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作品的影视化生存与中国影视的文学化发展
2023-08-03王娟
王娟
科学技术进步产生的巨大力量,推动了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式生活成为主流。信息量爆炸式的增长,使得人们的阅读由慢的精细化阅读转向快的“碎片化”阅读。据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80.1%,较2021年的79.6%增长了0.5个百分点。”①文学,特别是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看上去越来越与时代显得格格不入。2022年图书零售市场较2021年同比下降了11.77%。从不同渠道零售图书市场看,实体店渠道零售图书市场同比下降了37.22%,降幅超过2020年下降水平。和2019年相比,同比下降了56.7%,实体店零售形势依然比较严峻。②一方面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普遍下滑已成不可争辩的事实,另一方面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却大获成功,特别是近年来《白鹿原》《大江大河》《山海情》《人世间》的热播,说明文学并没有失去吸引力,言称文学被彻底边缘化还为时尚早。只是由传统文字为主的“读”的方式转向了影视“看”的模式,是文学成就了影视,还是影视成就文学,是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
从改编自鲁迅、茅盾等现代作家的小说的如电影《祝福》《林家铺子》《伤逝》,到改编自路遥、陈彦、李碧华、余华、梁晓声等当代作家小说的电影和电视剧,如《平凡的世界》(电影+电视剧),《霸王别姬》(电影)、《活着》(电影)、《装台》(电视剧)、《人世间》(电视剧),此外,改编自古典文学作品的影视作品更是不计其数。在中国文学和影视发展的历史中,文学与影视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例子俯首皆是。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各自的发展,文学和影视的关系已经由原创的共生关系,逐步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整体来看,两者的共生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的共生阶段、中期的交融并分离阶段、后期的分离又融合阶段这三个阶段。这三个階段没有明显的时间先后顺序,更多的是逻辑上的前后与递进。文学与影视从生存到发展,相互吸引、相互成就,成为文学史和影视史上可以永久延续的友谊佳话。
一、生存之道:文学与影视的共生性
(一)影视为文学提供了新的生存空间
文学在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都有其独特的文学体裁,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1]文学某种程度上成了朝代历史的代名词。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这种以文字作为传播媒介的艺术形式,其处境、功能、创作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不少人往往绕开经典的“大部头”的文学作品,转向以流行、时尚、省时、省力的快餐式阅读,阅读多呈“碎片状”。随着“视觉文化与媒介文化不断扩张,文学经典在精神生活与文化建构中的重要性明显衰落。”[2]文字被逐渐边缘化的同时,影视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选择。影视(主要是电影和电视剧)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它将人们的阅读习惯从“读文时代”成功转向“读图和视频时代”。影视与文学的主动联姻,为文学拓展了新的生存空间。
影视通过主动拥抱文学,将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文字进行视听语言上的转译与改编,使得文学作品以一种新的视听化的方式登上银幕。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产电影、电视剧的改编开始从文学中寻找蓝本,随之改变了文学逐渐边缘化的处境。以《人世间》在沈阳的销量为例,“随着电视剧的热播,梁晓声的原著小说《人世间》在沈城各大书店畅销不断,最多一天的销量达近二十套,一周能销售百余套,开年至今的销量远超以往几年。”[3]由此,如《大江东去》等原本寂寂无闻、在文学界的影响也不大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电视剧后却一炮走红,人们也重新开始审视文学作品的魅力与价值。
近年来,影视改编的风向正在重回到严肃文学。严肃的文学作品不但没有被埋没,而且因为影视的影响而重回人们的视野。影视“把比较高雅的文学艺术与处在低层的大众传媒结合在一起,通过影视传播的力量走向更广阔的空间,文学作品也在影视媒介的带动下得到普及。影视力量为文学作品带来了更多的受众,扩大和增强了受众的力量,文学作品的社会影响力也随之而增强,文学中对美与经典的塑造也同时得到宣传。”[4]
文学在影视上的成功,是借助影视这一媒介物,增强文学的影响力,使文学的创作和传播得以延续。严肃的经典文学作品,经过影视的改变与传播,也使得人们的深度阅读增添了新的可能性。
(二)文学为影视提供了艺术的生成基础
在影视为文学开辟新的生存空间的同时,文学也在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影视的进一步发展。事实上,社会的高速发展并不代表曾经在历史上长期占据主流地位的文学就失去了其原有魅力,也不代表人们失去了对文学需求。相反,当今时代的市场陷于急功近利亟需文学给予纠偏,文学的严肃与艺术滋养也能缓解当今社会的浮躁问题。“文学地位不再”的论调并不准确。文学的功能性作用和艺术功效在当今社会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影视初期“不过是游乐场里由活动影像所提供的一种杂耍”[5],并不是一种完整的艺术,正因如此,自诞生起,电影和电视剧的创作者就深深体悟到文学的艺术力量和魅力,实际上它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从文学汲取的养料和艺术经验,远比从其他艺术为多”。影视主动与文学联姻,也让影视完成了从杂耍到艺术的逆袭。因此,影视成为一门艺术,得益于文学作品的力量。那么,文学作品作为电影的根基基本上主导了影视作品的创作?正如张艺谋所说:“我们研究当代中国电影,首先要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因为中国电影永远没有离开文学这根拐杖。”[6]文学不但给影视创作提供了“绝佳的灵感池和素材库,并在视听语言、影像风格、演员表演等多方面提出要求、创造空间,为影视行业各个环节、工种的协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场域和契机。”[7]而且直接塑造了电影的价值观,影视的存在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来源于文学。文学也直接决定了电影魅力的呈现与升级,影视的视听语言虽然是与文学的文字语言有着本质不同。但影视的视听语言本身起源于文学,是文学书写的另一种表达方式。电影反映生活、表达生活的方法也是来源于文学。
文学给予了电影呈现以更多的方法论。小说的叙事手法、结构样式、修辞手法、表现技巧等都给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甚至影视中演员的表演技法、色彩的搭配、影视设计效果的呈现、场面调度的把握等都离不开文学的帮助。可以说,文学对影视的介入,对影视产生了深远影响,影视产生的视听力量很大一部分都归功于文学。影视不但将文学功能和能量践行到影视创作中,也通过自身的传播影响了人们对影视甚至对社会的看法,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助力。
文学给电影注入了艺术血液,电影通过自身传播给了文学以新的生存空间。文学与电影联姻构成一种交融和共生关系,他们在对方影响下各自找到了生存之道和发展契机。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技术的发展,这种交融和共生关系显得更加稳固。
二、发展之机:文学与影视的相互成长
(一)文学对影视的发展及影视的超越
电影对文学的改编丰富了电影的艺术性,电影与文学的交互也对电影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但电影毕竟不是文学的附属品,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影逐渐开始形成与文学不一样的电影艺术。尽管对电影而言,文学仍旧是电影的“营养池”。但这个时候,电影自觉不自觉地在艺术上努力挣脱了文学的束缚,也努力挣脱了其他艺术形式比如表演、绘画、舞蹈、武术等的束缚,试图从他们的牢笼中挣脱出来。电影艺术开始了独立化的尝试。电影一边仍旧避免不了地从文学等艺术形式中吸取自己的养料,一方面又借助他们的力量和科技的力量,让自己成为对传统艺术而言比较异质化的艺术样式。电影的综合性又体现一种独立性,正是这种独立性,才使得电影艺术与文学、绘画、音乐等传统艺术并驾齐驱,成为“第七艺术”。以文学为例,电影并没有摆脱与文学的共生关系,双方的共性因素促使电影离不开文学的滋养,因此电影的努力并非为了抛弃文学,而是在发展中边交融边分离,使其自身以独有魅力呈现出来,从而产生专属于电影的多样化艺术风格和文化属性。
一部影视作品创作是从剧本开始的,剧本的来源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文学改编而成,一种是脱离文学作品独立创作的。改编按照忠实度分为完全忠实、基本忠实、部分忠实、基本不忠实于原著等四种方式。完全忠实的影视作品比较少见,基本忠实与部分重视是文学改编的主流形态,文学对电影的主导作品明显。但随着电影的发展,对文学改动较大,基本不忠实的情况越来越多,甚至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并没有参考任何文学作品,而是根据文学作品的某一极少的部分进行颠覆式的创作。以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和《功夫》为例。前者虽然整体沿用了《西游记》的故事,但是对著作中的故事情节进行了颠覆式的改动。它不但鄙弃了原著中对忠诚、义气恩情的严肃书写,而且转化为一种娱乐式、戏谑式的后现代表达模式。尽管如此,观众还是能看出它与《西游记》的传承关系,而在《功夫》里面,尽管有金庸武侠作品的元素,但很显然已是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了。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的素材已不再依据文学作品,而是直接从社会中取材,虽然呈现出的脚本,无论叙事手法和表达方式都没有办法脱离文学作品,但已经形成了对文学作品的超越。影视作品的大众性与商业化特征加上电影本身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也使得其比文学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广泛的群众基础,这同文学艺术的群众性有了本质区别。
电影艺术与文学艺术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分离式的超越。虽然电影也有小说电影、诗电影等电影样式,但与文学中的诗和小说相比有着质的不同。电影文学也是不同于文学的另一种艺术样式。这种差异不光体现在媒介上,电影形象与电影接受上都与文学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电影艺术发展的必然选择。这种分离既是电影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选择。人们需要电影做出更多的视觉与文化贡献,而不是对文学甚至其他艺术形式简单地照搬与转译。
(二)影视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及文学的发展
随着影视发展的逐渐成熟,电影对文学产生很大的冲击力,文学的诸多功能逐渐被电影取代。尽管电影发展给文学传播做出了不少贡献,但也使文学遭遇了很大的危机,也逼迫文学寻求变化。这个时候文学的发展出现了分化,一方面部分文学家在创作上依舊遵循着传统文学的老路,比如恪守传统价值观的提炼与萃取,接续传统文学的严肃写法。这类文学作品往往普及度不够,很多作品还是借助影视的力量才广为人知。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作家参与到影视剧本的创作中,并在其中汲取影视文学的有益成分,反哺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比如王朔、周梅森、高满堂、陈彦等都是编剧出身的作家,他们的文学创作比传统文化创作更加注重画面感,注重文字的舞台呈现,更加注重人物情绪的外化变化等。他们的写作风格相对更加轻松、幽默,写作方式更为直接,读他们的小说,更像是在欣赏一部电影和电视剧。而部分编剧作家的创作还得到传统文学界的肯定,并获得严肃的文学奖项(比如陈彦获得了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装台》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等)。
影视作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作家的市场意识、画面思想等,文学“读”的特点被影视“看”的优势取代,更多的作家开始有意无意地塑造自己的文学影视感。尽管这对于严肃作家而言主观是反对的,著名作家“在反思小说创作与影视表现的关系时谈到:‘我认为写小说就要坚持原则,绝不向电影和电视剧靠拢,‘越是迎合电影、电视写的小说,越不会是好的小说,也未必能迎来导演的目光,‘写小说不恃意追求通俗性、故事性。”[8]但这并不妨碍文学创作的影视化倾向。
从某种角度而言,文学的影视化追求对文学创作而言并不是一件坏事。它一方面是对传统现当代文学的高大冷形象的扬弃。实际上古典小说无论是《三国演义》《西游记》还是《聊斋志异》《红楼梦》都非常注重文本的直接可读性。相比较而言,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亲民性明显不如影视文学。另一方面,文学的主动求变也扩展了自身的生存空间,不必被动等待影视的力量来进行传播。而是通过文字的吸引力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个时候文学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对影视的分离,它通过对影视艺术的采借,摆脱了依靠影视传播带动自身传播的被动性,也促进了大众文学的转变与发展。
三、创新之见:文学与影视的融合
文学与影视共生发展的第二阶段体现的是交融并分离阶段。这一阶段,文学可以不依靠影视力量来宣传自己,可以摆脱自身劣势,运用其他艺术的优势来自我变革,使文字发挥它本身的亲近性和通过一些技术处理使其趋于通俗化以便于阅读。影视也开始从剧本和艺术手法等方面摆脱文学束缚,形成了独立甚至比肩文学的艺术样式。到第三阶段,融合又成了各自发展的主旋律。这个时期,文学已经分化成多个艺术样式。比如影视文学已经作为文学的一种样式被文学承认,网络文学也随着互联网的崛起而呈蓬勃发展之势。影视文化和网络文学的繁荣是新时代文学的亮丽景观,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盛事。影视文化和网络文学让文学呈现前所未有的广度,随着影视文学与网络文学逐步向纵深处发展,其有望在将来成为或者已经成为传统文学中的一员。
文学通过变革和分化到一定阶段又会对影视构成新的影响。比如影视文学(包括专门为影视而创作的文学作品和改编的文学剧本)和网络文学又开始成了影视作品采借的素材“富矿”,它们通过影视力量又一次拓宽了文学价值、激发创造活力。相比传统文学而言,影视文学本身为电影和电视剧量身定制,网络文学“人物塑造相对立体、个性鲜明,情节推进快、高潮迭起。这些叙事特点也为影视改编提供了坚实基础,为影视作品的吸引力和代入感加分。”[9]网络文学作家在经年累月的连载和与读者的深度互动中,深谙读者的喜好,更能吸引并留住读者,两者都非常适合影像呈现,并且因为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更容易赢得资本青睐和支持。影视通过改编,再次赋予了文学经典以全新的传播和传承方式。影视文学与网络文学通过自传播和影视的传播叠加,不但形成了传播合力,文学传播力的增强对影视的发展与传播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为一个综合艺术,一方面影视无时无刻不在吸收新的营养,另一方面也在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又分离出个性化,形成新的影视观念。而随着数字技术、元宇宙技术等科学技术对各行各业的深层渗透,科学技术呈现整体化、综合化发展趋势,助推文学和影视成为更加独立也更加综合的艺术。一方面,文学和影视无止境地采借和承袭各种传统和新出的艺术门类的优势,一方面又在这些优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这种创新体现在对文学和电影品质上的反复锤炼,力求精益求精,在文字和画面上给读者和观众新的视觉盛宴。影视与文学的融合与分离,构成了二者不断创新的基础。一些新的思想观念和艺术观念因为彼此的联系不断生发并且发展,从而形成一种创新的传统,并固定下来。
结语
影视和文学的共生关系离不开双方对彼此的交融与借鉴,也离不开各自的独立与发展。综合和分离共同使得影视和文学的共生关系更趋良好。影视是视觉化的文学、文学是文字化的影视。经过一次次的分离与融合,给双方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參考文献: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季中扬.文学经典危机与文学教育[ J ].江西社会科学,2007(08):213-217.
[3]张宁.电视剧《人世间》热播 带动原著图书销售热[EB/OL].(2022-03-01)[2022-12-03].https://m.gmw.cn/baijia/2022-03/01/1302825172.html.
[4]李建华.影视改编对文学经典的传播作用——以电影《基督山伯爵》为例[ J ].电影评介,2016(04):60-62.
[5]许南明,富澜,崔君衍,电影艺术词典.修订版[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101.
[6]李尔葳.张艺谋说[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10.
[7]夕君.文学让影视剧更具魅力[N].中国文化报,2022-03-03(07).
[8]石海琳.影视化发展对我国当代文学作品的影响[D].延吉:延边大学,2016.
[9]薛静.网络文学影视改编:拓宽文学价值,激发创造活力[N].人民日报,2022-1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