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流电影对英雄形象构建的传承与革新
——以《特级英雄黄继光》为例
2023-08-03方泽
□方泽
《特级英雄黄继光》中英雄形象构建的传统延续
提前赋予的英雄身份。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英雄身份的提前赋予似乎成为当时主旋律电影的共识,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崇高理想,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自我的英雄形象,例如《扑不灭的火焰》中的蒋三、《董存瑞》中的董存瑞、《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等,这些人物在形象塑造上往往将英雄的身份提前赋予。蒋三一回到故乡唐兴庄便开始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发动群众,组织贫农团,与叛国当汉奸的哥哥蒋二斗智斗勇,将民族大义置于兄弟亲情之前。董存瑞的故事更是流传甚广,为了炸毁敌人碉堡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游击队长李向阳更是有勇有谋,在与日军的战斗中战术运用得当,不仅牵制住敌人还为根据地保住了粮食。作为这一时期英雄人物塑造的典型范式,也与当时主旋律电影强调政治宣教功能有关。
影片《特级英雄黄继光》对于英雄身份提前赋予的迹象有充足的镜头证明,影片开头便是黄继光在40 架敌机的猛烈炮火下护送营部命令并安全返回的桥段,在一开始观众便能意识到主角的非同寻常。在书写家信环节,当黄母问起啥时候回家时黄继光若有所思,他请文书代笔回答道“这仗肯定还没打完,我要等立了功再回去”,配合此时闪回镜头与人物特写的使用,展现出黄继光力求杀敌报国、立功心切的心理状态。在参加征兵面试环节,唯有黄继光坐得笔直,而征兵干部因黄继光个小体弱不愿征募,黄继光告诉干部如果美国鬼子来了,我们的世世代代都要忍饥受冻,他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一系列情节设定生动描绘出黄继光的英雄形象,仅通过前几分钟的画面就已经完成了对影片主角英雄身份的认定。从历史角度来看,电影《特级英雄黄继光》对于英雄身份的提前确立属于对传统的一种延续。而相比较过去的影片,《特级英雄黄继光》本身对于英雄人物身份的确立更多停留在政治觉悟方面,而技战术水平的提升则体现出英雄的成长,但这种英雄身份的提前赋予削弱了英雄的成长,并被巧妙规避。
高度精炼的英雄事迹。当人物的英雄身份得到确立时,需要提供论据进行说明,这时影片会展示人物的光荣事迹,因此在创作时往往会对这些事迹进行集中概括,让人物的事迹高度精炼地展示出来。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影视现象甚为普遍,尤其是在当时主流的革命战争题材上,展现出了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倾向,如《渡江侦察记》《铁道游击队》《地雷战》等。纵观这一时期的同类题材影片,创作者往往着重笔墨用精炼情节展现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体现他们高于常人的才干与能力。这一时期的英雄们都被赋予了神圣色彩,是当时人们膜拜的对象。
影片《特级英雄黄继光》在对黄继光的英雄形象进行塑造时也对其英雄事迹进行了高度精炼,具体体现在黄继光的英雄事迹对现实的高度超越,影片用了大量篇幅描写黄继光的英雄事迹,穿越火线进行通讯接线架线任务,向597.9 高地传递命令,加入阵地阻击战阻挡美军,自愿加入爆破小组且为摧毁敌人火力点壮烈牺牲。在写家信的片段中,虽然提及了黄继光的家庭成员和生活状况,但更多的是为了表现他对封建地主统治下生活的痛恨和自己要立功报效国家的心理状态。影片缺乏对黄继光的细节描写,他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表现得都不够丰满。观众面对完美的英雄人物虽然会对其光辉事迹产生崇高的敬意,但也会拉大英雄与“普通人”的距离。
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影视作品的创作向解构宏大叙事的方向发展,英雄人物不再高高在上,开始回归英雄的平民本色。在电影创作中要注意对英雄人性的描写,展现英雄的喜怒哀乐甚至是一些缺点,让英雄人物落在地上,接地气。这样的叙事方式可以拉近英雄与观众、普通人的心理距离,也可以让英雄人物的形象更加细腻饱满,为此影片通过对黄继光在技战术水平和政治思想方面的成长进行前后对比,一方面凸显人物的成长,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前期黄继光存在的一些不成熟行为来展现其人性,使得观众能够切身感受到这也是跟我们一样普普通通的人,进而产生亲近感。
立体饱满的英雄形象。英雄形象塑造作为电影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是不可或缺的,不同时期的创作者对于英雄人物的塑造体现了当时国家的政治倾向、社会风气和主流价值。在改革开放时期,不断深化的社会发展为中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加自由宽松的创作环境,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新思想的影响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此时的主旋律电影也开始重点传扬主流意识,创作大多围绕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入手,对影视英雄的塑造多以强调家国情怀、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主,注重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新主流电影作为“一种依托于历史事件与英雄人物,能够展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宣传教育功能的电影类型”,要积极塑造和弘扬良好的中国形象和中国精神。作为一部新主流电影,《特级英雄黄继光》对主流价值的弘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英雄人物具有坚定的信念,能够激发大众的爱国热情。作为一名军人,黄继光本人对共产主义事业坚定不移的信念是其成为英雄的主要动力。黄继光在完成向高地传达命令后,面对即将失守的阵地,他与营指导员毅然加入战斗,配合战士成功守住了阵地。在影片最后,在黄继光在身边两位同志皆已牺牲,自己也身负重伤的情况下,面对美军机枪的火焰毅然扑上堵住枪眼,将观众的情绪带向高潮,一位爱国并有着坚定理想战士的自我牺牲、舍己为国的形象跃然于纸上。其二,对集体主义的弘扬。战场之事非同小可,影片对惨烈的战场环境描写得极为真实,此时唯有集体行动才能有存活的可能。在向高地传达命令的过程中,李旭、黄继光、肖登良三人通过交替跃进战术和半伏身躲炮弹的方式成功突破敌人的轰炸区,在阵地阻击中,彼此之间相互配合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这都体现了集体主义的重要性,这也是我国英雄塑造与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区别最大的地方。
《特级英雄黄继光》中英雄形象构建的革新之举
构建完善的英雄成长体系。当下,新主流电影在英雄形象构建上逐渐从扁平到立体,当然也没有抛弃对英雄人物的歌颂和赞扬,如《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等,前者赞颂了缉毒警察临危不乱、勇往直前的精神,后者表现了解放军奋勇抗争、不怕牺牲的勇气。早期主旋律电影在英雄形象的塑造上往往会赋予其“神性”,出场即巅峰,仿佛他们生来就拥有“高大全”的形象和光辉崇高的品质,使人物塑造单薄刻板。当下新主流电影对英雄形象的塑造更加立体,摒弃了“神性”,展现出英雄作为人的“人性”,着眼于平民英雄的塑造,从精英群体向大众群体转移,英雄不再是过去那十全十美、无所不能的形象,创作者开始挖掘人物世俗化、人性化的一面,从多微视角展现人物真实的性格,塑造立体饱满的英雄形象。
在影片《特级英雄黄继光》中,黄继光并不是初登场就从外在和精神上完全具备了成为英雄的资格。影片通过现实时空和回忆时空两个部分向观众呈现出人物的生活背景和社会风貌,通过倒叙展现了黄继光在老家参军入伍和在东北接受新兵训练时的状态,这一时期的黄继光在心态和身体素质上仍稍显稚嫩。训练时的卧姿匍匐前进慢慢吞吞,口令传递时不能正确重复口令致使全队受罚,在通信科目的线路架设和修复训练时也不是像“过去”的英雄一样上来就震惊四座,而是爬得磕绊。心态上虽然有着愿意杀敌建功,能说出“不想世世代代都忍饥挨饿”的话语,但是对于被上级安排为通信兵的决定也心存不满,觉得通信兵不过是跑跑腿传传令,也因此被教导员训斥。这些细节均构建出此时人物在心理和生理上的不成熟,这与影片现实时空那个思想成熟、技战术水平优秀的黄继光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影片前半段两段叙事的交替剪辑,勾勒出黄继光成为一名合格军人的成长路径,正是这些人性化的描写和前期的心理建设,使得角色有血有肉,体现出人性光辉的魅力。
英雄人物的群像化表达。影片《特级英雄黄继光》虽然主角是黄继光,但对其他人物英雄形象的塑造也可圈可点,如指导员李旭,作为黄继光在东北进行新兵训练的教官,他对黄继光军人道路的成长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政治工作干部和军事主官一样,同为军事训练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承担起训练部队、随时准备打仗的主责。对于进度落后的同志,李旭还对其进行加练,比如训练初期耐力不足的黄继光。政工干部除了军事方面,还必须给战士们做思想工作,解决战士们在作战和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思想问题。当黄继光对自己被安排为通信兵而有所不满时,李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黄继光,自己做过战士、班长,当过司务长管过后勤,重要的不是职务而是提高自己的本领,这也为后来黄继光发奋努力,在新兵训练期间成绩名列前茅埋下伏笔。在597.9 高地上,完成传令任务的李旭和黄继光毅然加入当地部队对敌人进行阻击,但最后也因敌众我寡,李旭被炮弹击中,在弥留之际除让黄继光替自己寄家书外,还提醒他枪上的血要擦干净,家书的出现既展现出一板一眼的军人人性柔软的一面,使得角色更加有血有肉,也体现了李旭作为军人,不怕牺牲、英勇作战的品质,同时作为干部在最后一刻也不忘教导自己的士兵,展现出优秀政工干部的形象。
战士赵克春则从另一视角向我们展示英雄形象的另一种塑造,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志愿军战士,他既没有黄继光那为国立功、英勇杀敌的抱负,也没有李旭同志几十次战斗留下的丰富战斗经验。在连指挥部除他之外全部牺牲后他患上了严重的弹震症,而我军治疗弹震症的方式也跟帝国主义军队不同,不依靠药物和放纵而是战友之间的情谊与信任,赵克春右臂受伤再加上之前的经历有着严重的畏战心理,而这时旁边一名双眼被炸残的战士在听到赵克春同志的哭声后却愿意主动把自己都舍不得用的急救包让给他。这种同志们之间的信任也最终激励了赵克春,于是和黄继光等人一样加入了阵地阻击战中,最后因想缴获弹药被敌人炮弹击中英勇牺牲。透过这种对英雄形象群像式的刻画,构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集体形象,体现出新主流电影重视英雄群像塑造的鲜明特征。
人物环境细节的极致考究。《特级英雄黄继光》本身作为根据真实史料制作的新主流电影,其对于战场环境和细节的考究在当下新主流电影里也是少见的。在兵种塑造上,黄继光不仅是一名战士也是一名通信员,电影开头黄继光背着文件包执行传令任务以及后面对“迂回线”的抢修,通过一段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黄继光熟练接线架线技术。影片对于枪械结构的刻画也有理有据,在597.9 高地二号阵地的阻击战中,影片用数个镜头展现黄继光把枪倒置来倒出弹壳的画面,透过对黄继光在战场上面对复杂的敌情环境时对枪械的成熟运用与处理,衬托出其出色的心理素质,可以说此时的黄继光已经蜕变成一名优秀的战士。在战术刻画上,影片里多次出现“交替掩护跃进”,来保证前进时的人身安全。在爆破敌火力点时,黄继光掀起敌人尸体吸引敌人火力的方式以及连主力进行佯攻火力掩护爆破小组,都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真实出现的战术。影片对需要多人操作的机枪也在电影里有真实的刻画,如对其威力的真实还原,在影片最后爆破敌火力点时,美军火力点的机枪一响,爆破小组的同志就牺牲一半。这种对火器杀伤力的真实展现了残酷的战场环境,充分调动起观众的情绪。
此外,影片还通过对美军的细节刻画来反衬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形象。在争夺597.9 高地二号阵地时,美军利用自身火力猛烈的优势,在炮击和自动火器的掩护下猛攻山头。到最后,阵地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全体牺牲,但也是这种对战场细节环境的真实描写反而侧面凸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战术素养和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优秀品格,即使最后战斗到仅剩数人战士们也没有退却。这份信念与坚持深深震撼了观众,也让电影中的英雄形象直抵人心。
结语
战争题材的影片因其本身激烈的战争场面和情节冲突,一直是塑造优秀英雄形象的温床。数十年来,英雄是很多新主流电影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展现影片叙事主题和核心要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片《特级英雄黄继光》在英雄人物形象的构建上既有对传统的延续,也有依据当下时代流行的审美心理进行的再创作。本文以该影片为参考,来分析当下新主流电影对英雄形象的构建思路,把握整体脉络,完成传统与创新的耦合,以期为人民群众塑造更多既体现传统价值也符合当下时代特色的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