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下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跨境产业链构建研究

2023-07-31陈美玲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3年4期
关键词:服务贸易

陈美玲

摘要:随着中国-东盟合作的加深和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提高产业链互联互通水平已成为推动双方贸易关系更加紧密、增强服务贸易的互补性及推动开放格局的必要手段,构建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跨境产业链成为加快提升中国-东盟贸易关系的紧密性、增强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的互补性、推动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的开放格局形成的应然之举。文章拟采用政策分析法,对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跨境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跨境产业链的构建途径。为推动中国和东盟各国服务业的互补性发展,促进中国-东盟的服务贸易开放与发展,应鼓励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建设跨国服贸投资平台,增强双方的沟通与交流。

关键词:服务贸易;跨境贸易;产业链构建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3)04-0037-05

0 引言

中国经济转型高速发展的阶段,产业链与企业供应链之间的关系密切,融合创新发展是企业新旧能源转换、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中国强企强国的必由之路。2021年11月,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进一步明确中国和东盟就《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联合声明》,加强中国-东盟自贸区构建,在数字经济领域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同时,根据《中国-东盟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中提出,要提高中国和东盟的互联互通水平,加强合作,提高本地区供应链的连通性和韧性,推进数字互联互通,确保区域供应链稳定畅通。中国-东盟服务发展贸易的趋势下,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跨境产业链融合互通,是在全面对外开放的大格局下,开拓区域经济的“双循环”发展,构建北部湾经济带的贸易新趋向。

许多学者已对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及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发展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趋势,包括服务贸易产业的结构、国际竞争力及政策环境等。二是广西区域企业在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广西区域企业在国际服务贸易竞争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三是分析东盟国家间产业协同发展的模式及其对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的影响。上述研究为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跨境产业链构建提供了发展思路,但仅从局部展开讨论,忽略了服务贸易产业链建构的整体性。因此,将对上述3个研究焦点进行深度整合,从顶层设计出发探讨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跨境产业链的整体性构建,并关注服务贸易开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数字化、智能化等新趋势。

1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下构建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跨境产业链的价值意蕴

1.1 提升中國-东盟贸易关系的紧密性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东盟构建经济共同体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广西区域与东盟跨境产业链融合、广西北部湾区域经济稳健上升的基础,同时促进中国-东盟贸易关系更紧密。广西地处“一带一路”经济带,区域贸易位置优越,其劳动力、交通等资源丰富,具有构建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跨境产业链融合的天然优势。开展中国-东盟的经济贸易是中国经济贸易“双循环”的关键环节,为中国打造全方位的国际贸易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和东盟东盟各国已经成为各自的重要贸易合作伙伴,共建经济命运共同体的趋势势不可挡。2022年,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增长趋势迅猛,作为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的开端,经济贸易的往来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北部湾经济区构建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贸易产业链,助推我国的服务贸易转型升级,以期进一步强化中国-东盟的经济贸易合作关系。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RCEP)带来的贸易联动效应下,区域企业与产业链的融合将更为紧密;同时,在政策的红利持续释放中,将促进区域内各国经贸往来更加密切。

1.2 增强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的互补性

中国正在经历服务贸易转型升级,根据《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指数报告(2021)》显示,2020年中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到54.5%,超过制造业16.7百分点,服务型消费占比超过45%。在RCEP的推动下,中国-东盟的双边贸易关系与服务贸易的互补性增强,服务贸易在经济大势下,其贸易进出口的需求不断增加,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重组升级,广西面临新旧能源转换的重要节点,东盟国家处在经济飞速发展、高素质但低廉劳动力增多的关键阶段,通过构建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贸易产业链,广西区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实现劳动力进口,解决广西甚至国内的劳动力成本增加的问题,增加广西区域企业的利润空间,提升产品赋值;同时,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出口东盟,又能促进东盟地区经济收入增加,使中国-东盟的贸易服务互补性增强。此外,中国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其制造装备水平占据全球产业链顶端;东盟国家则在工业化初期,资金、技术及人才都是影响东盟国家的工业化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开展中国-东盟的服务贸易在基础设施建设、电子商务发展等方面极具潜力,因此构建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贸易的产业链是增强中国-东盟贸易服务互补性的必由之路。

1.3 推动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的开放格局

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合作正逐渐成为双方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领域,也是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和提升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双方交往不断加深,中国-东盟之间的服务贸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其中广西因处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中国与东盟跨境产业链上的重要节点。广西在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扮演桥梁的重要角色,拥有陆上、海上多种交通方式,具有丰富的资源储备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为中国与东盟跨境产业链上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当前,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领域仍然相对保守,受到法规、技术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而中国的服务业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是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等领域的能力服务已经得到全面提升。广西地处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交界地区,加之其旅游、文化、教育等服务业的需求量大,使广西成为推动双方服务贸易开放的重要平台。随着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进一步扩大和复杂化,企业需要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积极开展服务贸易。广西作为中国企业进军东盟市场的重要门户之一,通过与东盟本地企业合作,共同打造跨境产业链,可以实现各自优势的互补和共同发展,提高其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2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趋势下构建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跨境产业链的现实困境

2.1 贸易壁垒较高

根据2022年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在双方贸易总额中,东盟对中国的出口额为4 860亿美元,中国对东盟的出口额为3 870亿美元,总额达到8 730亿美元[1]。但是,东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依然较高,包括国家之间的各种服务标准、认证体系、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尽管东盟十国与中国签订RCEP达成要实现90%以上货物零关税的共识,但关税壁垒仍然存在且非关税壁垒覆盖商品的比例为23.8%,高于中国对欧盟、日本和韩国的比例[2](如图1所示)。贸易壁垒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各自制定的服务技术标准及认证和检验等环节存在的差异。目前,中国向东盟出口的服务面临着国际质量认证和安全标准等多项要求,而这些标准往往与东盟国家的标准存在差异,导致服务无法顺利进入对方市场。此外,对广西区域企业来说,东盟国家的海关清关手续烦琐,办理速度较慢,增加了服务贸易成本和进出口运作时间。

2.2 融资困难

在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下,构建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跨境产业链不仅面临贸易壁垒的困扰,也存在融资难题,尤其对于广西企业而言,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等原因,融资困难问题更加突出。从数据上来看,截至2022年底,广西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 603.5亿元[3],但是这个数字相比于东部省份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如图2所示)。对不少企业而言,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会成为它们跨境产业链合作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银行对于风险控制更加谨慎,需要企业有强大的盈利能力、高品质的抵押物或担保及良好的信用记录等多种条件。然而,广西地区的实体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面临竞争压力较大,这使得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更大。构建广西企业与东盟跨境产业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生产、销售、物流等诸多环节,然而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货币政策、汇率波动及地缘政治风险等不确定因素,有可能对跨境融资产生负面影响。此外,由于资金积累周期长,部分企业可能还没有获得足够的资金用于发展自身,这也制约企业跨境产业链的建立。

2.3 文化沟通障碍

在中国-东盟服务贸易趋势下,构建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跨境产业链面临的文化障碍源于中东南亚国家所处的不同历史背景、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因素,文化障碍主要表现为语言沟通、商务礼仪、法律制度等方面。在语言沟通上,东南亚国家语种繁多,例如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国都有各自的官方语言,而汉语则只在华人聚居的地方相对常见。由于语言差异,在与东南亚国家的企业和人士接触与交流时可能出现语言障碍。根据《东盟发展报告(2019—2020)》中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增长的过程中,约70%的企业认为语言障碍是阻碍合作的重要原因[4]。在商务礼仪上,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礼仪文化具有一定差异,不同的商务礼仪可能会对合作双方产生困扰和误解。在法律制度上,东南亚国家的法律体系不尽相同,有些国家的法律文化与中国的法律存在较大差异。这就使广西企业在跨境合作中潜在一定的风险,需要额外注意并做好相关风险防范措施。

3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趋势下构建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跨境产业链的路径选择

3.1 鼓励贸易自由化、便利化,降低企业跨国贸易成本

构建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跨境产业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是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服务标准差异、认证体系差异、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企业间的贸易往来,增加了跨国贸易成本。为此,鼓励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成为重要的路径选择之一。只有降低贸易壁垒,推进互联互通,促进贸易合作的良性循环,才能实现中国与东盟经济互补优势,打造更加紧密的区域经济合作关系(如图3所示)。

(1)制定共性服务标准规范,结合差异化的服务市场需求,形成科学、完整及具有普适性的服务标准。首先,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中国-东盟服务标准机构,通过整合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服务标准,该机构可以形成科学、完整及具有普适性的服务标准,并结合当地的服务市场需求进行相应的改良和优化。此外,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关键环节进行深入分析及研究,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标准。其次,针对每种服务类型,需要评估已有的标准和规范,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整合和改良。可以借鉴和融合ISO等国际组织公布的标准制订行业标准[5]。最后,通过广泛的讨论和调查收集相关行业管理者和服务提供者的反馈意见,从而形成最终标准。同时,需要持续完善和更新服务标准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定期对服务标准进行评估和更新。

(2)完善企业互相认证机制,降低企业跨国服贸中的認证成本与风险。跨国贸易活动是随着全球化趋势而日益增多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互相认证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认证,企业能够得到其他企业和政府机构的信任,从而提高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建立统一的认证标准,降低跨国贸易中的认证成本,同时保证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企业认证标准是相关的,避免因为认证标准不同而导致认证无效。在加强信息共享和保护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认证监管机制,对认证机构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注册管理,确保其资质和能力符合标准,提高认证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3)建立贸易协议,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各国应通过建立贸易协议降低关税与非关税,有助于促进出口和进口贸易的均衡发展,提高商品供给质量和效率。一方面,应该降低不合理税率,消除隐性关税,增加产品竞争力。提高全球贸易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并确保各国间的价格和贸易政策得到正确的管理和评估。另一方面,应制定关税配额。促进贸易均衡发展,打破单一供应商的垄断现象,维护市场的竞争秩序。值得重视的是,过度关税会引发跨国交易矛盾,因此在实施策略时,各国应酌情缩减和消除非关税限制,推进广西与东盟国家经济繁荣。

3.2 建设跨国服贸投资平台,降低企业融资难度

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合作发展迅速,但在实践中也遇到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这主要是受到广西地区实体经济滞后、货币政策和汇率波动及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的影响。为更好地推动广西地区企业与东盟企业跨境服务贸易产业链的构建,建设跨国服贸投资平台成为一种可行的路径。该平台(如图4所示)可以提供便捷快速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使企业能够更好地融入东盟产业链,实现共赢发展。

(1)推进跨境互联网金融建设。互联网金融即通过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等手段,利用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方式对各类金融资产进行投融资交易和管理。在建设跨国服贸投资平台方面,引入互联网金融技术能够提供便捷快速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一方面,要制定相关政策。推进跨境互联网金融建设需要政策和监管部门的支持和配合,确保跨境互联网金融的安全和可靠性。另一方面,推广跨境互联网支付体系,实现货币和交易的无缝对接。

(2)加快“中国-东盟”一体化资金集资速度。随着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面对资金的积累和合理运用问题。加快“中国-东盟”一体化的资金集资速度,可以帮助企业更快地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首先,需要多方联合创新,借助有关部门和各种服务机构的资源,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和帮助,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信息咨询和金融服务[6]。其次,需要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提高投资效率。最后,在加快“中国-东盟”一体化的资金集资速度时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对接机制,促进投资合作更好地交流和协作。通过广西与东盟优秀企业之间开展交流活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多方各自专长的融合,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

(3)开展跨境融资担保服务,提高企业获得融资的能力,降低非贷款融资成本,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跨境融资担保服务实现的前提是拥有一个稳定可靠的信用评估体系。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用评级机构对国内外企业的信贷记录、交易记录等指标进行评估,并为其量身打造相应的融资产品企业信息纳入信用数据库,让其经营报告可视化,有效减免担保流程。此外,建立与国际商事仲裁机构合作的制度机构,以协调引入争议解决机制,并为各方当事人提供有关跨境涉诉维权的支持和服务。

3.3 加强双方沟通交流,提升企业跨文化经营能力

在当前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趋势的背景下,建设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的跨境产业链迫在眉睫。然而,由于双方文化差异较大,加之历史、语言、习俗等因素的影响,企业间存在缺少信任和互相不了解等问题,使跨境合作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存在语言、礼仪、法律三大文化障碍,只有深入理解及尊重双方的文化背景和商业规则,才能够有效地进行商务谈判和资源整合(如图5所示)。

在打破语言障碍方面,企业可以招聘语言专业人才,帮助企业与东盟国家之间实现顺畅交流,进而促进合作和发展。通过引进精通英语、马来语、泰语等多种语言的员工,可为企业架起沟通的桥梁,实现双方的双向交流,并防止由于语言障碍导致商业谈判脱节,从而增加合作的机会。同时,要注重实践性操作,促进员工的语言学习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类型制作双语的手册或宣传材料,让东盟国家客户更加容易了解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特点,并在若干次交流后,逐步建立起信任感和合作动机。

在跨文化贸易中,高度重视商业礼仪不仅是一种尊重对方文化的表现,也能够增加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感和友好关系。东盟各国文化习惯各异,其商业礼仪也有所区别[7]。首先,企业可以编制商业礼仪手册,培训员工的商务礼仪能力,提高团队的管理素质,从而更好地完成各项业务。在异质性法律制度沟通方面,企业可以招聘具有国际法专业背景和相关经验的人才应对异质性法律制度的挑战。其次,要注重风险评估,及时且准确地评价当地的市场环境和法律政策,避免可能出现的风险。同时,需要注重合同的制订和履行,确保企业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合作能够在法律框架内得到较好的保障。最后,要与当地政府部门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当地的法律政策和监管标准,获得必要的许可和证书等,这是解决异质性法律制度沟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与当地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法律环境和政策规定,有助于企业更加顺利地开展业务活动。

4 结语

随着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共同体建设,服务贸易占比逐漸增加。作为一个地缘相邻的省份,广西应该把握机遇,在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下,积极构建广西区域内企业与东盟跨境产业链,以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面对贸易壁垒、融资困难、文化障碍等方面的阻碍,需要采取多种手段保证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的跨境产业链能够顺利运转。同时,企业应该主动拥抱这一趋势,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经济开放与贸易自由化,构建更加互利共赢的关系。但是,本研究仍然缺乏对产业链构建的前瞻性发展趋势的探讨,虽然本文已提及数字化、智能化等新趋势,但是缺乏深入探究这些趋势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在下一步研究中,要重点关注服务外包、移动通信、数字化贸易等新的增长点。

5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2022年1—12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在线查询数据[EB/OL].(2023-01-20)[2023-05-23].http://tjs.customs.gov.cn/tjs/zwdt65/4122702/index.html.

[2]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PHBS智库.2021年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分析和展望报告[EB/OL].(2021-08-11)[2023-05-23].https://thinktank.phbs.pku.edu.cn/2021/zhuantibaogao_0811/39.html.

[3]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2022年1—12月广西进出口贸易分类统计表[EB/OL].(2023-02-23)[2023-05-23].http://swt.gxzf.gov.cn/swsj/dwmysj/t16335376.shtml.

[4]东盟黄皮书.东盟发展报告(2019—2020)[R/OL].(2021-03-01)[2023-05-23].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12415082.

[5]宋明顺,刘畅.ISO9001认证对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商论,2023(6):1-3.

[6]李世炎,何冬莉,余坤莲.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影响因素研究——以广西贵港为例[J].区域金融研究,2019(9):30-35.

[7]韦婉莉.基于跨文化视角的中国-东盟商务礼仪对比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5):417.

猜你喜欢

服务贸易
内蒙古旅游业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分析
美国服务贸易发展与中美服务贸易互补性分析
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广西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路径研究
比较优势条件下的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跨国投资与服务贸易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