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翻译中的中西茶文化对比研究
2023-08-04陈如琳
陈如琳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海南 海口 571126)
1 中西茶文化
1.1 中国茶文化
中国具有悠久的茶文化发展历史,在古代,人们具有良好的饮茶习惯,当时的茶保留了原始的苦涩味道。最早有关于茶文化的记载在魏晋时期,华佗所著的《食经》中认为茶是一种能够使人心态平和的植物,除了食用价值外茶还具有药用价值,古人信奉养生之道,将茶作为养生食材一直发展至今,当代许多人饮茶依然是为了养生。中国茶的代表人物是具有茶圣之称的陆羽,陆羽不仅爱茶,并对茶文化有着一定了解,陆羽所著的《茶经》明确记载了中国茶叶的传统烹饪方式以及采摘制作流程,分析不同处理手法制成的茶的味道。《茶经》是茶介绍最为详细的著作,在民间得到了广泛流传,并随着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逐渐流传到西方国家,为西方国家的茶道文化建立奠定了有力基础。
茶是古代文人墨客文化探究的重要途径,涌现出许多饮茶、品茶、赞美茶的诗词,最开始茶作为奢侈品,在上流社会流通,古代的达官贵人拥有品茶的便利,但随着茶的渐渐发展以及古代王朝制度的不断更替,茶逐渐成为不同阶层都能享用的饮品[1]。
1.2 英国茶文化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但随着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西方国家的人们也养成了饮茶的良好习惯,甚至英国人对茶的喜爱程度不亚于中国。英国人普遍存在喝下午茶的习惯,下午茶不仅是一种饮食行为,也逐渐发展出英国独有的文化内涵。英国茶文化的发展在十七世纪,起源于英国王后凯瑟琳,将中国红茶作为嫁妆带入了英国,受到王室成员的一致好评。在凯瑟琳王后的影响下,王室成员开始养成饮茶习惯,并迅速在全国上下进行了普及。与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一样,也是从王室专用逐渐流入民间,英国人将茶称为tea,是根据中国闽南语的茶发音所产生的音译单词,指代的是属于中国的叶子。虽然两国人们对茶文化情有独钟,但中国人的饮茶习惯与英国人存在明显差异,中国人饮茶讲究随性而为,不存在时间的局限性,但英国人的饮茶时间几乎固定,在上午10时与下午4时左右,到达特定时间段后,英国人会排除杂念,享受安静的下午茶时光,下午茶时间这一词汇也被当做放松休息的代名词。英国人的饮茶习惯与中国的不同之处,不仅包括饮茶时间,还包括饮茶时的餐饮搭配,英国人比较喜欢搭配三明治、松饼或一系列甜品,并形成了甜品饮茶体系[2]。
1.3 美国茶文化
美国茶文化的发展时间很短,美国人的生活节奏较快,茶文化的一系列产品衍生以简约时尚为主,与英国茶文化发展历史相比,美国人只是将茶作为一种快捷的饮品,不会花费时间进行细细品味。但美国人对茶饮品的美味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茶品的制作工艺上寻求创新,衍生出了冲泡茶饮品、速溶茶等与传统多程序泡茶方式完全不同的茶类饮料,可以将美国茶看作茶文化发展的分支。
2 基于中西茶文化英语翻译的对比
2.1 英语翻译中西茶文化历史背景对比
茶在我国的普及应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密切联系,发展到唐代,陆羽撰写茶学著作《茶经》让人们充分了解茶叶的分类、制作、烹饪和饮用等流程,奠定了中国茶文化体系的建设基础。宋代茶文化发展到了巅峰,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养成良好的饮茶习惯,大街小巷设置了各类茶馆,文人墨客创造了许多与茶相关的词汇、书法等艺术作品。到了明清时期,茶文化体系逐渐走向成熟,与其他文化发展形态相同,茶文化作为一种开放式、创新式的文化,精神内涵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丰富,现代社会茶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茶文化的创新与完善融入了文学艺术的基本内容,并逐渐吸取西方国家茶文化的表达与宣传优势,促进中西方茶文化的融合发展,得到了国家与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的茶叶成为核心外贸产品之一,世界各地开始参与的茶文化的弘扬与宣传,为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活力。
西方茶文化的发展历程较短,但西方人对茶叶的喜爱显而易见,英国下午茶文化已经成为西方茶文化的重要体现,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带到英国的中国红茶是英国茶文化的起源,随着海上贸易之路的开启,大量的中国茶叶运往英国,在英国平民百姓中得到普及,英国开启了全民饮茶时代。在英语翻译中结合中西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背景,运用历史典故进行英语交流环境设计。
例如:英语翻译中的茶名知识对比:西湖龙井(West Lake Longjing;被称为queen of green tea):西湖龙井的发展典故,在乾隆年间龙井成为贡茶,是因为太后饮用西湖龙井茶治好了身上的顽疾。铁观音(tie guanyin,a variety of oolong tea):福建铁观音这一名字的由来是,种茶人梦到观音大士。中国茶文化所包含的历史故事,对西方民众同样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在茶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在名茶翻译阶段想要起到良好的翻译效果,需要向西方群众介绍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典故。
2.2 英语翻译中西茶文化产品种类对比
茶文化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已经形成独特的文化象征,国家政府一直致力于茶文化的宣传推广,并鼓励茶叶种植,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不断扩大茶叶在我国的种植规模,中国人在逢年过节送礼时也热衷于采买茶叶。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涌现了龙井(Dragon Well Tea ;Long Jing),碧螺春(Bi Luo Chun tea;Green Snail Spring ),六安茶(Liu An Tea )信阳毛尖 (Xin Yang Mao Jian、Green Tip、or Tippy Green)等不同品种的茶叶。
西方的茶品种简单的分为红茶、绿茶、袋泡茶、花果茶等,对茶的制作工艺认识有限,美国人的茶种类主要以速溶茶为主,将中国茶俗语融入英语翻译中,增强西方人们的精神体验,比如A bowl of the choicest Liu’an tea with rain water.译为一碗雨水煨的六安毛尖茶,并由此展开交流,向西方人们讲述雨水煨茶中体现的中国茶道五境之美[3]。
2.3 英语翻译中西茶文化思想精神对比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融合了儒家、道家和释家的精神内涵,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背景的不断改变,其思想内容已经逐渐升华到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理论哲学思想。茶文化中包含“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原则;儒家“自省吾身”“仁爱”思想;释家“自然而然”“随性而为”的禅意。中国人们饮茶行为已经突破单纯的物质限制,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精神感悟和道德体验,在品茶的过程中接受精神熏陶,升华个人的思想观念。
西方茶文化的发展时间较短,茶文化的基本内涵无法与价值理念和哲学思想进行融合,西方茶文化的思想精神方面还有待提升,受到西方“实用主义”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熏陶,饮茶活动开展主要是为了拥有一段放松休息的时光,并通过品茶行为加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交流,通过饮茶拓展自己的社交规模,并通过饮茶习惯的形成提高个人修养。西方的茶文化思想精神都是为个体发展服务的,人们的精神文化思维已经基本固定。中西方国家人们的语言习惯存在明显差异,对英语的理解与认识也存在误差。在翻译英语交流中以文化为切入口,带领人们了解中西方茶文化的基本内涵,有助于人们掌握西方人们的风俗习惯、生活背景,并从中领悟西方宗教信仰与中方诸子百家思想的差异,强化对中西方文化内涵的理解。[4]
例如:英语翻译中的茶道知识对比:茶道t e a ceremony 烹茶饮茶的艺术,在沏茶、闻茶、饮茶的过程中体现文化精神,增进中西方人民的国际友谊,并在饮茶中修身养性,学习国家的传统礼法。中国茶道是在追求美好味觉的同时,体验不同情绪所带来的心境,茶能够起到静心凝神的作用,陶冶情操、摒弃杂念,按照茶道的要求饮茶,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懂制茶流程的手艺人被称为茶博士waiters in an old--time teahouse,在评价茶时从色、香、味多个角度入手This tea looks,smells and tastes delicious.中国茶发展中涌现出众多清幽雅致的文章与评价方式,茶道的知识对比通常被用于茶文化的宣传过程中。因此,在英语翻译中进行与茶道相关的词语知识对比,要让人们掌握不同语言内容的表达方式,将带有中国意境的词语和语句精准地通过英语进行展现与传达,全面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英语应用技能。
2.4 英语翻译中西茶文化饮茶行为对比
茶文化中包含的饮茶习惯和用茶礼仪都带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国茶文化讲究儒家修身养性、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茶叶的选择要自然清香,能够在品茶过程中体会到茶原本的味道。中国的饮茶方式受这一思想观念的影响,主要采用纯水烹茶的方式,不会添加其他佐料;在用茶礼仪方面,中国人饮茶没有时间限制,遵循个人的内心想法,选择合适的茶叶和时间,品茶过程中古代文人需要沐浴更衣,穿上宽大的白袍,在竹林或木屋中选择纯净的天然水,用原木之火烹煮,整个用茶过程亲近自然。[5]
西方的茶文化中国茶道恰恰相反,西方人们讲究饮品的营养性和功能性,通常会在茶饮中添加牛奶、糖果等各种材料,满足个人的营养需求,严格规划了饮茶时间,分为早茶、午茶、下午茶等多个时段,分别饮用绿茶、红茶等不同茶类;在用茶礼仪方面,西方茶文化延续了维多利亚时期下午茶的品鉴礼仪,男士需要身着燕尾服,女士身穿礼服、头戴礼帽,在品茶过程中体现出高贵典雅的艺术气息。品茶习惯是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流传下来的集体习惯,蕴含着独特的民俗风情,体现出不同民族文化性格特点,中国茶文化格调高雅、意境深远,通过品茶做到修身养性,在饮茶过程中进行人际交往,而西方茶文化受到商业文明的影响,风俗习惯与中国茶文化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例如:英语翻译中的习语知识对比,中国与茶相关的成语俗语包括:“茶饭无心”(出自《红楼梦》,没有心情喝茶吃饭,形容心情苦闷)“茶余饭后”(出自《斗鹌鹑》指茶饭后的空闲时间)“茶壶里煮饺子”(一个人心里清楚,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中国茶习语大多与心情相关,西方与茶相关的习语俗语包括:a tea hound(花花公子)As useful as a chocolate teapot(中看不中用)not my cup of tea(不是我喜欢的)西方茶习语大多为贬义。这一发展趋势的形成是因为中国人们的性格特点大多心思细腻,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所衍生出的词汇大多是为了表达内心的真实情绪。而西方语言体系词汇表达较为直接,赞扬的词汇一般都是脱口而出,不需要借用习语隐喻的方式,用作隐喻的词汇都是带有一定的贬义内涵,委婉表达内心的不满。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人们需要充分掌握常见的英语习语类型,能够在与人交际中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深刻内涵,而不是简单的进行表意翻译。因此,英语翻译中的习语知识对比十分重要,通过中西方与茶相关的习语对比,了解中西方人们性格特点和思想观念的差异。
2.5 英语翻译中西茶文化语言体系对比
中西方茶文化的表达含义不同,这与中西方人们茶交际范围差异密切相关,中国茶文化语言的诞生与各地区民俗活动有着密切联系,语言体系内容具有较强的指向性。茶文化词汇在中国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西方茶词汇将内在含义最大化,衍生出了许多隐喻俗语和带有社会意义的词语,整体语言结构个性丰富,西方语言体系中所含有的茶文化表达词汇有限,根据茶制作工艺的特殊性,西方已经形成独特的茶文化语言。
例如:制茶、品茶的器具:色调淳朴,清幽,典雅的陶土茶具Clay Tea set;美观大方,简洁高尚的瓷器茶具chinaware tea set;利用天然漆树液汁炼制的漆器茶具Lacquerware,tea set;色泽鲜艳,光彩照人的玻璃茶具Glass tea set;具有复古气息,在西方广受欢迎的金属茶具A canister of tea;亲近自然,无毒无害的竹木茶具Bamboo tea set等等,茶具、茶馆、茶名等与茶相关的英语词汇各成体系。
3 结语
中西茶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为英语翻译工作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资源,不断调整英语翻译结构,结合学习情况以及社会文化交流发展需求,创建科学的中西茶文化应用场景。同时围绕中西茶文化对比进行英语交流训练,全面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在交流实践中促进中西茶文化的融合发展,培养出国际性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