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提升研究生社会实践精准育人的探索
2023-08-05秦乐乐
邓 晓,秦乐乐
(1.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北京 100044)
迈步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要瞄准的是高质量发展,其中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1]。乡村振兴战略,亦需教育、科技和人才等大力投入,其中作为国家重要人才资源的高校研究生主动参与是大势所趋。基层乡村一线是高校开展社会实践的重要地域,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融入乡村振兴中,是高等学校深化社会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2]。研究生要积极利用社会实践契机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有效对接解决乡村发展需求,为美丽乡村“添砖加瓦”的同时实现学以致用地发展。但乡村振兴视域下研究生社会实践育人仍有待改进与突破,推动解决育人泛化问题,进一步提升精准育人水平。
1 乡村振兴视域下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价值指向
据《研究生教育辞典》可查,研究生社会实践在20世纪末就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生培养方式,致力于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让研究生在基层一线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国情民情和社会现象,树立正确三观和人生理想进而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毛泽东同志曾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研究生应当投身社会实践、做实调查研究,尽可能地发现新问题、找到新对策、做出新回答,切实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助推人才培养教育和实现知行合一的发展。
1.1 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立足国家视角,研究生社会实践融入乡村振兴,有益于其具体认同并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切实助力宜人宜居、蓬勃发展的乡村美好生活。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十年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开局良好,乡村动能正不断释放。新时代新征程上“三农”问题的破题关键在乡村振兴,其中人才振兴是重要保障。高校研究生社会实践作为国家立德育人的重要途径,始终紧跟国家发展方向、融入社会发展大局,促使研究生到地方进乡村、走基层办实事,充分发挥研究生专业学科优势和智能信息素养,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帮扶。近年来,一拨又一拨高校研究生社会实践团走进乡村,了解农业发展现状、认识新时代农民职业、关注新农村发展等,不断提升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认同感,自发投身其中去实践去改变。通过彼此接触、相互影响,研究生们给乡村带去了许多新气象新变化新活力——村庄里出现了文化墙,孩子们用上了篮球场,村民们接触了新媒体,角角落落都散发着新式乡村的美丽与魅力。与此同时,他们更懂得了脚踏实地、辛勤劳作的奋斗感,浑身充满了田园大地赋予的无限灵气和充足干劲。
1.2 拓宽高校实践育人基地,助力人才培养教育
立足高校视角,研究生社会实践融入乡村振兴,有益于高校实践育人基地的拓展延伸,用社会农村课堂切实推进立德树人工作,进一步完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是培养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主体,在研究生社会实践育人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3]。这十年来,高等教育水平和育人质量都逐步提升,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也在循序渐进,其中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越发广泛地深入祖国大地。高校注重知行合一理念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仅关注课堂理论学习,还关注具体实践锻炼,而乡村田野便是一个重要平台。高校让研究生走进田间,亲身感受“汗滴禾下土”的种植过程,更加珍惜“粒粒皆辛苦”的劳动成果,进而将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的优秀传统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如此具象生动的育人更能走近心里、走进深处。高校让研究生走近农家,细致了解农民们的日常生活、关心他们的困难需求,传授相关的知识经验或技能信息,用课堂所学真正帮助需要的人,更深觉知识信息的价值作用、更认真对待今后的专业学习,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好青年。
1.3 联通研究生课内外学习,实现知行合一发展
立足学生视角,研究生社会实践融入乡村振兴,有益于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联通学校课堂和社会课堂,实事求是让知识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实现知行合一发展。研究生社会实践,致力于实现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服务需求的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而乡村振兴视域下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注重运用专业所学所得服务于乡村治理建设,改善人居环境、营造文化氛围、美化村容村貌、宣传国家政策等等。总体来看,研究生通过社会实践完善自身认知,在完善中再投入新实践,然后在知行合一的调整中走向成熟,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这不仅是一个适应社会、积累经验的过程,亦是一个理论落地、实践有理的过程。依托乡村振兴视域,研究生结合地域实际和村落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实践调研,并且运用自身掌握的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去针对性地解决现实具体的“三农”问题,进而深入感知乡村发展前景和国家未来走向,不断增强责任担当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此外,创新也来源于实践,研究生社会实践融入乡村振兴还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发现乡村治理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缘由、解决乡村具体需求中,研究生可有效积累“三农”发展信息,抓住社会发展新向标,融入自身科研动向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有效提升科研实践能力。
2 乡村振兴视域下研究生社会实践的育人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其中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必经之路。自党的十八大来,党和国家等部门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强调,统筹推进实践育人的各项工作,不断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尤其增强学生实践本领。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近年来社会掀起了一波研究生社会实践融入乡村振兴的热潮,热度之下也出现了一些育人泛化的问题。
2.1 部分实施人员未有效重视,停留于浅层式“走马观花”
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各地区的乡村振兴实践随之兴起,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景象,尤其寒暑假间交通较为便利的村庄农田里总有研究生奔波的身影。但这些盛开的“花朵”中,部分持久度较低,短期内就面临凋落衰败、基本结不成果实,反而会给当地人民带去更多失落感。究其缘由,部分实施人员开展该项工作仍停留于表面,未深入挖掘乡村振兴实践育人工作的教育资源,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具体实施中,有些团队只注重参与了、到场了、调查了等,形式上轰轰烈烈、内容上摆花架子、人员上总铺摊子,而不注重调研结果、建议反馈、问题解决等,最终只会流于表面、现于浅层,沦为打卡式“田园实践”,透露出“走马观花”的工具价值[4]色彩,大打实践育人的折扣。若流程性地组织学生们看看乡村变化、感受下田园风情就算完成任务,结果是只完成了到达实践现场的“前半步”,而解决乡村问题、助力振兴发展的“后半步”直接流产,极大削弱研究生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发挥和实践成长。这样,研究生乡村振兴实践的走向会偏简单、偏泛化,不可避免地流于工具价值性,不利于精准育人。
2.2 部分项目内容未与时俱进,满足于营销式“老调重弹”
时代在进步,实践也应进步,但现实是仍有些研究生乡村社会实践工作,只是在乡村振兴“冠名”下因循守旧地推进过往实践内容,实则未有革新变化、渐渐沦为营销式的“老调重弹”。近年来大多高校的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都包括乡村振兴板块,如检索中青校园网的“三下乡新闻”专栏发现2022年度主题稿件32%都涉及乡村振兴,但研究生实践内容大多仍是暑期支教服务、关爱留守儿童和乡村老人、参观乡村变化等,未有更多实质性对策和专业性发挥。探其缘由,一方面,高校分管社会实践的专职人员、研究生实践院系负责人、实践指导教师等按部就班地推进暑期社会实践,存有“不出错就行”工作心态,新想法新方案新项目落地较少;另一方面,学生参与实践项目的投入不够、经验缺乏,大多只求达到基本要求以拿到学分顺利毕业,少有思考革新。这样项目内容停滞在原来样式,满足于营销“熟悉的味道”,显得平庸无趣、少有新意,让人参与性不高,无法促使研究生社会实践在乡村真正扎根开花,也弹不起乡村振兴的研究生“新调”,精准育人效果亦不佳。
2.3 部分组织管理未贴合实际,止步于大锅式“平均分配”
新时代下社会发展的活力不断激发,“大锅饭”情况似乎已成为过去式,实则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还有类似问题。分管研究生社会实践事务的相关部门,因考虑学校院系、学科层次、学生人数等情况,执行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带有按人数分配实践资源、经费资助等问题。最初是为了一碗水端平、扩大参与度,但实施起来就容易掉入大锅式的“平均分配”困境,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力的发挥。探其原因,一方面,组织管理者的预想与实际不符,本意是扩大乡村振兴实践的覆盖面,但具体执行变成人头均分,极易造成“想参与的人没名额、有名额的没人参与”等情况。另一方面,研究生对于乡村社会实践停留在“参与就行”,未充分考虑专业适配度,只是简单配合校院分配。这样的组织管理,常常陷入“平均僵局”,难以实现学院人数和专业方向、学生特点和喜好偏爱、活动执行与育人实效等内在协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亦不能实事求是地精准育人。
3 乡村振兴视域下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精准育人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研究生社会实践育人须有特殊性和针对性,方可提升精准育人水平。为此,针对乡村振兴视域下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人员实施上“走马观花”、项目内容上“老调重弹”、项目管理上“平均分配”等问题,我们须推进精准育人深度探索,明确因校而动、因时而进、因人而异的三大精准思路,最大限度地激发研究生活力、凝聚外部资源力量,不断增强实践育人效果。
3.1 立足高校、深度挖掘,打造精品化社会实践项目
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是高校基于实践育人和服务乡村振兴而提出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新方向,具体推进中须实事求是、因校而动。高校应脚踏实地、深度挖掘自身的特色资源,依托学校近期重要社会行为,多效合一地打造精品化社会实践项目,以走出“走马观花”的困境。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学校坚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以“智慧交通”一流学科领域建设为引领,主动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同时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事业,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定点帮扶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坚持扶贫、扶志、扶智、促使当地脱贫摘帽,用十年耕耘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逐步推进科左后旗美丽乡村建设。基于此,北京交通大学自2022年暑期开展了“科左后旗定点帮扶”专项社会实践,致力于发挥研究生智力优势,深入乡村一线、做好理论政策研究,总结推广定点帮扶工作中的优良做法与经验,不断贡献高校帮扶的“交大方案”。“科左后旗定点帮扶”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力求精品化打造,预先对接交大派驻当地的扶贫工作人员,充分了解科左后旗目前的发展方向和困难需求,其中重点沟通了巴彦乌楞嘎查村落的发展需要,随后面向全校师生征集专业适配的实践项目,力求坚持问题导向、助力乡村治理,让研究生真正深入乡村一线这个社会大课堂去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科左后旗定点帮扶”专项实践,最终健全完善了北京交通大学科左后旗实践基地,切实助力当地乡村的村容村貌、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未来将持续带领更多研究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3.2 结合时令、推陈出新,推进多样化社会实践形式
从古至今的农民懂得利用不同时节,耕种不同粮食作物,以节约地力、增加收成。新时代新征程上,研究生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也应结合时令、推陈出新,因时而进地利用各大时间节点推进多样化社会实践内容,诸如大家关注的暑假寒假、春招秋招、劳动节国庆节等。那些“老调重弹”的实践问题大多满足于已有经验,主要依托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而对其他时间节点下的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不太关注、引导也较少,因此要打开思路、开阔视野,扩宽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的方式、时间、内容等。以北京交通大学乡村振兴专项实践为例,首先是重点推进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线下实地进行理论宣讲、教育帮扶、文化宣传、产业助力等科左后旗专项项目,并及时做好实践经验总结;其次是循序推进红色旗帜1+1共建实践,实现研究生党支部与乡村党支部互通共建,主动关心国家乡村振兴发展、关注乡村基层一线就业,进而利用好春招秋招时机,积极报考村官、大学生选调、三支一扶计划等长效服务乡村建设,进一步把个人职业发展有机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再是间续组织研究生乡村劳动实践,利用好相对长的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时机,对接就近乡村进行劳动体验,深入感受乡村田野的耕作实际,不断提升研究生假期质量、增强研究生实践锻炼能力,更加主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日常时间,我们还可以通过线上方式与乡村党支部连线对话,发挥新媒体支撑和信息化优势进行共建学习,让乡村振兴视域下研究生社会实践育人更持续、更长久。
3.3 有的放矢、量身定做,组建特色化社会实践团队
教育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实践也要有的放矢、量身定做。研究生作为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的落地主体,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拥有不同经历、不同背景,必须正确对待其差异性和独特性,充分发挥个性特长、有效推进实践落地,以解决“平均分配”问题。具体而言,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的组织进行须因人而异、有的放矢,综合分析研究生的专业技能、性格特长、背景经历等,针对乡村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合理组建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团队。以北京交通大学“科左后旗定点帮扶”专项实践为例,团队组建、主题选择、实践执行等过程中都突出因人而异、量身定做,最终立项成功、走进乡村的都是想干、能干、会干的实践团和实践队员。比如,该校研究生工作部带领“深挖北京交大帮扶记,传扬乡村振兴好声音”团队,重点对北京交通大学帮扶事迹进行整合宣传,制作微纪录片、撰写帮扶案例,吸引更多人员加入乡村振兴;该校经济管理学院师生带领“助力农旅融合产品——打造散都大米差异化营销方案”团队,发挥管理集约优势,助力特色农产品的综合营销;该校交通运输学院师生带领“展青春色彩 筑乡村未来”团队,运用专业方向特长、实地调研道路状况,综合分析给出改进方案,有效助力乡村道路发展;该校土木建筑与工程学院师生带领“公益小桥”团队,重点解决当地河道的人工渠过低、雨季难以通行问题,详细采集桥址情况、测量相关数据,结合实际需要初拟桥梁方案并建模实施,志在便利当地交通;该校建筑与艺术学院师生带领“墙绘艺术点亮乡村,助力乡风文明重塑”团队,走进村落文化广场,发挥艺术特长、进行墙绘作画,用“党建引领、内蒙风情、稻田碧绿、生产丰收”新画卷点亮了村容村貌,切实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亮丽色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尤其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而强化实践育人、提升精准育人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作为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等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5],该视域下研究生社会实践理应充分贯彻因校而动、因时而进、因人而异的三大精准思路,针对性解决实践问题、实事求是地育人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