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诱杀剂和诱捕器防治橘小实蝇效果及成本评价
2023-08-05宫庆涛郑晓明徐加琳等
宫庆涛 郑晓明 徐加琳等
关键词 橘小实蝇;诱杀剂;诱捕器;效果;成本
中图分类号:S 436.66 文献标识码:B DOI:10.16688/j.zwbh.2022357
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属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ritidae。该虫以成虫产卵于果实表皮内层,初孵幼虫向果实中心蛀食,逐步造成果肉粥样糜烂,发育成熟后从蛀孔脱出入土化蛹[1]。橘小实蝇一旦发生且防治不及时,极易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产,这与主要传统害虫如食心虫、叶螨、蚜虫等有本质区别,已成为南北方水果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
橘小实蝇防控主要采取成虫诱杀、果实套袋、药剂喷雾防治、土壤与受害果处理、寄生蜂或不育雄蝇释放等5种手段,其中,前4种手段应用较为广泛。目前,成虫诱杀仍是控制橘小实蝇为害的重要手段之一[2]。该措施主要利用色板/球体+粘虫胶、引诱剂十瓶罐/农药等进行。色板/球体+粘虫胶以黄色、绿色为主,其中色板/球体主要发挥引诱作用,粘虫胶发挥杀灭作用。引诱剂十瓶罐/农药防治中,引诱剂可以分为性引诱剂类似物(甲基丁香酚)、蛋白类[3-5]、酵母类[6-7]、糖蜜类[8]、天然植物类及其混配产物等[9-10],主要发挥引诱作用,瓶、罐或农药则主要发挥杀灭作用[3,11-13]。引诱剂十瓶罐/农药的高效组合才能发挥最大诱捕潜能[14]。性引诱剂+瓶罐对果树或果实造成的农药污染小,但仅能诱杀雄成虫。常规食物引诱剂十瓶罐无污染且雌雄双诱,但诱杀效果相对较低。如何筛选评价出诱杀效果好、雌雄双诱、持效期长的诱杀剂及诱捕器用于橘小实蝇田间防控值得探索。近年来研发的康碧、聪绿、迷饵和诱尔等新型产品可通过涂抹、喷涂或悬挂等方式开展应用,大大提高防控效率,但目前尚无效果和成本综合比较的报道。
本文评价了康碧等4种新型橘小实蝇诱杀剂防治效果并进行了成本核算,为诱杀剂应用提供参考;比较了4种常见诱捕器诱集数量及橘小实蝇发生动态等参数,筛选出在监测和防治2种场景下使用的最佳诱捕器种类,优化资源配置;对比了9种常见组合下诱集的成虫数量及雌性情况,为高效防控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不同诱杀剂防治下橘小实蝇发生情况比较
1.1.1试验地基本情况
2020年8月6日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李官镇(35°18′N,118°25′E,海拔100m)选择有橘小实蝇为害且标准化栽植的桃园开展4种新型诱杀剂防控效果评价。试验地桃树为2015年栽植,品种为‘黄金桃’,成熟期为9月中旬,栽植株距2.5m行距4.0m,面积约为10hm。周边主要种植有五角槭、槐树、杨树等绿化树种,距离试验园约1000 m为居民区。
1.1.2供试药剂及处理
根据药剂不同划定为5个大区,每大区约6 670m2,采用不同药剂处理,分别为康碧(广谱物理实蝇饵剂套装,南京新安中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聪绿(Smartgreen果实蝇饵剂,南京新安中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迷饵(1%噻虫嗪饵剂,南京新安中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诱尔(瓜果实蝇诱粘剂,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未防治区为空白对照,区域间设置20 m行间隔。调查时,在大区中心位置选择2001m果园,约有180株树,均分为3个小区,即为重复3次,小区距离应较近。其周边位置作为隔离行,以降低不同药剂间的相互影响。8月8日和8月28日分别按照表1设计2次施药开展不同诱杀剂防控试验。8月28日分别在各大区中央行每间隔5株树交叉悬挂黄板A、B各3张监测该区域橘小实蝇数量。黄板A(含性诱剂)和黄板B(无性诱剂)分别由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格瑞碧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田间操作如图1所示。
1.1.3调查方法
9月17日果实成熟期,收取各监测区域内黄板,开展不同区域橘小实蝇发生数量及性别调查,计算雌性比(雌/总)。于每处理非边缘位置随机调查200个果实,统计受害果数,计算受害果率。
1.2不同诱杀剂防治成本评价
开展诱杀剂防治成本评价,防治成本分为3部分,即药剂成本、辅助材料、人工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药剂成本(元/667m)=单点药剂用量(包、g、mL)×单点药剂价格(元)×处理点数(个)×处理次数;
辅助材料(元/667m)一获得该辅助材料的最低价格(元)×处理点数(个)×处理次数;
人工成本(元/667m)=单次时间(min/667m)×周年使用次数×人工价格(元/天)÷480。其中,人工按8h工作制计算每分钟人工价格。
1.3不同诱捕器防治橘小实蝇效果比较
1.3.1试验地基本情况
2021年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天平湖试验基地(36°11′N,117°5′E,海拔150m)选择有橘小实蝇为害的桃园开展试验评价。该果园2013年栽植,主栽品种为‘超红’‘中油4号’及部分实生桃品种。栽植株距1.5m行距4.0m,面积约为6.67hm。周围主要栽植梨、樱桃、苹果、杂木林、枸橘等,周边紧靠旅游景区和游乐场。
1.3.2供试诱捕器及引诱剂
2021年6月15日至12月7日每7d调查1次橘小实蝇成虫数量,每处理重复3次。试验所用引诱剂为瓶装甲基丁香酚油剂(济南祥辰科技有限公司)。诱捕器试验组设计如下,a:常规诱捕器(济南祥辰科技有限公司)、b:迷你型实蝇诱捕器+550mL矿泉水瓶(泉州市綠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新型飞蛾诱捕器(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d:新蛾类通用诱捕器(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田间操作如图2所示。
1.3.3调查方法
为保证试验期间引诱剂效果,每42d(6个星期)所有处理更换1次。统计不同诱捕器的诱集数量及橘小实蝇发生动态,对诱集数量参数进行比较。
1.4不同诱捕器成本及优缺点评价
结合诱捕器价格、使用年限、年均使用价格、效果、计数难易程度、组装难易程度等方面对4种设备监测的成本及优缺点进行综合评价。
1.5橘小实蝇常见组合诱杀成虫数量效果评价
1.5.1试验地基本情况
2019年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万吉山试验基地(35°24′N,117°04′E,海拔225m)选择有橘小实蝇为害的石榴园开展试验评价。该果园2009年栽植,主栽品种为‘泰山红’‘大青皮’‘冰糖冻’及部分实生石榴品种。栽植株距1.5 m、行距2.0 m,面积约为6670m。周围主要栽植枣、苹果、猕猴桃、柿子、板栗、枸橘、杂木林等,周边紧靠旅游景区和居民区。
1.5.2供试材料
2019年9月1日选择有橘小实蝇为害的石榴园,选择常见的4种诱集罐、2种诱蝇球和3种黄板开展橘小实蝇常见诱杀组合效果评价。诱杀组合(图3)试验设计如下,a:常规诱捕器十甲基丁香酚油剂(济南祥辰科技有限公司);b:水盆型诱捕器十甲基丁香酚油剂(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济南祥辰科技有限公司);c:专用诱捕器十橘小实蝇诱杀颗粒剂(江苏万禾达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d:果实蝇诱捕器十糖醋酒液(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糖醋酒液比例为红糖:食醋:白酒:水=5:1:1:100);e:黄球(泉州市绿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f:绿球(湖南永坤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g:黄板1(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含性信息素,单面诱集,38 cm×21.5 cm);h:黄板2(北京格瑞碧源科技有限公司,不含信息素,双面诱集,25cm×40cm);i:黄板3(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含性信息素,双面诱集,25 cm×40 cm)。
1.5.3调查方法
分别于9月15日、9月30日和10月15日各调查1次,共调查3次,统计每个诱捕设备中的成虫总数和成虫性别。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诱杀剂处理后橘小实蝇的诱集量
不同诱杀剂防治后区域内诱集到的橘小实蝇虫量越少代表防治效果越好。比较发现:黄板A(含性诱剂)监测条件下,4种新型诱杀剂防治区和空白对照区橘小实蝇发生总量大小顺序依次为:空白对照>迷饵>康碧>诱尔>聪绿;黄板B(不含性诱剂)为:空白对照>康碧>迷饵>诱尔>聪绿(图4)。2种黄板监测结果一致。比较各诱杀剂诱集实蝇总数发现,4种新型诱杀剂以聪绿、诱尔和迷饵效果好,康碧效果较差。显著性分析发现,除康碧处理区黄板B监测下诱获成虫总数虽低于空白对照但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处理均显著降低。
比较4种新型诱杀剂防治区实蝇雌性比情况(雌/总)可知,迷饵处理后雌性比最低,聪绿和诱尔均对雌性比影响较小,康碧防治区雌成虫发生量稍高于雄成虫。比较果实受害率可知,聪绿<迷饵<康碧<诱尔<空白对照。显著性分析可知,迷饵、康碧、诱尔3种处理果实受害率显著高于聪绿处理,但显著低于空白对照(表2)。
2.2不同诱杀剂防治成本评价
综合药剂、辅助材料和人工3方面因素评价4种新型诱杀剂使用成本,结果表明,使用成本由低到高依次为:迷饵<聪绿<诱尔<康碧。针对于9月中旬左右成熟桃品种,聪绿和迷饵2种药剂年防治成本较低,诱尔次之,康碧较高(表3)。
2.3不同诱捕器防治橘小实蝇效果比较
不同诱捕器对橘小实蝇成虫的诱集能力存在差异(图5,图6)。4种诱捕器诱集橘小实蝇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新蛾类通用诱捕器(D)>常规诱捕器(A)>迷你型实蝇诱捕器+矿泉水瓶(B)>新型飞蛾诱捕器(C)。新蛾类通用诱捕器(D)诱虫总数显著高于其他3种处理(图5)。
本产区桃园橘小实蝇高发期出现在9月上中旬-11月上中旬,持续时间约为60 d左右。比较4种诱捕器诱集参数可知:常规诱捕器(A)首次诱得日、末次诱得日、距首次诱得日差值、距末次诱得日差值和持续时间均与综合指标完全相同,说明该诱捕器在发生动态监测方面更为准确,可主要用于橘小实蝇发生期监测。新蛾类通用诱捕器(D)首次诱得日较综合指标晚21 d,持续时间短于常规诱捕器和综合指标,但末次诱得日与综合指标相同,诱集数量最高,可主要用于橘小实蝇防治。新型飞蛾诱捕器(C)和迷你型实蝇诱捕器+矿泉水瓶(B)2种诱捕器首次诱得日分别较综合指标和常规诱捕器晚14 d和35 d,末次诱得日早21 d和42 d,持续时间少35 d和77 d,且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诱集实蝇数量整体偏低(图7),达不到监测或防治目的,不建议在监测和防治中采用(表4)。
2.4不同诱捕器成本及优缺点评价
常规诱捕器(A)年均使用价格最高,但具有效果高、计数和组装容易的特点;迷你型实蝇诱捕器+矿泉水瓶(B)年均使用价格最低,计数和组装容易,但效果差;新型飞蛾诱捕器(C)年均使用价格较高,计数和组装难,效果低;新蛾类通用诱捕器( D)年均使用价格较高,计数和组装较难,但效果最高(表5)。
2.5橘小实蝇常见组合诱杀成虫数量效果评价
本次试验共诱集到橘小实蝇成虫2526头,其中雄成虫2064头,雌成虫457头,雄:雌=4.52。成虫诱集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常规诱捕器+甲基丁香酚油剂(A)>专用诱捕器+食物诱杀颗粒剂(C)>绿球(F)>黄板2(H)>黄板1(G)>果实蝇诱捕器+糖醋酒液(D)>黄球(E)>水盆型诱捕器+甲基丁香酚油剂(B)>黄板3(1)。由显著性分析结果可知:常规诱捕器+甲基丁香酚油剂(A)显著高于绿球(F)等7种处理组合,而与专用诱捕器+食物诱杀颗粒剂(C)无显著性差异。雄成虫诱集数量依次为:常规诱捕器+性诱剂(A)>专用诱捕器+食物诱杀颗粒剂(C)>绿球(F)>黄板1(G)>黄板2(H)>黄球(E)>果实蝇诱捕器+糖醋酒液(D)>水盆型诱捕器+甲基丁香酚油剂(B)>黄板3(I)。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常规诱捕器+甲基丁香酚油剂(A)显著高于其他8种处理;专用诱捕器+食物诱杀颗粒剂(C)次之,显著高于其他5种处理,而与绿球(F)和黄板1(G)无显著性差异。常规诱捕器+甲基丁香酚油剂(A)、水盆型诱捕器+甲基丁香酚油剂(B)和黄板3(1)处理诱集雌虫数量为0。其他处理雌成虫诱集数量依次为:黄板2(H)>专用诱捕器+食物诱杀颗粒剂(C)>果实蝇诱捕器+糖醋酒液(D)>黄板1(G)>黄球(E)>綠球(F);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黄板2(H)显著高于黄板1(G)等6种处理,而与专用诱捕器+食物诱杀颗粒剂(C)和果实蝇诱捕器+糖醋酒液(D)2种处理无显著差异(图8)。
综合比较诱捕效果可知,罐状诱捕器组合>球形诱捕器>板类。就诱捕器组合而言,常规诱捕器+甲基丁香酚油剂(A)在单一诱杀橘小实蝇总数和雄成虫方面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对雌成虫无效。专用诱捕器+食物诱杀颗粒剂(C)兼诱雌雄,且效果仅次于常规诱捕器+甲基丁香酚油剂(A)。此2种诱集组合好于其他2种罐状诱捕器组合;就球状诱捕器而言,绿球(F)总数高于黄球(E),但对雌成虫的诱杀低于黄球;就色板诱杀而言,黄板2(H)>黄板1(G)>黄板3(I)。
比较各处理诱集获得的成虫雌性比可知,果实蝇诱捕器+糖醋酒液(D)在诱杀雌成虫方面效果最好,雌性比为0.68;其次是黄板2(H),雌性比为0.57;其余各处理雌性比均低于0.21;另外,常规诱捕器+甲基丁香酚油剂(A)、水盆型诱捕器+甲基丁香酚油剂(B)和黄板3(1)的雌性比为0(图9)。
3结论与讨论
在橘小实蝇防治措施中,果实套袋效果明显,但该措施在枣、柿子等小型果品或高大树种上无法应用。药剂喷雾防治和土壤与受害果处理两种防治手段,易造成环境污染且较难掌握防治时期。释放寄生蜂或不育雄蝇等需要政府行为来进行大面积实施。目前,成虫诱杀仍然是控制橘小实蝇为害的重要手段之一,筛选评价出诱杀效果好、雌雄双诱、持效期长的诱杀剂及诱捕器用于橘小实蝇田间防控值得探索。由于性诱剂诱捕对雌性成虫无效,且该虫具有雄雌多次交配、持续产卵的特点,防治效果有所降低[15]。食物诱剂具有雌雄兼诱的特点,调整诱剂配方进一步提高诱杀雌成虫的能力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研究采用不同诱杀剂处理后悬挂黄板监测的方法发现,两种黄板结果具有一致性。4种新型诱杀剂处理区中,聪绿处理区黄板上橘小实蝇数量最少,效果最好;诱尔次之,迷饵综合效果高于康碧。聪绿和迷饵为膏剂,采用直接涂抹方法,操作简便迅速,综合评价成本较低。诱尔为诱粘剂,防治效果易受有效面积的影响,叶片、有益或中性昆虫及风沙等粘连极大降低防效,保持效果需频繁更换诱粘剂载体,如矿泉水瓶、平板等,操作较复杂,成本相对较高。康碧产品外部为无纺布袋,浸有菊酯类杀虫剂,内部为缓释型引诱剂,其诱杀效果稍差的原因可能是杀虫剂持效期有限,配合诱集瓶/罐使用可进一步提高效果。比较4种诱杀剂处理区和空白对照区橘小实蝇性别比例发现,迷饵可有效降低处理区雌成虫的比例,对橘小实蝇的防治更为有利。聪绿、诱尔和康碧防治区雌成虫比例高于空白对照,说明3种诱剂对雄成虫诱集活性高于雌成虫。就桃果实受害率而言,迷饵、康碧、诱尔处理区果实受害率显著高于聪绿,但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综合比较成虫总数、果实受害率和成本可知:聪绿处理区成虫总数和果实受害率最低,成本低廉,可用于桃园橘小实蝇防控。迷饵、诱尔和康碧可显著降低橘小实蝇发生数量,各发生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综合结果推荐在中晚熟品种上(9月中旬成熟),利用聪绿于8月上旬和8月下旬以30个点/667m,2.0 mL/点的用药量,采用人工涂抹的方式涂抹于树体离地2/3处“V”字形树杈上,可达到良好效果。
嗅觉和视觉影响橘小实蝇成虫对寄主植物的选定[16-17]。橘小实蝇诱捕设备主要可分为瓶/罐类、色板类、球体类三大类型,其中前两者应用最为广泛,筛选适当的诱捕设备及颜色特征可取得良好的监测和防治效果。综合试验结果认为:橘小实蝇成虫期监测以常规诱捕器+甲基丁香酚油剂组合效果最好,且该诱捕器为瓶型,相较于其他诱捕器可有效减少监测期间的成虫逃逸;防治方面,各产品差异较大,常规诱捕器和新蛾类通用诱捕器与甲基丁香酚油剂组合后在诱杀总数和雄成虫2个方面表现好,但仅能诱杀雄成虫是影响其在防治层面推广的主要原因。专用诱捕器+食物诱杀颗粒剂在诱集总数及两性方面效果良好,但实际试验过程中发现颗粒剂易因田间风或操作者原因导致倾撒污染瓶体,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模拟寄主形状和颜色是防治橘小实蝇有效防控的方法之一[17]。色板类和球体类诱杀效果主要取决于有效面积和颜色色度,一般而言,有效面积越大,色度越适合,诱杀效果越好。雌成虫是产卵的主体,如何在对诱杀总数影响较小的前提下,提高对雌成虫的诱杀效果是当前应关注的重点之一。比较2种色球诱集效果可知,绿球在诱杀总数和雄成蟲2个方面表现较好,但诱杀雌成虫总数不及黄球,与刘海刚等[17]的报道存在差异。梁丹辉等[18]认为橘小实蝇取食偏向于绿色,产卵偏向黄色。本研究认为在2种色球诱集总数无显著差异的前提下,对雌成虫诱杀多者效果好,因此推荐黄球作为优选处理。近年来,色板已经成为各种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的主要设备之一,黄板应用最为广泛。黄板除单独使用外还可结合性诱剂、食诱剂等组合应用,取得良好效果。黄板色差可导致诱杀效果差异[19-20]。本试验黄板2效果最好,利用色差计测定其L、a、b值分别为81.73、-0.64、86.06。颜色变化导致诱捕数量变化,这与橘小实蝇成虫趋色性关系密切,进一步筛选确定最佳波长范围有利于提高黄板引诱效果。
综合试验结果,推荐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采用常规诱捕器+甲基丁香酚油剂开展监测工作;采用聪绿、常规诱捕器或新蛾类通用诱捕器+甲基丁香酚油剂、专用诱捕器+食物诱杀颗粒剂、黄球、黄板2开展橘小实蝇防控工作,可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