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报道中的地域歧视现象分析

2023-08-03于松明王洪伟

声屏世界 2023年6期
关键词:媒体报道受众

□于松明 王洪伟

地域歧视现象由来已久。然而在新的时代,地区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可地域歧视在融合发展的形势下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因为信息通信的高速发展变得更加尖锐。媒体报道中的地域歧视现象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不断变换样式但依然存在。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效的传播方式、信息搜集的碎片化甚至含糊不清部分内容生产者不能精准且客观的陈述事实,导致在涉及地域的报道中让原是事实的报道夹杂了个人情感,引发不同地域人们的互相抨击,直至损害被歧视地域的形象,加剧了地域歧视现象的严重程度。

媒体报道中地域歧视的动因

地域歧视。媒体报道当中出现的地域歧视现象,根本在于地域歧视本身的存在。关于地域歧视的概念,岳伍东在《报纸新闻报道地域歧视与妖魔化河南研究》文章中梳理过学者的观点:“黄国平、姚本先认为地域歧视是指社会上的某一群体或社会成员所共有的针对某一弱势群体或某一特殊地域的社会群体的不公平、否定性和排斥性的社会行为或制度安排。而陈宁认为,地域歧视是对属于某一地域的人所产生的厌恶,甚至敌视的态度和不公正的待遇,原因是这个人具有这个地域所有令人不愉快的特征……在形式上针对个人,实质上针对的是地域群体”。[1]笔者认为,先有地域歧视再有媒体歧视,地域歧视伴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员流动而渗透进了各类媒体报道当中。或者说,媒体报道中的地域歧视来自地域歧视,接着反作用于它,进而加剧地域歧视的严重程度。地域歧视由来已久,也非中国独有,在世界其他国家依然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地域歧视现象。

由于历史、地理、区域划分等不同方面的因素长此以往造成的不同地区之间人们的刻板印象,比如常说的“南蛮北侉”,以往城里人瞧不起农村人,地区发展好的看不上发展不好的等,这些地域歧视的表象也会在媒体中显现。上海疫情期间流出的一则短视频的内容:方舱医院中一名老太太公然自带“优越感”地说,来上海支援的医护人员本来就是为他们服务的。还有一个年轻人在抖音上公然谩骂外地人,让外地人滚出上海。类似的情况很多。先不说这种情况的负面影响,毕竟这个老太太和这个年轻人不能代表所有上海人,出现的类似情况也不能代表所有情况,但足以说明地域歧视的现象在地区间的发展和交流日趋频繁和融合的背景下,不仅没有逐渐消匿,反而因为时代的发展带来的伤害加剧。

集束性报道。本文认为集束性报道主要是对同样的新闻事件进行连续多次的反复报道,其中也含有跟风报道层面的意思。当一个新闻事件价值很高,或者说媒体报道过后产生了影响,短时间内会有众多媒体集合关注并报道,新闻事件发生地的出现频率也会随之提高。一方面,报道范围的扩大会让受众对新闻事件的了解更加详细;另一方面,若是负面新闻,众多媒体的报道当中如果报道重心略有偏移,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影响。例如2015年“青岛大虾”宰客事件,事件的曝光使其受到多方关注并有了处理结果,但在新闻不断地被报道过程中,受众对“青岛”这个名词更加深刻,加之山东一直打造的“好客山东”形象与其形成强烈反差,所以对当地的旅游餐饮行业影响很大。集束性报道的过程,既让新闻事件本身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曝光,同时也让事件发生地受到了更高的关注,过多的关注对于产生负面新闻的地区来讲很可能形成地域歧视,若不及时纠正极易产生对这一地区的“刻板印象”。

媒介素养缺失。新媒体时代信息获取更加的快捷,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提高了新闻传播效率也拓宽了新闻传播的途径。在这种环境下,媒体和受众的互动更加频繁,媒介素养的缺失要从媒体和受众两方面来看。传播环境和载体的变化使得一些媒体和媒体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一味地为了吸引“流量”,在具体的操作上体现出了职业工作的不严谨,媒体的把关缺位。比如在标题写作方面,先出现地名再跟进新闻事件,这种方式可以让受众更快的接收到新闻要素,但是在负面新闻中也会让受众在接收的过程中把地名和新闻本身进行对立联系,久之则会形成地域偏见乃至歧视。比如,江苏徐州丰县铁链女事件发生以后,不少媒体尤其是一些自媒体进行了不断的报道,呼吁查清事实,严惩凶犯本没有错,但有的人号召大家抵制徐州的产品和不要到这个城市旅游就明显地带有以偏概全和地域歧视色彩了。新媒体时代受众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的参与度得到提高,短视频碎片化新闻传播方式加上外围的集束性报道,受众的辨别力会随之下降,盲目跟风,对相关地域则会形成认知偏差。

媒体报道中地域歧视的危害

阻碍地区间人民正常交往。大众对于一个地区或者人事物的了解往往是基于自己的认知框架进行判断,当形成固有的印象之后很难再改变。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很多,其中会有未经证实或者明显误导的信息源,这样就会出现认知偏差的问题。

因此,媒体报道中的地域歧视现象不论是以什么样的传播方式出现,一旦进入受众接收范围,直接伤害的是地区间人民的感情,形成地区隔膜。大众由于在此前信息接收的过程中有选择的理解和记忆,则会对一些固有的印象贴上标签。当遇到该地区的人和事以及从事生产活动时,大众对其是有戒备心理的,并且这种心理会根据所遇情况的不同,表现程度也会不同。例如,《中国青年报》2019年11月27日第6 版中的一则报道,可以反推出媒体报道中的地域歧视现象对地区间人民的直接伤害。河南一名女孩在求职时被拒,对方公司给出的不合适原因一栏中赫然写道:河南人!这让一直饱受地域歧视的河南人再一次受到打击。不难看出这就是地域歧视,产生这样的效果与媒体报道过程中对河南的地域歧视甚至一度达到了妖魔化的现象不无关系。若不加以制止和否定,一旦形成社会风气,造成刻板印象,产生的传播影响和对地区间人民带来的直接伤害其后果难以承受。这名受到歧视的女孩起诉对方公司,最后胜诉。如果在求职的过程中因为被贴上“河南人”的标签而受到就业歧视,那么后继很大可能会出现其他类型的歧视,必须立场坚定的予以否决。

媒体公信力下降。媒体的公信力其实就是受众对于媒体的信任程度。新媒体时代的信息面和信息量都很庞杂,同质化报道、虚假新闻、明显地域歧视的新闻屡见不鲜,既有对媒体的监管力度不够,也有媒体本身把关不严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发现并遏制其发展,否则受众会对媒体的信任度大幅下降,媒体的公信力会随之遭到破坏,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都会被殃及。短视频的兴起,用户的增加,流量为王似乎已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带有地域歧视性的新闻从线下蔓延到线上,同质化报道现象愈演愈烈。主观性的新闻报道和以偏概全的地域性的新闻往往会造成用户对其进行评论,以至于有肆意抹黑、个人主观辱骂的现象。这些都会让信息的接收者产生认知偏差,无形中会对线上媒体造成不可挽回的形象损失,对媒体的公信力也是进一步的打击,影响到媒体的声誉和公信力。

影响被歧视地域的发展。地域是根据各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划分,与地域人群的好坏、经济的发展程度无关。因此,地域之间本该是可以携手共进、共同发展的,但是地域歧视的存在无形中在地域之间制造了隔膜,转化成对立和分化,极不利于被歧视地域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2]以江苏为例,不了解实情的人经常会用苏南苏北来形容,听上去确实是可以更好地区分地理位置,但是这样的刻板印象会形成两极分化,认为苏南就是好,苏北就是差。地区间的发展程度虽然不同,但是客观地讲,苏南很好,苏北也很好。以江苏徐州为例,地理位置是苏北,它的历史不用多说,现在的它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美称,GDP 全省排名第六,全国排名前三十。这样的实力足以说明地理位置虽处“苏北”,但是实力依然不容小觑,没有必要高看某个地区的同时歧视另一个地域的发展。

媒体报道中产生地域歧视现象,加上线上和线下的媒体融合传播方式产生的裂变式传播效果形成了独特的传播优势,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该地域产生的认知偏差,进而加深地域歧视的程度。若形成对该地域的歧视认同,极不利于一座城市的人才培养和引进,要是遇到类似“青岛大虾”宰客事件的情况,对于经济的打击更为直接,地域的发展短时间内很可能受到重创,更要花费精力修复以及挽回受损形象。

应对媒体报道中地域歧视的策略

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注重把关。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要引导大众了解真实的信息,就要求媒体从业者在输出内容时始终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对于报道中会产生地域歧视的现象,直接要求新闻工作者首先自己纠正认知偏差,抛弃地域偏见,保证输出内容的客观公正。例如在新闻标题写作方面,尤其是负面报道,除了必须使用地名的情况以外,在新闻标题里一定要谨慎使用地名,最大限度地杜绝地域歧视的现象。

媒体的把关依然不可或缺。当下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内容花样翻新。把关要紧跟传播形势,比如短视频平台对于新闻传播较以往不论是速度还是效率都大大提高,其背后是传播量和播放量的增加。目前的审核机制虽起到了一定的把关作用,还可以结合大数据监测带有地域歧视性的词汇,比如对“河南人……、东北人……、上海人……”等进一步把关。从地域歧视的角度来看,平台要在热点事件的第一传播时间介入甚至更早,目的就在于对传播内容的甄别,是否内容属实、公正,有无区别对待,有无地域歧视。一旦发现或者被举报的视频有地域歧视的情况,经核实后立即对关联账号进行重审,采取必要的限流措施,从源头进行把关,避免事态升级。

媒体加强正确引导,以正视听。媒体在报道的过程中要恪守新闻真实,在方向和内容上对受众进行正确的引导,不能用带有歧义的内容,更不可产生歧视,这是媒体在报道过程中需要尽到的责任。若媒体报道中出现了地域歧视等新闻失范的现象,被歧视地域的政府相关部门要主动担责引导,官方媒体,特别是被歧视地域的主流媒体在发现有关本地区的负面新闻时要及时发声,敢于发声,第一时间掌握证明真实情况的话语权,抵制不实报道或恶意报道,隔断谣言传播路径,阻止不实或恶意报道的不良影响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被歧视地域要及时评估不实或恶意报道带来的不良影响程度,着手采取措施重塑地区美好形象。以往备受地域歧视一度到了妖魔化程度的河南,2021年以来推出了《唐宫夜宴》和《元宵奇妙夜》等一批优质节目,一经播出广受好评。这不仅让河南再一次强势进入大众视野,同时也让大众领略了中原文化以及河南这片古老的土地所散发出的传统文化的神奇魅力。通过传统文化节目的输出,让大众重新认识河南,可以说是对河南以往被误解的形象一次抄底式的拉起重塑,带动的是整个河南文旅产业的发展。

受众提高辨别力,理性参与。当今的传播环境,受众与媒介互动频繁,媒介给受众提供了发布和传播信息的平台,受众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可以产出内容。短视频新闻复制便捷,可操作性强,但是受众或者用户的整体媒介素养还不够,辨别新闻真实的能力自然跟不上。当新闻事件被集束性报道之后,受众或者用户对其不能深入识别,加上之前的认知偏差,往往就会被情绪所左右,尤其在涉及地域方面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因此,随着受众不断的参与媒介活动,既要有批判意识,更要注重培养辨别信息的能力,积极参与新闻活动的同时进行理性表达。若是媒体有利用地域歧视来引导话题,亦或是借机放大话题吸引流量的行为时,要学会理性判断,不盲从,力求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去看待被报道的新闻事件。

如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与传播环境的变化,拓宽了大众接收和发布信息的途径,但没能彻底纠正存在的认知偏差。新媒体时代高效的传播方式让地域歧视借机转到线上,从根本上来讲,还是地域偏见和刻板印象在作祟。要依托如今的传播优势,更高效率的遏制和减少地域歧视,保护地区间人民的情感,维护被歧视地域的地区形象,营造社会面美好氛围,协同促进社会发展经济增长。

猜你喜欢

媒体报道受众
媒体报道语调与公司超额现金持有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媒体报道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东方之星”陨落长江全媒体报道体现大爱
亲历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全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