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提升策略分析

2023-08-05苏秀芹

现代食品 2023年5期
关键词:无菌技术人员实验室

◎ 苏秀芹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山东 青岛 266000)

微生物检测不仅要检测出食品内含有的微生物成分,更需要精准获得每种微生物的数量、掌握微生物的发育机理等。实验室内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较多,工作人员需要关注微生物检验的各个环节,从具体的检验环节入手,加强样品取样与保存的控制,合理选择微生物检测技术,同时要加强对物料、环境与设备的控制,全方位提升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

1 食品微生物检验现状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目的是了解食品在生产、加工与储存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所生成微生物的情况,主要表现为食品内微生物种群变化、微生物成分变化、微生物含量变化。微生物检测是分析食品微生物污染情况的有效手段,通过检测对食品内的微生物成分、数量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判断食物污染的程度,从而为食品质量控制、食品生产加工工艺优化、食品储存与保管方式优化等工作提供依据。近些年,我国食品工业快速发展,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不断更新,多种微生物检验方法被运用于检测中,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食品工业的发展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1)微生物种类日益增多,检验难度增加。近些年,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多种工艺被运用于食品生产中,促使食品内包含的微生物类型增多,出现微生物多样化、微生物控制复杂化的趋势,导致微生物检验检测难度呈现几何倍数增加。相较于普通的微生物检测,食品微生物检测要求更高,主要体现在精准要求、含量把握要求方面,这也会增加微生物检验的困难程度,导致微生物检验质量较低。

(2)社会环境愈发复杂,微生物属性趋向复杂化,传统检验技术无法满足需求。就目前食品工业的发展情况而言,食品内包含的微生物属性与成分不断复杂化,而传统的微生物检验技术无法准确检测新颖的微生物成分,造成检测误差、漏检等情况。

2 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影响因素

2.1 技术人员因素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检验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会对检验结果造成直接影响。若检验技术人员缺乏专业素养与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则很容易在检验的过程中造成样品质量较低、样品被污染、实验过程不规范等,引起检验结果差异,影响检验质量。这就需要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严格落实实验室内的样品取样、制作与保存流程,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合理性、科学性[1]。

2.2 操作因素

检验人员在参与食品微生物检验时,需要操作各项检测检验设备,遵循无菌操作要求。但是,实验室内的检测设备较多,对不同类型的食品、不同的食品微生物成分,需要使用不同的检验设备,甚至需要使用同一个设备的不同模式。这对检验人员的设备操作过程有较高的要求,若忽视设备的操作细节,就会影响检验数据的精度,导致检验结果不符合质量要求。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检验技术人员应当尽可能保证实验室的无菌环境,且考虑实际检验检测需求,详细记录操作过程与数据,避免出现检验失误的情况。

2.3 设备因素

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设备本身也是影响检测质量的主要因素。不同的检测设备,在微生物检验工作中有着不同的要求。以培养箱为例,此类设备的使用具有较高的温度控制要求,需要考虑设备本身的耐高温、耐低温性能,按照此类设备的一致标准推进检验。同时,检验设备的自身运行状态、材料性能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若设备本身老旧、运行状态不佳,不仅容易造成微生物检验质量的误差,也很容易出现检验中断,损失实验资源。

2.4 环境因素

实验室内的环境对于微生物检验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在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应当采取合理措施保证实验室环境整洁,避免环境内存在细菌、杂物等;加强实验室环境管理。例如,按照实验室管理条例要求调整紫外线灯距、严格控制实验室消毒间隔时间,打造良好实验室环境,为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提供保障。

3 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提升措施

在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中,要想提升检验质量,不仅要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同步控制微生物检验的环境、技术、人员与设备,更需要专注于微生物检验检测的操作环节,应当根据具体检验对象,采取合适的检验技术,优化设计检验流程,严谨操作检验技术,从而确保微生物检验质量。

3.1 以先进技术支持检验,奠定高效高质量基础

就目前的食品微生物检验而言,越来越多的食品存在微生物成分多元化、含量复杂的情况,原本简单的检验技术不足以满足检验需求,检验结果无法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因此,检验技术人员应当根据微生物检验对象的实际情况,分析食品类型,判断此类食品的微生物含量与成分,以此为基准优选先进检验技术,奠定高质量检验基础。常见的先进微生物检验技术包括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电阻抗测量技术、电导测定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和数字PCR 技术等[2]。以数字PCR 技术检测乳类食品中微生物为例,乳类食品容易变质、滋生微生物,检验技术人员利用该技术可以有效检测与鉴别出乳制食品中存在的乳酸菌、嗜酸乳杆菌NCFM 等微生物成分与含量[3]。

同样,在其他类型的食品微生物检验中,检验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食品的不同属性,灵活使用不同检验技术,并且根据检验方向对技术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创新,形成更新的检验方案,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维护检验质量。

3.2 控制采样环节,确保食品样品性质稳定

采样环节是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重要环节,若这一环节的操作流程不严谨,或者对环境的控制失误,很容易影响样品的质量,从而降低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因此,检验技术人员应当加强对采样环节的控制,既要严格控制采样送检时间,也需要精准完成样品的处理、微生物的分离筛选,这样才能够始终保持食品样品性质稳定,避免这一环节造成样品变质,影响检验质量。在实际过程中,检验技术人员应当根据食品检验对象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样品采集操作。例如,针对液体样品,可以在充分搅拌之后进行采样;针对固体样品,则需要在食品的不同位置采取样品,确保样品的代表性与全面性。检验人员应当加强对样品送检时间的控制,在采样之后及时送检样品,确保样品的送检时间跨度在3 h 以内,确保食品样品内微生物繁殖能力、生命周期并不受到影响[4]。以医用食品的微生物检验工作为例,技术人员先制取医用食品样品,将样品放置于特定环境之下观察其发酵过程。为确保观察效果和检验结果,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制取医用食品样品,具体操作:取25 g 医用食品,放置于无菌采样袋中,在无菌采样袋内注入225 mL的无菌水,使采样袋内的食品样品和无菌水充分混合;将无菌袋置于37 ℃环境中,加速腐败,观察采样袋内食品样品的状态,出现变色时停止操作,观察样品变化情况;分别取医用食品原始样品、采样袋内样品,与无菌生理盐水混合,10 倍稀释,之后分别将这两种样品均匀涂抹在PCA 平板上,培养24 h,提取单菌落进行微生物检验。

3.3 控制实验室环境,规范处理食品样本

环境与处理操作是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强环境控制和规范操作步骤是进一步确保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有效途径。

(1)应当加强对实验室环境的控制。一般情况下,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是处于无菌状态的,这对实验室的维护与管理存在较高的要求。在样品送达实验室之后,应当立刻对样品包装进行无菌处理,并根据不同的样品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避免送检样品将外部细菌带入实验室内。在实验室日常运行中,应当加强对实验室内人员的控制,严禁非检验技术人员进入实验室,严格控制实验室的进出人流,确保检验人员进入实验室之前完整穿戴无菌服装,完成自主清洁[5]。

(2)应当加强微生物检验操作过程的控制,根据食品检验样品的具体情况,规范操作。以某食品检验实验室内操作为例,检验人员利用微生物检测试剂,先提取食品样品DNA,具体操作方法为:在10 mL LB 液体培养基中种植样品微生物的单菌落,控制环境温度为37 ℃,设计振荡参数为180 r·min-1,培养过夜;之后使用D1600 细菌基因组DNA 提取试剂盒完成DNA 提取。同样,对于其他的环节,也应当详细了解技术操作的说明书,或者根据某试剂的要求进行严谨操作,这样才能够有效确保微生物检验质量。

3.4 严格控制所用物料,提升检验标准化水平

微生物检验操作不仅涉及实验设备、食品样品,还涉及物料,一般为培养基、试剂、标准菌株,物料的质量也会影响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检验人员要想提升检验质量,需加强对检验中所用物料的控制。在微生物检验中,应当严格控制物料,以培养基为例,应当确保培养基经过称量、溶解、分装、灭菌等流程,符合实验室使用标准;还需要严谨称量培养基,避免培养基吸潮,加强对培养基单双料变化的监控[5]。在溶解培养基时,检验技术人员使用玻璃器皿、蒸馏水作为主要材料,先将适量蒸馏水放置于器皿中,与食品样品相混合,均匀搅拌,之后对玻璃器皿内的样品混合物进行加热,同时控制温度,避免样品混合物焦糊。同理,对于其他的物料,也应当按照实验室的规定严谨操作,全方面提升微生物检验的标准化水平,从而提升微生物检验质量[6]。

4 结语

综上所述,微生物检测是食品检测的主要环节,是食品安全检测与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食品微生物检测能够精准检验出食品包含的微生物成分类型、存在的分量,为之后的食品安全评估、食品安全控制提供精准依据。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建议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食品类型选择合适的微生物检验技术,利用精准的检验技术与规范的样品处理方法完成检验检测,及时、准确分析出食品内微生物情况,提升微生物检验质量水平。

猜你喜欢

无菌技术人员实验室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