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对食品安全的重要作用探究
2023-08-01徐传霞张晓燕郭国栋
徐传霞,张晓燕,郭国栋
(菏泽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山东菏泽 274100)
食品检测工作,主要就是根据食品安全规范与标准,灵活利用各项检测技术与设备对食品进行抽样检测,分析食品内的营养成分、农药残留成分及微生物含量情况,综合判断食品样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从而维护食品的安全与稳定,为人们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饮食环境。就目前食品安全及食品检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食品检测具有辅助落实食品安全标准、维护食品安全等多方面作用,同时对于确定食品风险等级、整肃食品行业环境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发挥食品检测的重要作用,应具备完善的检测标准[1]。
1 食品检测现状
十八大以来,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提出食品安全治理相关政策,同时各地区纷纷响应号召,根据地区情况持续推动食品安全的控制与管理,食品检测也逐渐成为有效控制食品安全、落实食品安全规范、辅助开展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其中,食品检测技术是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防控、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各地区不断加强对食品加工制作、质量安全、营养健康、冷链物流等各个环节检测技术的研究,不断调整食品检测工作,成立食品检测实验室、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数十年期间,已经获得了丰富的食品检测工作成果,包括食品真实性鉴别技术、有害物控制技术、食品化学有害物质检测技术、食品贮运保鲜技术等。
2 食品检测对食品安全的重要作用
立足食品安全中的食品检测背景,可以明确看出食品检测工作在维护食品安全、协调食品市场与环境、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在推动食品安全标准落实方面的作用。根据目前食品安全领域发展情况,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食品检测检验体系,在这一体系支持之下,技术人员规范开展食品检测工作。在食品检测工作中,技术人员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标准要求,将“安全标准”作为评估食品微生物安全性、食品污染情况的依据,从而判断检测对象是否符合安全标准要求,是否能通过检测。由此可见,食品检测工作,不仅可以及时检测出食品安全问题,更可以推动食品安全标准的落实。技术人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规范文件内容,进一步了解食品安全质量的标准、安全规范、卫生要求等,这些都是食品检测工作实施的具体依据。开展食品安全的检测工作,根据食品安全标准落实各项检测技术与流程,不仅能够贯彻践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还可以满足安全规范要求,确保食品安全标准落到实处。由此可见,食品检测助力食品安全标准的落实,充分发挥食品检测效用,持续推进安全标准的落实与完善,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整体水平[2]。
(2)在明确食品安全风险等级方面的作用。食品进入市场之前,地方食品安全部门会对食品进行评估与分析,评定其是否包含危险因素,是否符合规范标准,是否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在这一环节,技术人员需要利用食品检测工作,对食品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再次对其中有害成分、有害风险进行评定,细化风险等级。①在食品检测工作中,对食品安全的定量分析、定性评估涉及多个学科内容,包括农学、生物学、统计学、毒理学等。②食品检测工作中,技术人员遵循规范检测流程,按部就班开展检测工作,不仅可以精准分析出食品内的各项有害物质与成分,及时发现安全风险隐患,也可以利用检测结果作为安全风险等级评估依据,进一步明确食品样品的安全风险等级。
(3)在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方面的作用。食品安全关系着现代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食品检测是食品行业主要环节之一,为食品安全控制、食品行业管理、食品生产加工管理、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原材料质量控制等多项工作而服务。食品行业涉及广泛,内部产业环节较多,包括食品原材料的采购与使用、食品加工生产、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包装、食品物流与储存、食品销售等。这些环节中,开展食品检测工作,能及时发现各环节中出现的食品安全隐患,比如有关部门对食品加工企业进行抽检,对生产现场的原材料质量进行检测,或者对食品产品内有害物质成分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勒令生产企业整改,起到督促、约束的作用。由此可见,面向食品行业各个环节开展食品检测工作,能够有效督促食品行业主体主动遵循食品安全标准,充分调动各主体维护食品安全与质量的积极性,从而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3]。
3 食品检测技术提升策略
3.1 持续完善检测标准,强化食品安全保障效用
食品检测有助于落实食品安全规范标准,而食品安全标准也可以为食品安全控制提供依据。近些年,我国食品行业快速发展,食品类型愈发丰富,食品安全的检测需求愈发多样。因此,应结合当前社会发展水平与食品行业的发展需求,持续完善、细化与更新食品安全标准,提出更加详尽细致的检测标准,从而为规范高效开展食品检测工作、践行食品安全要求提供依据[4]。①应当根据不同时期食品行业发展的差异,分析这种差异引起的食品安全隐患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食品市场逐渐呈现电商化、全国化的发展趋势,食品市场从单纯的线下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此时原本针对线下销售的食品检测要求、食品安全控制标准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需要根据当前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提出针对线上销售与流通、线下销售两个情况的食品检测标准,完善食品检测标准体系。②应当考虑不同地区的食品检测差距,统一各地区的食品检测标准,进一步强化检测工作的食品安全保障作用[5]。
3.2 健全食品安全检测机制,规范食品生产经营场所
食品检测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障食品安全。建议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自身职责,立足实际情况整合食品加工生产、经营销售各个流程的检验检测工作环节与流程,提出针对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检测技术操作要点,提出相应的检测质量责任制度、食品安全责任制度,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检测机制[6]。食品安全检测机制的建设与完善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检测强度,提高检测效率,更能及时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发现食品安全不达标的产品,同时对存在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警告、惩罚、督促等,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经营场所,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充分发挥食品检测对食品安全的重要作用。还可以利用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搭建食品检测评估体系,在遵循法律规范开展评估工作的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食品检测监控,提升检测分析的精密性,进一步提高食品检测结果的利用率,为维护食品安全提供支持。
3.3 加强先进检测技术推广,维护食品安全与稳定
先进的检测技术是开展食品检测工作的主要因素,也是维护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要想持续高效地发挥食品检测工作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要作用,就应当加强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充分发挥先进技术优势。近些年,食品流通渠道逐渐丰富与拓展,食品类型愈发丰富,大大增加了食品检测工作量。因此,应尽快加强对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积极推广目前检测效率较高的技术,如酶抑制技术、免疫分析技术、生物化学快速检测技术、化学比色分析技术及纳米技术等[7]。建议根据不同技术的应用特点和优越性,将其推广到不同的食品检测环节,如通过免疫分析技术可以精准识别出食品中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等数十种农药成分,则可以将其推广到农药残留检测环节。再如,利用生物化学快速检测技术能够及时快速地识别出食品中的大肠菌群、致病微生物等,因此可以将其推广到食品质保、食品质量检测中[8]。将合适的技术推广到相应的领域与工作环节中,不仅可以为食品安全控制提供可靠技术支持,更可以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进一步促进我国食品检测工作模式的发展,维护食品安全与稳定。
3.4 更新检测技术,持续优化检测工作流程
随着我国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食品产品类型日益增加,对食品检测技术、食品检测工作效率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相关人员应积极转变传统食品检测理念,主动顺应食品检测发展趋势,对传统的检测技术及操作步骤进行创新,进一步提升食品检测质量。例如,化学比色法是在化学颜色反应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要将实验中的颜色变化对比样品检测卡颜色与标色卡的颜色,就可以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化学比色法在检测中的显色速度快、显色结果更加直观,其操作更加便捷。现如今,常见的化学比色法有关技术包括试纸比色、试纸色谱比色、试管比色等。再如,免疫分析技术是一种将免疫反应与现代测试手段相结合而建立的超微量测定技术,包括免疫胶体金技术、酶联免疫技术,可以用来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有害微生物等,具有检测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灵敏度高的应用优势[9]。
3.5 利用大数据技术辅助,构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评估体系
食品检测对于落实食品安全标准、维护食品安全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高效地发挥这一作用,利用食品检测工作加强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应当不断尝试利用先进技术加强食品检验检测的控制,规范检测过程、保障检测结果。关于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以食品安全为核心的检验检测评估体系,具体方法如下。①政府部门加强检测技术的研发与革新,确保各地区食品检测部门、第三方机构均拥有先进的检测技术、检测设备;鼓励与支持食品检测技术的自主研发、成果转化,在降低食品检测成本的同时提高检测效率[10]。②利用大数据技术将检测结果和食品加工生产业相联系,整合分析各个环节的食品加工生产数据,这些数据由地方食品监督部门、市场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以此利用食品检测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从源头控制食品安全问题。③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各地区的食品检测数据与信息,形成庞大数据库,同时系统建立相应的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利用系统溯源与控制[11]。
4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检测对于食品安全而言具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安全规范与标准的落实方面,更体现于食品行业的整体层面。在实际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根据食品安全控制与保障需要,灵活选择合适的食品检测技术,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食品检测与评估,还应当进一步搭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体系与机制,进一步为安全导向的食品检测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