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外日语教学改革路径初探

2023-08-02闫红菊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教学改革

闫红菊

摘  要:本科高校英语类专业同时会设置一门二外课程,而日语是开设最广泛的一门二外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二外日语的教学越来越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经过近两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文章从丰富课堂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开展课下日语学习交流活动、利用线上学习平台、改革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对该课程的具体改革措施进行探讨,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切实提高二外日语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出更优秀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提供方法借鉴。

关键词:二外日语;教学改革;兴趣导向;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3-0042-04

一、研究背景

二外日语作为开设最广泛的一门二外课程,其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讲授日语基础知识和基本语言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简单的日语书籍阅读能力和基础的日语翻译能力,以及进行简单日语日常会话的能力。为学生日后自修日语以及将日语作为工具语言获取专业所需信息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依照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的内容是日语语音及入门级单词语法。因此,部分教师认为该课程是简单易教的,但当真正教授这门课程时,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日语对学生而言几乎是完全未知的领域,实际教学开展起来比较困难。

为了提高二外日语的教学效果,很多专家学者就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例如谭舒月在相关论文中指出了二外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方法单一,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并提出了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的相应对策[1]。祁俊岳在《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二外日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一文中指出二外日语课程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重视学生的听说能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加大教学方式创新力度[2]。王景芝也指出学生对二外日语不够重视的问题,并提出可以通过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需求、丰富课堂形式、拓展课外教学空间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3]。李银铃在《基于“超星学习通”的二外日语课程移动学习模式探索》一文中阐述了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移动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二外日语移动学习策略[4]。以上学者从不同方面对二外日语教学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但是实施方法还不够具体。

二、课程改革前情况分析

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生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在教学过程与教学成果评价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学生学习兴趣弱,课上课下学习不积极主动;学生学习效果差,甚至学期末还认不全假名,更谈不上達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教学方面。二外日语课程所开设的课时比较少,以江西科技学院为例,二外日语只在学生大二时期开设2个学期,每学期32学时,共64学时。其他高校虽有开设3~4个学期的情况,但总课时量一般不超过128学时,这对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通常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单纯依据教材讲授知识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每年重复讲授语言的发音、初级阶段的语法、课文背诵之类的简单环节,教师对教学的倦怠情绪,容易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

第二,学生学习方面。首先,学生在思想上不能正确认识二外日语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积极性差。部分学生认为以后用不到这门课程,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每周只有一次课,学了也很容易忘。其次,学习方法有待改进,很多学生只是死记硬背零散知识点,对知识内容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和总结。所获得的知识只停留在浅层的记忆阶段,不仅容易忘,更不会灵活运用。最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单纯依靠课堂上的时间,课下缺少复习巩固,故很难掌握所讲知识点。

为改变现状,顺应新时代对外语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果,实施较为全面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三、课程改革内容与具体实施措施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日语听说读写译等应用技能水平;提高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日语的使用率,最终达到较高的水平,二外日语课程改革主要应从提高思想认识、丰富课堂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开展课下日语学习交流活动、利用线上学习平台、改革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

(一)提高思想认识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日语的学习更是如此。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并保持其学习积极性是教学中的一大任务。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需求,本研究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期待展开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期中和期末自主学习日语的时间与手段、课堂上的接受度、日语的难点、教学中的具体建议等。

数据显示,只有约25%的学生学习动机为“兴趣爱好型”或“考试就业型”,这些学生平时日语学习比较积极认真,期末成绩也较高;在期中和期末的问卷调查中也表示平时能主动学习日语,会通过其他途径(例如图书馆、网络等)学习日语。但是更多的学生对日语没有强烈的兴趣,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学分。对日语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未来规划,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激发和保持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日语学习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学好二外日语的意义。

首先,学好二外日语成为双语复合型人才,有助于求职。其次,英语专业考研中二外必考,学好可有助于考研。

另外,学日语无疑是开启了一扇了解日本文化的大门,对中日文化的差异、交流与融合等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例如,引导学生了解现代汉语中借用的日语词汇(如:素人、元气满满、手账等)。最后,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更加深刻,从而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通过不断的思想意识建设,学生会慢慢改变对日语的态度。如学生主动咨询二外课程结束后如果想继续提升日语水平可以采取什么方法。还有一些学生主动跟教师分享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的日语元素,询问缘由等。

(二)丰富课堂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内容主要依据大纲与教材,要求教授并规范学生基础的日语语音知识、学习并掌握较基础的单词和语法点,夯实日语基础。另外结合学生特点以及全面育人的教育方针政策,融入以下几方面内容:

1. 增加日常实际生活用语。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练日语、用日语,教师应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拓展生活中所需日语单词和日语表达。例如,在学习教材中人物名字和称呼表达时,告知学生名字的日语读音及发音规则。在学习自我介绍的时候,拓展中国各地名、学校名、专业名称的日语表达方法等。

2. 拓展新时代新词新语的日语表达。语言是发展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一些新词出现。教师可在课堂上选择插入合适的时事热点,传授给学生新词新语的日语表达方法。这不仅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3. 适当融入中日文化相关内容。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相关的知识文化背景联系起来,呈现形式可以是PPT、音频、视频等,增加趣味性。例如介绍日本的文字表记时,教师可展示日本最古老的歌集——万叶集,继而介绍日本现代文字形成的历史;最后展示平假名与片假名分别对应的汉字原形,让学生知其然更其所以然。

将日本文化的内容巧妙地穿插于课堂学习中,使学生能够更加立体、直观地感受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多样性、联系性。通过了解日本文化,可以促进学生对日本人思维方式的理解,从而打破思维局限。学生们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入丰富多彩文化内容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教学形式多样化

1.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多媒体可以给予学生视觉、听觉等各方面的刺激,信息量大,画面感强。多媒体资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包括完整的课程配套PPT、影响力较高的视频教学资料,教师可针对不同知识点讲解微课视频。丰富的学习资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内容,还能让学生不拘泥于课本的内容,扩大知识面。

2. 化解教学难点。针对学生们认为单词多、难背、容易忘的难点,教师可采用总结归类的方法讲授日语单词的记忆规律。还有最初学生们分不清“です·ます”的用法,时常出现“明日東京へいきますです”“彼は会社員ですます”类似的错误,通过图表的形式将日语中的词类及其用法列出,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3.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可提前告知学生重点,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建立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

首先,增加师生交流。例如教师可让学生简要介绍他们喜欢的日本动漫或文化相关的內容,并表达个人看法、收获和感悟等。教学中出现日本文化相关内容时可让学生先阐述他们的观点或理解。其次,课堂教学不只是知识的讲解,更多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规律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拗音时,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拗音表发现规律,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拗音的组合规律[5]。最后,课堂教学围绕提高学生的日语实际运用能力展开。例如通过分角色进行模拟表演、知识演讲、情景会话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提高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激发学生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感,并且能够体现个体差异,使得教学过程生动多样,教学效果也明显提高。

(四)开展各类课下日语学习交流活动

为了弥补二外日语课时量的不足,也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需求,培养学生对日语的兴趣和学习日语的习惯,开展各类课下日语学习交流活动。

1. 日常访谈活动

了解学生的情况与学习需求是教学中的重要部分。通过与一些学习主动,态度认真的学生访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与个性化需求,也侧面了解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概况。另外,针对性地找一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较差的学生进行沟通,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探讨学习方法。

每次访谈都是师生情感的培养和信任感的建立。大部分学生在访谈后都有更好的表现,对日语学习也变得更加重视。特别几个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不仅课上积极配合教师进行会话演示等,还主动担任起了日语小助教,帮助同学解答日语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2. 日本文化专题汇报

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日本的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不定期举办日本文化专题汇报活动,给日语学习者提供一个日本文化交流的平台。文化专题内容包括和服、茶道、动漫、日本料理、日本学生制服等。不仅介绍日本文化,还鼓励学生进行中日文化对比,加深对中日文化差异性的理解。

(五)利用线上学习平台

线上平台打破了教学空间、时间的局限,也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线上平台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也为教师学生互动交流提供了平台,方便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有助于教师反思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巩固教学成果。学生也可以通过阶段性目标的达成,不间断产生学习成就感,保证学习的可持续性。

首先,精心筹措线上课程建设。教师可以在课程平台上利用和共享优秀网络资源课程;也可以结合线下课程自建并丰富课程内容资源库,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的复习与巩固,学生可以回看多遍,实现牢固掌握。每课内容设在同一章节中,内容包括单词、单词音频、线下课堂使用PPT、相关内容讲解视频、相关内容测试等,主要供学生在课下进行预习、同步学习、课后复习时使用。

其次,充分利用平台交流功能。在课程章节内容中适当穿插互动讨论环节,就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另外还可以穿插问卷调查与意见反馈收集等方式,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最后,合理利用线上平台的过程管理与学习效果评价功能。通过任务点的完成程度了解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情况;通过试题测验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测试题型丰富,包括选择、填空、简答等,既有每课单词语法针对性的练习,也有综合性练习,题库里的题目用于生成各章节的练习和阶段性测试,使用率较高。

(六)改革考核方式

为了更有效地检验教学效果,更全面地考核是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有效的考核方式尤为重要。合理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客观地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更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据目前二外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加强考核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增加考核学习过程的比例,推行多种形式、多个阶段、多种类别、多种成绩评定方式的考核方式,促进学生课外自主学习。

首先,将线上平台的学习过程管理成绩作为参考纳入平时成绩的30%。线上学习的成绩管理权重设置为:课程音视频40%,章节测验40%,章节学习次数10%,讨论10%,有效保证线上平台资源的利用率。

其次,增加对听说能力的考核,主要形式是期中期末开展两次及以上会话考试,占期末总成绩的20%。根据情况对参与日本文化专题汇报等日语交流活动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加分奖励,鼓励多多参与,提升学生对听说技能的重视。

最后,丰富期末考试题型,加大主观题的比例,更灵活地考查学生对日语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程度。

四、结语

经过近两年的二外日语课程改革实践,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果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改革初见成效。但是改革并非一蹴而就的,要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必须长期坚持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持续开展有效行动。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还会有新的问题产生,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探讨新的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1] 谭舒月. 高校二外日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9(13):86-87.

[2] 祁俊岳.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二外日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知识经济,2018(10):142-144.

[3] 王景芝.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二外日语的积极性[J]. 黑龙江科学,2016,7(15):92-93.

[4] 李銀玲.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二外日语课程移动学习模式探索[J]. 菏泽学院学报,2019,41(04):72-76.

[5] 张小莉. 高校二外日语教学改革初探[J]. 现代经济信息,2019(18):465.

(荐稿人:李宏驹,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教学改革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