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大学生数字阅读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3-08-02柳叶韩影邱爱莲
柳叶 韩影 邱爱莲
摘 要:提升大学生数字阅读素养是“十四五”时期推进数字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探究数字时代大学生数字阅读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意义重大。在阐述数字时代加强大学生数字阅读素养重要性的基础上,文章分析大学生数字阅读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宏观层面提出政府制定与出台相关数字阅读教育政策、加强网络监管、搭建全国网络资源平台的相应对策;从中观层面提出高校推动数字阅读课程化和制度化、加强高校教师对大学生阅读指导、完善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相应对策;从微观层面提出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数字阅读观、明确数字阅读目标和养成良好数字阅读习惯的相应对策,以期提升大学生数字阅读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关键词:数字时代;大学生;数字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3-0098-04
“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1]。提升大学生数字阅读能力是推进数字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数字阅读主要是指大学生运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以智能移动设备为终端在互联网上进行的阅读学习活动[2]。近年来,大学生数字阅读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学者研究旨趣主要围绕大学生数字阅读缘起、数字阅读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大学生数字阅读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当前从综合视角出发对数字时代大学生数字阅读问题展开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分析大学生数字阅读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政府、高校及大学生综合视角出发,探究大学生数字阅读对策,以期提升大学生数字阅读素养,推进数字社会建设。
一、数字经济时代提升大学生数字阅读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数字时代提升大学生数字阅读素养是推进数字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国数字社会建设步伐加快,互联网普及率和用户规模大幅攀升。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10.07亿。放眼世界,数字技术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数字素养已成为国际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重要指标[3]。数字阅读已成为当下大学生阅读的主要方式。大学生是未来“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学生数字阅读素养提升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数字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由此,思考数字时代如何提升大学生数字阅读素养迫在眉睫。
(二)数字时代提升大学生数字阅读素养是推动高校数字教育水平发展的迫切需要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人民大学馆藏红色文献是十分宝贵的红色记忆,要精心保护好,逐步推进数字化,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得到启迪。”[4]
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强数字化文献建设与数字化文献阅读,提升大学生数字阅读能力成为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中明确指出:“全面提升高校数字化水平,开展数字素养相关课外活动”[5]。大学生数字阅读是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主要方式,提升大学生阅读素养是数字时代推进大学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指标,是高校数字教育水平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数字时代提升大学生数字阅读素养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互联网时代,数字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方式。数字阅读在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阅读需求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挑战:面對网络上海量的信息以及参差不齐的信息质量,如何提升在移动网络平台上有效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互联网时代数字阅读对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在线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数字阅读素养愈来愈重要。在此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数字阅读素养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内在要求。
二、数字时代大学生数字阅读现存问题
相对于纸质阅读,数字阅读具有携带便利、阅读成本低、阅读内容多样性及即时交互分享等特点[6]。但数字阅读在激发大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伴生很多问题:
(一)大学生数字阅读目标有待明晰
大学生数字阅读目标有待明晰。主要体现在:一是多数大学生没有意识到数字阅读是互联网时代加强知识累积、进行学术探究、形成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他们认为数字阅读是学习后的放松消遣方式,随机浏览网上内容,缺少明确阅读目标和系统阅读计划;二是互联网上组成信息的文字、图像、动画效果及弹出窗口等动态的多媒体形式容易吸引大学生注意力,致使原来的阅读路线发生偏移与改变[7],最终无法对阅读目标做出清晰定位。
(二)大学生数字阅读需要高质量内容供给
数字时代,大学生可以运用移动设备在网上方便地找到学习资料,这是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学习便利。但是,数字阅读平台中内容庞杂且质量参差不齐。大学生数字阅读内容质量有待提升,主要表现在:一是数字阅读内容有功利化倾向。据调查,在大学生阅读有关学习的电子书籍中,考证、速效学习、成功学类电子书籍占很大比例。相比之下,大学生较少关注与阅读人文经典著作类电子书籍。二是数字阅读内容有娱乐化倾向。根据亚马逊中国发布的“2020全民阅读报告”,“00后”的大学生对玄幻、言情、校园等网络文学表现出更加浓厚的兴趣[8]。还有很多大学生热衷于阅读娱乐新闻。三是数字阅读内容有“洋文化”倾向。很多大学生关注国外相关网页及电子书籍。国外阅读内容在推动资源共享时也会通过网络文字内容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三)大学生数字阅读方式有待多样化
当前大学生数字阅读方式有以下表现:首先,移动阅读方式移动碎片化。碎片化时间被定义为没有安排学习任务的零散化时间[9]。大学生通常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阅读,这样的阅读方式虽便捷但缺乏系统性。其次,多数大学生进行浏览式、跳跃式阅读。正如有的学者描述“阅读呈现一掠而过的方式,从一篇文献跳到另一篇文献,且极少回看已经访问过的文献。学生打开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通常读上一两页,便‘蹦到另一个网站上去了”[10]。再次,大学生在数字阅读时很少运用写笔记的方式来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也很少采用纸质阅读与上下文阅读相融合的阅读方式。久而久之,会削弱大学生深度阅读的能力。大学生无论读什么都会浅尝辄止,没有产生深刻的想法。这样的阅读方式虽然便捷,但是会影响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度理解以及专业能力的提升。
(四)大学生数字阅读环境有待优化
大学生数字阅读环境有待优化。一方面,智能手机几乎成为大学生不离身的学习生活工具。在大学校园里面很多大学生“一副耳机,一个手机,一个人”,沉浸在网络阅读世界中。时间久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缺少交流与探讨,不利于良好阅读风气形成。另一方面,大学图书馆是数字阅读的主要环境。数字阅读设备及移动阅读资源建设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11],大学生无法获得较好的阅读体验。从图书馆对数字阅读服务的认识上看,大学图书馆较少考虑大学生数字阅读的需求,数字服务项目相对较少。从数字阅读设备上来看,图书馆提供的电子阅读器和手机客户端服务比较少,很多图书馆都没有利用公众号开展阅读服务。从数字阅读资源来看,图书馆数字阅读资源的数量、层次和质量无法满足大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同时,图书馆数字阅读资源未充分发挥让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形成有益补充的作用。
三、数字时代大学生数字阅读对策
基于以上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数字阅读现存问题,需要从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层面共同提出相应对策,以提升大学生数字阅读水平。由此,本研究尝试从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出发,探究数字时代大学生数字阅读对策。
(一)从政府视角探究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数字阅读对策
提升大学生数字阅读能力、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保障。根据大学生数字阅读现存问题,政府方面对策如下:
首先,制定与出台有关大学生数字阅读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是提升大学生数字阅读水平的重要因素。以政策文本的形式,对大学生数字阅读的基本理念、目标和主要内容、途径和评价、规划与实施方面作出具体规定,通过制定与出台相关教育政策保障大学生数字阅读素养提升。其次,加强网络监管,净化大学生数字阅读环境。国家应设置专门部门负责青少年移动网络工作,把数字阅读工作落到实处;不断规范有关大学生数字阅读内容,加强数字阅读内容的审查力度,对一些商业网站阅读内容进行严格把关,禁止低俗化网络内容出现,为大学生创建良好的数字阅读环境。最后,搭建全国大学生数字阅读资源平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数字化。由政府主导来搭建全国大学生共享的数字阅读平台,形成规模优势,实现正确的价值观引领,确保正确的发展方向;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数字化,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在大学生数字阅读中的传播,增强数字阅读内涵,进而提升大学生数字阅读素养。
(二)从高校视角探究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数字阅读对策
培养大学生数字阅读习惯、提升大学生数字阅读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根据大学生数字阅读现存问题,高校方面对策如下:
首先,推动大学生数字阅读课程化和制度化。可开设有关大学生数字阅读教育课程,通过相关课程让学生了解移动阅读基础知识,学会甄别、选择和分析和运用网络信息,提升互联网时代所要求的读写能力;加强制度设计,在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中明确大学生数字阅读重要性;将数字时代大学生数字阅读的目的、内容、方法和考核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制之中,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编制《大学生数字阅读指导》,规范大学生数字阅读行为,塑造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次,加强高校教师对大学生阅读指导,帮助大学生搭建阅读体系,丰富数字阅读方式,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一是在阅读内容方面,大学生正处于最需要用阅读经典书籍来增强思考能力的年龄,由此高校教师应结合学校的育人目标及大学生数字阅读特点,为大学生开出经典书籍清单,指导大学生阅读经典电子书籍。二是在阅读方式方面,引导学生采用纸质阅读和移动阅读相融合方式。高校教师可为学生选择经典学术、人文素养方面纸质书籍,引导大学生通过纸质书籍进行深层次阅读。指导大学生写阅读笔记进行深度思考,培养批判思维能力。三是在阅读环境方面,创建师生阅读共同体,营造良好阅读环境。高校教师可以通过移动阅读平台,结合阅读书籍内容,促进线上与线下师生交流,建设师生阅读共同体,提升大学生阅读水平;还可通过组织大学生读书会,引导大学生之间的互动阅读学习,鼓励大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对话,教师结合生生互动情况进行指导和点评,发展大学生之间阅读交流习惯及阅读领悟能力。
最后,完善图书馆数字阅读设备和优秀阅读资源。大学生数字阅读水平的提升与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数字设备。学校可根据大学生对数字设备的需求,引进先进的数字阅读设备供大学生使用。图书馆应与学校信息中心积极合作,研发数字阅读客户端软件,实时向大学生推送阅读资源相关信息。同时,基于大学生的阅读需求,购置优秀的通识、专业电子书籍和纸质书籍,并通过数字阅读服务平台进行学术微知识、经典书籍推广服务,引导大学生深度阅读。此外,发挥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平台优势,将高校图书馆数字学习服务和学校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活动有效衔接,共同为大学生数字阅读服务。图书馆先进的数字设备、优秀的阅读资源供给可为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提供保障,同时为生活贫困大学生提供数字阅读学习保证,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全体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从大学生自身视角探究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数字阅读对策
数字时代大学生数字阅读离不开政府与高校的支持、保障和引导,更需要大学生发挥主动性,以此提升自身数字阅读水平。根据大学生数字阅读现存问题,大学生自身方面对策如下:
首先,提高数字阅读认知,树立正确的阅读观。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要意识到通过移动设备阅读不止是为了消遣,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字阅读提升自身学习效率和学术能力。由此,大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阅读观,知道在大学阶段为什么要进行数字阅读、阅读什么,通过数字阅读培养什么样的素养,而为了育成素养,又要如何进行数字阅读。其次,确定明确的阅读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在对数字阅读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结合教师指导与课程学习,确定与提升自身素養、学业规划紧密契合的阅读目标。通过数字阅读来获得充分的学术文献与信息,通过纸质经典书籍来进行深层次阅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最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自我监控和管理能力。大学生在数字阅读过程的自我监控和管理能力是高效完成阅读任务的重要保障。大学生要聚焦阅读目标,在数字阅读过程中适时进行自我监控,严格执行阅读计划,专注与学业学术有关的阅读内容,并运用电子或纸质笔记记录阅读学习感悟,远离娱乐化、低俗化阅读。同时,大学生之间可以建立阅读学习共同体,互相监督与促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共同提升数字阅读水平。
四、结语
数字阅读已经成为数字时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分析了数字时代大学生数字阅读现存问题,并从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综合视角提出相应对策,以此提升互联网大学生数字阅读水平。随着5G技术出现、智能终端设备不断变革、高等教育普及化,大学生数字阅读在促进个人成长成才、推进终身数字学习体系与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如何发挥数字阅读的优势,促进大学生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深度融合,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是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与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龚维斌. 加快數字社会建设步伐[EB/OL]. (2021-10-22). https://www.ccps.gov.cn/dxsy/202110/t20211022_150953.shtml.
[2] 茆意宏. 论手机移动阅读研究[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06):5-11.
[3]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EB/OL]. (2022-09-19). https://news.southcn.com/nod e_8e420adc69/c4f1c0bc7a.shtml.
[5] 新华社.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EB/OL]. (2022-04-25). http://www.gov.cn/xinwen/2022-04/25/content_5687105.htm.
[6] 郄瑞丽. 论新媒介背景下全民数字化阅读能力的提升[J]. 出版广角,2019(10):38-40.
[7] 梁涛. 青少年网络阅读的负效应及对策[J]. 中国青年研究,2007(06):35-38.
[8] 李俐. 亚马逊中国发布“2020全面阅读报告”[N]. 北京晚报,2020-04-22.
[9] 刘胜枝. 青少年移动阅读行为及其引导策略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15(05):82-87.
[10] 赵霞. 新媒体对青少年阅读的影响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14(02):21-26.
[11] 茆意宏. 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02):35-41.
(责任编辑: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