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阜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调查及保护对策

2023-07-30吴焕荣周付生张洪生

南方农业·上旬 2023年5期
关键词:古树名木保护对策现状

吴焕荣 周付生 张洪生

摘 要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和人类共同保存和遗留下来的珍贵物种资源和自然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历史文化、生态经济和旅游观赏价值。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档案,发现曲阜市现有古树名木17 853 株,隶属 18科21属30种,其中一级古树名木有1 155株,二级古树名木有1 862 株,三级古树名木有14 818株,分布在全市 9个镇街和1个林场,主要分布在鲁城街道文物保护区内,以侧柏、桧柏、银杏树、黄连木、国槐为优势种。分析曲阜市古树名木保护存在古树衰退现象严重、生长环境差、人为损伤、自然灾害损伤、病虫危害等问题。结合当地的区域概况、历史文化、环境和气候,总结出一套系统的曲阜市古树名木保护对策: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大力开展宣传教育,科学普及相关知识;建立健全档案,借助数字平台,做到精准监测管理;运用技术手段,提高古树保护水平;创新融资方式,多方筹集资金;提升保护力度,大力引进专业人才。

关键词 古树名木;资源;现状;问题;保护对策;山东省曲阜市

中图分类号:S757.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9.063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和人类共同保存和遗留下来的珍贵物种资源和自然文化遗产,是探索生物进化的活标本,是研究古植物地理学的“活文物”,是气象与气候变迁的“活气候图”,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历史的见证,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因此保护古树名木意义重大而深远[1]。

曲阜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出生地,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孔府、孔庙、孔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曲阜市古树名木数量众多、种类齐全,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孔庙内的“先师手植桧”“唐国槐”“宋银杏”,孔府的“五柏抱槐”,颜庙内的“华表柏”等。古树名木是曲阜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载体,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历史文化、生态经济和旅游观赏价值。因此,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是发扬历史文化的主要途径,是交给我们的重要任务,更是尊重自然、尊重历史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调查山东省曲阜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古树名木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古树名木的调查方法

1.1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历史资料查阅、知情人访谈和实地每木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曲阜市的古树名木进行了调查、记录、拍照、登记建档、录入数据库管理系统。古树名木调查表中,详细记载了树木名称、地点、GPS定位、树龄、古树群数量、生长形态、立地条件、权属、保护管理现状、传说、文献记载及管护者等内容。

1.2  古樹名木等级的确定

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国内外稀有的,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古树名木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凡树龄在500年以上或者特别珍贵稀有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古树名木,为一级古树名木,300~499 年的为二级古树名木,100~299年的为三级古树名木[2]。

1.3  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范围为曲阜市域内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

2  曲阜市古树名木资源概况

2.1  数量和种类

根据2019年曲阜市古树名木调查整理得知,现存古树名木17 835株,其中一级有1 155株,二级有1 862株,三级有14 818株,令人惊叹的是,千年以上古树有169株。隶属18科21属30种。曲阜市古树名木树种组成见表1,优势种为侧柏、圆柏、黄连木、青檀。

2.2  分布

曲阜市古树名木分布在9个镇街和1个林场,呈现明显的金字塔型,主要分布在孔府、孔庙、孔林、颜庙、周公庙、少昊陵、尼山孔庙、孟母林等名胜古迹区内;还有散生在城区、镇街的36株古树名木。按行政区划分,鲁城街道办事处的古树名木数量最多,主要集中在“三孔”景区,有11 560株,占总株数的64.81%;小雪街道办事处次之,有4 010株,占总株数的22.48%;尼山镇排第三,有1 637株,占比6.52%;书院街道办事处有360株,占比2.01% ;防山镇有252株,占1.41%;息陬镇有7株;吴村镇、石门寺林场均有3株;王庄镇有2株;时庄街道办事处有1株(见表2)。

3  古树名木现存的问题

3.1  衰退现象严重

古树由于年代久远、树龄老化、自身生理机能下降,生长势逐渐变弱,容易出现树干腐朽空洞、倒伏,甚至死亡。结合近几年风折树和倒地树观察发现,大多出现树干腐朽和根系回缩现象;树干直径40 cm以上的古树,出现树干空洞的概率大,树干越粗,腐朽越厉害,圆柏大于侧柏;根系回缩现象,侧柏的根系回缩严重,圆柏的根系回缩较轻,雨季积水的地方根系回缩就比较严重。

3.2  生长环境差

近几年对文物景区补植树木、倒伏树清理或修复时,发现下面多是砖头和瓦砾,生存在文物景区的绝大部分古树名木,生存环境差,土层瘠薄,古树名木吸取的营养成分就会减少,使得古树长势逐渐衰弱。四旁古树名木主要散生在单位、学校、村落及农户院落,普遍存在生长环境差、生存空间被挤占的问题,有的树干生长在夹缝墙内,有的树根处堆积大量杂物,影响古树根系通气,威胁古树生命安全;四旁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是树权属谁谁养护,养护意识淡薄,缺少专业管护技术,全靠养护人直觉,四旁古树名木基本表现长势差或衰弱。例如,曲阜市防山镇宋家村袁曾会家夹墙内1株490年树龄的国槐,树干中空,有外伤,树体倾斜,生长环境差,长势衰弱。

3.3  人为损伤

在景区的古树名木,因为游客量逐年上涨,过度践踏地面,使其土壤密实度高,造成土壤板结、孔隙度变小,树木根系正常生长将受到抑制。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如在古树上刻画,使古树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还有其他人为活动如污染物随意丢弃等,都对古树产生不利影响。

3.4  自然灾害损伤

近年来,风暴、干旱、冰雪等自然灾害频发,对古树名木造成一定的伤害,有的树枝断枝,有的古树倒伏,也是加快树木衰老至死的主要因素。

3.5  遭受病虫为害

古树经历过漫长的岁月洗礼,树龄老化、自身生理机能下降,长势渐弱,就容易遭受病虫为害,如双条杉天牛、柏毒蛾、光肩星天牛等病虫害时有发生,威胁到古树名木的生长。

4  曲阜市古树名木保护对策

4.1  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曲阜市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推行“林长制+树长制”管理机制,明确市委书记任古树名木群落树长,市长任其他零星古树名木树长,落实党政领导责任,逐级建立树长。“树长制”是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创新举措,对所有古树名木逐一落实管护单位和具体管护人,切实做好古树名木“日常守护、定期监测、专家咨询、应急应对、科学管护”等保护措施,全面维护曲阜市古树名木安全。

4.2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科学普及相关知识

要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宣传教育,推广古树名木的科研成果,鼓励和促进古树名木的研究。要编制管护知识手册,整理宣传资料。通过新闻媒体、发放明白纸、悬挂横幅、设立咨询台等多种方式向市民宣传古树名木保护的科普知识,使广大群众意识到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性,让全体市民积极参与到古树名木保护中来,古树名木保护是项“全民运动”,汇成古树名木管护合力。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从严查处毁坏、采伐、移植古树名木违法行为。

4.3  建立健全档案,借助数字平台,做到精准监测管理

通过古树名木普查工作,摸清全市古树名木数量家底,建立健全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档案,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与国内专业高校开展合作,开发建设古树名木保护监测大数据平台,实现古树名木保护的实时监测、重点监控、及时防控和动态化管理。监控室拟选址在孔庙东斋区。通过大数据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减轻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进一步提升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4.4  运用技术手段,提高古树保护水平

目前,正在考察无人机飞防项目,可补充改善孔庙、孔林、尼山孔庙等区域古树多、面积大,现有设备防治难度大、效果差、成本高、有盲点等问题,实现空中监控、空中施药、空中施肥等效果。为进一步做好古树病虫害防治工作,及时掌握记录气象条件,系统性监测病虫害和自然天气对古树的影响,拟在孔庙景区内建立微型自动气象站一座。

4.5  创新融资方式,多方筹集资金

古树名木保护是公益性事业,曲阜市古树名木又数量众多,因此养护需要大量的资金,应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捐资投资为辅,扩大融资渠道。如以企业、组织、团体、个人认养、认捐的方式来保护,拓宽保护资金来源,发挥拾遗补阙作用,弥补政府管护资金投入的不足。积极与上级业务部门沟通对接,争取古建维修和古树保护项目,并利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曲阜三孔分基金的平台优势,多方筹措资金,全力做好文物安全和古树保护工作。

4.6  提升保护力度,大力引进专业人才

2020年11月,曲阜市成立了由北京、天津植保专家和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团队组成的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委员会,就曲阜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问题多次实地调研并制定保护措施。根据专家建议,重点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1)投资约120万元,现已完成孔庙碑亭以南排水系统改造,下一步继续对东庑低洼易积水区排水进行改造升级,后期将对孔府、颜庙、周公庙、少昊陵景区实施排水整治项目,逐步建立完善景区排水系统;2)投资约90万元,首期对孔庙13株古树进行复壮保护,为下一步古树全面复壮开创了试点;3)投资约50万元,对孔庙景区250余个古树树池实施了木栈道铺设。由于古树名木数量众多,保护技术人员匮乏,曲阜市于2021年4月成立了古树名木保护中心,为文物局所属副科级事业单位,并招录土壤、植保等专业人才,来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管护队伍技术水平。

5  古树名木具体管理措施

5.1  树体加固

古树由于年代久远,易出现树干中空腐朽,造成樹体失去平衡,极易发生树杈劈裂、树体倾斜或突然倒塌的可能,应及时加固,主要采用假树支撑、钢管支撑、牵拉和铁箍加固等方法。假树支撑主要用于游客密度大的地方且树体较矮的古树,优点是与环境相协调[3]。钢管支撑适合树体较高的古树,快捷方便,需要用托架,托架与树干之间垫橡胶垫,防止损伤树皮。拉纤分为软、硬拉纤2种,其中硬拉纤是采用两铁箍将容易劈裂的树杈固定住,以钢管两端将铁箍对接起来;而软拉纤则是采用钢丝来连接铁箍,用紧线器或螺纹杆与树体进行对接[4]。

5.2  树洞修补

古树常常出现树干中空,形成腐朽树洞。树洞修补应先掏腐木屑,清除至露出新的组织后,再用防腐剂消毒,树洞大而深的先用钢丝网或废弃树皮封堵空洞,然后使用聚氨酯复合物填充空洞,最后用预制模具压出树皮状纹,或者钉上真树皮后,起到延缓树洞腐朽的作用,看起来也更美观、 更逼真 。

5.3  病虫害防治

古树树龄老化、自身生理机能变弱,长势渐弱,就容易遭受病虫害。做到早预测早预报,发现病虫问题及时防治。一般选择高效低毒且降解快的农药,推广低毒无公害的生物农药防治技术,合理使用农药,减少环境污染,注意保护天敌。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可以诱杀鳞翅目等有趋光性的昆虫,效果显著。

5.4  加强水、土、肥管理

根据区域状况,曲阜春秋干旱时要及时浇水2~3次,夏季雨水充足容易积水时要及时排水;土壤深耕能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增强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物的分解,增强根系的吸收作用;通过施肥来增强树势。水分、土壤、肥料是古树名木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改善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是古树名木管护中最有效、最关键的措施。

5.5  整形修枝,倒伏枯树清理

对古树名木修剪,应尽量保留其原貌。主要修剪一些病虫为害严重、枯老的残桩、枝条等,以减少病虫害,促进更新复壮;要全面巡查倒伏枯树情况,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清理外运,消除火灾隐患,提升游客游览质量,改善古树生长环境。

参考文献:

[1]   史效玉.济宁古树名木(第一版)[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2]   张涛,简玉云.探析园林中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J].北方园艺,2008(9):142-144.

[3]   孟坡,陈晓霞.曲阜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保护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18,48(2):97-102.

[4]   党群,刘达伟.古树名木的复壮措施[J].现代园艺,2017(14):232-233.

(责任编辑:易  婧)

猜你喜欢

古树名木保护对策现状
婺源县古树名木调查和保护对策建议
东台市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海南州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对策
仡佬族语言濒危程度及其保护对策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庆阳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分析
西藏山南地区耕地保护现状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