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首位度战略文化建设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3-08-03
水发集团是山东省属一级国有独资企业,总部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集团拥有资产总额1700亿元、员工近3万人,2021年营业收入770亿元。集团发展聚焦“生态、环保、民生”领域,业务涵盖水利开发、现代农业、环境保护、清洁能源四大板块,发展形成水务、农业、环保三大省级平台和清洁能源产业集群,旗下拥有水发燃气(股票代码603318)、水发兴业能源(股票代码HK00750)、兴业新材料(股票代码HK08073)3家主板上市公司,业务遍及全国和“一带一路”部分国家。
水发集团自成立以来,秉承“上善若水、发展惠民”的理念,始终坚持把企业发展融入国家和地方战略之中,从白手起家发展成为拥有重要影响力带动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集团四大业务板块综合实力均位居省内第一、国内前列。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企业”“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山东省社会责任企业”“中国乡村振兴责任企业”等称号。
一、实施背景
水发集团前身是山东省水利厅下属平台公司,2009年由省政府批准组建,2017年划归省国资委统一监管,是山东省属一级国有独资企业。自成立以来,在无划拨资产、无注入资金的情况下,依靠市场手段和自身努力,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到2019年底,资产总额近1700亿元,营业收入770亿元、利润总额18.46亿元,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大型企业集团。集团提出行业首位度战略文化建设,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一)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重大决策部署,并对国有企业改革作出一系列指示批示。基于国家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重大决策部署,水发集团确定集团愿景是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特大型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行列。目前,集团在规模上已经过千亿,但距离成为国际国内一流企业还有不小的差距,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发展步伐。
(二)企业实际问题需要研究解决。集团虽然在规模上已经过千亿,但业态庞杂,细分行业领域发展质量仍有待提升。到2019年底,集团涉及水务、农业、环保、清洁能源、文旅四个主要业务板块,经营的细分产业达到30多个,独立法人企业500多家,接近80%是股权多元化企业,产权层级最多到5级,业务分布在国内各个省市及部分国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瓶颈如下:规模上质量效益不高,科技上成果转化程度不够,人才方面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欠缺、品牌方面品牌效益仍不明显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索有效的途径解决。
(三)企业转型发展需要明确路径。作为山东省民生领域的大型国有企业,水发集团2019年已经处于新旧十年交替的关键转型期,做优做大做强是集团下一个十年的主题,水发集团党委党委审时度势提出首位度概念,就是要更清晰的认识与国际国内一流企业的和行业一流企业差距,并以此为突破口,找到细分产业加快发展的主抓手。只有培育发展一批行业领先的细分产业,才能实现集团做强做优做大的目标,从而引领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二、体系内涵
水发集团从2020年一季度正式首次提出行业首位度概念,最初是受城市首位度的启发,城市首位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镇体系中的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而我们要建的行业首位度,体现细分领域中各同类型公司的市场竞争地位,从而可为调整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行业首位度是企業实力、地位和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其中规模首位度是基础。科技首位度是核心。品牌首位度是关键。人才首位度是保障。这四个首位度是构成行业首位度的核心内容,只有四个方面都做到了,才能真正实现行业首位目标。
水发集团要打造的行业首位度就像泰山山脉一样,既有集团主业层面的首位度,又包括权属公司细分产业层面的首位度。每一个山峰都是一个领军企业,相对独立又相互共生。总部层面集中精力打造主业首位度,集中力量围绕水务、环保、农业、清洁能源等主业,重点提升产业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地位。权属公司层面重点打造细分产业的“隐形冠军”。水发集团通过行业首位度聚焦关联度,以项目为牵引,不断培育壮大产业关联优势,构建起共享、共创、共为的首位度联动发展生态体系,全力打造结构布局合理、主导产业明晰、创新活力迸发、资源集约高效、市场深度共享、特色错位竞争的产业首位度集群。
三、主要做法
水发集团行业首位度战略实施以“群峰理论”为指导,按照“四大维度共进、三个层面互联、六个提升并举”规划部署,建立行业首位度工作细化方案和具体措施,对权属公司进行产业首位度的分类分层指导,构建“战略性首位度产业—特色型首位度产业—潜力型首位度产业”的首位度产业布局体系,打造主业领域的支柱产业,发展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从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战略管控提升首位度
一是强化战略管理意识,在提出行业首位度理论后,集团随之编制发布了《水发集团行业首位度规划(2021—2025)》,紧紧围绕行业首位度战略,科学规划实施路径和提升措施,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明确了行业首位度的细化目标、路径及保障措施,强化战略规划的刚性约束和有效落实。
二是强化投资管理,按照“不符合首位度要求的项目坚决不上,不符合首位度要求的业务加快退出”的原则建立投资聚焦主业的投资管理制度,形成有进有退的发展机制。新上项目要有利于首位度的建立,产业发展要做好“加减法” 和“优选法”,优化资产布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运营管理提升首位度
一是对标世界一流,建立管理首位度目标。水发集团从2020年开始,持续开展对标一流提升工作,建立“四个标杆管理”的对标管理模式,从内部标杆管理、竞争标杆管理、职能标杆管理、流程标杆管理四个方面选择标杆进行对标管理,建立对标工作的系统管理闭环,通过结果审计和数据更新促进企业进行滚动式更新发展目标,保证企业“对标管理”的可持续性和动态性。二是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加大专项考核激励力度。增加专项考核,量化首位度指标,同时加大专项激励力度,实行专项奖励。评价结果纳入各权属公司年度考核,年度评选管理标杆单位和项目,给予表彰奖励,;设立首位引领专项奖励,对实现进度提升的给予奖励。
(三)科技创新提升首位度
水发集团提出“6个1”科技创新总体目标,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00家,主业板块国家级研发平台至少达到1个,专利数量年增加要到1000项,年度研发投入要突破10亿元,引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要达到100名,人均劳效要比2019年提高1倍。从技术研发、行业标准化制订、科技投入、科研队伍建设等方面多措并举,加强科技首位度管理及提升。
(四)人才支撑提升首位度
全面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依托水发管理学院,通过加大招才引智、优化人才培养及创新人才管理机制等方式,重点打造经营管理人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三支人才队伍。通过实施中长期激励、职业经理人制度,搭建“干部能上能下”机制,营造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人才管理环境,建立人才首位度,充分激发人才活力。
(五)梯次培育提升首位度
水发集团对集团涉及的产业及行业进行梳理分析,为权属公司行业首位度提升做好分类分层指导,引导构建“战略型首位度产业—特色型首位度产业—潜力型首位度产业”的首位度产业布局体系。对于我们已有了一定的行业位次的战略型首位度产业,着重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效能,向做精做细方向持续努力;对不符合首位度战略的产业要逐步退出。对于一些特色型首位度产业,比如水务行业,尽管大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现在由于各种原因需要退出,对于这类产业要及时跟进做大业务盘面。对于一些刚刚发育的潜力型首位度产业,要充分争取政策支持,抢占机遇,尽快占领市场资源、加大市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绩效考核提升首位度。
四、实施成效
(一)主业进一步聚焦
水发集团从2019年水务环境、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三大主业调整为2021年的水务、农业、环保三大省级平台和清洁能源产业集群,主业定位逐步明晰,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两年内不断规范各权属公司主业管理,持续进行产业整合、两非两资出清,主业聚焦程度得到持续提升。
(二)位次进一步跃升
集团及权属公司层面的社会地位、行业影响力均在持续提升。水发集团2021年首次迈进中国企业500强,位列434位,在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山东企业百强排名连续两年持续提升,山东服务业企业50强提升至第3位。首次迈进中国战略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居73位。水务、能源、农业、环保四大产业规模均位居山东省内第一。
细分行业领域,水发兴业能源智能调光材料及电阻导电膜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一。截至2021年,水发集团共17个细分领域位列全国前三,其中10个单项冠军,较2020年新增4个单项冠军。水发集团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
(三)效益进一步提增
通过实施首位度战略引领,2021年,水发集团实现营业收入770亿元,较2019年增長2.61倍;利润总额18.5亿元,较2019年增长70.3%;资产总额1679.8亿元,较2019年增长113.9%;利润过亿元的实体企业,由2019年的0户增长至9户。各产业板块资产、营收及利润均有大幅提增。
(四)管理进一步精益
一是管理模式特色化。水发集团在首位度战略的引领下,大力推动管理创新,按照集团层面首次提出“星团化”管理概念。各公司数字化管理亮点纷呈。二是决策制度体系化。印发多项决策制度文件,规范重大决策行为,重大事项制度流程逐步规范。三是内部流程标准化。制定《水发集团企业编码管理和应用规范(试行)》,使各权属企业在管控上第一次统一身份、统一口径,形成企业权属公司大地图,畅通集团内企业信息。四是管控手段信息化。建立集团信息化终端反馈平台,聚焦终端企业,完善反馈监督体系。
(五)科技进一步增强
2019—2021年,在首位度文化指引下,各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竞相发展,有了大幅提升。新组建山东智慧水利研究院、山东环保产业研究院、山东农业产业研究院、棉花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已初步形成实力雄厚、梯次分明、专业突出的科技创新载体集群。截至2021年底,水发集团知识产权数量2014件,高新技术企业71家,在山东省属企业中遥遥领先。拥有省级研发平台28家,省级瞪羚企业6家,“专精特新”企业11家,院士工作站5个,一批研发技术实现国内领先。近两年,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项23项,其中包括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将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在智慧水利、水肥一体化、纳滤膜制造、污泥干化、建筑节能等众多领域,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六)人员素质进一步提升
至2021年底,集团拥有员工两万余人,2020年以来成功举办五批博士专场、十批高端人才面试会合两次校园招聘活动引进人才。截至2021年拥有博士56名、研究生以上学历1400余人,大学以上学历职工占比接近50%,打造了专业人才智库,涵盖了34个行业的3500名专家。
行业首位度的创造性战略,为水发高质量发展“点血通脉”,未来,也将继续激发和释放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持续加快水发集团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发展速度与质量“比翼”,资产规模与效益“齐飞”,朝着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企业集团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