航天创立之初就确立自力更生的方针。1958 年10 月,聂荣臻就提出要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后来“自力更生”便成为航天五院的首要建设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航天精神没有过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6]这是中国航天的一大法宝,必须坚持好、发展好、传承好。
3. 严慎细实、协同攻坚的工作作风
“严慎细实”高度概括了航天人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中国航天人在创新实践的道路上,认真贯彻落实“16 字”方针,在实践中科学求实、把握规律,养成了严谨缜密的思维习惯,形成了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屠守锷在我国地空导弹的研究和设计中,充分发挥航天人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经过几十次的眼看手摸、仪器测试,查出了几根如头发丝一样的多余铜丝,排除了发射前的重大隐患,取得了地空导弹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老一代航天人严谨、务实,不断在航天事业中坚持着“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践行着航天人“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
“协同攻坚”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坚强保障。中国航天目前已拥有文昌、西昌、酒泉、太原四个发射场,科研生产基地遍布于中国的31 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每一项重大航天工程任务都是数千个企业、十余万航天人共同参与完成的,都需要各大系统、子系统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协同攻坚。航天科工集团的企业精神就包含“求实”与“协同”两个核心理念。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固然是航天人拼搏奋斗的结果,更是全国各行各业大力协同的结果,60 多年来,举国体制、大力协同始终贯穿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全过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实现了对军队、科研院所、大中院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统一调度,各行各业通过大力协同、密切配合、攻坚克难,实现了我国航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4. 胸怀世界、勇攀高峰的科学追求
航天事业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的视野,也解锁了很多的未知。航天技术的发展边界越来越模糊,跨界、跨行业创新越来越模糊。宇航探索必将为人类文明注入新的活力,世界上公认的航天强国——美国和俄罗斯,在进入太空、利用太空和控制太空上都拥有强大实力,面对差距,中国航天必须具有世界眼光,不断挑战太空文明的科学未知。2021 年6 月,在与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天地通话”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7]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索未知,探索未知是驱动人类前行的动力引擎。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攻坚克难、集智攻关,瞄准‘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带领团队作出重大突破。”[8]在航天领域,我们已经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巨大转变,要敢于突破固有思维模式,将航天精神与型号研发、军民融合、创新驱动深度融合,不断探索浩瀚宇宙。
三、 新时代航天精神的弘扬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革,航天精神的传承和弘扬面临着社会交往虚拟化、文化交流多元化、人类思想多维化等多重挑战。新时代背景下,弘扬航天精神要做到“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基础是继承,关键在创新。新生代航天人的思想行为受“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要素影响,弘扬新时代航天精神须以“坚定理想、价值引领”为立足点,从认知上坚定信念;以“以人为本、不负人民”为共情点,从情感上汇聚力量;以“情怀培养、创新超越”为着力点,从意志上增强自信;以“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为落脚点,从行动上践行初心。继而通过“知、情、意”系统推进、协同发力,推动航天精神在实践中创新与发展。
1. 以“坚定理想、价值引领”为立足点,从认知上坚定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9]弘扬新时代航天精神,应在认知上坚定理想,以航天精神铸魂育人,通过价值引领、形塑精神、凝聚共识、创新传播等方式,不断担负起新时代航天精神铸魂育人的时代重任,实现航天精神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在具体实践中,首先,航天精神应以“特色课程”“案例”或“航天故事”等形式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发挥课堂教育这一主渠道作用,提升教学效果。如西北工业大学通过打造《中国航天精神》特色课程,形成了“院士、知名学者”领衔授课、“理论教学+实践感受”的授课模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利用“中国航天日”,打造航天精神高端论坛暨“爱国奋斗·南航担当”航天专家思政公开课。其次,群团事业是我党群众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新生代航天人建立情感和信任的重要途径,要将新时代航天精神融入学生社会实践、志愿公益、创新创业、文艺体育、实习实训等环节,打造形式多样的“行走课堂”,形成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通过社团活动、第二课程这一“课程+”模式使航天精神入脑入心。再次,应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用中国共产党100 年的光辉历程中涌现的爱党爱国先进典型激发新生代航天人的民族自豪感、归属感和荣誉感,用中国航天60 多年奋斗征程中涌现的爱国模范激励更多新生代航天人热爱祖国、崇尚科学、投身航天、探求未知,以航天精神熏陶人,在共情共鸣上形成合力,继而内化为新生代航天人的信仰信念,锻造为新生代航天人的意志品质。从次,应深入研究新时代航天精神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之间的内在逻辑,把握其中的核心要义,增强航天精神立德树人的价值性、生动性、实效性。最后,应加强网络育人,将航天精神融入互联网,发挥网络这一新生代航天人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的作用,在趣味性、知识性、鲜活性上下功夫,分析受众的心理、爱好和需求,借助新媒体实时互动、实时传播等优势,传播新时代航天精神,提升航天精神理想信念教育与新生代航天人成长需求的契合度。
2. 以“以人为本、不负人民”为共情点,从情感上汇聚力量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创新的根基,60多年来,航天人勇担重任、自力更生、严慎细实、大力协同、无私奉献,形成了航天人独有的精神禀赋。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价值取向。[10]“不负人民”体现在航天人的政治品质上,是航天人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和忠诚于民的深厚情感,与建党精神的“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辩证统一,同向同行。60 多年来,航天人铸就的航天精神鼓舞了一代代航天人,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人民对航天事业的认同也激励了一代代航天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新时代,如何奏响“以人为本、不负人民”的乐章,首先,高校应践行“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一切为学生服务,这是新时代航天精神育人的根本体现,要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和成长规律,探索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在学科文化建设、课程思政建设上有机融入航天精神,提升航天文化育人效能;其次,航天院所应组织院士、专家、大国工匠等先进模范开展多层次、分众化、差异化的宣讲活动,通过实践活动陶冶学生情操、营造航天育人氛围,实现对高校师生的心灵塑造;再次,要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老一辈航天人言传身教,使新生代航天人耳濡目染,增加其理念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最后,高校要在打造航天特色文化上下功夫,打造“航天文化综合体”,提升学生学习航天精神的兴趣和热情。如,北华航天工业学院集中打造“两馆一展”(航天博物馆、校史馆、钱学森生平事迹展),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思政实践教学、爱国主义教育等途径塑造学校航天特色文化,完善航天文化育人的路径,提高了航天文化育人成效。
3. 以“情怀培养、创新超越”为着力点,从意志上增强自信
航天情怀的培养,需要航天事业持之以恒地改变人的生活品质,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航天精神鼓励人们践行先进道德,树立良好风尚;要激励青少年以坚定信念自觉践行航天精神,将航天精神融入到奉献社会、报效祖国上来,在实践中孕育、升华航天精神。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决定未来。中国航天人在比世界航天大国起步晚30 年的情况下,通过自主创新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航天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决定未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是一片坦途,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11]为实现航天强国的梦想,首先,高校要围绕党团活动、师德师风、干部培训、文化建设、思政课堂等专题,打造高质量、有针对性的特色航天课程及活动。利用中国航天日、烈士纪念日、新生军训等重要节点活动让航天精神走进师生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构建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师生同行的协同育人体系。其次,在创新领域,要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投入。因航天工程是系统科学,其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继而为通信、遥感、导航等现代航天技术提供支撑,只有航天事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航天精神才有“源头活水”,才能不断创新发展。再次,新时代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航天事业要想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飞跃,唯有自主创新。我们要主动适应建设航天强国这一目标,增强自主创新的使命担当,加强在尖端科技领域的忧患意识,在实践中应对航天大国在公共航天、商业航天、军事航天等领域内的一系列挑战。最后,针对新时代航天人意志不够坚定、抗压能力弱、作风不够硬朗等问题,要从道德激励和自我提升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继而转化为航天强国的实践动力。
4. 以“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为落脚点,从行动上践行初心
传承是最好的缅怀,发展是更好的传承。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将不断涌现出新的典型、新的故事,航天精神应与之相适应,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弘扬航天精神,要在继承发扬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任务,赋予其新的时代解读,体现航天精神的时代价值;要进一步总结丰富航天精神新的思想理论成果,使航天精神随着航天事业实践而创新发展,并以创新发展着的航天精神持续引领航天事业进程,使航天精神始终保持时代性与先进性,始终焕发活力与生命力。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航天精神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意识,需要在实践中才能产生实际意义。首先,应营造崇尚航天精神的氛围,大力弘扬航天科学家精神,在大、中、小学、社区、企业开展航天精神宣讲活动,营造全社会讲航天、爱航天、学航天、用航天的良好氛围。其次,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设航天虚拟展馆,建立航天特色的主题网站和移动应用平台,创设情境化的航天体验馆,如航天模拟器、VR 飞行器,开展交互式的航天活动,让更多航天爱好者感知航天的魅力。最后,要加强对中国航天精神的研究,重点对航天文化、航天精神的内涵进行挖掘,进一步培植航天文化土壤,展示中国航天成就,讲好中国航天故事,汇聚中国航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