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育苗栽培技术及造林研究
2023-08-05王琦
王琦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和自然生态的日益重视,造林工程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荒漠化地质的保护中,选择合适的树种尤为关键。沙棘是一种野生植物,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干旱、盐碱和严寒的环境中健康生长,无论是在荒山荒滩或是贫瘠的河谷都能得到良好的生长发育。因此,在植树造林中,沙棘树种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选择。为了更好地利用沙棘,应该积极地研究沙棘培育技术,采取有效、切实可行的现代林业育苗栽培工艺,营造出水土保持林,以防止风沙侵蚀,保护牧场,沙棘同时也可以作为食用药材,从而提升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笔者在本文中旨在深入探讨沙棘的育苗与造林技术要点,以期为沙棘种植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持。
1 沙棘概述
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别名酸刺或醋柳等。树高达2米,叶片呈条状或条状披针形,呈簇生,浆果近球状或卵球状,橘黄色。它的小枝和叶背密布着银白或淡褐色的鳞片,花朵金黄色。它的根系发达,根幅很大,有根瘤。萌蘖性强,耐修剪,能快速增大树冠。沙棘是一种喜光、耐寒冷、耐旱涝的树木,它在我国的干旱地区普遍生长较好,经常与油松、侧柏、落叶松等营造混交林,混交后油松、侧柏、落叶松、沙棘生长快,干形好,病虫鼠害也少。沙棘有着极强的生态适应性和药用功效,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是干燥风沙地带遮阳固沙、保持土壤的植树造林优质品种,也是耐药性很强的生态经济型品种[1]。沙棘的木质呈淡黄色,坚实而有光泽,具有弹性,可用作工艺加工、器皿和薪材;果实养分充足,维生素C、E、A含量居果品和蔬菜之首,还富含二十几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能够加工酿酒,也能够直接饮用,是一类极具价值的食品。提取自沙棘果的药物可以有效治疗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并且已经在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图1)[2]。
2 沙棘育苗栽培技术要点
2.1 沙棘采种
采种是沙棘培育中的关键步骤,冬季沙棘果实被冻住时,应该将果皮破碎,加水过筛,晾干,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由于沙棘种子较小,种皮较硬,脂肪含量较高,因此在育苗前,需要对种子催芽加工,以提高种子的吸水性和出土力。目前,沙棘播种中使用的催芽工艺技术有两类:一类是雪藏催芽,即将第一年精选的沙棘种子经过重新精选,杀菌,而后将其放入具有良好储水性的地点,不宜直晒。第二年春天雪化后,依照种子与沙土1∶3的质量配比将沙土湿化,铺在沙棘种子上,此时要严格控制气温,延缓萌发时机,等到30%以下的种子開裂后,就应及时播种,以防止风吹日晒的影响。在沙藏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催芽效果,播种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第二种方法是浸水催芽,依据温度差异分成热水催芽和温水催芽两类,其中温水浸种催芽更为普遍。方法是将沙棘种子放到气温较高的地方晾晒,之后放入40~50 ℃的温水中,保持半个月时间,最后播种[3]。
2.2 土壤整改
在种植沙棘时,土壤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保证土壤质量,在播种前应选择适宜的沙壤土壤,并依据土质情况施以适量的基肥。在干旱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应该采取鱼鳞坑整地的方法来维持土地的肥力,防止水土流失。
2.3 播种育苗
播种育苗工作除冬季外均可进行,往往选择春季作为播种季节。首先,收集果实,压榨果皮,用水淘净,然后将纯净种子晾干贮存即可。春天种植通常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最晚不超过4月底[4]。在播种前,应先对种子做好催芽处理后,将其浸渍在50 ℃的温水中24小时,然后将其混合沙层积,直到种子有一半裂开时即可种植。在育苗地选择上,尽量使用沙壤土。施足底肥,灌足底水,悉心整地,按照20~30厘米的行距种植,覆盖0.8~1.0厘米厚的土壤,每公顷播种量为75~90千克。种植后,要注意保证苗床湿润,早晨床面不返潮时要及时喷水。在6天后,开始出芽,大约半个月后就会完全出齐。
2.4 出苗后管理
在播种后的出苗期,为了保证幼苗可以得到充足的营养,促使其生长发育,以及为移栽做好准备,必须强化水肥管理工作[5]。在苗木挖出前,应该保证苗床水分足够,并适时开展中耕除草,依据土地的板结状况,等到幼苗真叶长成一段时间后,再开展中耕除草,然后每隔1个月开展1次除草。在苗木出齐1个月后,应该开展间苗,一般每公顷留苗量为83万株,第一次间苗时期为播种出芽长出真叶后,除去长势较弱的幼株,第二次间苗时期在第一次间苗后10~15天,以保证苗木的良好生长发育。在间苗后,应尽快给幼苗灌水和松土,一年生幼苗每年应灌水4~5次,并且要适时施肥,以促使幼苗的生长发育。全年一般要施肥3次,第一轮施肥应在苗出齐后的1个月以内,主要施用氮肥和磷肥,每公顷施用尿素150~180千克,每隔10~15天再实行一次施肥。追肥应该尽量进行沟施,而留床苗则应该在生长发育后适时施肥[6]。
2.5 埋根育苗
在秋末至春分期间,从速生期的优良单株中选择4~6年生的树木,挖掘其根系周围的土壤,挑选2~3年生的水平根,粗度约为1厘米,将其挖出后剪成15厘米长的根段,用作育苗种根。在冬季,将种根放在沙子里,等到春天,它们会长出嫩芽。这时就可以埋根育苗了。苗床准备方面,在苗床上,每隔25厘米开一条深12~15厘米的埋地沟,将根系斜埋入沟内,使其与地表呈60°角,每隔10~12厘米埋藏1~2根,最终埋藏深度以大头顶端距地表约1厘米为宜。只要土地墒情较好,埋下后可不灌水,待幼苗长到4~5厘米时,再进行第一次浇水即可。但一旦墒情不好,就要马上进行灌水。或者在开沟后先灌满底水,待水渗透后插入种根,然后再封土。使用坐底水埋植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土壤板结,从而提高地温并促进幼苗的生长(图2)[7]。
3 沙棘造林技术要点
3.1 林地选择
沙棘可以在各种地貌上生长发育,包括山地、丘陵、平地和风沙区域。但是,在阳光充足、自然资源丰富的浅山河谷或缓坡地段建园更为适宜。土质最好是壤土和轻壤土。在造林之前,应该进行整地,尤其是在干旱山地,应在雨季前进行整地,以保证土壤湿润和熟化。对于平川沙荒地,可以采取全面的整地措施;而对于山地,则可以采用水平沟、鱼鳞坑等技术整地。
3.2 造林密度
在各种地形条件下,造林密度也会各有不同。在斜坡较陡、土壤较薄的荒山上,株行距应为1米×1米;而在土层较厚的沟谷和退耕还林地,株行距可以适度增大,通常为2米×2米。为了达到高产种植园的目标,应采用无性繁殖技术培育优质品种苗木,每公顷栽植990~1245株,雄株占比约为10%,并且尽量使栽植分布均衡。
3.3 整地处理
在干旱地区,采取鱼鳞坑整地法能够有效保护原始植物,避免水分丧失。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沙棘的成活率,应该在雨季或雨季前加以整地,以增强土壤的保水保墒性。整地时,应该将耕地分成60厘米×50厘米×30厘米、40厘米×40厘米×30厘米等各种尺寸鱼鳞坑,并以“品”字形布置,使降雨汇集到定植穴中,从而达到最佳的植物生长效果。最后,将草根、砂石等清理完毕,垒砌硬堰,再将表土和熟土推进回穴,构成15°的反坡,以有效地拦截降雨,增加定植穴的水分,防治水土流失。
3.4 造林时间
移栽是进一步提高沙棘苗木存活率和促使其良好生长发育的重要方式。春天移栽最佳时间为3月上旬至4月下旬,秋季移栽最佳时间为7月上旬至8月下旬,但春天移栽仍然是最佳选择,10~20厘米的深度可以满足沙棘幼苗的生长发育需求。在干旱地区,采用截干造林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水分蒸发。在春季移栽时应尽早进行,一般在土壤化冻20~30厘米后移栽,但要注意苗的大小,最好选择高度在40~100厘米、根长保留20~30厘米的1~2年生苗。移栽前要全面管理好苗木,包括病虫枝、干枯枝的清除,确保苗的健康生长。修剪那些密集的枝叶,以及加强移栽过程中的管理,尽量减少根系受损,做到“随起苗、随栽植”,以减少起苗到栽植的时限[8]。为了进一步提高移植成活率,应该栽植在阴坡或半阴坡、梁峁等地方,并采用生根粉蘸根,其中过磷酸钙与水、黄土的质量配比应该维持在1∶4∶10,之后再加入适量的水,或者采用ABT生根粉、保水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以达到最佳的植物生长效果,从而提升造林沙棘植株的成活率。保证沙棘林的品质需要限制种植密度。若为沙棘纯林,初植密度应在4950~5400株/公顷为好。但如果是油松、沙棘混交林,则栽植密度应在1050~1650株/公顷。如果是沙棘混交林,比如油松和沙棘混交,那么栽植密度应该在1050~1650株/公顷,油松的栽植密度应该在2250~3300株/公頃。沙棘在早期生长迅速,可以高效地改善自然环境。要注重雌雄株的合理配合,同时关注沙棘树根的水分变化,以增加植株的存活率。
3.5 造林方式
沙棘植树造林技术有3类,其中一种是直播造林。这种方法通过在地下播种沙棘来提高植物的生长效率。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在降水较多的山坡、河滩和河岸等地区进行造林。但是,在使用这种技术时,需要注意播种密度,避免密度过大影响植物的生长质量。第二是植苗造林方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植树造林方法,一般在春秋季实施,其中,沙棘幼苗需先在清水中浸泡根部2~3天,或在阿司匹林水溶液中浸泡6~8小时,可使植株成活率进一步提高[9]。第三,插干造林是比较复杂的一种造林方式。主要是用1厘米粗的枝条剪成30~40厘米长的枝干,作扦插处理,需要保证扦插质量以形成完整的植株,最后再进行植株移栽,使植株生长效果达到最好[10]。春季扦插时,枝条应当露出地面3厘米,以促进发芽;秋季扦插时,枝条应与地面保持平整,以有助于沙棘枝条的生长。栽种后,要对沙棘实行保护管理工作,前期封禁以保证其健康生长发育,后期采取科学合理的轮伐,以充分发挥其效益,最后通过强化对沙棘的病虫害防控,以确保其健康生长和发育。在苏北一带栽种沙棘时,其抗虫性较强,受虫害的威胁较小,但也应该在各个生长发育时期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确保沙棘的生长质量。具体而言,在育植期应强化对蛴螬、蝼蛄等地下有害生物的防控,在生长期则要重点防治棘毒蛾、木蠹蛾、介壳虫、沙棘长眼金龟甲等虫害,并结合化学药物、营建混合林和平茬更新等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11]。
3.6 抚育管理
3.6.1 松土除草 沙棘的主根较浅,但水平侧根却非常发达,它们一般从浅土层中摄取营养。因此,在造林后,需要定期松地除草,以确保根系得到足够的营养供应。在一年的管理中都要经过二次松土和除草,首次是在杂草刚刚长出来时开始,二次是在杂草播种形成以前结束。除草、松土和扩穴时,要特别注意保存根蘖芽苗,并采取适宜的措施来改善它们的生长状况,以达到最佳的丛状植株效果[12]。
3.6.2 及时修剪 为了提高沙棘林的采收果量,除了强化水肥管理工作外,一年之中还要实行冬剪和夏剪,以继续培育和增大树冠,并且适度限制徒长枝,培育结果枝组,以促进结果。在立地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可以将植株修剪成“一层楼”或“一个伞”的形态,以达到高产的目的;而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将植株修剪成“两层高”或“三层高”的形态,以促进更好的结果。当植株已开始出现衰弱时,应该加以重剪或平茬,以使其更新复壮。
3.6.3 合理施肥 随着时间的推移,沙棘树在生长几年之后可能会出现突然枯死的情况,这常常是由真菌感染所致。因此,沙棘园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易于真菌生长的氮肥,并且不要过多灌溉,而应该多施磷肥。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施用某些微量元素肥料,例如硼和锌,以限制菌类的生长。镰刀菌一般通过根部损伤处侵染,因此在中耕时不能过深,平茬应选择在冬季进行[13]。
3.6.4 病虫害防治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沙棘抗性较强时可能遭受的病虫害[14]。在沙棘苗期,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减少地下害虫,如蛴螬、蝼蛄等,以及沙棘毒蛾、木蠹蛾、介壳虫、沙棘长眼金龟甲等虫害,并采取混交林和良种壮苗结合的方式,控制这些病虫危害。如果虫害问题严重,应该采取药剂进行治疗,注意选择合适的用药,并注意交替采用不同种类的药物,以避免长时间应用某些药物导致产生抗药性和药害,从而有效提升沙棘幼苗的生长发育水平。
3.6.5 光照管理 在育苗期间,应该注意控制光照,过量的阳光会引起沙棘植株枯死,所以,在沙棘幼苗生长过程中,应该采取遮光保护措施,以保证其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沙棘成活后,应该对土壤肥力和杂草实行监管,并及时封闭林地,以避免人为破坏沙棘幼苗。
4 结 语
总之,在进行植树造林的过程中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树苗进行植树造林。作为防风护土和固沙护岸树种,沙棘种植广泛,根系发达,根瘤菌生长迅速,萌蘖性强,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合理有效的造林对保持地区水土、防风固沙、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造林过程中要注意育苗和栽植技术,在育苗过程中要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同时还需要加强沙棘成林后期的养护管理,提高沙棘的成活率。
参考文献
[1] 崔立柱,付依依,刘士伟,等.沙棘营养价值及产业发展概况[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11):218-224.
[2] 钟心,尤飞,周振亚,等.我国沙棘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世界林业研究,2021,34(3):102-106.
[3] 康华,艾晓琴,刘菁.黄土高原风沙土地区沙棘育苗技术[J].防护林科技,2005(3):69-70.
[4] 赵玉红.小陇山林区沙棘育苗技术及应用前景[J].现代园艺,2019(12):26-27.
[5] 李洁.辽宁西部沙棘育苗技术要点[J].农业与技术,2016,36(22):170.
[6] 王亚会.冀北地区沙棘育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22(12):32.
[7] 李秀燕.沙棘育苗与造林技术要点[J].热带农业工程,2019,43(3):35-37.
[8] 赵立坤.沙棘育苗造林及抚育管理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5(20):32-33.
[9] 陈玉芳.沙棘林学特性及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5):183.
[10]段明非.干旱地區沙棘育苗及造林技术[J].新农业,2022(11):21-22.
[11]白云波.浅析沙棘育苗与造林技术要点[J].农业与技术,2018,38(6):205.
[12]柳俊先.沙棘造林及抚育管理技术探讨[J].绿色科技,2019(03):101-102.
[13]王根厚.沙棘育苗及栽培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16(06):98-99.
[14]温利芳,张巧芬.试析榆林沙区沙棘育苗及其病虫防治技术[J].河南科技,2013(1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