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通话教学改革探究

2023-08-04叶艳明

大学教育 2023年8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广西教学改革

叶艳明

[摘 要]2023年1月13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修订印发了《普通话水平测试规程》,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广西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也据此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启动新一轮的普通话教学改革。文章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普通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减少理论输出,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强化技巧,利用心理暗示等解决方案。

[关键词]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通话水平测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08-0045-04

2023年1月13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语委”)修订印发了《普通话水平测试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规程》分为测试工作的统筹管理、测试站点、考场设置等12章43条,进一步细化落实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中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规程的有关要求。《规程》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广西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也据此做出相应调整,新一轮的普通话教学改革亟待启动。

一、研究背景

2021年12月,教育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语委印发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指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础支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举措,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推广普及普通话不仅是基本国策,是不同民族人群有效沟通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支撑乡村振兴、促进经济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工程。近年来的文献资料对广西推广普通话、师范类院校与中职院校普通话教学、普通话与新媒体传播实践等问题已有相关研究,但笔者发现,多数研究停留在政策导向和理论改革层面,对于普通话教学中的语言规则化繁为简的方法、语音语调问题的解决方案、心理暗示在发声中的作用、普通话水平测试备考中的随机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而这些问题的解決对于有效提升普通话水平、增加普通话水平测试通过率极为重要。

推广普通话的目的在于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全面提升。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做到实践大于理论、理论指导应用。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作为目前广西地区唯一的公办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其集理、工、经、管、文等多学科于一体,其中本科专业36个、高职专业34个,在校生近3万人。目前除中文国际教育和网络新媒体等少数专业将普通话正音训练设为选修课程外,其他专业学生可根据需要自主报名参加由学校测试站组织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如何在10~18个有效课时内,帮助不同专业、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语音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当前普通话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

根据“突出重点、精准施策。精准聚焦民族地区、农村地区,重点关注学前儿童、教师、青壮年劳动力、基层干部等人群,一地一策、一类一策,专项推动、重点突破”[1]这一基本原则,笔者对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通话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二、存在问题

虽然应用型本科院校基本都开设有普通话教学课程,但部分院校存在课时量少、方法单一、针对性不够、覆盖面窄的情况。这就导致了教材使用、正音指导、应试技巧、心理机制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教材理论过多,课时设置偏少

目前广西普通话教学通用教材是由卞成林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普通话培训与测试》(智能测试版),包括普通话语音训练、普通话词汇和语法的规范、普通话水平测试简介及辅导三章,其以集中概括或分散举例的方式对广西各地的方言特征做了详细的分析,是一本内容翔实的教材。

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中文国际教育专业普通话正音课程共18课时,采用小班授课形式,每班40人左右;周末面向其他专业学生开设的普通话正音与测试课程为8课时,每班100人左右。课时决定了教师无法将教材上的理论部分进行逐一讲解,也不适合完全按照教材上的理论对学生进行指导。比如对于不符合广西方言习惯的轻重音格式、儿化音以及“啊”的变读,教材中详细列举了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词语共计8种轻重格类型,以及根据韵母分成的6种儿化音类型、居于句首和句尾的“啊”的7种变读[2],而在有限的课时内极少有学生能熟练掌握这些内容。

对比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编制、商务印书馆于2004年出版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一书中的相关理论,广西目前使用的教材理论更为繁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相关内容的讲授和答疑任务较重。另外,目前广西使用的教材中“朗读作品目录”40篇与《纲要》中的60篇有较大区别。《规程》第五章第13条规定:“测试试卷由国家测试机构统一编制和提供,各级测试机构和测试站点不得擅自更改、调换试卷内容。”[3]全国考试大纲和试题即将采用同一标准,广西原来使用的教材或将退出历史舞台,这将给广西普通话教学带来新的考验。

(二)正音训练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

首先,常见的带领跟读模式不能解决语音和听力之间误差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以期能解决学生语音不规范的问题,然而这一方法收效甚微。其原因在于学生对自己的语音面貌没有清晰的认知。因为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导的,听力健全的人是通过空气传导获得听觉认知的,但是听到自己的语音时,由于空气传导和骨骼传导的交替作用,自己听到的语音与实际发出的语音之间,存在较大误差。比如在广西部分地区方言中,前后鼻音几乎没有区别,因此在教学中很容易出现听力和语音的错位。当学生听到教师发出“ing”并跟读时,他发出的是介乎于“in”“ing”之间的一个中间音,听到的却是和教师示范的“ing”一样的音。类似误差也存在于“zh、ch、sh、r”的发音中。

其次,存在重声韵、轻声调的情况。教学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存在“y”“r”不分、平翘舌不分、忽视字颈的发音、前后鼻音不分等问题,桂柳地区的学生还存在“l”“n”不分的情况。一些教师会将精力集中在解决这些问题上,而对声调的标准程度缺乏应有的重视。广西壮语声调和普通话的四声有明显差异。壮语有8个声调,其中舒声调6个、促声调2个,有些地方还存在声调分化和合并现象。部分壮族地区学生在使用普通话的过程中,存在阴平偏低、阳平上声不分、去声欠陡的情况,而这些并不能如同声韵问题那样由舌位来解决。即使有五度标记法,学生也只能在四声同时训练的时候加以区分,单独发声时又很难把握。

最后,忽视字颈的发音、语音清晰度不够的问题未能解决。笔者习惯上把一个音节分成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声母部分也叫字头。韵母部分,包括韵头(也叫字颈或介音)、韵腹(也叫字腹、主要元音)、韵尾(也叫字尾)。声调也叫字神。字颈通常由“u”或“i”充当。部分北方学生因为语言习惯,在发音的过程中,能较好地把握“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四字要诀,而从我国中部到南方各省份,部分中部、南部的学生在发音时存在发音不完整的情况,俗称“嘴懒”,主要表现在韻母发音不饱满,而在韵母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便是字颈“u”的发音,如有些人将“团圆”读作“tányán”,将“癣”读作“xiǎn”,很容易被认作是对拼音的不熟悉,但实则是字颈“u”的缺失或者是字颈“u”缺失后字音被以讹传讹的结果。

(三)偏重评分细则,缺少应试技巧普及

普通话水平测试包括4个部分内容: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朗读短文(400个音节)、命题说话(3分钟)。4个部分的答题要求和评分标准有所不同。在教学中,教师会集中讲授评分细则,强调失分点,指导学生根据测试要求完成测试流程。但部分教师对于具体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主动性不够,思路不够开阔,往往流于标准化、程式化。比如针对广西常见的“j、q、x”发音时的“尖音”“哨音”问题,部分教师会根据教材提出“发声时舌尖抵住下齿背”“舌尖不必用力、适当往回缩”等建议,但对于语音面貌不佳、考试紧张的学生来说,这些不好控制和不能量化的“官方答案”,起到的作用有限。教师希望通过教学让学生尽可能减少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非必要失分,学生期待通过上课解决语音问题、提高普通话水平和测试通过率,教与学的“期待”无法契合,这会导致部分学生认为普通话教学无用,甚至产生排斥心理。

(四)个性化教学与心理辅导的缺位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语言基础的学生,对于普通话教学的需求是不同的;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南方方言语系的学生对于普通话教学的需求高于北方方言语系的学生;中文国际教育、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的学生对通过测试的需求高于动物医学、水产养殖等专业的学生。而现有的教学和培训并未对这些学生进行分班,在教学内容上亦无差别,这就导致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

普通话水平测试一般前三题都是有文字稿的,第四题“命题说话”是让学生在无文字稿的情况下就话题进行3分钟的语言表述,既要求口语流畅,又不允许背稿,对于学生的语音面貌、语言组织能力、心理素质等都是考验。普通话教学中,教师会指导学生提前准备素材、拟好提纲,提醒学生测试时放松心态、多用短句等,但会存在教师对于测试时突发情况预判不足、对于初次参加测试的学生缺乏心理引导等问题。根据《规程》的修订内容,自2023年4月1日起,普通话水平测试取消备测室和备测时间,考生须在10秒内在系统给出的两个话题中择一作答,超过10秒则自动默认为第一个话题。这无疑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对策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规程》的相关内容,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普通话教学改革。

(一)减少理论输出、规则化繁为简、引入电子设备和App辅助

首先,转变旧有的教学观念,减少非师范类专业声韵、语法、方言类型等理论讲授课时,这样可以有效节省课时,增加师生互动时长。如针对广西原通用教材《普通话培训与测试》中第二章“普通话词汇和语法的规范”,教师只需讲解“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方言语法的判定原则”即可。

其次,以实例代替理论,增加记忆点。如“一”的变调可以采用“一杯水比一瓶水或一桶水更适合一个人喝”这类语句进行识记;对儿化音以类似反切法或英语的连读法予以辅助,其他语流音变问题同样可以采用非专业人士容易识记的方式予以解决。

最后,在教学中强调听力的重要性,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使用智能手机自带的录音功能录制自己的语音片段,尽量缩小“听”“说”之间的误差。学生还可以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及时将练习录音发送给教师;教师及时点评、提出建议,也可以对比学生前后录音差异,及时调整指导方案。此外,鼓励学生使用“普通话测试”“普通话学习”等App辅助学习,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二)针对语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

首先,减少跟读,增加“1V1”师生互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测听每个学生的语音面貌,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每个学生存在的语音问题各不相同,相同语音缺陷的形成原因也各不相同——生理原因(如骨性反颌)、心理原因(如害羞不敢张开嘴)以及方言习惯导致牙关打不开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不一样的。因此“1V1”师生互动、定期回课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

其次,重视声调在语音面貌中起到的作用。中国教育电视台原播音指导闻闸教授提出,汉字是有声调的。单发的延长音只是阴平音,也就是第一声。可以建立胸部支点的意识,来帮助练习各种声调情况下的声调控制。第一声是在胸部支点左右行进,位置不能抬高。第二声是从丹田出发,上升滑向胸部支点,不能向上超越;第二声发声不能拐弯,需要“直线上升”。第三声是自胸部支点始,在丹田下方绕行;围丹田绕行的路线一定不能改变,并且绕行动作要迅速。第四声是从胸部支点出发,向下行进,迅速进入丹田[4]。胸部支点的意识对于声调的控制是相当有效的,但是对于不同地域的不同语音面貌,所起到的效果却有所不同。比如壮语方言的声调存在“阴平偏低、阳平上声不分、去声欠陡”的特点,单纯照搬“胸部支点辨音法”对改善部分壮语方言地区学生的声调作用有限。鉴于此,笔者尝试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中文国际专业的普通话教学中,将闻闸教授提出的“胸部支点辨音法”改为更符合广西学生语音特点的“头部支点辨音法”,即取头顶、眼睛、下颚、心口、肚脐五处,分别对应五度标记法的五个点,配合手势,以肢体动作辅助声调的确认。这一方法新奇有趣,使学生能很快地掌握,并能有效改善语调偏误的情况。

最后,反复强调字颈的重要性,同时,在正音过程中有意识地调整和纠正学生其他易错的韵母发音方式,帮助学生增加发音的清晰度。除字颈“i”“u”的发音外,还存在“e”发音位置偏低、“o”发音用力过度、“ou”发音回吞等常见问题,以及个别声母、韵母组合常见误读,如“wei”“feng”的读音等。力求逐个击破,精益求精。语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每年都有新的词汇被吸纳,也有很多读音随着时代变化和人们的语言习惯而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密切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为学生答疑解惑。

(三)加强应试技巧的传授,多维并进

打破“照本宣科”的固定思维,以通过率为导向,针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建议。比如针对“j、q、x”的尖音、哨音问题,教师与其强调正确的舌位,不如直接告知学生发这个音时要有意识地噘嘴,这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甚至消除尖音、哨音的情况。

打破固有的“错啥念啥”的习惯,坚持“从好不从坏”原则,用容易发、发得好的音带动发得不好的音。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部分教师和学生习惯用练习绕口令的方式来纠正声韵问题,甚至有些学生追求念绕口令的速度,浪费了大量时间去练习绕口令,而这对改善语音面貌的效果极其有限。因为语音发声受心理影响极大,当心理暗示某个音“难发”“发不好”时,发声状态很容易偏误,不断重复错误并非纠错之法。只有不断复制正确的发音才能找到最佳的发声状态,比如韵母“ing”的发音,可以结合声母从易发的“ding”音过渡到难发的“ying”音;容易和“y”混淆的“r”音,可以由发音位置接近的“zh、ch、sh”带动等。

(四)大胆引入新的学科理念,有效利用心理暗示

根据《规程》的修订内容,自2023年4月1日起,普通话水平测试取消备测室和备测时间。想要获得良好的测试成绩,必须在考前对60篇朗读短文和30个备选说话题目做充分准备。对对有文字稿的朗读短文学生需要进行反复朗读熟悉,而没有文字稿的说话题目对学生而言则是更大的考验。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第四题“命题说话”分值占比最大,是决定普通话水平测试分数的关键。命题说话需要应试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建立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包括知识技能和良性的心理暗示。在测试前,教师会强调测试时学生应尽量口语化,避免朗诵腔和背诵腔,要从容应对,平和表述。

根据最新的《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试行办法》,在第四题“命题说话”中,若离题、内容雷同,则视程度分别扣4分、5分、6分。离题的“起扣点”增加到了4分,这就要求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要围绕话题展开,主题要鲜明,答题要自然流畅。要做到主題鲜明,学生就需要提前熟悉题目、确定题纲;要做到自然流畅,学生就需要保持“说”的状态。

在教学中,想让学生尽快找到“说”的状态,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小窍门”,例如所有的二字关联词语如“因为”“所以”“然而”等中的第二个字发音尽量不饱满。尝试用生理调控法、心理诱导法、模拟法等播音主持心理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消除测试时的心理障碍,同时尝试引入播音主持专业的“情景再现”方法[5]。情景再现是张颂教授在《中国播音学》中提出的方法,即以语言内容为依据展开再造想象,使稿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等在自己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连续的活动画面,并不断引出相应的态度、感情的过程。结合情景再现方法,当学生将准备好的素材当成一份优化的“记忆”来陈述时,自然也就放松了。

四、结语

笔者结合《规程》,尝试解决目前存在于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通话教学中的相关问题,提高普通话教学的效果,加强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为国家输送综合能力强的职业技能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 国家乡村振兴局 国家语委关于印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22-01-07)[2023-03-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18/s7066/202201/t20220106_592708.html.

[2] 卞成林.普通话培训与测试[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印发《普通话水平测试规程》的通知[EB/OL].(2023-02-10)[2023-03-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8/s3133/202302/t20230210_1043378.html.

[4] 闻闸.播音主持训练280法[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5] 付程.实用播音教程:第2册[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苏祎颖]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院校广西教学改革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