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分析
2016-07-16邢会文杜芬芬贺鹏辉等
邢会文 杜芬芬 贺鹏辉等
摘要:采用实地调查和文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庆阳市8县(区)的古树名木进行逐株调查。结果表明:庆阳市现有古树名木745株,隶属于18科、25属、30种;其中,侧柏、枣树和国槐的数量相对较多;从地域分布来看,宁县和镇原县古树名木相对较多,占64.3%;古树生长旺盛占83.5%;一级古树46棵,二级古树145棵,三级古树554棵。
关键词:庆阳;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分析
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古树名木历经时代的更替、人民的悲欢、世事的沧桑,是有生命的古文物,是祖国的重要风景资源,是大自然赐给人类极其宝贵的财富。为了给庆阳古树名木的保护与复壮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我们对古树名木的种类、数量、分布及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
1调查区概况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习称“陇东”。地处东经106°20′~108°45′与北纬35°15′~37°10′之间,属中温带亚干旱区,年均温9.5~10.7%,最高温36.7%,最低温-27.7%;年降雨量480.3mm,其中7、8、9月3个月占年降水的一半以上;年日照2213.4~2540.4h,太阳总辐射量125~145kcal/m2,地面年平均蒸发量为1520mm,年均无霜期为140~180d。
庆阳市属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形北高南低,地带性土壤为黑垆土和黄绵土,pH值8.0~8.4。地带性植被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逐渐向亚干旱区荒漠植被过渡。
2调查范围、内容及方法
2.1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包括西峰区、环县、华池县、庆城县、镇原县、合水县、宁县、正宁县共7县1区的古树名木,包括散生古树名木和古树群。重点区域是四旁、古寺庙、游览景区等地。调查时间:2011年10月~2014年12月。
2.2调查内容
采用每木调查法,即深入到每一棵古树名木生长地进行实地测量,采集图片、数据,核定树种。具体内容包括:树种、株数、胸围、树高、冠幅、土壤环境、长势、生长位置、生存环境、树龄、权属、特殊情况描述以及传说记载等。
2.3调查方法
树高用皮尺和测高器测定;胸围、冠幅用皮尺测定;海拔以及GPS信息用GPS卫星定位仪测定;生长势、土壤状况、树木生长环境、树木特殊状况描述、古树保护现状以及建议等则根据实地观察的情况确定;古树历史传说或名木来历主要根据文献、史料、传说以及走访等形式相结合来确定。文字记载力求详尽无误,且对调查对象拍照记录。
树龄主要根据文献、史料、传说以及走访等形式相结合来确定,结合每个种类树木生长量确定树龄。
3调查结果
3.1古树名木树种构成
庆阳市共有古树名木745株,隶属于18科、25属、30种(见表1)。从表1可看出,株数最多的为侧柏,306株,占41.1%;其次是枣树,185株,占24.8%;再次是国槐66株,占8.9%;另外数量较多的还有柳树和柿树均为33株,占4.4%;核桃26株,占3.5%;小叶杨23株,占3.1%,油松19株,占2.6%,以上8个树种共计692株,占此次调查总数的92.9%,处主导地位。从系统分类角度分析,裸子植物(主要是常绿针叶树种)有5种328株,隶属2科4属,分别占该区古树科、属、种和株数的11.1%、16.0%、16.7%、44.0%;被子植物有25种417株,隶属16科21属,分别占该区古树科、属、种、株数的88.9%、84.0%、83.3%、56.0%。
3.2古树名木地域分布
调查显示,庆阳市现有古树名木745株,其中古树群8个。古树名木在各县(区)分布不均,各县(区)间差异较大,古树最多的是宁县358株,其次是镇原县121株,其它依次是:正宁县66株,庆城县65株,华池县55株,环县37株,西峰区22株,合水县21株。宁县和镇原县的古树名木占全市古树名木总量的64.3%,比例相对较大,古树群主要分布在宁县5个,镇原县1个,庆城县1个,华池县1个。
3.3古树名木位置分布
全市古树名木共745株,主要分布在农田、山坡、公园、宅旁和路旁,合计695株,占总量的93.2%,其中农田、山坡、公园分布占44.5%、19.3%、13.4%。
3.4古树名木生长特征
3.4.1生长状况。经测量计算,庆阳市古树名木平均胸围为189.3cm,胸围最为集中的区段在100~199cm之间,有548棵,占73.6%;小于100cm的有3棵,占0.4%,数量最少;在200~299cm之间的有81棵,占10.9%;在300~399cm之间的有53棵,占7.1%;在400~499cm之间的有39棵,占5.2%;大于500cm的有21棵,占2.8%,胸围最大的是宁县湘乐镇小坳村1棵古唐槐,达823.0cm。平均树高为13.4m,树高大于30m的仅有2棵,占总株数的0.3%,在10~15m之间的有554棵,在15~20m之间的有73棵,树高20~25m的有42棵,树高25~30m的有14棵。树高最大的是宁县盘克乡武洛村的1棵小叶杨,高达33.0m。平均冠幅88.9m2,小于100m2的株数最多,578棵,占总数的77.6%,冠幅最大的是正宁县永正乡佛堂村的1棵国槐,冠幅达754 m2(详见表2)。
从表3(按树种株数排序列举了前16种树种)可以看出,国槐、小叶杨、柳树、榆树等乔木树种的树高、胸围、冠幅等数值相对较大;柿树、枣树、文冠果等树种的树高、胸围、冠幅等数值相对较小。
3.4.2生存现状评价。将生存现状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①旺盛:树干圆满完整,枝叶茂密,树冠完好,无或少病虫害等;②一般:树势基本正常,树干局部有空洞,枝叶较稀,有少量枯梢,但树冠尚完整,病虫害较轻等;③较差(衰弱):树干大量空腐,枝叶较稀,树冠不完整,病虫害较严重的;④濒死:仅存残干残枝,无顶、枯梢且枝叶零落,几乎无新梢生长的评为濒死株。
依据此评价标准,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全市745株古树名木中,生长旺盛的622株,占总量的83.5%,生长一般的98株,占总量的13.2%,长势较差的17株,占总量的2.2%,濒临死亡的8株,仅仅占总量的1.1%。
3.5古树名木级别和树龄特征
根据《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树龄在500年以上为一级保护树木,树龄在300~499年的为二级保护树木,树龄在100~299年的为三级保护树木。庆阳市大多数古树树龄在100~299年之间。全市一级古树46棵,占6.2%;二级古树145棵,占19.5%;三级古树554棵(含3棵小于100年的名木),占74.3%。古树平均树龄为230年,树龄在1500年以上的有6棵,分别是:宁县侧柏2棵,皂角1棵,均为2000年,镇原侧柏2棵,均为1800年,正宁县侧柏1棵,1700年。
4庆阳市古树名木保护现状
4.1挂牌保护
制作统一规格的古树名木保护牌,并将其一一对应悬挂在树上,保护牌应标明该树学名、树种、科属、保护级别、管护单位、挂牌单位、时间等。部分古树名木还需要标明由谁人栽植或认养等。
4.2依法保护
出台了《庆阳市古树名木保护办法》,该《办法》共五章三十条,明确了管理责任、法律责任和日常养护责任等,使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进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4.3增强保护意识
在广泛宣传的同时,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如古树名木的认养、公开招标古树名木的专题科研等等。这样在调动全社会的人力、物力,进行古树名木的保护同时,可增强保护意识。
4.4加强技术管理
古树名木多为树龄较长的成过熟林木,加之分布零散,环境及立地条件不同,给管理带来许多困难。所以必须加强古树名木的技术管理,包括改善外部环境及立地条件,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补洞填充,抗旱,复壮,进行必要的防雷措施,以及深入、系统地开展古树名木技术管理的研究等,以促进古树名木的正常生长。
5结语
综合各项调查结果可知,庆阳市范围内古树名木资源丰富,以侧柏、枣树、国槐最为丰富,树种构成极富地方特色,其地理分布特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庆阳市的建设历史及人文发展过程,许多古树树形奇特,苍劲古老,生长年代久远,既是一本活的历史文物,又是乡土风景资源的典型代表,同时,古树的生长和地带的分布也是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是自然历史过程的活见证,对于探索自然地理环境变迁、植物区发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体现古代人工栽培引种驯化等科学技术发展的珍贵标本。在旅游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古树名木以其古朴典雅的姿态,吸引人们去游览,成为价值连城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