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防控策略
2023-08-06李慧华
李慧华
(德州市夏津县畜牧业发展中心,山东夏津 253200)
产蛋鸡脂肪肝综合征(FLS)是高能量低蛋白引起的脂肪代谢障碍,其主要的特征是禽的肝脏、腹腔及皮下有大量脂肪沉积,导致肝组织及血管壁脆弱,从而肝脏出血,有的因肝功障碍或肝脏破裂而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在5%~25%。还会表现产蛋下降等多种症状。
1 产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1.1 营养因素
1.1.1 能量过剩。因禽过多的摄入能量而诱发该病。自由饲喂的笼养蛋鸡更易发生。禽机体内剩余的能量会转变为脂肪,脂肪的蓄积就发生脂变。
1.1.2 能量蛋白比太高。鸡只日粮的能量蛋白比过高,也能诱发该病发生。高能低蛋白的日粮最能直接导致脂肪生成,造成肝脏内沉积过多的脂肪。
1.1.3 能量来源选择不当。使用不同的能量饲料,能量的高低也会影响到肝内的脂肪含量。
1.1.4 脂肪来源选择不当 不同的脂肪酸组成对肝脏脂肪的沉积作用也不同,动物源脂肪更易引起鸡脂肪肝的发生,而植物油却不一样,因为它的脂肪酸构成不同,适当地添加能有效降低机体脂肪水平。
1.1.5 钙水平过低。因为钙元素的缺乏,鸡只会过多采食日粮从而获得更多的钙,同时也会摄入过多的能量及蛋白。低钙还会抑制了鸡下丘脑减少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近而诱发脂肪肝综合征。
1.1.6 维生素的缺乏。脂蛋白的合成需要多种维生素的参与,维生素主要负责将脂肪运出肝脏,如果维生素缺乏,会使肝脏加工或转化成的脂肪运不出去,从而使脂肪沉积在肝细胞内形成脂肪肝。同时维生素含量过低,鸡只就必须摄入更多的饲料来满足机体需求,能量摄入过多,同样会造成该病的发生。所以维生素发挥着调节的作用。
1.2 激素水平
激素有着改善能量代谢的作用。可以将碳水化合物转成脂肪、增加游离脂肪酸的产生、抑制脂肪酸的氧化、减少膜磷脂组成。过量的雌激素可引起脂质过多,而机体控制调节能力比较差,就会导致发病。其他激素同样有着这样的协调机制,比如脂肪含量的高低也与甲状腺素水平相互关联。
1.3 遗传因素
有相关文献报道,鸡的遗传系谱品系不同,对该病的易感性也不一样,显示遗传因素对该病也有影响。
1.4 环境因素
1.4.1 应激。应激作为机体的一种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会对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比如管理因素、环境不良等,都有可能成为诱因。机体受到应激会迫使机体分解代谢增强,相应的会影响营养合成的下降,分泌过多的糖皮质激素,而脂肪的合成会增加,生长发育变慢,转化代谢下降,体内脂肪的沉积,慢慢形成鸡脂肪肝综合征。
1.4.2 高温。高温本身就是一种应激,会使发病率升高,高温时机体的能量需求少,分解的脂肪也变少,并且高温的不利因素会加快脂肪酸的合成。高温环境下最容易发生该病。
1.4.3 笼养方式。现代化集约化饲养既有优点同时也有它的缺点,一般笼养蛋鸡的发病率更高。这是由笼养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一是活动范围小,密度大,鸡的活动少,消耗也少,能量过剩转化成脂肪。二是一般的笼养蛋鸡体内砂砾容易缺乏,采食量增加,运动量减少,鸡的消化器官功能减弱,也会造成脂肪代谢障碍。
1.5 毒物
1.5.1 霉菌。常见的黄曲霉毒素是最伤害肝脏,从而引起肝功能障碍,一旦肝脏代谢障碍出问题,就会沉积更多的脂肪,严重还会引起肝脏出血。
1.5.2 药物。药物中毒会抑制肝脏内蛋白质的合成,也会造成脂肪肝。例如四环素,会干扰机体的载脂蛋白合成,对肝脏释放极低密度脂蛋白产生影响,从而造成肝脏内TG 堆积。
2 防制措施
2.1 科学配制蛋鸡日粮
日粮的合理搭配是饲养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保持能量水平应在推荐状态,让多种营养物质既能满足鸡的生理需要,又不过量,所以配制技术最关键。配制日粮过程中要根据鸡的品种等因素,使能量和生产性能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我们还可以适当降低饲料能量水平,可以使用麸皮代替一部分玉米。有效地减少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生几率。
2.2 适时限量饲喂
达到标准体重的鸡,应该采取降低喂料量,可有效降低发病率。
2.3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场的管理工作,减少应激,减少疾病的发生。
2.4 注意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合理搭配
在饲料中保证合理的维生素等的添加,能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
2.5 选择添加适量油脂类
日粮中添加不同油脂能调控体脂组成和降低体脂沉积。
2.6 添加抗氧化剂
在日粮中添加抗氧化物质能够降低脂肪肝的发生。
2.7 添加甜菜碱
有关试验表明,在饲料中添加甜菜碱,能够有效促进脂肪代谢,同时也降低了饲料成本。
2.8 添加中草药
我国的传统中草药在调控鸡的脂肪代谢中有非常好的效果。相关文献报道,可以用甘草、苍术、龙胆草、当归、生地、白芍、柴胡等中药对脂肪肝综合征进行预防和治疗。
产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最主要的还是营养和管理,做好管理细节,通过营养因素调控脂肪代谢是防制鸡脂肪肝综合征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