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研究针灸推拿应用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进展
2023-08-05计进伟宋芳芳
计进伟 宋芳芳
(天津市河西区柳林医院针灸推拿科, 天津 300000 )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常见的脊椎疾病,颈椎发生退行性病变引起的,表现为恶心、发作性眩晕、耳鸣及耳聋等,此病好发于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以男性患者居多,这类型的颈椎病发病率17%左右,占所有颈椎病的10%—15%,此病生理病理特点分为3 种类型,分别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神经根型、椎动脉交感型。 第1 种是以发作性眩晕为主,眩晕的发作与颈部旋转、后伸运动或体位急剧改变有关,还可能会有复视及无意识障碍的猝倒。 X 线片表现为颈椎上段和下段有节段性不稳,或钩椎关节骨赘横向增生,当不伴随神经系统阳性特征;第2 种伴有颈脊神经受刺激症状,上肢感觉障碍以及腱反射改变;第3 种交感型有明显的交感神经症状,很少有客观体征,多表现为复杂的临床症状,如视力障碍、呕吐、耳鸣、心悸、多梦、多汗、咽部感觉及声音异常、舌根痛,多由疲劳、体位改变、兴奋而诱发。 中医治疗颈椎病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中医推拿治疗颈椎病有不错的效果,从生物力学角度方面促进改善患者的症状。 针灸可缓解颈部肌肉紧张。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不错的效果,得到医学专家认可[1]。 本文就针灸推拿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效果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中医学中属于”痹症“、”眩晕“范畴,各家医家对此病的病因病机有不同的见解,从病理角度上讲,此病由风、火、寒、湿、痰、瘀诱发,《黄帝内经》中明确说明痹症的重要外因是由风寒湿邪所致,《素问·痹论》中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除了分、湿、寒3 种因素外,随着对本病的不断深入,提出此病也可因痰、瘀、火所致,朱丹溪将痰为立论点,提出无痰不作眩的观点。 虞抟倡导瘀血致眩理论,认为瘀血积聚,体内血运不畅,导致经络和脏腑受阻,日久导致血运不畅,髓海失养而引起的眩晕、头痛。 刘河间认为本病与风火有关,认为风火属阳,多为兼化,两阳相搏,则为旋转。 总之,历代学家对本病病因病机认识比较全面,不少论点与颈椎病的现代医学理论不谋而合[2]。
2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手法应用
有研究表明,中医手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治疗机理,主要以促进颈部血液循环,松解颈部痉挛组织及黏连,椎间关节紊乱得以纠正,还可改善横突间生理距离,局部穴位受到刺激后,可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缓解椎动脉痉挛,从多方面、多角度的调节椎动脉供血状况,从而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还可有效改善脑部供血情况,控制和延缓颈椎退化引起的眩晕症状[3]。
3 针灸治疗
3.1 电针
电针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手段,可选取百会、风池、颈部夹脊穴等穴位,诸多穴位。 针刺调畅气血效果非常好,改善头晕和颈部疼痛的症状。研究资料显示,针刺百会、风池、大杼穴及两侧夹脊穴,可通过辩证针刺来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可达到90%以上。 这是因为百会为凤阳之会,针刺百会穴还可改善头部血液流动,风池、夹脊穴等穴位在颈部,针刺这2 个穴位可改善基底动脉、椎动脉供血,可有效缓解颈肩疼痛、头晕等症状。 有学者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机主要是肝血亏虚、经脉失养,治疗时需遵循调肝养血的原则,选择膈俞、肝俞、夹脊穴等穴位治疗,可改善椎动脉、基底动脉舒张末期及收缩期峰值流速,针刺创伤性小,安全性高[4]。
3.2 其它针具治疗
除了使用电针治疗外,还可采用其他针具治疗,通过松解韧带与肌肉黏连、切开条索和瘢痕,来改善局部血供,促进局部新陈代谢的作用,进一步缓解症状。 近些年,小针刀应用比较广泛,采取小针刀治疗,可明显改善头颈部症状,尤其可以松解颈部肌肉挛缩及黏连。 通络醒脑针砭法的效果在临床应用也得到证实,与普通针灸相比,通络醒脑针砭法不但可以改善患者头晕、头痛症状,还可改善血液流变学等指标,调整血液凝滞状态,可提升疗效。 临床研究证实,颈椎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椎旁软组织动态失衡,可采用小针刀、手法复位等措施,可恢复颈锥管内外力学平衡,稳定骨肌关节,促进生理功能恢复,治疗效果可达到95%以上[5]。
3.3 灸法治疗
灸是很古老的中医治疗手段,是一种外治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艾灸,如热敏灸,可取的很好的效果,可调整头颈部气血,缓解肢体麻木和眩晕症状,与普通温针灸相比,热敏灸操作方便,疗效确切,治疗时,选择颈项、肩胛部,等易出现热敏点的位置,回旋灸2 分钟,可温通局部气血,再雀啄灸1 分钟,可强化,循经往返2 分钟,可疏通经络[6]。
4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推拿手法
从生物力学角度看,推拿手法可调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静力性平衡,理筋手法针可调节患者颈部动力性平衡,可达到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作用,不但可以改变椎间孔间隙之间的位置,还能增加横突间的距离,对缓解神经根、血管、脊髓、交感神经等压迫程度,推拿手法可改善椎动脉的扭曲、受压状况,改变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特性,缓解血管痉挛,降低血液黏滞性而改善血流速度和血循环,降低颈交感神经兴奋性,缓解椎动脉痉挛,反射性扩展血管,对增加有效血流,改善局部组织具有积极的作用,进而改善脑供氧、供血状态,缓解头晕、恶心等相关症状[7]。中医学的推拿正骨是近些年被得到认可的治疗措施,具有松弛肌肉、行气活血、散瘀止痛、舒筋活络的功效,通过穴位辩证还可达到温经散寒、健脾燥湿、化痰、补益肝肾的作用,采用适当的正骨手法,可缓解颈部僵硬,增加骨关节椎间隙,纠正错乱的椎钩关节及颈椎关节,还可改善移位的横突孔,缓解错动椎间盘及椎动脉,减轻错动的椎间盘压迫血管,恢复或改善颈部血运状况,缓解椎动脉痉挛。 手法治疗可从多方面改善椎动脉血流,缓解眩晕症状。 中医推拿治疗,是操作者用手进行推、拿、提、捏、揉人体经络及穴位,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有“按跷”、“案杌”等称号。 推拿与针灸治疗方式及效果相似,均为非药物的物理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通过采用双手,作用于病变部位,通过辩证选取穴位,利用形式多样的手法进行推拿,达到推行气血、疏通经络、扶伤止痛、调和营养及祛邪的效果。 此治疗方式简便,针对性强。 有研究通过推拿后,颈部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得出推拿在颈椎病的治疗中,有不错的效果[8]。
4.1 穴位选择
风池穴被称为热府穴,位于头额后大筋盘,与耳垂平行,该穴位属于足少阳胆经,该穴位由胆经气血在此吸热化为阳热风气,风为阳穴,性轻扬,推拿此处,可平肝熄风、通利官窍、祛风解毒,治疗颈椎病引起的头胀痛、头晕、颈部活动受限等。 秉风穴是小肠经的气化之气在此处行程风气的部位,推拿此处可达到散风活络的目的,症见颈部肌肉酸痛、落枕、肩胛疼痛等。 肩井穴为胆经上部经脉随下行的部位,推拿此处可活络消肿、祛风清热,症见颈椎活动受限、肩背部酸痛、肩周炎等。
4.2 单纯手法
阿是穴是一个激痛点,在骨骼肌肿,此处疼痛比较敏感,是治疗疾病的最佳刺激点,单纯刺激一些穴位给予疏通经络的干预手段,可缓解局部穴位、纠正小关节紊乱,改善颈椎生理状况,达到疏通经络,通畅气血的状态,从而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9]。 近些年,大量临床试验和研究结果证实推拿的治疗效果,普通的推拿手法主要刺激某些穴位、颈椎斜扳法、旋提手法等,单纯应用手法这治疗,刺激患者天柱穴附近、颈肩联合处、胸锁乳突肌指点及肩胛骨内侧的激痛点,可缓解颈部疼痛症状,可有效改善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逆转颈椎生理曲度,减轻对椎动脉及周围神经造成的刺激,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10]。 尤其是对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颈椎斜扳法推拿治疗效果明显好于针灸,有利于整复小关节紊乱,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椎动脉压迫,恢复颈部血运,从而缓解眩晕症状。 而且颈椎斜扳法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提高颈椎活动度[11-13]。
4.3 辩证手法
在中医学中,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于"项痹"、”眩晕“范畴,病程较长,虚实夹杂,虚证大部分表现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实症大部分表现为风寒侵袭、痰瘀互结,治疗时需辩证施治[14-16]。 大量临床对照研究证实,辩证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要明显好于单纯手法治疗,在调整患者特征、血液流变学、脑血流等指标的同时还可改善内皮细胞分泌功能,临床应用价值很高。 中医辩证分型,将此病分为气滞血瘀型、气血不足型、风寒阻络型及肝阳上亢型,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手法和穴位进行推拿,对调节血管舒张和收缩功能、改善局部代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7-19]。 从中医基础理论分析来看,椎动脉型颈椎病应用辨证施治效果要好于常规手法,临床上可将辨证施治理念融入推拿治疗中,以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20-22]。
4.4 其他各家手法
以临床实践为基础,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结合中医理论,将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推拿理论,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不同医家有各自的推拿手法,大多数与单纯推拿手法契合,注重筋骨并重,从中医理论等角度出发,利用力学、经络等缓解颈项部僵硬不适、头晕等症状,如揉筋养精手法,可划分为松散筋节、通经理筋、养精荣筋、养血舒筋、正骨柔筋等5 个步骤,可调节颈椎内源性、外源性稳定,维持动-静力性稳定,改善颈椎生物力学系统功能紊乱,减轻异常应力,温养颈部经筋的阳气,作为纯物理治疗方法,有效、安全的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规避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从根本上增加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脑部供氧[23-25]。 也有学者自创推拿手法,如用拨筋法、分筋法、揉法、法等,对颈肩部及后枕部重点展开治疗,可有效解除风寒凝滞、气滞血瘀所形成的病理改变和功能障碍,达到行气祛瘀、调和气血、温经散寒的目的,从而缓解颈部症状[26-27]。应用颈部斜板法、压肩推颈法还可解除关节交锁、滑膜嵌顿,缓解椎间盘错动而改变动脉压迫。 各家手法大多为综合手法,以纠正紊乱筋骨,恢复颈椎正常曲度,使椎动脉血供恢复正常状态。 有研究]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对照研究中,对照组采用针刺风池穴、百会、肩井、手三里等穴,采用捻转施针法,观察组取上述穴位施针20 分钟后采取推拿手法,以拿法和揉法来解除颈部痉挛,使之畅通,结果得出,针刺结合推拿手法,不当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提高颈动脉平均血流速度[28-30]。
5 小结与展望
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电脑等产品已经不再是奢侈品,几乎人人都拥有这些电子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非常高,在给大众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人们更多的时间沉浸于手机、电脑的使用中,长时间的玩手机、玩电脑,不但会对视力带来一定的损害,还会因为长期一个姿势而对颈椎带来伤害,越来越多的人患有颈椎病,且越来愈倾向于年轻化。 从椎动脉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来看,依旧存在争议和分歧,包括各种学说,如血管病变、椎体失稳、机械压迫、体液因素、交感神经刺激、血液流变学改变等,由于发病机制的多样性,使此病在治疗中比较棘手,成为人们常说的疑难杂症。 针灸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手段,操作简单、价格合适、不良反应少,深受广大患者青睐,但在应用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推拿手法的应用比较安全,患者接受度高,可放松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头颈部,调节其僵硬、疼痛症状,帮助改善头颈部不适,有研究表明,若针灸联合推拿可大大增强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是首选治疗手段[31-33]。 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期间,应用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全方位缓解,不仅仅是缓解颈部,通过恢复颈部的血供,还可改善颈肩、头部等症状,使患者较快的恢复健康,无论是单一治疗手法还是综合治疗手段,均可取得理想的效果,且副作用小,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