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江都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3-08-01殷苑铭
李 斌,殷苑铭,张 丽
(1.扬州市江都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江苏扬州 321012;2.扬州市江都区畜牧水产技术服务中心,江苏扬州 321012)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们“舌尖上的安全”及社会稳定和谐,更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形象[1]。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按照“四个最严”指示要求,坚持“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走质量兴农道路[2]。基层农业监管部门使命强、责任重,必须扛起监管责任,抓紧抓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不断提升监管工作能力,保障人们舌尖上的安全。
1 江都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
江都区是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90 533.3 hm2、总产量为65.66 万t;江都区也是上海等外市蔬菜供应基地,西瓜、葡萄、梨、西蓝花等特色蔬果产业已成规模;生猪年出栏达35 万头,水产面积稳定在6 666.7 hm2。近年来,江都区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总抓手,牢抓农畜水产品生产各环节,加大抽检力度,农畜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
1.1 组织健全,队伍完善,责任明确
1.1.1 组织监管体系已形成
江都区自2018 年创成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以来,监管体系逐渐升级完善,已经形成由区长亲自抓、各部门单位分工协作的良性机制,区农业农村部门全面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执法职责。江都区13 个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组织架构清晰完善,其中五星级乡镇监管机构1 个、四星级4 个、三星级8 个;配备监(协)管员330 名,其中镇级监管员50 名,村级协管员280 名(每村一名),确保基层日常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1.1.2 监管责任层层压实
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全区高质量考核、乡村振兴考核中权重逐步增加,压实各级监管责任。推动落实“三定一考核”基层网格化监管模式,给监(协)管员定监管对象、监管任务,最终以年终绩效进行考核,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日常工作、标准化推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5 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奖补,促进各镇监管体系、能力水平的提升。江都区以各乡镇为载体共划分了13 个乡镇监管网格,形成了镇级监管员、村级协管员、各村(社区)内监管对象的监管网格图,深入实施网格化精准监管。
1.1.3 经费保障到位
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区财政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将监管工作所需经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执法监管)一并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全力保障监管工作需要。2020 年和2021 年监管经费分别为503.3 万元、507.7 万元。高标准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场所已建成投用,面积达960 m2,配有相关先进检测设备。
1.2 强化执法监管,坚守农产品安全底线
1.2.1 加大监测检测力度
近3 年,江都区共开展部省市区四级监测3 630批次,完成千人1.62 批次检测任务,抽检对象包括农畜水规模生产主体及种养殖散户,抽检合格率在99%以上。2022 年屠宰环节监督抽检“瘦肉精”7 364 份,检测非洲猪瘟样品3 306 份,合格率均达100%;各镇开展蔬果农药残留速测均在4 800 批次以上,全年合计5 万多批次,检测合格率为100%。2022 年全区完成10 000 批次以上胶体金快速检测。通过上下联动,加大抽检检测力度,不断提高全区安全风险预警能力。
1.2.2 始终保持严管严打高压态势
近年来,江都区深入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加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和农业投入品的抽检力度,常态化组织禁限用农兽药、水产品违禁药物(地西泮、孔雀石绿等)等的检测及农资打假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行动,2020—2022 年江都区共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32 件,案件类型包含常规药物超标、私屠滥宰、生产记录不全等,有效地从源头遏制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1.2.3 积极推进社会共治
综合运用多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宣传手段,引导构建全社会关心、多部门合作、多层次参与的社会共治局面。结合农民丰收节、农资执法下乡、新农安法宣贯等活动,年培训种养殖和农资人员4 000 多人次,发放公益广告扇等宣传品5 000 多份、各类明白纸宣传资料1万余份。对关键的地产上市散户实行“四个一、四到户”监管;在农贸市场及配送中心设立市场速测点,实时公布监测信息,千方百计营造“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产品无残留、消费无担忧”的社会氛围。
1.3 强化标准生产,培强特色品牌
1.3.1 推进标准化生产
持续推进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转化成简易明白纸、挂图等。围绕江都区主要农产品生产,制定各类农业标准110 多项,编制和修订地方标准5 个。通过农民培训、科技入户、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宣传普及农业标准,实现标准入户率100%。修订集成猕猴桃、黄桃、蜜梨、邵伯菱、罗氏沼虾和鳜鱼等特色农产品生产标准模式图20 个,建成“一品一策”示范基地20 个。
1.3.2 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
江都区所有入网主体生产记录信息及时录入江苏省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平台,指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自检,无自检能力的主体(种养殖大户及散户)开展委托检测,推动落实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根据省规模主体入网工作行动部署,动态更新农畜水产品生产主体名录,将种养殖大户及散户、收储运主体一并纳入监管网格,入网追溯主体3 528 个,共出具承诺达标合格证等追溯标签800 多万张,生产主体覆盖率100%。
1.3.3 实施品质提优、品牌创响行动
江都区农业部门积极引导资质优、主观能动性强的生产经营主体申报“三品一标”。目前,江都区有绿色食品72 个、有机农产品21 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 个,建成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小麦、水稻)生产基地16 个,全区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81.59%。积极推进品牌创建,涌现出“三邦”“吴家桥”“苏扬”“渌洋湖”“雅典娜”等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中月稻场”“荷香悦食”“宝康”等8 个产品进入省名牌农产品目录库。
2 江都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量大、监管层面广、监管风险点多。因此,基层监管人员必须切实履行职责,加强业务培训,坚持“管出来”安全;落实各项监管细则,指导生产者按标生产,保障“产出来”安全[3]。
2.1 监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近几年,江都区13 个乡镇监管机构监管网格已形成,但受机构改革职数等限制,专业监管人员配置较少,甚至不少监管员是由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或者检测机构人员兼职。村级协管员基本上也是由村干部兼任,大多数协管员精力有限,无法再投入其他工作[4]。基层虽有农业执法队伍,但大多是无证执法,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也不高,无法有效开展农资、农产品的监督抽查。因此,江都区乡镇监管体系有所弱化,基层监管的水平和效率得不到有效保障。
2.2 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有待提升
不论是规模生产经营主体或是专业合作社的种养殖,农民都是最直接的农事操作者,农民的种养殖水平直接影响着产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5]。目前,我国农产品生产者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对农业生产新技术新要求新标准的接受程度较低。规模小的生产经营主体(种养殖大户)经常出现化肥施用过量、超范围超量使用农药现象,甚至在施药后未过安全间隔期就进行采收上市销售,更有的小散户违法使用禁限用农兽药,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
2.3 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执行不够强
在区镇级基层监管中,监管制度虽已制定宣传到位,但实际执行起来存在差距,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风险点无处不在。江都区每年对乡镇监(协)管员、种养殖主体及散户开展质量安全、投入品管理、环境保护、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产品检验检测制度等培训,培训主要以单一的专家授课方式开展,生产经营主体及小农散户等难以正确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生产技术要领,导致部分制度在实际监管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监管效能。
2.4 农产品检测能力不高
江都区农产品种类繁多,涉及农畜水产品各条线,急需检测效率高、结果准、与时俱进的检测设备满足当前基层检测要求。区级检测机构已于2022年通过实验室资质认证和计量双认证,由于双认证通过时间短,检测参数不多,许多新型农药、高毒高残留农药仍无法检出。13 个乡镇监管机构虽都具备快速检测室,但机构里专业检测技术人员相对较少,加上基层检测人员年龄老化,检测技能不熟练,检测能力普遍不高;且检测品种较为单一,仅能检测蔬菜、瓜果等,增加了农产品上市的风险[6]。
3 对策与建议
3.1 强化监管体系,巩固国安县创建成果
持续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考核各项工作细则为要求,健全完善基层长效监管机制,通过不定期督查检查,巩固提升安全县创建成果,拉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水平。江都区13 个乡镇借助乡镇监管机构提标创优工程,建设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村级服务站点,落细落实“三定一考核”基层网格化各项监管制度,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突出重点,狠抓节点,精准监管,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3.2 加强安全监测,提升风险预警能力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是提升风险预警、推进标准化生产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农产品上市的第一道质量关。根据全区13个乡镇种养殖习惯及季节性变化,适时调整监测方案,突出重点,持续加大监测品种和范围,增加监测数量、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加快推进乡镇农药残留速测快检方式升级,扩大胶体金免疫快速检测范围,逐步覆盖农畜水产品。创新监测模式,提升检测技术水平,提高检测的准确率,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7]。
3.3 加强追溯体系建设,提高合格证出具率
扎实开展追溯体系建设,对已纳入省追溯管理平台的规模主体开展督查巡查、产品检测、合格证出具等提质增效培训,引导新型主体注册并运用省追溯管理平台。在全区推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指导督促生产经营主体主动出具合格证,鼓励农产品带证入市。加强与市场管理部门的协作,以市场准入倒逼机制推动合格证制度的有效落实。
3.4 加强执法监管,推动专项整治
深化“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强产管联动、部门协作,强化源头治理。①加大巡查督查力度,及时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督导生产经营主体建立和完善生产记录。②加大监督抽检力度,充分调动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部门,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对江都区生产基地进行全覆盖监督抽查,加大对小农散户的随机抽查力度。③加大对不合格产品的查处力度,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执法,切实做到有案必查、查必到底,强化行刑衔接。
3.5 加强宣传培训,推动社会共治
2023 年利用食品安全宣传周、农民丰收节、农资下乡进村等重大活动和重大节庆,组织开展新的农安法“进机关、进企业、进市场、进社区、进乡村”等普法系列宣贯活动。以入网主体为重点,推动实现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平台网上宣传、农安法“明白纸”或挂图、禁限用农兽药目录上墙,“一网、一图、一目录”全覆盖,营造消费者放心消费、全社会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