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理论视域下突发事件纪录片的传播研究
——以《与象同行》为例
2023-08-03蔡雨玲
□蔡雨玲
纪录片《与象同行》既是时代的记录者,也是生态文明的传播者,它以云南野生亚洲象“短鼻家族”迁徙故事为主线,记录了亚洲象充满智慧的集体协作以及人与象和谐相处的温情故事。创作者期望通过此片让更多观众了解和保护野生亚洲象以及它们的栖息地。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指出:“云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果。”[1]
突发事件纪录片并不多见,但共情传播理论能够使其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在共情理论层面,本文为将来的研究者提供了研究突发事件纪录片共情传播的方法,通过新的研究实践来丰富突发事件纪录片与共情传播这两个领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在实践层面,该纪录片直击受众的关注点,引发了独特的共情传播效应,为突发事件纪录片的选材、叙事提供了启示。对共情理论、实践的探讨,可以为我国突发事件纪录片的创作提供新思路。
突发事件纪录片共情传播特点
“共情能够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同情心理,并做出利他主义的行为。一般认为,共情是人类根源于基因的一种天赋:共情不是一种情绪,也不是一种感受,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2]人类正是因为具有这种共情能力,才更容易对事件产生情感反应。共情方式的差异化主要来源于个体主观信息接受方式的不同以及情绪加工后心理特征的不同。本文将从事件类型、纪实方式、媒介技术这三个角度探究不同共情方式下纪录片共情传播的特点。
事件典型:聚焦当下社会热点。将社会热点作为议题可以提高受众对于该事件的关注度,进而在受众与事件之间建立起情感联结。议题是受众产生共情的关键所在,能使相似情绪在更广范围内进行扩散,集聚起更大的情感能量。纪录片《与象同行》便将突发事件作为题材,以社会热点的传播效应让受众与突发事件产生紧密连接,在传播过程当中利用其特殊性和公共性促进受众情感记忆的搭建,触发受众情绪转向。象群北迁作为突发事件,不仅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也在网络上掀起全民在线“追象”的热潮,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力可想而知。全民“追象”现象一出现便牵动着受众情绪,随着事件的发酵,受众情绪更是逐渐狂热化,可见热点事件十分有利于受众情感的传播,有利于受众之间形成情感共享的状态。
将社会热点作为选题的纪录片,其产生的社会价值也必然会对受众行为及价值引领产生一定影响。纪录片将社会热点作为吸引受众的突破口,使议题自带的热度为受众情感传播奠定基础。而将选题的社会价值置于全球社会议题的框架之中,能够在激活受众对于突发事件的情感认知的同时构筑起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即突发事件能够对受众的思维和行为产生影响。例如,《与象同行》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受众主动参与环境保护、人文关怀等议题的思考当中,对象群的来处和去处表示关心。正因这部纪录片选题的特殊性,才在当前社会传播当中形成适宜的共情环境,让受众产生情感互动的同时激发他们更大范围的情感共鸣。
纪实创新:语态表达年轻化。与传统纪录片相比,年轻化的表达在情感传播上更具优势。在新媒体时代,年轻群体逐步成为网络场域中话语的主导者,因而唯有年轻化的语态表达更能符合年轻群体的表达习惯。《与象同行》宣传海报一改传统严肃、大气的表现形式,采取童趣的书写形式与年轻群体形成情感勾连。相比传统纪录片的风格沉重、叙事单调,直白通俗的解说词和话语表达的风趣显然更契合年轻群体的特性。片中的代表性词汇“短鼻妹”“蓝眼睛”等,都是以年轻群体容易理解的思维模式去提取标志性特征,以精准传达创作者所要传递的基本信息,唤醒他们对于突发事件的共同关注。
《与象同行》以动物为主体,因而叙事手法也会具有人格化的特征,力求塑造符合年轻群体审美偏好的动物家族。纪录片真实记录了“短鼻家族”的生活习性、小象的成长经历、象群间的感人亲情等,构建了象群家族的生存图景,再通过解说赋予大象拟人化特征,吸引更多人去关注大象。解说词的拟人化为纪录片年轻化表达增添了趣味性。拟人化的叙事手法有助于将人类的情感转移到大象家族身上,让受众看到区别于以往印象中的大象,从而达到激发情感的效果。受众也可以透过具有人格化特征的大象家族,重新审视人类的社会与发展。
技术赋能:拉近受众与事件的心理距离。通过媒介搭建起沉浸式空间,拉近受众与事件的距离,使受众时刻关注事件进展。同时,受众与事件的距离还会影响到受众对事件的认知,与事件距离越远,受众对事件的认知越是抽象;与事件距离越近,受众才能对事件全貌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面对社会突发事件,受众的情绪会随时因事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与象同行》一直通过媒介展示象群生存状况来带动受众情绪,象群北迁的过程充满了未知凶险,是追象人一直在守护象群,直到它们平安南返。在此期间,受众也由最初对象群的担忧转变为安心,受众所产生的一系列情绪都是出于对象群的关注和喜爱,可以说受众的情绪变化深受事件影响。
突发事件纪录片共情传播策略
研究者认为,“共情的产生包含‘情绪感染’‘观点采择’和‘共情关注’三种成分或三个阶段”,[3]这三种成分(阶段)能让我们理解共情是如何传播的。突发事件纪录片的共情产生能让受众在一定范围内产生情感共鸣,且这种情感还会受诸多因素影响,这意味着原本较为常见的情感传播,在新的情境之下能够获得更广泛、更高效的传播。
情绪唤醒:话语模式的双重驱动。话语模式的形成需要结合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内部力量是指受众心理产生的变化,外部力量是指媒体的传播力。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能够使受众对突发事件纪录片产生共情,并在社会中快速传播,形成强大的共情效应。
一、共同话题引发群体共情。当有着不同身份的个体建立起共通的情感时,纪录片的话题便成为引发他们共情的中介物。“中介物是使传播双方见之动心、会之起意、触之生情的符号体系,其作为‘心通’的媒介和载体,有效地扩大了共通的意义空间,体现了共情传播的主体间性。”[4]这里的中介物指的就是话题。当人们处于情绪感染阶段时,那么相同或相近的话题便能增加受众情绪唤醒的几率,使受众会对事件进程越发关注。随着话题的发酵,受众情绪会达到顶峰,进而引发群体共情。这部纪录片既是象群北迁事件的记录,也是中国生态文明的呈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话题,不仅让受众快速形成了与他人之间共通的情感,还表现出了人们渴望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的集体诉求。
二、社会媒体扩大共情效应。“传播发生时的关系看上去很简单: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由于一些共同感兴趣的信息符号而聚在一起。”[5]在传播过程中,有着相同情感诉求的个体会越聚越多,共情效应也会因此扩大。总体来看,利用社会媒体扩大共情效应,大致会出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受众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动传播者,个体的情绪得到抒发,传播效应在原基础上得到促进;二是传播方式由单向或双向变为裂变式传播,传播力得到提高,可短时间内在网络场域中共享信息,凝聚大众共识,引发情绪共振。
观点采择:个体叙事的认同建构。“观点采择作为共情中重要的认知成分,指从他人的角度出发,想象或推测他人感受或观点的心理过程。”[6]人们从观点采择选择的视角出发,在观看纪录片时会产生相同的认知,就能将共识转变为共情。纪录片《与象同行》就是以追象人的视角讲述追象经历,这里的追象人指的是亚洲象群迁移期间,时刻守护人象平安的工作人员。通过他们的个体叙事,能让大众了解追象人对象群北迁事件最真实的态度与感受,进而产生心理上的认同。
一、个体故事构建集体记忆。个体记忆是个体自身生活经历的烙印,个体叙述其实是个体记忆的一次呈现,也是个体用群体成员的身份来回忆的过程。这时的个体记忆早已超越个体本身,不仅具有社会属性,更是成为一种共同体的集体记忆。“哈布瓦赫肯定了个体对集体记忆的承载,他认为一方面集体记忆是通过个体进行传达的,另一方面又只有作为集体成员的个体才能进行记忆。”[7]这种集体记忆是为一个群体的成员普遍共有和共享的记忆,它实现了个体之间的联结。当受众在观看纪录片《与象同行》时便会勾起对于突发事件的回忆,从而实现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关联。就突发事件纪录片的共情传播而言,勾连起集体记忆的个体叙述会有两种呈现,一是突发事件记忆的再现,通过一个个真实、具体的个人口述来引起受众对突发事件的回忆。纪录片以一个个“我”的故事构建追象人的记忆,填补人与象之间的故事。每一个“我”都积极参与记忆共享与重塑,并在每一个“我”的故事中勾勒出亚洲象的生活面貌和习性。事件的重现让受众的集体记忆得到唤醒,这无疑说明现代人对于突发事件的极度关注。二是集体记忆的续写。受众对于突发事件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不断吸收碎片化信息的时候,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致使受众记忆零碎、不完整,以不断重塑、加深记忆点来延展受众对突发事件的认知。由于集体记忆连结过去和未来,可通过对个体故事补充、回溯来重塑集体记忆。
二、自然叙述确保共情真实。追求真实是纪录片的原则,该纪录片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融入创作者的理念与情感,旨在讲出真实生动的个体故事。纪录片的内容、情感、人物均是真实的存在,该片通过追象人的讲述,将象群的迁徙经历和人与象的共同经历真实地呈现在大众面前。真实的情感往往最能打动人心,《与象同行》是一部有温度的纪录片,它自然的叙述符合现代人所追求的情感真挚。“瑞典心理学家乌尔夫·丁伯格指出,共情是无意识的。我们并非“决定”他人感同身受,而是“自然而然”地感同身受。”[8]这种“自然而然”的真实感受能够令受众不自觉地产生共有的情感体验,当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受众便会产生出一种集体认同感,这种情感状态才能确保共情的真实。
共情关注:世界语境下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故事与世界实现关联的前提是这个故事在世界语境下,外界仍能接触并产生共情。保护动物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它能使中国故事与世界语境产生关联。而象群北迁作为中国保护动物的典型案例,吸引的更是全世界人民的目光,这对于中国形象的建构十分有利。如何在世界语境下讲好中国故事,让观众产生共情,则是我们现在所要思考的问题。
一、地球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让我们携起手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9]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则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心愿。中国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直在付诸行动,这次象群北迁事件就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共建生命共同体,共同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人类应尽的责任。只有保护好生物多样性才能在未来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纪录片《与象同行》中的自然地理风貌,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纪录片中象群的增多,让人们看到人类对动物的关心和爱护,尤其是纪录片末尾政府对生态环境的规划,都让受众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为保护生态做出的努力。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纪录片《与象同行》用真实生动的场面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并通过大量人与象的相处来诠释保持距离是对大自然最大的尊重。正如埃里克·巴尔诺所言:“他要对世界提出自己的解释。”[10]导演就借纪录片向受众传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而这类价值导向会随着时间推移,转变为更加立体的价值认同,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去感受人类对自然的敬畏,进而产生集体共鸣。在纪录片中,大象返程时遇到了汹涌的河流,但在人类的帮助下安全从桥上过河。象群还曾出现过集体躺睡的现象,只因它们觉得安全,察觉没有生命威胁才会如此。通过一个个故事的讲述,最终展现的是象群在北迁过程中逐渐对人类产生信赖,人象矛盾得到缓解,纪录片用一幕幕真实的画面证明了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共生。与自然保持距离,保持边界感,既是对自然也是对人类最好的保护。
结语
纪录片《与象同行》记录真实事件,满足受众对大象迁徙的好奇心,让受众对于此事件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思考。纪录片将象群迁移的全过程呈现在受众面前,通过共情传播与受众建立稳定的情感连接,长期稳定的情感会使受众形成情感和价值的双重认同。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情绪调节后,受众还将从思想共情转为行动共识,自觉维护生态环境。这种共情能够让人们正确看待象群北迁,从更深的层面来讲,可以让人们客观认识到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