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中国传统蝴蝶纹样研究

2023-08-02王珺王群山

美与时代·上 2023年6期
关键词:发展脉络认知心理学应用研究

王珺 王群山

摘  要:蝴蝶纹样是常用的吉祥纹样之一。它作为具有吉祥意义的昆虫纹样,从唐代起历经各朝各代留存至今,成为书写我国传统纹样的重要篇幅。目前关于蝴蝶纹样的研究仍较为单一,笔者结合认知心理学,对蝴蝶纹样进行系统分析。采用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探讨了蝴蝶纹样象征的文化内涵与应用,按照“历史-民族文化-應用”的顺序较为完整有序地研究中国传统蝴蝶纹样,并基于心理学角度研究蝴蝶纹样的发展脉络、造型变化和对当代设计的启发。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蝴蝶纹样;发展脉络;应用研究

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科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认知事物、传承历史都离不开认知理论,研究蝴蝶纹样同样如此。蝴蝶纹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内,国外则是对蝴蝶生物学科的研究。蝴蝶作为纹样使用的历史在中国已有千年之久,关于其历史发展与应用可结合认知心理学中的分布式认知、情绪性认知、共生认知等进行研究。

一、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以人为研究对象,对人的高级心理过程进行研究,主要关注人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如语言、记忆、 感觉及思维等。唐纳德·布罗德本特出版的《知觉与传播》一书是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根基之一。

“4E认知”联盟分别有“具身认知”“延展认知”“嵌入认知”“共生认知”四类。“具身认知”是指人的生理与心理上的联系;“延展认识”则是把认知从人的神经系统中扩展到肌肉、使用工具乃至环境中去;“嵌入认知”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可以不单是人,也可以是电脑、硅片,甚至是木头;“共生认知”成为一种新的学派,对传统认知心理学派发起挑战,它的目的是实现对传统认知理论中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转变。

在“新认知领域”中,亦分为四大类别,即“情境认知”“情绪性认知”“分布式认知”“动力系统理论”。“情境认知”是指将实践与学习结合起来,而知识则产生于个人与环境的互动;“情绪性认知”则主张情绪受环境事件、生理现象、认知过程的影响,正如一些少数民族基于民族神话传说的认知产生图腾崇拜一样;“分布式认知”包括所有认知过程中的事物的新理解,包含环境与认知主体;“动态系统理论”是用一种特定的规律来描述一个特定的几何空间内的时间演变。

二、从认知心理学谈传统蝴蝶纹样

基于认知心理学看传统蝴蝶纹样的历史演变,运用“分布式认知”“情境认知”等理论,在时间演化中梳理蝴蝶纹样的历史脉络。在对南部少数民族蝴蝶纹样认知的研究中,离不开“情绪性认知”与“具身认知”理论。值得注意的是,对蝴蝶纹样的某些认知无法简单归类于认知心理学领域,因为这本就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此外,将人与蝴蝶纹样联系在一起,看似是以蝴蝶纹样为主体,但实际上不能脱离人本身去谈蝴蝶纹样,因为蝴蝶纹样最终还是服务于人,二者的关系不可分割。

(一)蝴蝶纹样的历史特征认知

蝴蝶纹样最早出现于隋唐时期。唐代崇尚丰腴圆润的审美风格,且民风开放,服饰多元。受社会风尚影响,当时的蝴蝶纹样多造型丰满,蝴蝶翅膀饱满富有张力;此外也有体型较为纤细飘逸的。唐代蝴蝶纹样造型以对称构图居多,多有圆润可爱之气。

宋代时蝴蝶纹样常见于服饰与瓷器上。朱熹理学的发展以及儒学的复兴,使宋代的社会审美从唐代的华贵丰满转向窈窕朴素,蝴蝶纹样的风格也随之改变,喜好呈现轻盈纤细的体态,多有淡雅清秀之感。这时期的蝴蝶纹样风格多样,样式丰富,有端庄理性的线条装饰,有气息浓烈的民间风格,有细腻的绘画风格,有色彩浓郁的异域风格。至元时,蒙古族接替汉族掌握政权,蝴蝶纹样虽袭两宋之风,但大多略显粗糙且传世不多。

明代市民文化繁荣,蝴蝶纹样作为服饰上的装饰图案也空前繁荣,蝴蝶形态轻巧,多为写实之风,色彩大胆夸张。此时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蝶翅的造型与颜色被有意识地夸张;2.重视绘画性;3.风格大气端庄,形态更具立体感。

清代纹样在明代的基础上更加多姿多态,对吉祥纹样的应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小说《红楼梦》中描述了“百蝶穿花”纹样,即数百只蝴蝶与分散排布的四季折枝花组合而成的纹样,可见蝴蝶纹样在清代的繁盛。社会风尚的转变对蝴蝶纹样的发展流变无疑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二)南部少数民族蝴蝶纹样认知

少数民族蝴蝶纹样的研究主要以苗族蝴蝶妈妈为核心,然后是独龙族蝴蝶纹面以及水族马尾绣中的蝴蝶纹样。

黔东南苗族蝴蝶纹样源于蝴蝶妈妈的传说。苗族自古以来便流传着蝴蝶生人的神话故事,也就是说,他们视蝴蝶为祖先。据说蝴蝶妈妈由枫木所化,因此苗族的先人们也崇拜枫木,认为枫木是其先祖,蝴蝶妈妈又生下远祖姜央。除了对蝴蝶的祖先崇拜外,生殖崇拜也是苗族偏爱蝴蝶的另一原因。受古代不发达的医疗条件与战乱、迁徙等各种不稳定的因素影响,苗族子孙易夭折,而蝴蝶一胎多卵,生殖快速,因此苗族希望通过蝴蝶这一形象来祈求多子多福。蝴蝶的生殖崇拜不仅存在于苗族,亦存在于其他民族。

蝴蝶纹样多用在苗族服饰中的上衣、背扇、围腰,其造型构成多样,通常与其他图案组合出现,表现形式可分为单独蝴蝶纹样的形式;蝴蝶纹与蝙蝠纹等动物纹组合的形式;蝴蝶纹与牡丹、缠枝花等植物组合的形式;蝴蝶纹与其他纹样组合的形式等,其工艺手法有苗绣、蜡染等。苗绣片上的蝴蝶纹样,通常会被手艺精巧的苗人拟人化,其造型简单、抽象,具有很强的符号象征意义。

独龙族是中国云南省人口最少的民族,族内女性有纹面习俗,她们的纹面图案均为蝴蝶形象。蝴蝶纹在独龙族备受崇拜是因为族人认为人在死后灵魂将转化成蝴蝶,这和独龙族人信仰的万物有灵有相通之处。独龙族蝴蝶纹样为对称构图,具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反映了其在装饰活动的审美倾向。

水族刺绣以马尾绣为特色,常将蝴蝶纹样绣在背带上以表祝福之意。水族蝴蝶文化与传说中的“后裔射日”神话有关。相传古代天上有十个太阳,某日,一对水族夫妇带着年幼的儿子在田间劳作,毒辣的阳光将农作物烧焦,孩子也被热晕过去。此时,空中飞来蝴蝶为他们遮挡太阳。后来,孩子长大后射掉了九个太阳,气候恢复正常,水族也走向繁荣。从此,蝴蝶便成为水族的祥瑞图案,长辈们会在小辈背带中间绣蝴蝶纹样,以表达对孩童身体健康的美好祝愿。

除苗族、独龙族、水族外,其他西南少数民族——壮族、侗族、白族等都喜欢用蝴蝶纹样表达心中的期盼与祝福。

(三)清代——近代汉族蝴蝶纹样的认知

本文对清代、民国时期服饰中蝴蝶纹样的研究主要以民国时期为主,根据对北京服装学院民族博物馆馆藏服饰的实地考察结果,选取部分汉族服装进行比对,分析民族博物馆中部分带有蝴蝶纹样的服装的图案布局、构成方式等,从共生认知心理学的感觉运动认知方面探究长久以来汉族对蝴蝶纹样的认知。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博物馆馆藏汉族服饰中的蝴蝶纹样多呈现为蝶恋花纹、瓜蝶纹、花蝶纹、喜相逢纹,多出现在服装的领部、袖口、衣摆、大襟的镶边与绦边装饰处或是衣身上,题材比较多样。此外,清代服饰中也有百蝶纹样式,蝴蝶造型多样,多出现于后妃服饰。其中可见蝴蝶纹样的图案适合规则:外形几何化——形体适合(以圆形为主),角隅适合,边缘适合;特征夸张——夸张尾突,花样繁多以及纹路秩序化。清代蝴蝶纹样的构图方式可分为对称构图、散点构图、连续构图等;布局方式常用满地式、角隅式、居中式。

蝴蝶纹样发展至清代时已具备较为完善的系统,所蕴含的意义能够涵盖人的一生:“童子扑蝶”纹样寓意童趣;“宝钗扑蝶”人物画则是年轻女子追求爱情的象征;蝴蝶与婚姻常见于婚礼中的仪式环节;婚后蝴蝶纹样演变为“瓜瓞绵绵”,代表着对子孙的祈求;到暮年时又变成了耄耋(猫蝶)之年。

三、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蝴蝶纹样应用原则

(一)蝴蝶纹样的情感化应用原则

情感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是一种从认知中逐步分离而来的独特理解。意志源于情感,却从中逐渐分离,又反过来促进情感的发展,情感又反作用于认知,促进其发展。从远古的巫术礼仪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将情感寄托在一些神秘的力量之中,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服饰中的纹样也被赋予了人们的情感特征。

早在蝴蝶作为服饰中装饰纹样使用之前,便流传着关于蝴蝶的情感故事,如志怪小说《搜神记》中记载的韩凭夫妇的故事。韩凭的妻子何氏天资绝色被康王强占为妻,韩凭因此悲愤而亡,何氏便暗中将自己的罗裙朽烂,从高台坠落自杀,康王欲抓其衣衫,但已腐朽的衣裙从康王手中滑落。后传闻这些腐朽的衣裙化成蝴蝶翩翩飞走。

唐代李商隐《青陵台》有诗云:“莫讶韩凭为蛱蝶,等闲飞上别枝花。”据说,东晋时期开始流传的梁祝化蝶故事便是以韩凭妻裙化蝶为来源。唐代武周时期,梁载言的《十道四番志》记载:“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蝴蝶纹样在发展过程中,蝴蝶与花卉组合在一起的纹样经常被古人称为“花蝶纹”,清宫后妃的氅衣中便有“蝶戏牡丹”纹样。古人也常称这种花、蝶组合的纹样为“蝶恋花”,意境雅致婉约,含蓄美好。

“花蝶纹”是象征“才子佳人”浪漫爱情的纹样,蝴蝶多为雄蝶,花卉则为雌,也被称作“蝶恋花”(如图1)。除了表达对爱情的幻想外,花蝶同样有富贵吉祥的寓意。“双蝶纹”寓意成双成对,赞颂爱情,有双蝶组合、喜相逢格式(如图2)。“瓜蝶纹”代表瓜瓞绵绵,瓞是小瓜,与“蝶”同音,采用谐音法,祝颂多子多孙。《诗·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有瓜蝶对望的形式,也有瓜蝶与花朵、枝叶的纹样组合(如图3)。“猫蝶纹”祈祝长寿,“耄耋富贵”多指老人长寿安康。猫蝶与牡丹、菊花等共画有富贵耄耋之意,与寿石、菊花结合则有寿居耄耋之意,寄托了人们的美好祝愿(如图4)。“百蝶纹”寓意富贵,《尔雅·释言》曰:“八十为耋。”因“耋”与“蝶”音同,故百蝶纹是一种象征高寿的纹样(如图5)。《红楼梦》中王熙凤曾身着一件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因群蝶娇俏,百蝶穿花纹样更适合年轻一些的人穿着,在花丛中的蝴蝶更为活泼,同样代表富贵荣华。

(二)蝴蝶纹样的图案构成原则

蝴蝶纹样的图案构成方式多样,几乎涵盖了每一种图案构成法则,根据留存实物分析,有角隅适合、形体适合、边缘适合,图6袍服的下摆处填充的便是边缘适合的蝴蝶纹。蝴蝶纹样可单独使用,也可和其他纹样搭配使用。作为单独纹样使用的蝶纹,有中心轴对称式图形与均衡式图形。图7为马面裙下摆侧边,使用挖云工艺的对称式蝴蝶;图8则为均衡式,看似左右对称实则不然。此外,在服饰边缘部分,也常使用二方连续蝴蝶纹样装饰在衣襟、下摆或者衣袖边缘,四方连续样式则较为少见。

(三)蝴蝶纹样的色彩应用原则

根据传统蝴蝶纹样曾出现的色彩和各朝代主要流行的色彩认知,可以归纳总结出蝴蝶纹样的色彩应用多样,主要有红、黄、蓝、绿四种色系,其他颜色多作为辅助色使用(如图9)。

依据中国传统色历史,参考色彩与阴阳五行,归纳蝴蝶纹样的传统色彩认知。中国传统五色体系中,黑、白、青、黄、红五种色彩被称为“正色”。这些颜色在阴阳五行中以黄色为中心点,按照青对应东、红对应南、白对应西、黑对应北的顺序开始循环,形成古代人特有的宇宙观。

四、蝴蝶纹样与现代设计

图案学研究是设计专业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中应用创新的重要性。蝴蝶纹样在传统服饰中的表现工艺与表现形式启示了现代服饰设计的表现方式,回答了如何体现应用价值的问题,即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提升服饰的附加值。应用方法则为直接应用、间接应用,另有一种特殊的仿生设计。直接应用是指在自然界蝴蝶和传统蝴蝶纹样的基础上进行美化与改变,并非照搬照抄;间接应用是指在理解蝴蝶纹样文化内涵的基礎上,对蝴蝶“神”与“意”的延伸运用,即在蝴蝶原本图案造型和色彩基础上,寻找符合现代审美的新方式和艺术风格;仿生设计则是对其特征原理进行设计,如其机理、色彩、习性等。在服装设计上应用最多的是蝴蝶结、蝴蝶袖,在工艺设计中则有蝴蝶凳,形如蝴蝶翅膀的风扇扇叶,另外人造卫星也是根据蝴蝶体表调温原理设计出的控温系统。

蝴蝶纹样在传统服饰中的工艺手法主要有织、绣、绘、染、贴等,而现代科技发达,服装上的工艺更加多样化,有数码印花、机器刺绣、激光雕刻、3D打印等,现代工艺虽样式繁多且多为机械操作,但失去了传统手工艺的温度。

蝴蝶纹样在现代设计上尚存在某些问题。现代设计师更多把目光放到轮廓造型设计、图案布局和蝴蝶原生色彩上,对于蝴蝶纹样则稍加变化便放到现代的服装上,不够和谐美观。设计师应遵循形式美法则,审时度势做设计,留下代表我们时代特色的蝴蝶纹样作品。

五、结语

中国传统纹样历史源远流长,从远古时期的巫术礼仪开始,纹样便以神秘的形象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纹”字在古代用“文”,《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文”字:“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又言:“像两纹交互也。纹者,文之俗字。”可见,“文”有“纹样”“纹路”之意。英文单词“design”一词亦有设计、图案之意,故纹样是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传统纹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蝴蝶纹样作为传统纹样中典型的动物纹样,在唐朝时期就开始作为装饰纹样出现在丝织品上,后经过宋、明、清时代,蝴蝶纹样发展得愈加繁复昌盛。蝴蝶形象在民间也极为流行,苗族的“蝴蝶妈妈”、独龙族的蝴蝶纹面、水族以蝴蝶图案为主的传统刺绣,乃至白族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举办的“蝴蝶会”等,都为传统的蝴蝶纹样蒙上了一层神秘美丽的色彩。

蝴蝶纹样文化内涵的体现更多属于心理学范畴,与认知心理学相关,体现了人与蝴蝶纹样的不可分割性。对蝴蝶图腾的崇拜或是赋予蝴蝶纹样吉祥的寓意等都体现了人的情感化认知,人类将自身情感寄托在蝴蝶上,以此来满足自我的心理。

参考文献:

[1]吴山.中国纹样全集[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

[2]郭廉夫,丁涛,诸葛凯.中国纹样词典[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236.

[3]田自秉,吴淑生,田青.中国纹样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4-25.

[4]胡寄南.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应用[J].自然杂志,1985(3):193-196.

[5]张世富.认知心理学的动机理论及其应用[J].昆明师专学报,1988(2):8-17,27.

[6]赵璧如.再论用“认知”取代“认识”的问题──与国内心理学界一些同志商榷[J].哲学研究,1995(2):31-38,57.

[7]李洪玉.认知心理学关于回忆和再认的理论[J].心理学动态,1991(2):9-14.

[8]方俊明.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J].陕西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115-120.

[9]刘子萱.基于行为心理学学理探究色彩趋势在流行服饰中的作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1(12):61-63.

[10]杨婷玉,赵宇.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电子信息控制方舱色彩分析及应用研究[J].电子质量,2021(12):89-92.

[11]王睿琦. 几何元素的认知心理在图案设计中的运用与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20.

[12]柳沙.使用与情感——设计艺术心理学描述[J].文艺研究,2005(10):110-121,168.

[13]李阳.独龙族纹面图案——蝴蝶纹艺术符号的能值与所指[J].四川: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6(3):35-39.

[14]李心怡.清代织绣蝴蝶纹样镜化、演化与活化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7.

[15]陈信歌,侯玲玲.清代蝴蝶纹样的研究与应用[J].服装设计师,2020(4):117-121.

[16]高爱波,崔荣荣,左洪芬.蝴蝶纹样在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中的构成特征[J].服装学报,2018(6):544-549.

[17]丁希凡.蝴蝶纹样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

[18]包晓燕.蝴蝶纹样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4.

[19]高爱波,崔荣荣.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中蝴蝶纹样的装饰艺术探析[J].山东纺织经济,2016(10):5-8.

[20]彭正翔.水族刺绣图案的寓意及传说[J].农家参谋,2019:268-269.

[21]端木春.传统蝴蝶纹样美学价值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J].艺术品鉴,2017(2):43-44.

[22]赵阿心.基于中国传统图案纹样表现形式的类型分析[J].大众文艺,2022(1):41-43.

[23]高爱波,崔荣荣.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衣领部位的蝴蝶纹样分析[J],辽宁丝绸,2016(3):30-32.

[24]韩楚彤.浅谈晚清女装中蝴蝶纹样的造型特征[J].中国民族博览,2015(9):158-159,192.

[25]唐維,高赟,董怡.浅谈在服装中蝴蝶纹样的应用方法[J].服装科技,2018(7):50-60.

[26]邓启耀.灵的秘语——以苗族服饰中的蝴蝶纹样为中心[J].文艺研究,2016(2):129-139.

作者简介:

王珺,北京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创新。

王群山,硕士,北京服装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图案学。

实习编辑:王欢欢

猜你喜欢

发展脉络认知心理学应用研究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扁平化风格的界面设计研究
浅谈运用认知心理学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舞龙舞狮竞赛规则的发展脉络与现实启示
试论《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中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
PBL教学模式在认知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教育技术学历史研究方法与学科发展的多视角分析
建国初期电影歌曲发展脉络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