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市水蜜桃褐腐病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2017-04-20陈苏臻
陈苏臻
摘 要:水蜜桃褐腐病又称果腐病,是为害桃果实的重要病害之一,导致水蜜桃出现大量的落果和烂果。近些年,水蜜桃褐腐病在福安市露地桃园发生较为严重,影响了当地水蜜桃的安全生产。基于此,笔者结合专业技术知识,对福安市水蜜桃褐腐病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对策进行了总结,以供参阅。
关键词:福安市;水蜜桃;发生特点;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6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175
水蜜桃作为闽东北主要种植的果树之一,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福安市具有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雨量较为集中,且桃树挂果期正逢多雨、高温高湿天气,极易引发褐腐病的发生,导致水蜜桃品质下降,给果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最大程度上控制水蜜桃褐腐病的发生,降低其对果农造成的损失,现将本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 水蜜桃褐腐病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
发生规律:桃褐腐病的病原物是子囊菌亚门链核盘菌属(Monilinia laxa),有3个种。常见的都是无性阶段,属于丛梗孢属(Monilia laxa) [1]。病菌在僵果内以及病枝溃疡组中越冬,次年早春时节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昆虫进行传播,并侵害新梢和幼果引发初次侵染,整个生长期内能够发生多次侵染。
危害特点:桃花期和幼果期若遇多雨、低温天气,可引发花腐;果实成熟期若遇高湿高温天气,可引发果腐;如桃果受到虫害、机械伤、冰雹伤等致其表面出现伤口,则会加重褐腐病的发生。
相比平地沙壤土的桃园而言,土壤贫瘠和黏重、地势低洼的桃园更易发生本病。原因在于黏地和洼地排水能力较差,极易形成桃园高湿小气候而发生褐腐病。同时桃味甜、多汁和皮薄的品种容易发病。
桃园管理水平差、修剪和水肥管理不科学,通风透光不良,导致树势衰弱,发病较重;并且对于自然落下或修剪的病枝、病叶和烂果没有及时低进行销毁处理,导致桃园发病严重。
2 水蜜桃褐腐病的主要症状
本病主要危害果实,亦能够对新梢、花和叶进行侵害,在桃果整个生命周期均能发病,以果实成熟期发病最为严重。
果实:果实受害初期有圆斑呈褐色,继而扩大波及全果,水蜜桃果肉也会软腐变褐,随之病斑表面会有灰色霉丛长出,呈同心环状排列,有的病果失去水分变为僵果,悬挂桃枝上,有的病果腐烂脱落。
花和叶: 受害的花部由雄蕊和花瓣尖端开始,起初出现水渍状斑点呈褐色,随后不断扩延到全花,最终花变褐枯萎。如逢天气高温、潮湿,病花表面会长出灰色霉丛,快速枯萎。受害的嫩叶从叶缘开始,变褐萎垂,残留在病枝上。
枝梢:侵害花和叶的病菌能够经花梗和叶柄逐渐扩延到新梢上,形成溃疡斑且常出现灰色霉丛。溃疡斑中央微凹呈灰色圆状,边缘多呈紫褐色,往往发生流胶。
3 水蜜桃褐腐病的防治对策
彻底清除越冬病菌源,结合冬季修剪,,将桃树上和果园中的病枝、落果和僵果进行集中销毁或深埋,做好清园工作,从而有效清除侵染源。同时,注重果园管理,加强通风透光,避免果园过度潮湿,做好水肥管理,注重有机肥的施用,不偏施氮肥,增加磷钾肥的施用,增强树势,提高桃树的抗病力[2]。果实采摘后,应及时摊开降温,果实表面水分晾干后再装箱,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贮存运输中感染病菌的几率。
桃树发芽前,为清除越冬病菌,可喷洒5波美度石硫合剂;花蕾现红时,可喷5°Be石硫合剂+0.3%~0.5%五氯酚钠消毒;落花后2周是喷药防治褐腐病的关键时期,该阶段可采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10~15d喷药1次,采果前3周停喷。
及时喷药防治诸如食心虫、桃椿象、桃蛀螟以及桃象虫等害虫,减少桃树伤口,尽量避免因雹灾、雨水和风力等自然灾害或机械创伤等引起的果实表面的伤口,能够最大限度降低病菌传染机会,控制水蜜桃褐腐病的发生;如有条件的桃园,可进行套袋,以保护果实。经相关试验证明,在套袋前一天,采用80%大生可湿性粉剂500倍、10%世高水分散剂1500倍、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00倍和40%施佳乐悬浮剂800倍等药剂对于防治水蜜桃褐腐病效果显著[3]。
4 结语
综上所述,水蜜桃褐腐病是一种主要危害桃果实的病害,应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控制本病的发生,从而确保水蜜桃的品质和产量,实现果农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胡勐郡.中国桃褐腐病菌及其抗药性相關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2]牛先前,郑国华,林秀香,等.福建产区水蜜桃栽培技术[J]. 福建热作科技,2010(4):41-44.
[3]孙祥良,赵建平,沈火明,等.水蜜桃褐腐病防治技术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200(5):570-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