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华侨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演变分析
2023-08-03许昌管
摘要:华侨是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战争时期,华侨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经历了从不确定关系到亲密友好关系再到政治合作关系的演变。内战爆发前夕,华侨支持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忽视中国共产党,二者之间存在不确定关系。中国共产党提出“五一”口号前,华侨看清了蒋介石政府的独裁本质,选择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二者之间形成了亲密友好关系。新中国成立前,华侨主动呼应“五一”口号,应邀参与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二者之间确定了政治合作关系。这种关系演变对于中国共产党赢得解放战争的完全胜利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解放战争;华侨;中国共产党;关系演变
中图分类号:D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13-0066-05
An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uring the Liberation War
Xu Changguan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430073)
Abstract: Overseas Chinese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CPCs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During the Liberation Wa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volved from uncertainty to close friendship to political cooperation. On the eve of the outbreak of the civil war, there was an uncertain relationship between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 CPC as they supported the Kuomintang led by Chiang Kai-shek and ignored the CPC. Before the CPC put forward the May Day Slogan, overseas Chinese saw clearly the dictatorial nature of Chiang Kai-sheks government and chose to side with the CPC, and a close and friendly relationship was formed between the two. Befor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verseas Chinese took the initiative to echo the May Day Slogan and we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eparatory meetings for the new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thus establishing the relationship of political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The evolution of this relationship played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PCs complete victory in the Liberation War.
Keywords: the Liberation War; Overseas Chines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relationship evolution
解放战争时期,华侨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从不确定关系到亲密友好关系再到政治合作关系的演变。影响华侨与中国共产党关系演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毫无疑问的是,华侨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关系的变化,对于中国共产党赢得解放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学术界对于解放战争时期华侨地位和作用的相关研究不胜枚举,对于解放战争时期华侨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成果丰硕。但是,目前学术界较少注意到该时期华侨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演变。恰恰是这种关系演变,对于解放战争的胜利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分析解放战争时期华侨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演变,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对于今天处理中国共产党与华侨的关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抗战胜利到内战爆发前夕华侨与中国共产党存在不确定关系
抗战胜利到内战爆发前夕,华侨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存在不确定关系,主要表现为抗战结束后,华侨支持蒋介石政府,希望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能够遵从自己的意愿,建立民主自由国家,忽视了中国共产党这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当蒋介石政府的独裁性质逐渐暴露且欲发动内战之际,华侨认识到蒋介石政府不可信赖,对其失望,从而对中国共产党的好感逐渐增加。
(一)抗战胜利后华侨支持蒋介石忽视中国共产党
抗战胜利结束后,华侨“宣传日广,城市乡村普遍集会,日甚一日”[1]435。华侨渴望返回祖国,自由自在地发展工商业[2]40。华侨团体致电国内,表示“千余万华侨,无党无派,一心一德,拥护中央政府”[1]271,希望实现和平建国。这里所说的政府,是指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党政府。
从抗日战争建立统一战线开始,国民党政府成为实现中国统一的唯一恰当政府[3],中国共产党也同意拥护蒋介石,承认他在全国的领导地位[4]。这必然影响华侨的看法,使华侨对蒋介石政府抱有很大幻想,把它看作代表中国的唯一政府。抗战胜利后,华侨认为要实现中国社会的灾后重建,实现其所期望的和平自由,需依靠国民党,将和平建国的愿望寄托于蒋介石政府。
但是,历经抗战磨炼的中国共产党,对于如何建立民主独立国家已有相当清晰的认识,提出“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5]。华侨没有认识到抗战胜利后中国的统一缺少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不行的,他们支持蒋介石政府忽视中国共产党,是蒋介石敢于发动内战的一个影响因素。
(二)内战爆发前夕华侨对中国共產党产生好感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即《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华侨看到了和平建国的希望,“在精神上沉浸在喜悦和激动中,实在是太兴奋”[6],认为“与会者都是诚心诚意签署协议的,虽然在某些细节和最终结果上双方都保留了自己的意见”,但是“他们将在民主的基础上建立联合政府”。国共双方虽然签署了《双十协定》,但是仅就少数内容达成了一致,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军队和解放区政权问题上,双方存在很大分歧没有达成共识。
此时的华侨已经表现出对于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担忧,他们希望国共两党能够为全国统一和平大计考虑,不要使国家民族前途陷于不复之地。这个时期的蒋介石政府忙于准备内战,忽视华侨的政治要求特别是和平建国的主张,在国民党政府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时没有给华侨一个代表名额。华侨逐渐明白,仅仅依靠蒋介石政府来实现国内的统一和平是不可能的。海外华侨纷纷致信中共领导人,“希望中共领导全国人民及海外侨胞,走向自由幸福的解放大道。”[7]这时的华侨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已经有所转变。从抗战胜利后忽视中国共产党到对于中国共产党产生好感,华侨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存在明显的不确定关系。
二、内战爆发后到“五一”口号提出前华侨与中国共产党形成亲密友好关系
内战爆发后到中国共产党提出“五一”口号前,华侨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形成了亲密友好关系。这一时期,国共之间爆发了内战,华侨认清了蒋介石政府的独裁本质,坚定地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大力援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这一时期,华侨不仅在舆论上给予中国共产党支持,而且提供了人力物力,增进了双方之间的政治理解,二者之间形成了亲密友好关系。
(一)华侨在舆论上支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罔顾华侨建设独立自由国家的要求,下令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发动猛烈攻击。华侨听闻内战爆发,不断向蒋介石和毛泽东发出电报,要求制止双方间的战争以实现国内和平[8]。虽然蒋介石发动了战争,但是华侨依然对蒋介石抱有一定的幻想,希望他能够停止内战。
1946年7月,昆明发生了国民党特务暗杀李公朴、闻一多两位先生的惨案,引起国内各界人民和华侨的愤怒。李、闻二先生罹难后,各地陆续举行纪念活动,反抗国民党特务恶行,呼吁争取和平、实现民主的运动在全国发展起来[9]。华侨纷纷举行纪念李公朴、闻一多的抗议活动,爱国华侨陈嘉庚高呼:“戕杀文化界先进青年,为非作恶,无所不用其极,这种独裁政治,仍必破灭。”[10]华侨所寄托于蒋介石政府的希望完全破灭了,他们看清了蒋介石政府的独裁本质,逐渐将和平建国的希望转移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这一时期,华侨通过创办各类报刊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纲领,发表反对蒋介石政府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华侨商报》《华侨导报》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方针、路线,对国民党的反革命行径展开了抨击。复刊后的《华商报》,通过“开展历时四年卓有成效的宣传报道和良好的统战联络作用,积极弘扬爱国理念,促使许多正处在犹豫动摇中的人民群众,逐步由支持蒋介石到反感蒋介石,从对中国共产党政权怀疑到支持响应的政治主张”[11]。
(二)华侨在物力人力上支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
内战爆发后,华侨看清了蒋介石政府的独裁本质,对其逐渐失望而转向支持中国共产党。“海外华侨输财助战”“古巴华侨在1946年汇寄了500美金援助解放区的国际和平医院”[12],朝鲜华侨发起了支援祖国解放战争的物资捐赠运动,为解放战争贡献了积极力量。华侨逐渐明白,中国共产党是实现国家和平独立的真正依靠,中华民族一切热爱国家的同胞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协助中共坚决彻底干净地消灭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匪军[13]。华侨向解放区提供人力支持,向解放区输送大量的青年学生,“世界各地华侨进行反蒋的斗争,从各大洲千里遥遥云集香港转回国内,参加革命工作,迎接大军南下,迎接祖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4]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注到了华侨和平建国的呼声,主动复电各地华侨,表示愿意共同奋斗,在和平建国方针指导下奋斗到底[15]。同时,中国共产党“保护华侨利益,扶助回国的华侨”,顺应了华侨的现实需求,二者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亲密友好。
这一时期,海外华侨在物力人力上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援,推动了解放战争的发展进程。华侨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形成了非正式的政治合作,共同反对蒋介石发起的内战,二者之间的关系向着更加亲密友好的方向发展。
三、“五一”口号提出到新中国成立时期华侨与中国共产党确立政治合作关系
中国共产党提出“五一”口号到新中国成立,华侨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确立了政治合作关系。这一时期是华侨与中国共产党有史以来关系最为密切的时期,华侨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五一”口号,使华侨成立独立自主新中国的希望重新点燃。华侨主动呼应“五一”口号,应中国共产党邀请参与筹备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华侨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确定了政治合作关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华侨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五一”口号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个伟大、庄严、充满无限革命生机和朝气,展现未来美好幸福前景的口号,对当时长期处于蒋政权黑暗统治下的全国人民、党派、团体、各界人士来说[16],是一种强烈的感召和促进力量。
“五一”口号发出后,华侨以各种方式表示拥护。陈嘉庚作为华侨代表致电国内各界支持该口号,坚决不承认反动独裁国民政府,盼望尽早举行新政协会议,成立新的民主政府。暹罗华侨表示:“国民党反动政权私召伪国大,非法选举伪总统,吾等特电否认,并响应中共中央关于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迅速召开新政协讨论,并实现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聯合政府,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旅法参战华工总会发表通电,认为中国共产党“五一”劳动节口号第五项主张,“极符合人民时势之要求”,“望全国同盟迅速集中意志,共策进行上列主张,以实现祖国之真正和平民主。”[17]中国共产党的“五一”口号符合当时华侨的心愿,是中国共产党为建设独立自主新中国发出的号召,得到了广大华侨的拥护和支持,使华侨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形成了坚实的合作基础。“五一”口号敦促“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18]283-284,给予华侨新的希望。
中国共产党“五一”口号符合渴望和平和希望祖国独立的华侨的心愿。在中国共产党“五一”口号的激励下,爱国民主力量被发动起来,促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进程[19]。在此前亲密友好关系的基础上,华侨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深。“五一”口号使华侨看到了中国共产党谋求祖国独立自主的真诚态度,华侨积极响应“五一”口号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华侨在建设独立自主新中国过程中的积极意义,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了深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言,“五一”口号为中国共产党和华侨之间由亲密友好关系转变为政治合作关系奠定了政治基础。
(二)华侨积极参加新政协筹备会
“五一”口号一经发出,中国共产党便以此为指导,积极争取扩大同全国各民主党派、海外华侨的一切联系,“采积极争取与合作态度”[18]36,为迅速建立有华侨参与的民主联合政府继续努力。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期望“各界侨胞对于召集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各项具体意见,随时电示”[20]。
一九四九年元月一日,新华社发布的新年献词表示,要实现借助革命的手段,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坚持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18]775-776,“给远离祖国的侨胞带来了不能自已的奋激和希望,海外华侨群体中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热烈气氛。”[21]
华侨纷纷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协的决定。陈嘉庚在新加坡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新中国成立后将返回祖国,为新中国服务。陈嘉庚还就联合政府等一系列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盛赞中共[22]。美国华侨表示,“归去吧,怀着大家对故国瞻仰的崇敬之心回去向大会致意,向毛主席致意,向可爱的作战勇敢的解放军致意!同时请大家不要遗忘海外华侨的不高兴!我们期望这一天期望得确实太久了。”[2]41-42“暹罗华侨250万,彼等将与马来亚华侨一样,中共一旦统治中国,随即依附中共。”[23]
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一日,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华侨代表陈嘉庚、司徒美堂、蚁美厚等多人出席会议。陈嘉庚在会议上发言表示,对于协商会议通过的文献“愿无保留予以接受,努力促其实行”[24]。司徒美堂表示,我们大家愿意在伟大英明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一同商议成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感到万分的愉快”,华侨会“继续团结奋斗,发扬民主精神,在毛主席睿智的领导之下不断前进”[2]7-8。会议闭幕当天,华侨代表成为新政府委员,在中共领导下参与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工作,代表海外华侨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继续奉献力量。至此,华侨全面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完全转变为政治合作关系。
四、结语
解放战争时期华侨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经历了从不确定关系到亲密友好关系再到政治合作关系的演变。这种关系演变,与当时的国内环境(主要是指国共之间爆发内战的可能性)有很大关系。在这三次关系演变进程中,有两个时间点至关重要。一是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正式发动内战,华侨寄托于蒋介石政府的和平建国希望破灭,认清了其独裁本质,转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政府,这是解放战争时期华侨与中国共产党关系演变的重要开端。二是中共提出“五一”口号,重新点燃了华侨建设独立自主国家的希望。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华侨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前途命运,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谋求国家独立自主的真情实意,坚定地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
经过这种从不确定关系到亲密友好关系再到政治合作关系的演变,华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支持者,不仅继续在舆论方面继续宣传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革命纲领,扩大中国共产党在海外的舆论阵地,而且为其领导的解放战争提供了大量的物力人力资源支持,成为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影响因素之一。解放战争胜利后,华侨与中国共产党保持着紧密的政治合作关系,成为建设新中国的重要力量之一。
解放战争时期华侨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形成的政治合作关系,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一直延续至今,既是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重要内容。这对于巩固和发展华侨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政治合作关系,引导华侨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嘉庚.南侨回忆录[M].重庆:八方文化企业公司,1993.
[2]中国致公党中央研究室.司徒美堂[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
[3]龚古今,恽修.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帝国主义侵华文件选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269.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67.
[5]陈桂艳,李海新.西柏坡时期中共凝聚意识形态共识与统战工作[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3):47-52.
[6]司徒雷登.原来他乡是故乡:司徒雷登回忆录[M].杜智颖,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142-143.
[7]马来亚侨胞拥护政协决议[N].解放日报,1946-03-07.
[8]曾瑞炎.解放战争时期华侨爱国民主运动初探[J].史学月刊,1985(2):74-79.
[9]李晓奇.暗杀李公朴、闻一多内幕[J].党史博览,1997(8):30-32,40.
[10]新加坡各界侨胞举行李闻陶追悼会[N].新华日报,1946-10-07.
[11]周红利.解放战争时期香港《华商报》社论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
[12]徐绍全.试论华侨在爱国民主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2):153-159.
[13]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86.
[14]苏南.华侨对国内外的贡献[J].东南亚研究资料,1981(3):17-46,16.
[15]竹内实.毛泽东集:补卷:第8卷[M].东京:东京北望社,1972:115.
[16]李蓼源.“五一”口号的历史回顾: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60周年[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2):5-7.
[17]邵发明.“五一”口号发布后各界响应情况梳理[DB/OL].中国民主促进会网.(2021-08-03)[2022-12-10].
https://www.mj.org.cn/hszl/hsgc/202108/t20210803_242
784.htm.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9]孟艳.试论“五一”口号的重大意义: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60周年[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2):12-15.
[20]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文件选编[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210.
[21]新中国给予新希望,暹罗华侨大转变[N].华商报,1949-01-12.
[22]刘华.论解放战争时期海外华侨政治立场的大转变[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3(2):67-73.
[23]中共被疑 暹侨受难[N].世界日报,1949-03-21.
[24]陈嘉庚.新中国观感集[M].新加坡:新加坡怡和轩俱乐部,2004:5.
作者简介:许昌管(1999—),男,汉族,山东泰安人,单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方向为中共黨史。
(责任编辑:朱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