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机遇与严峻挑战
2023-08-06梁惟
梁 惟
(广西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宁 530006)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指的是由人类制造的机器所体现出来的类似人类智能的技术。众多学者认为人工智能是人类科技史上一次最具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国内学者代表性的观点有:刘庆振[1](16)在《智能红利:即将到来的后工作时代》一书中认为,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已接管了大量的人类工作,人类即将进入“后工作时代”。黄欣荣[2]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未来社会形态将与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具有极高相似性”。国外学者代表性的观点有:美国学者库兹韦尔[3]在《奇点临近》一书中认为“人工智能完全超越人类智能”的“奇点”将于2045 年出现,智能机器将能够代替人类完成所有的工作。德国学者克劳斯•施瓦布[4](扉页)认为人工智能革命将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他倡导“创新和技术以人为本,并服务于全球公共利益”。毫无疑问,人工智能是一场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它势必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的最大关切,人工智能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应如何才能做到趋利避害以更好地让人工智能造福于人类而不是祸害于人类,这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者的重大研究课题。
一、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势必带来颠覆性的社会变革
人工智能与纳米技术和基因技术一起被公认为21 世纪三大尖端科学技术,近十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诸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人工智能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这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件重大事件上:一是人工智能攻克人类最复杂的智力游戏−围棋。DeepMind 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围棋程序阿尔法狗(AlphaGo)接连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韩国名将李世石九段和当时世界围棋的第一人、中国名将柯洁九段,昭示了AlphaGo 的棋力已经超越了人类职业围棋的顶尖水平。二是自动驾驶汽车获准上路。早在2012 年,自动驾驶汽车就由谷歌公司制造出来。在我国,据来自《华夏时报》的报道,百度无人车“首次在开放城市道路情况下,实现全程无人工干预的L4 级无人驾驶”[5]。三是2017 年智能机器人Sophia 被沙特阿拉伯授予公民身份。Sophia 不仅具有堪称能以假乱真的人类的生物外观,而且还能够幽默风趣地与人类相交谈,甚至还能够通过摄像头,观察和识别人们的动作和表情,并作出接近于人与人之间情感共鸣的表现。
颠覆性技术变革必然带来颠覆性的社会变革。众所周知,马克思从人的依赖关系角度,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物的依赖”阶段以及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之上的“自由个性”阶段。马克思笔下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也就是“自由人联合体”阶段。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人类共同体形态演变的决定性力量。最初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共同体的形态只能是原始宗族,这也是“人的依赖”的最初始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共同体发展到部落,再发展到民族和国家。国家又可以细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四种形态。从奴隶制国家到封建制国家,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人类共同体的形态虽有所改变,但总体上仍保持着“人依赖”特征,尚没有建立起普遍的联系,更不可能构建起大范围的人类共同体。
以蒸汽机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机械时代,机械力代替了肌肉力,资产阶级取代了地主阶级,世界历史取代了民族历史,整个世界逐渐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共同体,人类共同体的基本特征也由“人依赖”过渡到了“物依赖”,但这样的共同体只能是一个东方从属于西方、农村从属于城市的“虚幻共同体”。19 世纪60 年代之后,在以内燃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的同时帝国主义列强也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虚幻共同体”全面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凭借其在科技上的巨大优势以及无比恐怖的杀戮武器,裹挟世界,争霸全球,危及整个人类共同体的存在,人类共同体的“虚幻性”和“物的依赖”性发展到了极致。
人工智能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具颠覆性的技术变革,智能机器取代人类劳动以及“后劳动时代”来临是必然趋势。随着“后劳动时代”的到来,各国命运相连、休戚相关的特征愈加明显,资本的贪婪性将不可避免地要改变,人类终将走出以“零和博弈”及“物的依赖”为特征的市场经济时代,从而进入“后市场经济”时代,即进入以“共享共赢”为基本特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进入“每个国家的自由发展是一切国家自由发展的条件”的时代。这实质上是“人依赖”的回归,是更大范围和更高质量的“人依赖”的回归。随着人工智能和生产力的更大发展,人类最终必将进入最高层次的“人依赖”阶段,即马克思所言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53)的“自由人联合体”阶段。
二、人工智能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可能带来的巨大机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将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首先,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类将逐步摆脱“物的依赖”,各取所需终将成为现实。
迄今为止,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是为了追逐他们自身的利益,首要的就是物质利益,物质条件是制约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关键性条件。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也就是进入了马克思笔下的“物依赖”的阶段。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在资本主义社会下,无论是以往受人尊崇和敬畏的职业光环,还是温情脉脉的亲情关系,都已不复存在,“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6](34)。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工人们每天被迫工作的时间超过14 小时,甚至超过18 个小时,但却只领着微薄的薪水。二战后,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计算机、生物工程等众多高新技术的运用,人类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快速的提高,每天8 小时工作制,每周工作不超过40 小时,这些都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基本规定。
将来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将一步一步地摆脱物的依赖与物的控制。在如今,人工智能已经解放了数以千万计的人的劳动,无人驾驶汽车已经能够在繁华的城市道路上奔跑,无人机已在天空翱翔,无人超市、无人商店已经成为现实,新闻稿件可以由智能机器快速且规范地写出来,智能机器人在播音与主持、与人的对话上都达到了能以假乱真的地步。在财会方面,36 万小时的人力工作,财务机器人只需几秒钟就能完成。据有关报道,全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富士康公司为了大幅度降低劳动力成本,坚定地采用机器人逐步取代人工劳动力,“2011 年起,富士康就提出将在5 到10 年内装配100 万台机械手臂”[7],目标是替换掉80%的劳动力。也许智能机器超越人类并取代人类完成所有劳动的“人工智能奇点”在2045 年还不会出现,但是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机器越来越多地取代人类的劳动,因而人类的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而人类花在物质生产上的时间会越来越少。依据当前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趋势判断,现在的问题不是“奇点”能否到来,而是它何时到来;问题也不是人类能否跨越“物依赖”阶段,而是人类何时跨越“物依赖”阶段。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人类获取物质财富的难度将会无限趋近于零,“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时代终将来临,千万年以来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纷争将彻底消亡,人类将回归到“人依赖”阶段,但这是更高级的回归。人类将有无限的空闲时间来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自己,也有无限的空闲时间思索更加美好的人类未来。
其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发展,智慧地球将可能成为现实,各地人们之间的联络将极度便捷。
在古代,由于技术低下,驿站是人们传递信息的主要场所,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的交流联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导致各地的人们更多地是以相互独立的形式生活。人们相距越远,交流联络就越少,人们之间只能建立起小范围的血缘共同体或地缘共同体,而认识与了解远一点距离的人们就不是容易的事情了。在这种条件之下,国与国之间的人们的相互沟通与了解便是一种奢望。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在马克思看来,由于工业革命带来了世界市场的开拓,加上“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6](35)。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交通工具的极大改善,给人类的交通出行带来便利,越来越多的国家、民族、地区的闭塞隔绝状态被打破,世界逐渐形成为一个整体,人类从此由民族历史进入世界历史。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全球互联网的建设,更是极大地缩短了人们之间交往的距离。
如今,人类正在快速地步入智能时代,有一些学者认为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虽然这个观点尚未获得学术界普遍认可,但有一点是大家普遍赞同的,那就是人工智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具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它正在彻底地颠覆我们以往的生活、工作以及联系方式,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复杂程度上,人工智能技术革命都远超以往的技术革命。伴随人工智能而来的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指数级发展。20 年前数据储存的成本还相当高昂,“存储1G 数据的年费高达10 000 多美元,而如今平均仅需要不到0.03 美元”[4](10),市场上容量为50TB(1TB=103G)的移动硬盘已经出现,数据存储的成本可以说已趋近于零了,由此可见信息时代人类社会变化发展之迅速。就我国来说,20 年前上网冲浪还是一种奢侈的消费,如今数据流量已接近于白送。随着硬盘成本的飞速下降,存储容量却迅速上升,将来几乎所有的物品都能被赋予独立的识别码并连接到互联网上,因而所有的物品都可能实现智能化。无处不在的与移动设备相连接的传感器,能使人们充分感知自己所处的环境,能使人们更加充分自由地交流与合作。据央视网2019 年报道,来自国际电信联盟、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 年,移动宽带用户数约为52.8 亿,这个群体中的45%的人−即23.8 亿用户−每月会用智能手机查看脸书网账户”[8]。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十亿移动设备将地球几十亿人口密切地连接到一起,人们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访问获得各种信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电视电话会议,人们之间的联系从来都没有像今天这样方式多样和方便快捷,“地球村”已成现实,智慧地球也将成为现实。
再次,全球化的加深,使各国人民的命运更加息息相关。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人类出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员与物资的大规模跨国流动,世界日益紧密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各国人们的命运日益紧密相关,灾难到来之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仅仅就民航来说,年均输送旅客数十亿,其结果是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出现病毒,几小时之内就可能会扩散到世界各地,从地球的一端传到另一端。这就造成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一旦发生疾病暴发或流行,那么仅仅几个小时后会使其他地区大难临头”[9]。
2019 年末,武汉发现新冠肺炎病例之后,虽然作出了对武汉这个一千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进行封城这一人类历史上从没有过的悲壮之举,但仍阻止不了新冠疫情的蔓延。除了新冠肺炎,近二十年,SARS、H1N1 甲流、MERS 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禽流感、非洲猪瘟,再加上20 世纪出现但一直未被人类攻克的艾滋病等传染病,它们或者持续地或者间断地骚扰人类。与疫情一起备受全世界人们关注的事情是亚马逊森林大火。亚马逊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它对于全球气候乃至人类的生存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据统计,亚马逊热带雨林每年能够吸收约6 亿吨二氧化碳,占全球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量的四分之一。亚马逊热带雨林大火每年都有,但近年尤为严重。据分析,不少森林大火并非来自意外事故,而是来自人们的故意纵火,或者来自于当地人们放任大火的蔓延。因为森林的焚毁可以变林地为耕地,从而给当地贫困的人们带来更多的维持生命所必需的食物。众所周知,热带雨林被烧毁,不仅失去森林的造氧功能,还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带来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危及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劣后果。贫困的存在显然已成为了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短板。由此看来,当年马克思所说的“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全人类已经日益发展成为一个难分彼此的统一整体,灾难到来之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需要全人类来维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越来越成为大家的共识,这一共识的形成将为全人类凝心聚力、共同繁荣打下牢固的基础。
当然,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还未完全成为现实,要使这些机遇转变成为现实,人类还需要做很多努力。技术大国应该摒弃零和博弈思维,从全人类整体利益出发,努力使人工智能造福全人类。反之,如果人工智能只是成为技术大国谋求更大霸权的工具,如果人工智能只是为霸权、强权服务,那么人工智能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的可能不是机遇而是挑战,是世界的撕裂、仇恨、屠杀及灾难。
三、人工智能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人工智能也不例外,它既会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极大机遇,也可能会带来严峻挑战。
第一,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撕裂与冲突的重要根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障碍,而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加剧世界发展不平衡的巨大风险。
自20 世纪中后期以来,中国、巴西、印度、南非、越南等许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依靠接收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制造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些国家的比较优势在于其具有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发达国家的资本向广大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目的之一就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制造业将由智能机器代替工人进行生产劳动,劳动力的需要量会逐渐减少,直至有一天所有的劳动都可以由人工智能机器来完成。依此趋势看来,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红利将会逐渐丧失,制造业有重新回归发达国家的趋势。如果照此趋势发展下去,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红利将不复存在,世界的发展鸿沟将会进一步拉大,富国将更富而穷国将更穷,这无疑会加剧世界种族冲突与文化冲突,加剧世界的动荡与撕裂,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第二,颠覆性技术变革带来新的和更彻底的垄断,甚至有可能成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帮凶。
科学技术与垄断是对孪生兄弟,科学技术越复杂越尖端其研发者就越拥有先发的优势,因而就越容易形成更彻底的垄断。人类在漫长的古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低下,从来就没有形成过真正的垄断。以蒸汽机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虽然进入了机器生产的时代,机械的力量代替了肌肉的力量,但由于蒸汽机效率并不高,蒸汽机的技术也算不上高超与复杂,因而人类的生产并没有因蒸汽机的发明而形成规模上的垄断。而以内燃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科学技术的复杂程度上远远超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少数掌握新技术的企业拥有极大的先发优势,因而能挤垮大量技术落后的传统企业,形成了托拉斯、卡特尔、辛迪加等垄断组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把垄断再次推向深入。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 年在美国诞生,直至今天,美国微软公司在全世界计算机操作系统、浏览器上的占有率仍高达88.87%,“差不多控制了全世界大小企业的重要生产工具”[10]。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最尖端的科技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就可能会形成最彻底的垄断,甚至成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帮凶。当今人类最尖端最复杂的科学技术当属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由于其自身包含着尖端的科技,因而容易成为一场 “赢者通吃”“一家独大”的游戏,为数不多的几家平台就完全主宰了市场。众所周知,目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芯片制造上处于惊人的垄断地位,然而发达国家在软件上的垄断更为恐怖。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微软的电脑视窗操作系统堪称一统天下。如今在移动操作系统这一关键领域,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 年android 和ios 两大美国操作系统在中国占有的“市场份额合计为99.63%”[11],最彻底的垄断莫过如此!就我们国内而言,数字垄断现象也同样达到了令人惊恐的地步,百度在搜索引擎上一家独大,导致竟价排名这一恶劣后果,还有“QQ 生存下来了,MSN 退出了中国;微信生存下来了,易信死掉了;阿里巴巴成功了,越来越多的中小电商网站消失了”[1](91)。由上可见,在智能时代,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社会,“赢者通吃”是一个普遍现象,不过这并非是个好现象,它可能会造成富者越富而穷者越穷、富国越富而穷国越穷的局面。因而可能会加剧社会的撕裂和动荡,从而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
第三,人工智能技术如果失控将会成为“出瓶的魔鬼”,从而对人类的安全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
虽然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福利,但是如果应用不当,它将会给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国内外有不少学者认识到了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在国外学者中,霍金曾多次警告人们,“充分开发的人工智能最终可能导致人类灭绝”[1](32)。特斯拉CEO 伊隆•马斯克认为人工智能远比核武器危险。德国学者施瓦布认为人工智将会带来“不平等加剧”“社会撕裂”“为恐怖分子所利用”[4](95)等风险。在我国,有学者认为,如果人工智能超出人们的掌控,将成为“横冲直撞的猛兽”[12]。也有学者认为,人工智能是“人类正在玩的最危险的火”[13]。
上述学者的观点或多或少有夸张之成分,但是毫无疑问,作为当今最尖端科学技术的人工智能与过往其他一切科学技术一样具有两面性。原子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性科技,原子能能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的、干净的能源,但是我们人类却把原子能技术首先应用于制造核武器,于是原子弹这一人造魔鬼就此问世。人工智能是比原子能更加尖端的科学技术。我们可以预见,如果人工智能技术被像希特勒这样的战争狂人或ISIS 这样的邪恶力量所掌控并被应用于邪恶的目的,那么人工智能就会变成继核武器之后人类的又一梦魇。值得全人类警惕的是,人工智能目前正显现出朝这一危险方向发展的迹象。美国早些年就开始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战场,通过部署前沿服务器以处理海量信息,并经过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和人脸识别等技术,从而发现并捕捉到目标人物、目标船只等对象。对于目标人物,派出无人机对其发出最后的绝命一击;对于目标船只,由无人机指挥的潜伏于深海的自动识别器制导的智能水雷能够精准地识别和追踪目标并将其摧毁。以上就是当前出现的一种新的战争模式−智能战争。在这种新战争模式下,并不需要消灭敌方士兵或卫兵就可以直接对敌方关键人物实行“斩首”,而躲藏在后方的敌首也随时都有被无人机锁定的可能。据统计,至今为止,美国已实施了上万次这类斩首行动。2020 年阿塞拜疆凭借以色列提供的SkyStriker 无人机对亚美尼亚大开杀戒,智能战争初露端倪。在2022 年爆发的俄乌战争中,凭借着北约提供的大数据、星链技术、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技术,以及TB-2 无人机、“弹簧刀”自杀式无人机、海马斯卫星精确制导火箭炮等智能武器,乌克兰一再实现对俄罗斯重要将领、高价值目标进行定点清除和精确打击,从而使俄军“蒙受重大损失”,使这场本该速战速决的“特别军事行动”转变成为了“一场巨大悲剧”[14]。可以预见,由于智能武器的可怕威力和致命诱惑力,世界新一轮军备竞赛−智能武器竞赛在所难免。由于智能技术、智能武器发展的极度不平衡,世界将打破原有的力量平衡而引发新的矛盾和战争。在未来,随着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如果国际社会没有能够对人工智能武器的研发加以有效管制,人人都有可能变成透明人,人人都有可能变成无人机的靶的,那么将来的世界将人人自危。
从长远看来,人工智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威胁也许会更大。将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3D 打印器官、基因编辑婴儿、脑机对接、在大脑中植入芯片等技术的成熟只是时间问题。这样一来,将来的人类大有可能增强某些器官的机能从而 “进化”为一种新的超级物种,人类也大有可能制造出一些听话的“超人”,或者制造出一些半人半兽并受其主人操控的铁血斗士。如果将来真的出现这样的状况,那么人工智能将会变成人类的梦魇。
总之,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不仅有巨大的机遇,也有严峻的挑战。如果人工智能技术大国或者政治强人只是出于谋求霸权、强权之目的,只是奔着研发自动杀人武器而去追逐人工智能技术,那么人工智能将成为继核武器之后的又一人造魔鬼,那么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更多的是灾难与毁灭而不是机遇。
四、趋利避害地利用人工智能
既然人工智能既会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也会带来严峻的挑战,那么国际社会应该共同努力,趋利避害,使人工智能更多地造福于人类,而不是让它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灾难。
第一,在制度上做到“道在魔先”,防范人工智能技术失控。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而不是只具有单独的一面,科学技术也是如此。实践证明,核武器、化学武器及生物武器确实是人类制造出来的魔鬼,如果任其发展的话,其杀伤力之大足以毁灭整个人类文明。正是由于其可怕危害,相关国际组织先后制订了《核不扩散条约》《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等条约,用于防范核武器、化学武器以及生物武器的扩散。继上述三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后,基因武器由于其极其巨大的危害性,也被人类社会所禁止。2005 年联合国还专门通过了《联合国关于人的克隆的宣言》,明确反对一切形式的人克隆,之后中国、英国等众多国家通过立法明确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实验。
人工智能代表着当前人类的最尖端科学技术,但是如果人工智能失去控制,那么它将不是人类的福音。失控的人工智能对世界安全与稳定、对整个人类存亡的威胁不亚于核武器或者基因武器。在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之际,相关国际组织与国际机构应制定严格的措施,在人工智能化身为魔、逃出魔瓶之前就要制订好降服它的办法。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尚没有限制智能武器的有效措施。相反,个别大国还凭借其超强的科技实力,大力研发智能武器,这是一件十分令人担忧的事情。毫无疑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将来势必像先前的核技术一样,逐渐能为越来越多国家所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速度太快了,当今以服务战争为目标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现象已广泛存在,也许当前世界所有的公约和所有的法条都还不能界定其为非法,但是当等到人工智能已经成了“出瓶的魔鬼”而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和平与安全时,或者等到某些战争狂人已经制造出大量智能“新生物”而奴役世界时,正义的人们才想到要禁止人工智能的危险应用,但却为时已晚。为人类的未来,对于人工智能,必须坚持道在魔先的原则,联合国及相关国际组织应当像以往禁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样,制定相关的条约,并设有像国际原子能机构一样的类似机构对人工智能武器的研发和应用进行监管。
第二,避免人工智能成为技术大国压榨与奴役落后地区的工具,努力使人工智能成为所有人的机遇。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数据成为了新型的“石油”,数据蕴含着难以估量的价值。然而,并非全球各地的人们都能享受到数据带来的财富,据人民日报2016 年报道:“截至去年底,全球仍有41 亿人被排斥在互联网之外;中国也有近半数人口无缘分享互联网带来的文明进步。”[15]另据来自2018 年中外部长高峰论坛的消息,“全球互联网普及率为54.4%,但仍有近一半的人口没有直接连入互联网,其中绝大多数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16]。由此可见世界数字鸿沟之大。数字鸿沟也称信息鸿沟,数字鸿沟与发展鸿沟互为因果,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的滞后,导致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滞后,继而导致数字产业发展上的滞后,而数字信息发展上的滞后又会拉大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的差距。数字鸿沟与发展鸿沟的恶性循环,使发展中国家的处境更为艰难,加剧了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助长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歪风。某些国家垄断了世界芯片与网络核心产品的生产,并凭借其所掌握的在互联网上的不对称技术优势,肆无忌惮地建立全球监听监控体系,包括联合国秘书长等政要都在其监听范围之列。据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斯诺登提供的信息,“美国国家安全局通过接入全球移动网络,每天收集高达近50 亿份手机通话的位置纪录,并汇聚成庞大数据库。美国国家安全局大规模搜集全球手机短信息,每天收集大约20 亿条”,美国此举的目的在于“为实现美国在世界的国家安全目标,美国可以动用独特的和非常规的武力,在事先不进行任何警告的情况下发动攻击”[17]。假如将来某些邪恶的力量为了能够“先发制人”而对全球监听监控呢?这一可怕后果带来的将是人人自危。可见,数字鸿沟进一步拉大了国家之间的发展鸿沟,也增加了国与国之间的隔阂,数字鸿沟的存在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大阻碍。
在当前,数字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巨大财富只是高度集中于少数人和少数国家手中。如果长此以往,某些国家或者机构出于掌控世界和牟利于世界之目的,而利用其先发优势,长期对信息与技术进行垄断,压榨后发国家,那么数字鸿沟和发展鸿沟就只会越拉越大。如果发展鸿沟的问题无法解决,那么恐怖主义、冲突与对抗的根源就无法消除,为生存而牺牲环境的行为就不会停止,最终伤害的将是全人类。随着智能时代、后劳动时代的到来,“物”对肉体的强制将日趋淡亡,各国的人们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人们应该转变自己的思维。互联网与人工智能都属于人类共有的文明成果,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所带来的红利也应由全人类共享。为了全人类的未来,人类应该抛弃零和博弈的市场经济思维,各国应该努力推动互联网更加普惠、更加包容、更加均衡地发展,努力消除信息与数据的壁垒,让各国人民实现共乘互联网发展的快车,共享人工智能发展的成果,从而让全世界人们在人工智能时代实现共享与共赢。
第三,打破垄断,推动全人类共享人工智能红利。
合作共赢、同舟共济是智能时代的人类应该具有的基本特征,而垄断立足于追求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排斥竞争,拒绝共享共赢。今天的人工智能垄断与数据垄断不仅垄断了科技发展的红利,而且还有可能成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帮凶。科学技术越尖端就越容易形成更彻底的垄断,微软公司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微软通过将其操作系统与竞争对手的数据不能兼容、利用Internet 与Windows 捆绑销售等手段,使其在软件市场上取得牢不可破的垄断地位,几乎可以说世界上出售的每一台电脑都预装了Windows 操作系统,大部分也预装了Explorer浏览器。如今,数据寡头与当年的微软垄断极为相像,数据寡头的垄断程度已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在美国和欧盟,近年来就对谷歌、脸书、苹果和亚马逊等数字巨头进行反垄断调查。在我国国内,数据巨头通过垄断地位独占人工智能红利,甚至通过垄断而获取不义之财的现象也同样令人触目惊心。魏则西事件就是一个明显例子,数据巨头百度公司对魏则西的死亡无疑是有责任的,因为“做搜索的不能仅以给钱的多少作为排位的标准”[18]。看来,打破垄断,拆分科技巨头,推动全人类共享人工智能红利是使人工智能造福全人类的必由之路。
综上所述,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最终决定力量,人工智能将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人类将因此而加速朝马克思所设想的“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迈进,但是人工智能也可能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从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出发,摒弃零和博弈思维,同心协力采取切实的措施以规范人工智能的发展,采取确实的行动以遏制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制造杀戮工具、应用于奴役与争霸等灾难性倾向。从而使人工智能更多地为全人类造福,使智能红利为全人类所共享,使人类加速向共产主义美好未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