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中的认同问题研究
2023-08-04吴萌
吴萌
摘要:当前,城市化发展与社会进步对社区治理的改进与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社区认同在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社群主义理论倡导的“公共的善”、集体权利优先原则以及强调家庭、社区和国家的价值等观点与实现社区认同有着高度的契合,为培育社区认同进而解决社区治理困境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从社区治理与社群主义的关系出发,结合社区认同现状,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的角度分析当前社区治理中存在认同困境的原因,并基于社群主义的理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培育以利益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为内容的社区认同,以此为基点推动社区治理。
关键词:社区治理;社区认同;社群主义
一、社群主义与社区治理
社群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政治哲学,是在批判以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的过程中提出的概念,二者间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个人与社群谁是基础”“权利与公益何者优先” 的问题上。新自由主义将个体视为对所有社会政治问题进行分析的最根本出发点,强调个人权利优先于公益。相反,社群主义认为要把个体的行为放到他所生活的特定社群中去分析和观察,主张公益政治学代替权利政治学,认为公益优先于个人权利,个人的自由权利必须通过积极的政治参与来获得最大限度的实现。此外,社群主义重视国家权力的作用,认为公民的美德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基石,而国家要承担起对公民进行美德教育的责任。
社区是社群主义发展的基础。社群主义者认为每个人生活在家庭、邻里、部落等社群中,社群中的价值、血缘、文化、语言、利益等构成了每个人的行为准则。最早提出“社区” 概念的是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他把社区看作是由具有相同价值观和亲密关系的群体构成的“社会共同体”,这种共同体中的人际关系是依血缘、地缘和宗教建立起来的,类似于“乡村社区”,从这一点来看,对社区的认识与社群主义的思想是十分契合的。既然称社区为“社会共同体”,就强调人们之间要有一定的交往与联结,通过共同的社会活动有机地团结在一起,进而形成对社区的管理条例、社区精神、社区文化氛围等认同的心理现象,即形成社区认同,而这种社区认同正是社区治理的前提。
近年來,国家对社区的发展与建设越来越重视,社区治理成为当前社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被广泛接受的社区治理,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具体社区中由居民、基层政府、社区党组织等治理主体以协调合作的方式解决社区问题。社群主义理论倡导的“公共的善”、集体权利优先原则以及强调家庭、社区和国家的价值等观点与实现社区认同有着高度的契合。同时,伴随着社群主义理论的发展,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发起的社群服务、互助运动等社群运动,在社区治理中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1]因此,将该理论应用于社区认同的培育,进而解决社区治理困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二、社区治理中的认同困境现状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流动人口越来越多,社区人口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特点,给我国社区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在目前的治理实践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其中最大的短板就是缺乏社区认同,即缺乏对社区的管理条例、社区精神、社区文化氛围等的认同的心理现象,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区中人际关系疏离
通过交往可以使居民遇到志同道合的人,进而在相处过程中获得人们所希望的情感满足。在“单位制” 社区管理时期,社区居民主要由在单位上班的职工及其子女组成,社区居民具有同质性,交往频率很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区人口流动性增加,社区居民呈现出异质性的特点,不同的生活经历使居民们缺乏共同的语言,人与人的交往多是浮于表面的交流,社区内的居民呈现出“陌生化” 的特点。
(二)居民对社区治理参与度低
社区中,居民是否愿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通常可以反映出一个社区的治理水平。根据目前我国社区治理的实际情况,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没有强烈的参与意愿。参与到社区治理中的居民大部分都是被动参与,而其他居民大多存在“搭便车” 的心理。他们认为总会有人参与,自己可以给予配合和精神上的支持,但不愿意参与其中,部分人即使是自身利益受到损害,也不愿主动维权。
(三)社区公共精神缺失
社区公共精神是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和处理社区公共事务过程中表现出的如团结友爱、相互宽容、民主参与等一系列价值理念。当前的社区治理中大多缺乏对社区公共精神的培育。社区居民在义务意识、责任意识、社区参与意识等方面存在不足,一些居民存在乱扔垃圾、违章搭建等不道德行为,社区公共精神的培育有待加强。
三、社区治理中认同困境原因分析
社区治理中的认同困境主要体现在社区中人际关系疏离、社区居民对社区治理参与度低、社区公共精神缺失等方面。从整体来看,社区居民的认同感缺失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利益取向分化
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与日俱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原则逐渐演变为功利主义,以情感为导向、以道德为支撑的社会关系逐渐弱化。这导致社区居民不想参与也不关心社区公共事务。对于大部分的社区居民而言,相对于社区治理这种无法直接给自己带来收益的事情,人们更愿意将时间用在其他感兴趣的事情上,使社区治理主体间的利益取向分化,人际关系疏离。长此以往,社区居民对于社区这个整体不产生过多的接触与交流,也无法产生对社区的利益认同。
(二)党建引领的协同治理体系缺失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2]因此,在社区治理过程中也应积极发挥党组织的作用,使党组织成为社区治理困境的突破口。在传统的“单位制” 管理体制中,街道办党工委拥有绝对的领导地位,而在现代化的社区治理模式中,社区治理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基层党组织在社区中的存在感被不断弱化。另外,社区党组织在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仍保持着传统的工作习惯,很多时候无法与其他治理主体形成良好的配合。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自治组织,在处理各项社区事务的过程中,其工作人员依然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管理者,而不是社区治理的服务者。其他社区治理主体由于经验和能力不足,也没有在社区治理中发挥出其独特的作用,难以将社区居民与社区治理结合起来。社区治理的协同程度不够,使得社区居民对社区的黏性不断弱化,其身份感也不断降低,进而难以形成对社区的认同感。
(三)未形成与时俱进的治理思想
在“社区制” 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中,社区居民具有异质性的特点,大多数人的职业、学历、生活习惯等都有着较大的差异,缺乏共同的价值准则,难以在心理上形成社区认同。“官本位” 的封建思想也影响着社区工作者与普通居民,部分社区工作者存在官僚主义,在服务过程中对居民表现出傲慢、冷漠的态度。部分社区居民将自己定位于社区治理的被动接受者,而非积极的参与者,认为社区领导干部是权力的象征,不敢合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这使社区居民与社区工作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对立,使社区治理工作开展的效率大大降低。
四、以社区认同为基点推动社区治理
(一)优化服务,形成利益认同
社群主义理论所提出的“公共的善” 便是公共利益。社群主义者认为“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权利”,个人的利益应当与社群的利益有机结合。当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社群所有成员的利益都将受到损害。[3]这一理论的提出正好切合了当前社区治理中的公共利益处理问题,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社区居民的最大利益就在于社区安全与生活服务,要实现“公共的善” 或者说是利益共同体,必须要从优化社区服务着手。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提高社区服务质量,第一,要大力推进社区服务市场化、规范化。在社区物业的选用上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竞标上岗,激励物业提供更高质量的社区服务,并通过社区购买的形式,鼓励法律援助、文体组织、志愿者组织等社会组织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为精细的社区服务。在社区服务市场化的同时,要不断加强法律和制度监管,使社区服务朝着规范化方向前进。第二,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社区治理的经费投入,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种形式为补充的筹资机制。[4]政府要适当提高对社区治理的财政支出,并通过各种渠道扩展社区资金来源,使社区居民的美好生活需要通过社区服务资源的切实供给得到满足,形成社区利益共同体,为社区认同的培育创造条件。
(二)完善治理体系,形成制度认同
社群主义的国家观认为国家有权给予在社群内部占主导地位的道德观念以特殊对待。根据查尔斯·泰勒的观点,占主导地位的道德观念有助于规定一个社会的“公共的善” 及其生活方式。[5]而我国也早就认识到必须走一条符合国情的基层治理之路,并基于這样的认识形成了我国现代社区治理的总趋势,即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并通过多元主体共治逐步实现社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社群主义者也倡导公民积极的政治参与,主张个人在享受公共利益的同时也要创造价值,这正与我们所提倡的公民要广泛参与到社区治理中的观点相一致。因此,构建一个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社区参与制度,进而形成社区参与共同体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社区治理采取多元协同治理的方式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完善协同治理体系,首先,要通过党组织的凝聚力建立起标准化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资源整合优势,并根据先进的治理思想持续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同其他治理主体保持密切联系;其次,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参与能力都直接影响着社区治理的效果,要保障社区居民对社区决策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并通过各种方式弘扬协同治理思想,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强化居民的身份认同;最后,社区服务中心、法律援助、志愿者组织等各种社会组织,也是社区协同治理的重要一环,要通过政策的推动和市场化的方式,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协同治理,不断加强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主体意识。总之,可以通过社区党组织、社会组织、居委会、社区居民等社区治理主体共同发力,完善社区协同治理体系,构建社区参与共同体。
(三)整合社会资本,形成文化认同
社群主义者关注个人认同以及对自我的认同,他们认为自我需要在共同体的成员资格中发现自己的道德身份。因此,意识到自己的成员资格就尤为重要,而社会的变迁使社区居民间的情感发生疏离,他们往往缺乏自己属于某个社区的意识,即缺乏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社群主义者认为在社群发展过程中决定个人认同的社群历史和传统往往依托着一定的社群文化传承下去,有对文化的认同才能形成对社群的认同。在社区治理中实现这种文化认同的关键便在于整合社区社会资本,社区认同的实现是建立在互信、理解、平等合作等多方面的社会资本的基础之上的。从社群主义视角来看,社区治理过程也是社区内社会资本积累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现社区居民的合理需要来提高其对社区的文化认同,从而推进社区精神共同体的构建。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重构邻里街坊之间亲密无间、守望相助的关系已不太可能,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整合社区社会资本,首先,要构建社区互助网络,通过各种志愿服务活动营造社区内互帮互助的氛围,通过建立社区居民“诚信档案” 的方式形成居民间的信任网络;其次,社区工作者要密切关注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不断丰富社区文化建设内容,从不同社区的治理实际情况出发,发掘文化资源,调动公民参与特色文化活动;最后,要在社区中建立以利他、投入、集体取向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公共精神,充分发挥社区精英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其他居民对社区的责任感并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的实践中,使社区居民在社区文化上形成认同,推动构建社区精神共同体。
五、结束语
面临着新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微观层面,在构建现代化社会治理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的社区治理实践中,作为核心内容的社区认同仍需要加以完善,社群主义的基本思想与我国社区治理中的认同问题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契合,对社区治理的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因而,从社群主义视角探索社区认同的实现途径进而构建社区共同体并推进社区治理成为本文关注的重点,希望可以为社区治理提供新的视角,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赵芳芳.基于社群主义理论的社区组织参与治理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30(12):3.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3] 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102-128.
[4] 姜小平.筹措城市社区经费的对策与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13,15(01):26-29.
[5] 查尔斯·泰勒.可选择的未来:20世纪后期加拿大的合法性、认同和异化[A].A.Chairns/C.Williams(eds.).加拿大的宪政、公民和社会(Constitutionalism Citizenship and Society in Canada)[M].多伦多:多伦多大学出版社,1986: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