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与重塑:网络舆情视域下高校公信力建构路径探究

2023-07-30王嘉闻曹江

文教资料 2023年7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公信力高校

王嘉闻 曹江

摘 要:高校公信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树立良好公信力已成为自媒体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网络舆情视域下高校重塑公信力需要明确其价值意蕴,直面网络话语叙事模式单一、网络谣言传播肆虐、网络圈层群体极化、网络舆情研判欠缺等现实困境,从发挥权威信源独有优势、坚守信息真实底线思维、增强议题传播共鸣力量、推进共建共治认同生态四重维度入手,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完善政策法规、畅通利益表达、优化智能管理,创新高校公信力综合提升可行路径,推动高校软实力的发展和建设。

关键词:网络舆情 高校 公信力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交流交融交锋的新态势,以及网络虚拟空间信息互联互通的新情况,高校公信力认同工作面临着多重挑战。随着公众参与意识的觉醒,开放的网络空间已成为众多话语势力争先发声的舆论场地,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影响着公众对高校主流权威公信力的认知,使其呈现出多重风险表征。重视网络舆情,加快推进高校公信力建设,有利于加强公众与高校间的有效沟通,切实推动诉求问题解决;有利于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氛围,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这不仅是高校和谐稳定校园建设的应然之意,而且是提升高校危机应对水平、树立良好公信力的必然选择。

一、网络舆情视域下提升高校公信力的价值凸现

互联网媒介技术的普及使社会个体原有的相对稳定封闭的交流环境受到冲击,网络虚拟空间成为公众追捧的新型传播场域。夹杂着多元价值观的信息容易引发青年群体的思想困惑,甚至诱导其陷入错误思潮言论的漩涡之中。此时,一旦产生“信息空白”,就极易加速公众在“补白”中夹杂个人情绪和偏见,导致高校公信力流失,造成社会失序,加剧公共危机的衍变。

因此,高校要在危机治理和公共服务中积极履行主体职能,在与公众的互信与监督中赢取良好的公信品质。

(一)公信力是高校维护社会稳定秩序的重要保障

新媒体语境下,公众在社交媒体“沉默螺旋”效应促使下,不断排斥和挤占他人意见空间,从而增加高校公共决策的不确定性。网络虚拟空间的存在使得匿名传播成为可能,其对现实社会的不断解构,消解着真实世界对个体伦理、道德言语行为等社会规范的原有界定。[1]公众在网络空间中摆脱了现实社会关系压力的抑制与约束,风险信息在集群性认同中被无限放大,高校主流话语完整叙事被不断削弱,传统价值受到极大冲击,公众对高校公信力认同缺失成为越来越严峻的社会问题。正如亨廷顿所言,在渴望与指望之间,需要的形成和满足之间造成巨大差距,这一差距就造成了社会颓废和不满。[2]

危机语境下增强公众对高校公共危机应对信任程度,培育高校公信力认同,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

(二)公信力是高校营造和谐网络生态的有力资本

随着公众民主价值观的崛起,网络多元圈层的局限认知风险不断叠加,直至衍变为群体共享的价值倾向,施加并影响于个体之中,原有的个别理性信息被弱化,大量同质性信息涌入,非理性的个性信息迅速扩散,使青年群体在虚拟场域中形成不同圈层的自我认同,盲目偏激的心态促使他们维护所属群体而排斥一切与其观点不一致的意见和理论,对高校公信力造成威胁。

因此,网络舆情视域下,高校需明晰公众利益诉求,通过营造平等理性的讨论氛围,实现个体情感逻辑与高校理性逻辑的完美融合,促进公众对高校公信力权威的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有效实现高校营造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网络空间的目标。

(三)公信力是高校争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必然选择

戴维·伊斯顿指出,如果一种意识形态能够成功地捕捉系统大部分成员的想象力,并激发他们的期望,那么,随着一个意识形态明确或含蓄提出的诺言和目标的实现,它在社会成员中引起的满足将足以保证支持的继续输入。[3]以意识形态为根基达成的价值认同是高校提升公信力的现实需要。意识形态是人们在虚拟空间回归价值属性,进行价值判断的坐标轴,是虚拟空间的价值灵魂。[4]全球化发展趋势正强有力地挤压本土文化的生存空间,高校话语主体权威性和约束性被一定程度地瓦解,公信力认同更加举步维艰,置身圈层信息茧房和用户个性推荐的传播格局下,社会传统价值和原有认知共识逐渐被剥离,人们对权威主流信息由全盘吸收转变为批判审视。

因此,只有有效提升高校公信力,实现集体信任,才能促使公众在理性基础上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巩固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二、网络舆情视域下高校公信力流失的风险表征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网络舆情对高校公信力发挥造成了极大的干扰,提升公众对高校政治信任的前提应进一步明晰当下高校公信力流失的风险表征。

(一)单一网络话语叙事,高校信息发布模式粗放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众接触使用媒介的出发点是满足个体的实际需求,而公众在接触媒介时也是带有选择性的,更愿意在过去接触使用的经验基础上做出再一次的判断。对媒介的评价与选择,除了信息内容本身,传播者在传递内容时的表达方式也深刻影响着公众的选择心理。高校的话语表达方式多以公文式文字为主,缺少了信息的符号情感。进入信息交互便捷的网络时代,网络微叙事平台正渗透进青年群体生活的方方面面。青年群体更倾向于在网络空间以灵活多变的形式了解社会热点话题。

社会多元文化传播和话语交流的方式,正在从宏大叙事模式向个性化凸显的微叙事模式转变,这要求高校在应对网络舆情中加强了解各种媒介技术特性和传播特点,创新话语方式,调适传播手段。

(二)謠言衍生次生舆情,高校危机应对公信力被稀释

奥尔波特与波斯曼曾指出,谣言传播与事件重要性和信息模糊性传播有正相关关联。[5]社交媒体信息生产方式打破了传统时期信息单向度线性传递,个体媒介使用权和话语表达权极度扩大,信息发布呈现出零散性、碎片化特征。社交媒体传播特性使得碎片化网络舆情信息瞬间扩散涌现,此时,如果高校权威官方信息无法及时传播,或者已经发布的信息无法全面展现事件真相,将会进入重要事件信息空窗期,公众在变幻莫测的话语情境下主动夹杂个人情绪、猜测甚至偏见,主流核心信息因为夹杂多元个体意见开始逐渐失真,网络谣言在集群性恐慌焦虑情绪渲染下衍生次生舆情,推动社会风险不断扩大,进而引发极端行为,极大拷问高校治理能力,稀释其官方权威信息的公信力。

(三)网络圈层群体极化,高校主流权威引领力滞缓

在网络虚拟场景中,公众更多会与个体所处圈层内的成员产生信息交往互换,相同的圈层无形中使公众承担着共同的社会角色,相似的认知态度都将加强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圈层化的传播生态建构了公众对不确定风险的恐慌,群体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信息的相互传播而得到加强,在社会因素和情感认知促使下,易使一种观点朝着极端的方向转移,从而生成群体极化。这些未经核实、过滤的信息内容极易带动、激化非理性情绪,通过互联网构筑的“信息茧房”,促使意见气候趋向一致,极大弱化了高校主流话语的介入引导,从而不断削弱公众对高校的公信力认同。

(四)网络舆情研判欠缺,高校信任建构有效力匮乏

舆情研判不仅指在第一时间发现信息价值内涵,还包含对于大众媒介传递信息真伪甄别、梳理“事实信息”背后隐藏的“意义信息”、抓住有效时机重新提出空间议题等多层维度能力。

高校在引导舆情过程中,多以“事后引导”为主,缺乏对数据、舆情信息的综合判断,无法及时有效回应公众关注和诉求,在一定程度上给良莠不齐的信息提供了发酵空间。各种观点针锋相对,各种符号标签极易引诱虚拟空间别有用心网络推手的恶意操控,促使议题偏离事件核心,造成“反向社会情绪聚集”,严重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应对陷入失衡怪圈,增加了公众对高校公信力的认同难度。

三、网络舆情视域下高校公信力提升的四重维度

网络舆情重塑了公众对高校公信力认同的现实逻辑。建构高校公信力,需要在发挥权威信源独有优势、坚守信息真实底线思维、增强议题传播共鸣力量、推进共建共治认同生态四重维度下功夫。

(一)发挥权威信源的独有优势

高校公信力是衡量主体权威的重要标尺,也是信息传播力、引领力、吸引力、影响力存在的基础。面对公共危机引发的网络舆情,没有公众认可的公信力,就有可能导致舆论误导、社会失序、危机叠加,甚至恶化为无组织性的聚集抗争。当下,价值多元的现存格局并不代表着没有主导,越是面对自由,越是需要具有社会认同的主流信息发声表态。

高校要强化巩固主体权威地位,就必须发挥资源集聚优势,强化信息诉求的原创性,从信息源头构建信任之基。面对点状舆情,在覆盖青年群体网络事实信息表达基础上,增加个体情绪信息甄别,针对正面、负面、中立、边缘价值内容进行针对性指导,将非理性负面舆情消灭在萌芽阶段。同时主动承担责任,增加公共决策的准确性,抢占核心话语主动权,聚焦信息关键节点,塑造高校正面形象。

(二)强化信息真实的底线思维

信息真实性是高校公信力的根基,公共危机中,模糊的信息传递会加剧网络谣言的蔓延,而公众理性的批判能力是有效避免谣言扩散传播的关键环节。加强公众理性批判是建立在权威主体真实回应基础之上的,如若权威部门缺少对信息真实性和传播价值的快速识别,一味陷入同质化的跟风报道,主体公信力会在信息反转中消失殆尽,甚至加剧网络群体极化,正如古斯塔夫·勒庞所言,群体中某个人对“真相”的第一次歪曲,便是传染性暗示的起点。[6]

因此,高校要建构公信力,就必须把真实性原则贯穿落实到各个环节,加强对信息审核把关,引导公众在体验公共权力监督过程中,共同营造真实、客观、公正、全面的舆论氛围,切实坚守信息传播真实底线,维护主体公信力。

(三)增强议题传播的共鸣力量

任何代表权威主体的职能缺失都会加剧公众对高校的质疑,这种属性要求高校能够以公众视角传播信息,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核心议题,不断接近与基层民众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在社会沟通和舆论引导中,“晓之以理”远不如“动之以情”,争取人心是提升权威主体情感认同的前提,只有解决了立场问题,才能谈得上舆论引导问题的解决。[7]这要求高校在信息生产中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关注公众生存状态,启发青年对人的尊严、价值的深层思考,降低网络舆情对其心理、精神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不断拓展叙事模式,挖掘关注话题中的正向元素,加强网络虚拟空间的正面宣传,在彰显人性温暖与价值的同时,引导公众从思想上解读热点议题背后的社会问题本质,不断增强议题共鸣力量,形成良好的交流互动关系机制。

(四)推进共建共治的认同生态

马克·格兰诺维特将信任进行划分,其中一种信任就是基于群体和网络身份而有的信任,他指出,信任在那些自以为同属于一个群体的人中间更容易发生。[8]随着网络圈层信息传播格局的涌现,青年群体更倾向于根据个体个性化标准选择融入的圈层,只有符合群体认同的意见才会顺畅流通,反之,则被屏蔽在圈层之外。

因此在提升公信力过程中,高校应积极营造共建共治的协同环境,激发群体共同体意识。通过宣传、服务等方式唤醒公众互动参与热情,引导他们做到自律与他律、自由与限制有机统一,在集体合作中维护共同利益,粉碎一切荒谬错误言论企图,打击扰乱网络秩序、散布虚假信息的违法行为,在增强集体认同的实践中,构筑网络虚拟空间共同的思想基础,持续改善高校公信力认同的舆论生态环境。

四、网络舆情视域下高校公信力重塑的路径选择

危机语境下,高校公众信任建设对于维护高校公共权威主体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要做到更新思想观念、完善政策法规、畅通利益表达、优化智能管理。

(一)更新思想观念:高校公信力提升的理念重塑

传统管制型行为表现使高校陷入主體规模膨胀、职能无限、官僚倦怠的困局。网络舆情视域下,高校公信力建构的首要任务就是营造良好的观念认同氛围,突破传统管制型理念的束缚。欧文·休斯指出,“官僚制方法必然造成工作无起色和效率低下,如果必须由官方主体从事某些活动,也需要寻求官僚制之外的其他组织方法”[9]。

高校应转变工作作风,变管制为服务,将官方公共决策主张外化为具体行为,在信息发布、舆情回应、民心安抚的实践中,尊重与公众交流沟通的机会,切实解决公众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以维护好、执行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不断更新信息表达与舆情应对的方式,以为人民服务的本位思想实现与公众的良性互动,从而完成从关注“本阶层议题”向关注“大众议题”转变,形成正向社会舆论氛围,推动高校公信力提升。

(二)完善政策法规:高校公信力提升的制度供给

高校职能行为要想获得公众的支持并保持持续增长的活力,就需要结合网络信息传播格局不断进行制度供给。

高校需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公共决策制度科学化,对舆情应对决策制定形成有效约束机制,从根本上杜绝违背法律和政策规定的非理性行为。面对舆情极化畸形现象,我们应强化信息传播监督和问责制度,通过全员监督和约束保障问责,及时制止和纠正失信行为,针对过激言论及时辟谣,追究散布不实信息与偏颇言论的主体的法律责任,划分权利与义务清晰边界,增加应对程序、处置准则、回应结果透明度,确保网络空间良好信息环境,打好高校公信力认同的民众基础。

(三)畅通利益表达:高校公信力提升的组织保障

高校公信力建设必须以坚实的信息公开、利益畅通表达基础为保障,才有可能在客观真实的信息生态环境实现信任程度公正的评估。面对涉及公众利益的热点议题,来自多方介质良莠不齐的信息给高校权威公信力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如若高校在管理過程中存在信息滞后,将会加剧高校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因此,拓展公众网络民意表达途径,加强公共危机信息公开,确保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是提升公信力的必要途径。新形势环境变化要求高校积极促进公权施政民主化,搭建公众参与舆情治理平台,使网络成为汇集信息与观点的集散地,疏通非理性情绪的“减压阀”,以公开精准的回应增加高校决策的有效性。

(四)优化智能管理:高校公信力提升的技术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安全风险能力,增加安全治理的预见性、精准性、高效性。”[10]

高校需以深化智慧平台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行政公信力,加快一站式诉求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推行信息获取、舆情讨论、在线调节、电子送达、智能反馈等服务;完善智能工具辅助数据抓捕分析,积极落实法律法规推送、利益诉求回应进程、话语同盟深度分析等应用功能,以信息化技术优势促进热点问题应对提质增效;注重业务与技术融合,优化现有信息传播系统,运用大数据实现智能研判,推动舆情治理向个性化需求延伸,提高网络诉求应对的便捷性,可视化展现信息传播运营管理情况,全面深入接受不同利益主体监督,形成信息化管理、扁平化指挥、数据化支撑、层级化联动的多维度、系统性管理体系,全面保障高校信息网络安全,彰显主体权威。

五、结语

公共危机网络舆情的特殊情境为高校提升公信力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机遇。在危机中的主动作为将会筑牢施政基础,这要求高校在日常工作中应把握公信力提升的四重维度,在理念重塑、制度供给、组织保障、技术支撑四个方面持续作为,让高度认可在公众心中积淀为长久信任,不断推进高校公信力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卓.众声聒噪:网络空间话语失范与秩序建构[J].人民论坛,2019(31):78-79.

[2] [美] 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41.

[3] [美] 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80.

[4] 秦程节.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流失与重构[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55-64.

[5] [法]让·诺埃尔·卡普费雷.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M].郑若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8-10.

[6]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 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10-11.

[7] 黄睿思,那其灼.融媒视域下重大主题短视频的创意策略与传播特色[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6):69-71.

[8] 李桂秋.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功能与提升[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124-131.

[9] 杨畅.绩效提升视角的当代中国政府公信力评估实施方略[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3):38-41.

[10] 王嘉闻.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发布的修辞意识[J].青年记者,2023(2):41-43.

基金项目: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骨干专项“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中高校公信力提升机制研究”(19JDSZ3030)。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公信力高校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
香港红十字会公信力长盛不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