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之道
2023-08-04福建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陈静
■文|福建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陈静
从局部到全域,福建省9.6万公里农村公路贯穿山海,逐步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目前,福建已累计创建“四好农村路”市域突出单位1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9个、省级示范县38个、市级示范乡镇246个,实现了“市市有示范县,县县有示范乡,乡乡有示范路”。
/ 3保障+2机制:农村公路“路长治”/
近年来,福建省以建好“四好农村路”为目标,全国率先在全省范围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不断创新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机制。聚焦“提质扩面”,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大幅改善了通乡镇、港口、场站、景区公路和通建制村公路的路况水平,目前已有97%的乡镇通达三级及以上公路,80.6%的路域乡镇通高速,60%以上的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建制村100%通客车。
政策保障方面,福建省政府研究出台《进一步创新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机制的意见》《关于印发福建省深化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加快构建“畅、安、洁、优”的农村公路体系。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出台《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指导意见》《加强乡村道专管员队伍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各县(市、区)如何管好、护好路长制印发实施方案,使路长制工作目标、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以及专管员管护职责、聘用标准、队伍管理和经费保障等得到了进一步细化与明确。
资金保障方面,福建省一方面落实财政养护资金投入,从2018年起,县、乡、村道养护资金由“省、地各842”(即省级和地方财政分别负责筹措养护资金每年每公里8000元、4000元、2000元)提高到“省、地各1572”(即省级和地方财政分别负责筹措养护资金每年每公里15000元、7000元、2000元),其中,地方需承担的资金原则上由设区市、县级财政各承担一半。另一方面,落实机构运行经费,县路长办公室运行经费由县级财政按当地公用经费标准列入财政预算,乡镇路长办公室的办公经费可由县级交通局在县级财政养护预算中按当地公用经费标准补助,不足部分由乡镇人民政府研究解决,乡村道专管员费用统一由县财政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预算资金中按不超过省市县三级投入总额5%的比例支出,不足部分由乡镇人民政府研究解决。
技术保障方面,福建省组织制订农村公路设计、施工、质量监督、养护、管理、运营6个分册的“四好农村路”标准化指南、编制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简本、养护“六标准”实施指南和乡村道专管员培训教材,每年开展全省县路长办公室专职人员及各市乡村道专管员培训,增强乡村道专管员的业务能力,切实发挥乡村道专管员作用。
此外,福建省通过实行“巡查评价”机制,利用路长管理平台和App,加强对乡村道专管员养护巡查、桥梁检查的履职监督,省级每月对App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并对乡村道专管员的巡查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通报;通过推行“红黑板”公开机制,结合日常养护检查,市、县交通主管部门分别每半年度、每季度对本级发现的日常管养路线路况进行通报表扬或批评,并在路长App“红黑榜”公开,接受全省范围监督。
大大小小的“路长”公示牌出现在县道、乡道、村道路边,实现了管养全覆盖、道路无盲区。通过路长制公示牌向社会公布路长办联系电话、在政务网站公布“四好农村路”邮箱、与政协委员巡路机制搭建信息平台,以及邀请巡办派驻纪检组参与季度考核、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让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四好农村路”建设。
福建省还创新督查考评机制,将各级路长、专管员、管养单位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每年评选优秀总路长、优秀乡镇路长和优秀村路长,将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依据;专管员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招募,并实行进退制的动态管理,每月考核,收入与工作成效挂钩;推动爱路护路村规民约制定的全覆盖,并纳入乡村道德诚信体系考核。
截至目前,福建省各级路长共15520人,县、乡、村三级路长覆盖率100%,乡村道专管员达到1960名,形成“路长办考核协同、专管员监管组织、养护队伍具体落实”农村公路网格化管护体系,保障农村公路实现“路长治”。
如今,“四好农村路”已成为展示福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宽阔的道路如丝带般在乡村间蜿蜒延伸,展现出“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乡村画卷,也编织出农民迈向美好生活的幸福路。
/ 三明:率先探索“路长制”新模式/
“责任更具体,也更好干了。”作为福建省首位农村公路路长,时任三明永安市市长的陈文华深感责任重大。2018年1月17日,永安市路长办公室正式挂牌,陈文华成为永安市农村公路建管养和路域环境治理的总负责人,也是县道建管养的第一责任人。2017年,福建省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创新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自2018年起,福建省农村公路将全面推行路长制,构建起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奖惩有力的路长管理制度,标志着福建省成为全国第一个全域实施农村公路路长制的省份。
福建省各级政府陆续出台路长制实施方案,明确县级各职能部门在农村公路管理方面的职责,将“行业主导”转变为“政府主导”。2018年4月,福建省全面完成三级路长设立和县、乡两级路长办的筹建工作,全省路长制开始正式运行。各县(市、区)路长办同时建立了路长联席会议制、动态清单管理、联合执法制度、定期检查制度和通报制度五项基本制度,保障路长制度的执行。
为进一步强化顶层路长引导,2021年,福建省升格路长制组织机构,成立由省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农村公路路长制领导小组,省交通运输厅、设区市政府均设立“四好农村路”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监督各县路长制推进实施。
福建省首个县级路长办公室在永安市交通运输局正式挂牌
为保证路长制规范运行,路长制工作在总路长统一领导下开展,各县路长办公室均设在各县交通运输局。由县交通分管领导担任办公室主任,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政府办主任担任副主任,县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联合执法队伍,配合各级路长开展问题处置工作,相关部门具体职责由各县级政府自行确定。
农村公路,关乎民生,联通民心。“四好农村路”既要建得好,更要管得好、护得好。点多、线长、面广是农村公路最大的特点,如何更好地管理养护成了“老大难”问题。为切实“管好路”,福建省创新管理模式,探索“互联网+养护”模式,多线发力,不断深化管养机制。
每年4月,福建进入汛期,降雨剧增,作为三明市泰宁县下渠乡村道专管员,廖荣金一大早就开始道路巡查作业,不时拿着手机拍照记录。“我主要负责路面清洁、排水沟清理、路旁杂草清除等,一旦遇到塌方、路面中断等特情,我会及时汇报给路长。”廖荣金说。
三明泰宁县县道762线叶城段
有了路长的督促,他更加认真勤勉。2022年台风来袭时,天刚蒙蒙亮,廖荣金就骑着摩托车巡查公路,发现下山屯路段被泥石堵住,便及时在两边设置提醒标识,并上报情况。泰宁县交通运输局立即派出养护人员和机械前往抢险,当天该路段就恢复正常通行。
“每次我们到乡镇巡查时,总能在路上遇到廖荣金。他每天都会上路巡查,劈刀、锄头、畚箕是他的标配三件套。”泰宁县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陈炳聪说。正是因为有许多像廖荣金这样的乡村道专管员辛勤奉献,才保障了农村公路的“畅、安、洁、优”。
像廖荣金这样的乡村道专管员,福建共有1960名,原则上每名专管员负责乡、村道里程30公里左右。乡村道专管员具体负责乡、村道的日常路况巡查、隐患排查、灾毁信息上报及保险理赔,参与管养单位监督考核、工程管理,及时制止并报告侵害路产路权行为,协助交通执法部门进行现场执法和涉路纠纷调处等工作。乡村道专管员的工作完成度将直接影响全省的“四好农村路”建设质量。
宁德福安市穆云畲族乡生态旅游路
/ 宁德:福安“一镇一包” 提升公路品质/
2022年9月,交通运输部经各地推荐、征求意见和专家评审,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15个农村公路“路长制”典型案例并公示,宁德福安市农村公路“路长制”是福建省唯一入选案例。
福安市面积1880平方公里,下辖24个乡镇街道,439个建制村,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1757公里,是福建省重点老区县(市)。
近年来,福安市将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纳入“路长制”范围,创新实行“五道五长”共管模式,充分发挥了县、乡、村三级能动性,开创出一条具有福安特色的“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路径。
农村公路既要有人管,也要有钱养。为了从根本上扭转公路“没钱养”的被动局面,福安率先将公路养护机构人员及运行经费列入市、县(市、区)财政预算,实现“公司化”“集约化”双规并行。
“福安市农村公路总里程1700多公里,比整个宁德市国省干线的总和还多。采用‘一镇一包’模式接地气,既能充分发挥沿线村民的能动性,节约成本养好公路,又能让部分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福安市路长办工作人员郑国晶说。
福安市整合已有资源,合理分配县、乡、村道路养护经费,通过“一镇一包”养护模式。将拥有农村公路的18个区域内的县道、乡道、村道捆绑打包向社会购买服务进行专业化养护,提高了养护效率。部分乡镇还采取“党建+养护+扶贫”模式,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村公路养护,由合作社招募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养护作业,由合作社骨干党员与建档立卡户挂钩帮扶,以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在强化日常管养的同时,福安市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在城区建立县级应急抢险基地,采取“集中+分散”的模式,结合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原有运管站等场所,以及重点村庄建立乡村级养护应急备勤点和灾毁应急抢险备勤点共23个;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在晓阳镇龙洋村、范坑乡徐家山村等通山区乡镇道路灾毁易发主要路段,设置公路灾毁应急抢险备勤点;在强降雨和台风橙色预警级别天气时,人员及设备到岗备勤,做到快速应急处置;全面推行农村公路灾毁保险,所有农村公路灾毁和管养人员保险均由政府负责投保。
建立“五员联动”党建引领“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机制。每条示范路都由支部挂钩组织推动;每个路段都有党员牵头组织联动,有驾驶员,村级路长参与监督互动,推进养护员、专管员履职主动,做到管养信息互通、任务互助、成效互促。以溪柄镇、穆云乡为示范点,充分融合乡村文化和旅游元素,着力打造一批富有地方特色亮点的“生态示范路”,目前宁德已创建示范路达15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