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创”情境留给学生快乐学习体验

2023-08-05蓝燕山福建漳浦县湖西民族中心学校

小学科学 2023年17期
关键词:情境游戏探究

◇蓝燕山(福建:漳浦县湖西民族中心学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实际需要和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年龄特征等要素,努力利用各种有益资源,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从中获得丰厚学习体验,助推数学学习深入,让学生在获得成功的同时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为此,教师要在学习情境创设上下足功夫,创设系列观察、实验、分析、思考、交流等探究活动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活力,也使其学习个性得到进一步彰显、数学学习更上一层楼,也让数学学习成为他们最愿意参与的快乐体验之旅。

一、创故事情境,激发学习活力

喜欢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把故事情境引入小数数学教学预设中,无疑会让数学教学充满诱惑力,会给学生一种不一样的快乐感触,形成愉悦的学习体验。以一年级数学“连加问题”教学为例,教师要从1~2 年级小学生心理需求出发,利用他们的天性特点,把所要教学的内容纳入故事情境中,通过故事情节凸显连加问题的基本形式,为学生深入探究、有效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运用故事,开启学习探究

教学预设中教师可以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生活元素,以他们较为喜爱的动画人物为媒介,设计一个故事情境,促使他们能够主动地投入学习探究中,使整个学习在自主状态下向纵深处漫溯。比如教学时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一则动画片:熊大和熊二又吵架了,决定来一场比赛,谁输掉就去林地巡逻,并监视光头强。紧接着画面呈现基本信息——“光头强第一次偷砍了4 棵大树,第二次又偷砍了3 棵大树。这两次一共偷砍了几棵大树?”熊大快速地抢答:7 棵,4+3=7(棵)。熊二很不服气,不行!得三局两胜!不能总让我去巡逻……接下来画面转换:光头强又偷偷地来砍树了,这次又偷砍了2 棵,它一共偷砍了多少棵大树呢?熊二不停地挠着头,熊大也傻眼了,瞪着屏幕半天都不说话。小朋友们,你想帮助谁?怎样帮助它?

(二)融入故事,展开学习探究

在故事渲染下,学生会把自己替代入画面中,自发地开展学习思考。随着学习活动的推进,有学生提出:我想帮助熊二,帮助它把这个计算快点做出来,好让它休息一下,免得熊大总欺负它。“该如何帮助它?从画面中获得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字信息?”教师的追问,使学生能够较好地走出故事情境,开启探究故事中的数学问题学习之旅。这样学生会精神百倍地参与到画面观察、信息采集之中。在接下来的反馈互动中,相关的数据信息汇聚而来:光头强偷砍大树棵数分别是4棵、3棵、2 棵,问题是把这三次的树合起来。此时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学生给予必要的鼓励表扬:“这次的总结非常正确,我们班的同学真是一群会观察、会思考的孩子,了不起!”随之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用学具摆一摆,用计数器算一算,使问题顺利地获得解决,整个学习效率得到提升。学生会在问题解决中形成快乐体验,在教师的赞许中获得幸福感受。

二、创游戏情境,引发主动探究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教师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也会让学生获得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形成愉悦的学习体验。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驾驭教学资源,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激发兴趣和潜能,使主动探究成为现实。以二年级“5的乘法口诀”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开展一次同伴互动游戏:引导学生与同伴合作,每次伸出手掌,数一数其中的手指个数,并在多次游戏中形成几个5 的学习感知,为他们提炼规律,积累扎实学习感知。

(一)游戏互动,积累感知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参考课件画面内容,开展学习游戏,学生在击掌中不时说出:你拍一掌1 个5,我拍一掌1 个5,合起来就是2 个5……如此玩游戏,学生会对几个5 有着较好的学习感知积累,也会随之建立扎实的学习表象,为他们后续提炼规律、编写乘法口诀提供厚实的基础。紧接着引导学生回顾游戏活动,让他们试着用数学语言表述活动感受,如拍一下手掌是1 个5,两下是2 个5,三下是3 个5,可以得出很多的几个5。此时教师应顺水推舟:“对于几个5,会写成乘法算式吗?”这样,学生就会把游戏活动转变为数学学习,形成一条可靠的链接,会让学习变得更有效。

(二)解读游戏,形成感悟

分享学生编写乘法算式,鼓励学生开展编写乘法口诀活动,于是学生会利用前面乘法口诀的学习经验编写5 的乘法口诀。他们会在自主思考中逐一写出,1 个5 是1×5,口诀是一五得五;2 个5 是2×5,口诀是二五一十;等等。此时教师还需引导学生继续上述游戏活动,只不过要把活动内容加以改变:你拍一掌1 个5,一五得五;我拍一掌2 个5,二五一十……这样把玩与记忆学习有机整合,会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会让5 的乘法口诀学习形成深深的烙印。接下来再开展一场比一比、赛一赛游戏活动,看谁把5 的乘法口诀理解得更透彻、对相关的规律分析更科学等,让学生在竞赛式游戏中获得学习成功的幸福体验。

由上述教学案例不难看出,通过创设游戏化学习活动情境,会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如见其人之感。这不仅能让他们对学习活动产生挥之不去的记忆,也会助力学生研究游戏活动现象,思考其中的数学奥秘,并在用数学语言表达过程中实现学习的升级,营造出深度学习氛围,也能使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展,学习认知获得科学建构。

三、创体验情境,促进思考深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围绕课标思想,创设利于学生体验学习的情境,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形成的探究活动之中,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以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为例,尽管学生对人民币有着一定的生活积累,也有着一定的生活化经验,但是这仅仅是他们的一种生活化积累,是一种较为朦胧的数学感知。要让他们真正形成正确的数学表象,形成有效的学习认识,教师还需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创设体验性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真切的学习活动中感悟人民币的存在,认识人民币。

(一)细化课前实践,形成初步感知

设计课前实践学习,是学习认识人民币的有效策略之一,这样便于学生激活拥有的生活经验,为他们探究人民币知识提供支持。比如预设购物体验活动。指导学生陪同家长购买一样1 元以下的学习用品,同时要求学生记住付钱的方式与过程,特别是对找零钱的现象要用心地记一记。紧接着上述话题,预设数零钱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把储钱罐中的零钱拿出来数一数,看一看人民币的面值,记一记模样。这样的预设实践学习,能帮助学生积累起丰富的人民币感知,了解到生活中找零现象,初步感知到付出的钱、用去的钱与找回的钱之间的联系。同时在数一数活动中还可让学生知道小面额人民币的存在,记住它们的样子,形成对应的数学学习表象,为课堂中有效探索提供有力支持。

(二)优化课内实践,促进感悟加深

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组织学习汇报活动,引导学生一边拿出准备好的钱币,说出它的数值与大致模样,特别要让学生说明白什么地方的数字是表示人民币面值的;一边引导学生对拿出的人民币进行整理,使其元角分的认识得到强化。经过人民币真实的展示、辨认学习活动,学生能较好地认识到:面值1 元的人民币有硬币的,也有纸币的;5 角的也具有2 种形态。接下来还需鼓励学生投入探究体验学习之中,一边组织学生观察人民币,认一认这些钱币,使1 元的、5 角的等人民币的表象建立更扎实;一边开展合作学习,由一个学生说面值,其他学生找钱币。活动能帮助学生把说、做、思与记忆科学地整合起来,促进良好学习体验生成。

四、创实验情境,丰厚学习体验

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力手段,是深化学习理解的基本方式,更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主要学习方式。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准地把握数学知识内容的特性,科学地安排实验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具体实验中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实验现象,学习用数学思维、数学语言参与课堂讨论,进行学习思考,使学生较好地悟出实验中所蕴含数学知识的规律性内容,逐步抽象出概念,实现有意义的学习。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教学为例,教师要关注学生实验学习引领,引导学生反思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学习分析、归纳其中的内在规律,有效地建构长方形面积计算基本认知。

(一)回顾猜想,激活思维

温故而知新,它对于小学生学习长方形面积计算有着更积极的意义。所以在本节课教学起初阶段,要创设一个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认识的复习情境,促使学生把长方形的特征等基础内容唤醒,为他们探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提供扎实的认知支持。紧接着设计猜想学习环节,用猜想刺激思考,诱发学习想象活动发生。“观察图形,知道它的面积有多大吗?”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会聚精会神地观察手中的长方形,试着猜一猜面积大小。有学生说:面积估计是10 平方厘米,它大概有10 个小正方形的样子;也有学生说:估计是12平方厘米……

创设回忆、猜想一体化学习情境,既能利于学生激活学习经验、思维,为新的探究学习积蓄力量;又能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深入思考的意识得以激发,有利于长方形面积计算学习基础筑牢,有助于后面实验学习活动开展。在这种情形下,学生会较好地运用知识、经验、方法投入后续学习研究之中。

(二)实验辨析,深化学习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方法验证猜想,证明思考的合理性,这样学生会主动地参与到这种开放的、自主的学习活动之中。他们会按照小组意见进行实验,有的用1 平方厘米正方形铺满长方形,得到面积;有的则摆满长和宽,再推算出面积。实验活动使猜想、验证、思考成为有机整体,利于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助力他们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探究,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课堂教学更显活力。这样的教学契合了课标精神,让学生经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并在观察、实验、推理等学习活动中学习知识、建构认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探究者、学习思想者。

教学实践表明,情境能够给学生以不同的体验,可以诱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引发他们深度探究的愿望,是高效课堂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理性地解读文本,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实质,科学地遴选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创设有助于开展深度学习思考的探究活动情境,引领学生进入观察分析、猜想实验、交流互动等系列学习活动之中,让数学学习活动顺利推进,使有效学习自然生成,数学学习真正发生。如此,一定能给学生以数学学习的快乐体验和幸福感受。

猜你喜欢

情境游戏探究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