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患癌亲人还是林奇综合征患者 我该怎么办

2023-08-04谷雨妹

保健与生活 2023年16期
关键词:林奇患癌大肠癌

谷雨妹

“医生,我的弟弟今年50岁患肠癌,上周刚做完手术,医生说他患的是林奇综合征,还说家里亲属也有患癌风险!这是真的吗?我也会得癌吗?我该怎么办?

要想回答患者家属这个“我该怎么办?”的问题,首先还要从什么是林奇综合征说起。

什么是林奇綜合征

早在1895年,美国病理学家奥尔德雷德·沃辛发现家中女裁缝的家族几代人中有很多人死于癌症,癌症主要发生在胃肠道和女性生殖器官。沃辛感到很震惊和惋惜,他觉察到这可能与家族遗传性有关。经过对家族病例多年的追踪研究,他发现这个家族中,癌症患者的后代有人患癌,非癌症患者的后代无人患癌。然而,由于沃辛医生的去世,这项研究中断了。

直到1962年,美国另一位医生亨利·林奇,他在接诊患者的过程中也发现了类似的患癌家族,觉察到这可能是一种遗传癌症综合征。林奇医生开始了对该综合征的研究,通过详细的遗传学调查,他发现这个家族患癌成员的后代也面临早年患癌的风险。这与沃辛医生的发现相似。人们为了纪念林奇医生的贡献,用“林奇综合征”来命名这种家族遗传癌症综合征。

随着近代医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发现林奇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也就是说,如果父母中有一个人患林奇综合征,那么子女中有一半的人会患该综合征。林奇综合征患者的患癌概率显著增高,而且有些人的发病年龄也明显早于普通人群。

林奇综合征患者易患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人类之所以能够生长、生存,依靠的就是细胞不断分裂、增殖,遗传物质不断复制。遗传物质在复制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错误。通常情况下,如果出现错误,另外一种修复基因会来纠正这些错误。但是如果这些修复基因发生遗传缺陷,遗传物质在复制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就无法修复,导致错误的遗传信息不断传给后代细胞,错误信息不断累积最终导致癌症的发生。目前发现人类最主要的修复基因包括MLH1、PMS2、MSH2和MSH6。

林奇综合征患者易患癌的主要原因是这4种修复基因存在部分或全部缺失或变异,导致了癌症的发生,最常见的林奇综合征相关癌症包括大肠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和膀胱癌等。

如何确诊林奇综合征?

尽管多年来林奇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不断更新,但是这些标准要么太严格,尽管诊断准确性高,但是漏诊率也高;要么太宽泛,导致准确性低,误诊率高。目前最准确的检测方式是基因检测,检测最常见的4种修复基因是否有缺失和变异。因为这4种修复基因表达的蛋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基因缺失和变异情况,所以医院往往首先采用比较快速和经济的免疫组织化学方式检测这4种蛋白的表达情况,一旦提示缺失或变异,再建议患者采用更为准确和昂贵的基因检测。

癌症患者为什么要确诊是否为林奇综合征相关的癌症?

林奇综合征相关性大肠癌占所有大肠癌的3%~5%。林奇综合征患者终身患大肠癌的风险是50%~80%,发病平均年龄约为45岁,明显早于普通人群的60岁。女性患者终身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是13%~67%,而普通人群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是2.6%。由此可见,林奇综合征患者有高患癌、早患癌的风险。

林奇综合征相关癌症患者的预后、化疗药物的选择等都与普通癌症患者有差别。比如,林奇综合征相关性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转移率低,生存期更长。因此患有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等林奇综合征可能相关癌症的患者,特别是发病年龄<50岁时,一定要进行基因检测来排除林奇综合征相关癌症的可能。

如果患癌亲属确诊为林奇综合征,该怎么办?

如果一个人患有林奇综合征,他有50%的概率将该综合征遗传给子女。如果你的患癌亲属,比如你的父母亲或者兄弟姐妹确诊了林奇综合征,那么你和你的子女也要进行林奇综合征检测。

如果确诊了林奇综合征,需要进行密切随访和监测:对于大肠癌的筛查,建议从20~25岁开始,每1~2年进行肠镜检查,如果家族中有人发病年龄更早,那么在该发病年龄前5~10年开始胃肠镜检查;对于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建议从30~35岁开始进行妇科超声检查、子宫内膜活检及血清CA125的监测;对于胃癌和小肠癌的筛查,建议从30~35岁开始进行胃十二指肠镜筛查。同时要尽量减少环境及生活习惯如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吸烟,饮酒等患癌因素的不良影响。

猜你喜欢

林奇患癌大肠癌
肿瘤也有可能遗传——林奇综合征
几时
做哪些体检能够发现患癌?
双胞胎患癌几率会比常人更高
大肠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FAP与E-cadherinN-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无 面 岛
捡臭球的成功捷径
裴正学教授治疗大肠癌经验
“别有用心”的球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