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维条件下的土木类课程思政探究
2023-08-02李瑾
李瑾
【摘要】土木类课程作为工科的典型课程,是当前工科高校的重点专业,理当在课程思政上走在前列,标准更高。基于系统思维条件的土木类课程思政探究以分析意义为切入点,研究剖析当前土木类课程思政开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重点从土木类课程思政的目标研究、着力重点、抓教路径、元素融入等幾个方面探寻对策措施。
【关键词】系统思维;土木类;课程思政;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11—0027—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入分析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明确强调“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指出“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研究改进土木类课程思政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导,为我们基于系统思维条件下探究土木类课程思政指明了着力方向。
一、探究土木类课程思政的重大意义
1.课程思政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开展高校课程思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着眼有效贯彻落实各级关于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相关指示的要求,立足当前高校教书育人实际,认真研究改进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工作格局,有助于引导青年人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以党、国家和人民的期望为召唤,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担负起时代赋予青年的重任。
2.土木类课程思政具有独特的学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众所周知,土木类课程属于工学范畴,教学对象缺乏系统的人文类素养和积淀,教学体系中也缺乏思政专业对学生系统性、专业化理论塑造,教学目标不同于人文类特别是政治类学生的培养,侧重点在专业知识上。因此,对土木类课程进行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和加强,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研究,有助于土木类学生打破固化的思维和思想桎梏,担负起土木类知识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进程中的使命任务,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系统思维条件下土木类课程思政探究具有丰富的实践意义。近年来土木类课程思政改革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迫切需要专业课程领域人士根据实践思考研究如何改进课程思政的现实问题。我们考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系统思维”,基于系统条件去研究提出土木类课程思政的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探索改进适应当前要求的土木类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研究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内容,挖掘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的路径和方法,提出加强和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的机制和平台,思考梳理符合客观实际的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研究基于课程思政作为“系统工程”情况下的相关保障问题,挖掘土木类课程思政改革实践过程中如何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有效经验、实践思路和有益方法,等等,将有助于推进土木类课程思政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效果[1]。
二、基于系统思维条件准确分析土木类课程思政的现状和问题
1.从改革现状上看,强在重视程度、弱在末端质效,推进力度不一。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号令之后,各高校结合实际迅速掀起了课程思政的研究探索,可以说氛围非常热烈,研究成果也不少。但从末端落实看,不同层面高校用力不够均衡,一些高校下不了决心打破以往专业课程设计的固有模式;一些高校口号声强过落实力,实际举措不多;一些高校把课程思政改革的任务层层下放,最后落到了几个老师身上,效力层层衰减。
2.从教学大纲上看,强在专业课程、弱在思政设计,匹配程度脱节。从调研情况来看,各高校土木类课程思政的教学大纲质量层次不一,有的大纲照搬照抄人文类思政课程大纲,仅仅调整了部分内容和指标;有的大纲中没有对课程思政作出专门的论述,相关内容散落于大纲之中,不好把握;有的高校甚至没有研究出专门的大纲,抓土木类课程思政凭感觉、靠经验。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大纲的指导作用,从根本上改变课程思政“地位立不起来”的问题。
3.从课程设计上看,强在显性活动、弱在融合发力,常长用力不足。调研显示,很多学生对课程思政感受“若明若暗”,印象深刻的就那么几个显性的活动。梳理来看,一些高校重视“显迹”,任务式安排几堂课,开展几个活动,忽略了融入性;一些高校没有给专业课程留足灵活空间,使得教师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束手束脚、难以根据实际开展务实有效的活动。
4.从师资力量上看,强在专业能力,弱在思政素养,质效提升乏力。从调研梳理的情况看,土木类课程的教师多为典型的工科出身,系统学习过思政课程的不多,政治理论素养与人文类教师相比有一定差距。一些高校在土木专业安排了思政教师帮带培养,一些高校还处于任由土木专业课教师自我摸索的状态。
5.从教学评价上看,强在单一层面,弱在综合评价,缺乏指标调控。课程思政重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政治要求、道德标准是其内在的衡量标准。反观现状,一些高校评价土木类课程专业建设情况,仍然单纯以“能”为先,缺乏对“德”的考量手段;一些高校评价课程建设情况,单纯以考试考核为准,没有对学生“德智体美劳”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标是教育改革的牵引,需要上下重视、科学研究,发挥引领导向作用。
6.从教改环境上看,强在逐步向好,弱在格局不够,体系支撑有限。课程思政这个命题是“大教育观”的集中反映。从目前情况看,因为自上而下都在积极研究课程思政的问题,整体的教学改革氛围很好。但从实际来看,课上课下融合不够、校园内外结合不够、教育实践整合不够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一些高校开放式教育资源有限,一些高校没有充分发掘周边思政教育资源,一些高校对已有的思政教育资源统筹使用不足。
三、基于系统思维条件优化土木类课程思政路径
1.土木类课程思政的目标研究。土木类课程思政应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宗旨,着眼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优良的校风学风、高尚的师德师风、专业的治学精神为途径,以正化纯化学生使命大德、职业道德、专业品德和个人美德为目标,以促进个人理想和社会责任相一致为落点,针对土木类课程作为工科典型学科的突出特点和专业性强的实践要求,充分调动发挥书本内外、课堂内外、校园内外蕴含的有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过土木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的无缝链接、有机融合、广域渗透,达到专业知识积累、专业能力提升和个人品德优化的一体培养塑造,确保作为土木类课程的工学学子能得到全方位的培养和发展[2]。
2.土木类课程思政的着力重点。一是土木类课程思政最为首要的是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课程思政的深远考量和战略要求,着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组织学生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安排,增强目标认同和责任担当。二是土木类课程思政最为关键的是要把学习研究土木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动力源头牵引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上来,要注重引导学生端正成才观、职业观和价值观,确保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要求相一致。三是土木类课程思政最为核心的是要以效果为导向,要注重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的有机结合,要注重调动教学环节过程中蕴含的思政有益元素和因子。
3.土木类课程思政的课程设计。优化土木类课程思政的课程设计,要重点关注“两性”。一是培养目标的一致性。比如,我们培养学生的土木类专业知识和能力,是为了培养堪当社会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抓课程思政也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目标落点是完全一致的。但专业课和思政课的关系是树人和立德的关系,我们要在目标一致性的基础之上,寻求立德树人的最大效能。二是方式方法的融入性。前段我们讲了课程思政不要照搬照抄,而要系统融合。可以考虑,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充分引入培养目标教育、社会建设成就教育、历史著名建筑传世意义教育、成功成名校友事迹教育等等,这些教育既有专业课程的功能效益,也能最大限度地将思政功能融入专业课堂之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绝佳效果。
4.土木类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贯彻落实大教育理念、践行大教育观点、走大教育路子,要做到“三个一体”:一是课堂上下一体发力。课堂上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端正学生的成才观和价值观,课堂下既要注重让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也要引导学生关心党和国家大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帮助学生思考人生方位、责任和使命,这个发力点主要在授课老师身上,必须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和立身为范的师德师风来引领。二是校园内外一体用劲。既要注重课堂教学,也要注重实践塑造,通过带学生参加课外实习,尤其是大企业大公司甚至是参与国家利国利民工程建设,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塑造与时代需求相耦合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三是德能融合一体求效。既要求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求高求精,也要求学生在为人以德上走在前列。
5.土木类课程思政的元素融入。一是课堂上要大讲中国历史上土木工程建设的优秀传统文化,把为祖国搞建设、为人民谋幸福的思想根子扎牢扎实。二是案例上重讲流传至今、价值至深、造福于国于民的经典案例,让学生体悟干出一件精品工程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增强对未来事业的价值认同,激发内生动力。三是拓展上要善用大国工匠、大国重器等央视权威经典纪录片,不断感悟中国建筑、中国道路、中国桥梁的时代成就。四是实践上要常到反映国家建设发展的大型建设现场(场景)中去,切身感受现代化转型进程中土木专业的发展前沿,增强职业荣誉感。五是活动上要用好名家名师辅导授课交流以及经验介绍,在带有模糊认识的问题上要积极主动搞好集中讨论,安排专门教师把握主旨、把住要害,引导学生消除不良认识,帮助学生端正思想价值追求。
6.土木类课程思政的教学支撑。一是专业课教师要不断提高思政能力和素养,以跟得上专业课程思政的时代要求。这方面,各高校应加大新入职教师的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的业务培养,常态开展课程思政专业讲座,支持高校教师参加思政类培训或考取思政类专业资质。二是具备条件的高校,建议每个专业课程,特别是像土木类这样的重点专业课程配置专门的思政教师,负责该专业课程思政的筹划设计和质效把控[3]。
7.土木类课程思政的配套建设。主要是树牢开放式教育培养的观念,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高校整体思政育人环境上下功夫。土木类课程思政是高校课程思政的一部分,必须融入高校“大思政格局”同步发力,否则单就土木类课程搞思政,没有良好的氛围做支撑,容易越走越“孤独落寞”。二是在全过程课程思政上下功夫。我们反复表明,搞好专业课程思政,不是一两堂课程就能解决的,必须融入专业课程全过程立德树人,所以必须调动专业课进程中所有的思政元素做工作,从教师队伍资质、教学大纲编写、教室氛围设置、教学案例精选,甚至图书馆、实训基地等都必须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搞教学。三是要在建立机制上下功夫。各高校可集中研究论证驻地可依托资源,与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历史意蕴深厚的名胜古迹、代表先进建设方向的大型基建工程等相关单位签订联合思政培育协议,带领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环境中立德树人。
參考文献
[1]黎日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思维方法——一个系统思维的视角[J].系统科学学报,2022.
[2]王萍.系统思维,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维方法[J].系统科学学报,2019.
[3]顾保国.坚持系统思维,寻求经济动态平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统思维方法[J].新湘评论,2022.
(本文系甘肃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基于系统思维条件下的土木类课程思政探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Skcsz-2021-057)
编辑:张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