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软实力视域下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美学特质研究

2023-07-30吴文治郭林娜

关键词:西路风貌美学

吴文治 赵 斌 郭林娜

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10620;2.同济大学 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院,上海 200092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1]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剖析了软实力作为国家、城市的基础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力量的根本属性,揭示了当前国际竞争背后是规则博弈等软实力较量的本质问题,表明了“十四五”期间我国必将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信心。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文化与社会意识形态共同传递出来的无形吸引力,文化貌似很“柔软”,但在社会实践中却能够发挥出“润物细无声”的“伟力”。

作为近代中国最早开埠的港口城市之一,上海成为“西风东渐”的窗口,它的发展演变客观记录着中西文化对抗的过程,也反映着文明交融后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历程[2]。在这种杂合的文化背景下,近代上海的城市建设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各种文化交融并存使其成为我国近现代历史文化遗产最丰富的城市之一。目前,上海的城市转型已经进入“文化软实力建构”的战略机遇期、关键攻坚期,新时期的上海城市发展需要“软硬实力”双重发力。这对上海保护与利用历史文化风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把历史文化风貌的优势转换为城市发展的优势,如何将历史文化风貌有效转化成推动城市软实力提升的坚实基础和强大动能。本文在上海城市发展重要转型阶段的背景下,以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研究其具有的鲜明风貌美学特质对于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作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一、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文献计量分析

(一) 检索方法与主题检索

国内文献检索资源库选定为中国知网(CNKI),检索时间范围设置在198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检索类型为文献,按照检索主题相关性分别进行文献检索,直接主题检索条件为“‘历史文化风貌区AND上海’OR‘历史风貌区AND上海’”(242篇),间接主题检索条件为“‘历史街区、历史街道、历史建筑、历史文化遗产、优秀近代建筑’AND‘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OR“上海历史风貌区’”(117篇),剔除报纸、编者按等相关性较弱的文献后共计有效文献282篇。

(二) 阶段分析

基于上述检索数据,通过分析上述主题的年发文量,可以将国内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的研究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图1)。

图1 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CNKI检索年发文量示意图

第一个阶段为1980—2002年。这是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从无到有的摸索建设阶段,文献发文数量仅有十余篇。从政治背景来看,这期间的研究内容受到了五个重要事件的影响。1979年,上海市基于“成群成组”的城市建筑保护理念着手统一规划和保护文物聚集成片的中心城区[3]。1986年,上海成为我国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1年,《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划定了11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200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原则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标志着上海全面开展历史风貌保护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本世纪之前的研究多是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背景进行保护的策略类研究。如曹洁(1998)基于公益性和商业性两个视角思考上海优秀近代建筑的保护策略;王颖禾(1998)基于当时市场经济下大量土地再开发过程中难以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风貌的状况,从市场机制、立法保护等方面提供了若干策略建议。2002年,上海通过《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保护条例》)。该条例为我国第一部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地方性法规,直接加速了学界对于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法律法规的研究进程。如王霁(2002)、蔡宝瑞(2002)、陶卓杰(2002)都对其进行了较为细致全面的解读。

第二个阶段为2003—2016年。该时期文献年发文量显著提升。2005年,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完成,确立了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整体规划结构,极大地推动了学界对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展开更为深入和全面的保护与更新策略等研究(图2)。如周俭(2007)基于规划管理的理念提出了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与现实管理之间的有效衔接策略;陈飞、阮仪三(2008)通过分类比较的研究方法开展“统一性”下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的“特殊性”研究;张松(2011)从城市文化遗产视角探究了上海历史风貌的多重价值和创新城市设计的方法路径。

图2 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发展时间线

第三个阶段为2017—2021年。该时期发文量基数最高,虽在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数量较少,但在2021年创下年发文量新高。该阶段仍有少量关于城市更新保护策略的研究。如郑时龄(2017)基于历史变迁的视角回顾了上海城市更新、变革、转型时期所做出的回应,提出在城市未来发展中应继续采取多元化的保护机制,坚持使用与保护相结合等建议。在这一阶段,上海发布“两大重要文件”——《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以下简称《总体规划2017—2035》)、《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上海十四五规划和远景纲要》),文件多处强调历史文化风貌区是上海的宝贵财富,对于提升上海城市发展实力尤其是文化软实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用好用活历史文化风貌区提升上海文化建设的品位和上海城市软实力,成为当下学界亟待探索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美学构成

(一) 美学内涵

城市历史以城市文化根基的身份构成了城市自我认同和城市形象的要素,城市历史无法直接体验,只能通过某类符号或者其他载体去呈现、感知[4],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美学能较好地发挥这种作用。风貌美学源于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是研究历史文化风貌美感(即感知体验与认知审美方式)、历史文化风貌美的主体(即历史文化风貌主客体要素系统)、历史文化风貌美的发展机制(即历史风貌的美的历史演变)、历史文化风貌美的审美力(即自身风貌形式审美的基本规律)及探索历史文化风貌实践方法的综合理论体系。简单来说,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美学是在社会学、历史学以及艺术美学的指导下,围绕上海的城市美学、建筑美学、景观美学、生态美学、街道美学五个维度建立起来的(图3)。上海从不为人知的小渔村到“人烟辐辏,帆樯如云”的近海重镇,再到开埠后各方竞相涌入的远东大都市,逐渐形成了琳琅满目、百花争艳的历史建筑风貌。五类美学内容在上海历史发展脉络中渗透交织、互为犄角,表现出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复合多元等方面的美学内涵。

图3 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美学与城市软实力提升关系示意图

(二) 美学构成

从社会层面来看,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鲜明地显现了民族和时代的文化特征。正如建筑师庄俊所言:“一国之建筑,一国之概况见焉,一国之时势系焉。”上海的近代建筑呈现出融合世界建筑风格之大成的独特风貌,上海的近代建筑没有陷入单一的建筑风格,建筑师在社会文化取向不断变化的方向中改变着设计语言,“时尚且实用”“绚丽且厚重”等设计表现屡见不鲜。百年的上海风貌不仅体现了吴越水乡的地域性文化特色,也有舶来文化的直接显现,更是两者水乳交融、合而为一的结晶。八方聚会与华洋杂居的历史环境,为上海的建筑文化赋予了独特的多元品格。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美学即建立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上(图4)。在历史文化遗产形成的过程中,“物质与非物质”的属性不同,也赋予了其特殊的美学内涵——这不仅关涉传统意义上的美学,还有赖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民建构与全员参与。历史文化风貌(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民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向互动与互相生发过程,关系着一代又一代上海人的城市记忆、城市认同和城市归属感。

图4 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美学内涵—历史文化遗产关系示意图

(三) 美学价值

2018年1月发布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报告》中多次强调历史文化风貌的多重价值,提出了“文化+”的发展战略理念,进一步深挖海派文化内涵,着力激发城市文化“双创”能量,有效提升上海城市的文化软实力,真正做到延续上海城市宝贵的历史文脉,为后世留住“活的”城市记忆。2021年,上海接连发布的三大重要文件(《上海十四五规划和远景纲要》《上海市“十四五”时期深化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规划》《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也多次指出了历史文化风貌对于上海发展的巨大作用。建立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美学正是从概念和源流上,厘清历史文化风貌与城市软实力、城市精神品格、城市文化形象等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和作用机制,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图 5)。例如,可在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美学体系的基础上,以五类美学为切入点建立历史风貌保护与文化符号传承的研究路径,通过保护城市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并萃取出最为优质的形态表征,彰显出上海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活力多元的历史风貌。

目前对于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研究,大部分聚焦于物质实体层面,关于其内在美学价值和美学体系的研究并不多见。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美学的研究能够很大程度上彰显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特色,有效推动“上海文化”“上海品牌”“上海形象”的塑造。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是上海城市发展的见证,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美学对于社会全局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拓展城市美学经济、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有效力量。建立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美学,能够进一步提炼上海本土的文化意识形态,充分发挥上海城市历史文化的作用,让软实力成为城市的重要支撑力、影响力和传播力,建设令世人“心之向往”的旅游之城。

三、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美学特质

(一) 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遗产指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兼具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文物,主要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5]。根据《保护条例》第九条,历史文化风貌区是指历史建筑集中成片,建筑样式、空间格局和街区景观较完整地体现上海某一历史时期地域文化特点的地区[6]。位于静安区的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是兼具标志性和独特性的公共活动中心型风貌区(图 6)。据上海市第一批至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统计发现,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内有39处优秀历史建筑,建筑类型多为公共建筑。

南京西路的诞生历史带有民族屈辱的色彩。起因是上海跑马总会于1862年越界筑路,辟筑一条长2英里的跑马道,从泥城浜(今西藏中路)直通千年古刹静安寺。这条跑马道以静安寺前著名的涌泉取名Bubbling Well Road,中文名静安寺路(即今南京西路)[7]。人们习惯将整条南京路叫作“十里洋场”,这也成为近代上海大都市的象征和代名词。华灯初上,此刻的十里洋场上,八方来客,商贾云集,繁华喧闹[8]。“泥城”摇身一变成了“繁荣的社会”,这般奇迹之下,我们已经无须锱铢必较它的气质和姿态方面到底是中式的、西方式的,因为它正在以南京路为番号在世界这幅巨大画卷上发生着巨变。今天,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总体规划也是围绕着南京西路辐射延展形成的。本文提取了区内24处优秀历史建筑进行了溯源分析,每一处优秀历史建筑都有着特殊的建筑魅力和鲜活的人文故事,风貌美学价值丰富。

(二) 风貌构成

城市历史本身不会说话,但是存留下来的历史建筑不但是视觉的意志表象[9],而且是饱经风霜的“演说家”。从功能层面来观察风貌区中的风貌构成,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内城市道路类型和建筑使用属性齐全多样,其建筑样式丰富,从传统建筑形态到传统民居,既有正统的西方古典建筑,又有中西碰撞融合的建筑流派和上海特有的里弄住宅,多样的建筑形式组拼形成鲜明的海派文脉[10](图7)。从用地现状来看,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拥有市级商业、娱乐、休闲餐饮功能区,公建用地占风貌区用地的三分之一(表1)。具体来说,由公共建筑、各类住宅以及传统的中式建筑等共同构成,其中以中西合璧的公共建筑为主。从现存建筑的使用情况来看,风貌区有以展览、科研、宗教、文化娱乐建筑等为代表的多样性建筑风貌,包括影院、舞厅、教堂、寺庙、公寓、石库门里弄、花园别墅、摩天楼等,几乎涵盖了上海历史建筑所有的主要类型。此外,风貌构成还包括风貌保护道路和历史街巷,目前区内共有8条风貌保护道路,其保护道路密度为4.43km/km2,远高于中心城区历史文化风貌区风貌保护道路的平均密度[11]。同时区内有4条道路(北京西路、陕西北路、茂名北路、南京东路—南京西路)被纳入“永不拓宽”的一类历史风貌道路保护名单,有效地保存了老上海原汁原味的风貌。与其他热闹繁华的历史风貌区相比,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虽然商业氛围也很浓厚,但总给人以宁静闲适的感觉,也许这就是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本为这座国际大都市所造就的“静谧繁华”。

表1 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现状用地一览表

图7 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优秀历史建筑溯源分析图(作者自绘)

南京西路历史风貌区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私人现代公园——张氏味莼园(张园),有历史上风云一时的涌泉、愚园、申园等。总体看来,区内的历史文化风貌突出了“中西合璧”的特征,曾经位于南京西路黄金地段的两个花园都是典型案例。犹太富商哈同是西人,但他的爱俪园(现址为上海展览中心)由中国僧人黄宗仰设计,其中就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还举办了许多中国文化活动。张园的主人张叔和是中国商人,却邀请当时的大牌外国设计师金斯密(Kingsmill)和安景生(Atkinson)在中式花园里打造了一座著名西式建筑——安垲第(Arcadia Hall),在这里举办各种西洋文化活动。这种业主、设计师、日常生活的中西交融与错位审美取向,真是一幅饶有兴味的近代上海图景。

(三) 美学特质

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富含历史的积淀,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共生共荣,构建起“上海文化”的文化基因与内涵品质。这片土地不仅上演着中西文化的争奇斗艳,也是许多文化名人活跃的大舞台。一艘艘浓烟滚滚的轮船载着全世界的风流人物,竞相驶入“东方巴黎”。穿长衫的青年带着火种从这里走向各地,毛泽东于1920年曾经在安义路以及铜仁路上的民厚南里居住和工作过,革命文物为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增添了红色的色彩。此外还有宋庆龄、史量才、张爱玲、贝润生、徐悲鸿等。西人则有德国医生宝隆、意大利诗人邓南遮、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地产大亨哈同等各领域的显赫人物在此留下印记。

这里是中外建筑师各显神通、大放异彩的角逐场,也是世界新建筑的展示场。中国建筑师在南京西路阔步迈向现代建筑:这里有设计美琪大戏院的首位在沪设计欧式建筑的华人范文照,“远东第一舞厅”——百乐门的《中国建筑》杂志发行人杨锡镠,“螺蛳壳里做道场”——同孚大楼的建筑师陆谦受和吴景奇等。这里还有设计国际饭店、永不过时的绿房子等网红建筑的匈牙利籍传奇建筑师邬达克,设计上海中苏友好大厦(现上海展览中心)的苏联建筑师安德烈,设计郭乐和郭顺兄弟楼的威尔逊,设计“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的住所”爱林登公寓和“上海最早的酒店式公寓”德义大楼的英国建筑师甘洺(Cumine)。此外,以建筑师团队合作形式出现的洋行数量也是极多,如设计雷士德医学研究院的德和洋行[12],设计麦特赫斯脱公寓(现泰兴大楼)的新瑞和洋行,等等。

上海在相互竞争冲突的文化取向和历史认同之间,以开放包容的胸怀,不仅成就了这些名人和佳作,也为自己绘制了精彩的城市底色。在1843年上海开埠之前,中国的历史常常被认为与其他国家的历史平行,但又孤立于其他国家的历史之外。在此之后,世界历史的不同部分在上海的文化适应过程中相互融合[13],这个过程也体现在南京西路历史风貌区的历史风貌上,这些不凡的遭遇和特殊的文化体验也填补了那个时期中国现代建筑的缺位。然而,人们永远不可能完全了解组成城市建筑结构或其连续历史的无数关系和相互作用,也不可能了解城市的无数体验方式和视角。历史风貌区的美学特质更像是无需依赖他物的自白,清晰地诉说着那个年代的故事。

四、作为城市软实力的历史文化风貌美学

(一) 风貌美学与城市历史

一般意义上的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研究人们如何根据美感对视觉信息进行判断和决策[14]。风貌美学则是以历史风貌文化为对象,一个很重要的研究内容即是如何以符号化、具象化、艺术化等手段将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转述或者转化为最简单直接易接受的形式服务大众、服务现实生产。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在“五类美学”上都有所体现,而这五个美学维度既有区别亦有交织,共同形成了多元的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美学。人类与生俱来对美的作品有着天然的追求和向往,因此符合人类审美习惯的且契合当时消费文化的艺术作品(建筑等)定会风靡一时,而南京西路异彩纷呈的各式“异国建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接连涌现。

历史建构绕不开南京西路,这一条道路承载着太多可供琢磨的往事。此路辟筑后,静安寺地区从四野寂寥、败井颓垣的景象变成了春郊走马、夏夜消遣的好去处。每年四月初八的静安寺庙会也于1881年重开,热闹景象远胜先前。20世纪初,随着租界日益兴盛,大班、买办、巨贾等各类人群都抢购土地,有的开设商铺,有的营建私园、舞厅等,打造繁华商街的火苗在这条道路上烧得噼啪作响。当时被誉为“海上第一名园”的张园不仅是民众的游乐园,也是各界名人志士集会演说活动的大会场,孙中山、章太炎、蔡元培都曾在此发表过重要演讲。这条道路的鼎盛时期是1920—1930年,此时道路两旁店铺林立,人烟辐辏,景象繁华。样式精美,风格迥异的私宅与商业大楼也是各领风骚,如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的郭氏兄弟楼,现代建筑风格的吴同文住宅,中西融合建筑风格的贝轩大公馆等。最热闹的当属娱乐业,美琪大戏院、百乐门舞厅等剧院、舞厅灯火辉煌,乐声回绕,欢笑满堂。

(二) 风貌美学与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city image)是人们对城市形态和风格特征的主观意象,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建筑景观、历史人文、社会面貌等方面作出的整体分析和全局评价[15]。从狭义层面上来看,城市形象集中反映了城市特色和特殊性,城市形象是综合隐性层面(城市文化、素质水平)和显性层面(建筑形态、基础设施)的直观表达[16]。同时,也可以将城市形象比作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带有强烈感知性和联想性的个性化象征[17],历史文化风貌美学可以帮助其精准承载城市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复合内涵。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美学本质上是对城市历史遗产进行文化蒸馏和提炼,三种文化(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是其历史文化遗产的形象基础(图8)。基于精神指引的层面,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美学能够激发人们的“遗产自觉”[18],加深人们对历史遗产的认识并促进历史遗产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基于上海的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美学可以通过对优秀历史建筑的色彩分析提炼出建构上海城市形象所需要的基础元素,从而更为有效地表现出城市形象与文化传统承续息息相关的感觉、记忆、精神、审美以及归属感,这种直接性的转化效果对于塑造新时期上海的城市形象来说有着关键作用(图9)。

图8 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美学——上海文化构成要素

图9 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优秀历史建筑色彩分析

上海开埠后,其城市形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近代建筑最为直接地映射出了这种表现。从历史大背景来看身处中西文明联结地的上海,“五方杂处”的社会现实使其文化发展势必受到不同文化的深刻影响[19]。西式文化的猛烈冲击并没有击溃包容兼和的“上海文化”,在中西文化对抗和糅合的过程中,吴越文化借鉴于欧美文化并在区域化的演化中形成了古典与现代并存的海派文化[20]。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美学依托美学体系,以“城市历史风貌”为基石,以“上海元素”为核心,通过提炼出鲜明且具有独特内涵的视觉符号体系等要素,助力构筑上海城市品牌,深刻地反映出上海城市形象的地域性的文化脉络和环境特征。

(三) 风貌美学与城市精神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提炼概括了上海的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和城市品格(开放、创新、包容),充分体现了上海的城市个性,为上海的发展提供了永续不竭的精神动能。上海以开放的胸怀接纳着世界文化的闯入。1843年上海开埠后,外国商人跑马踏出了第一条“西式小路”派克弄①,较之悠久绵长的华夏历史而言,这条生长在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小路,仿佛是在“几息时间”迅速拓展、壮大、膨胀了。从历史文化风貌的角度来说,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自带有无私包容与“母爱”的气质,小小的“派克弄”(1)派克弄,“上海跑马总会”的主人霍克于1850年修建的一条跑马道,而后逐渐延伸拓建,南京西路属于拓建中的一部分。却是深深地叠映出美轮美奂的“夜上海”,是这座饱经磨难的“东方巴黎”的城市发展史和奋进史的真实写照。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积淀,上面留着城市记忆的深深烙印[21]。

上海正在迈向成为世界超级城市的道路上,如何致敬过往、扎根当下、前瞻未来,深入学习领会并践行上海城市精神品格十分关键。2021年6月发布的《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22]指出城市精神品格是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核心,必须要树立“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认知自觉,为“双创”提供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从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美学的精神价值上辨析,风貌美学的实际作用不止于能够切实提升公众对于上海精神品格的认知水平,更是能够持续为上海城市精神品格的传播与更新发挥留存根脉、接续活力的作用。从文化传播角度的认知上,建立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美学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上海城市文化的延续力,即以风貌美学为“记录本”转译活化历史文化[23]并广泛传播,让公众一同来保存好弥足珍贵的历史集体记忆。

(四) 风貌美学与城市软实力

城市软实力的构建基础是城市文化,历史性和社会性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属性,而这些属性都源自城市自身的历史文化风貌遗产。也就是说,城市文化镌刻在历史年轮里,具有既有性、传承性、创造性、发展性的显著特征。上海历史文化风貌是中西文化碰撞、交融、新生的产物,是文明包容、借鉴、吸收的结晶。开展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美学研究,具体指针对上海城市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来作深入研究,其载体和切入点是历史文化风貌,指向的目标是以城市文化属性为首要特征的城市软实力。从现实意义来看,“历史文化风貌美学”与“城市软实力”两个概念的具体内容相互支撑,形成两者之间的互动、互为、互构关系,并从美学体系的方面拓宽城市软实力的视域范围与构成维度,从而充裕上海城市软实力的发展内涵(图 10)。

历史遗迹和人文底蕴是一座城市极具“烟火气”的所在,老建筑无声地传承着历史文明[24]和延续着城市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数次深入基层考察全国各地的古城老巷(广州市西关永庆坊、潮州市广济桥、福州三坊七巷、平遥古城等),对于保护与传承历史文脉作出诸多重要指示,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历史风貌的珍视。如“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才能使得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文化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等,保存好城市历史文化风貌也就为构筑异彩纷呈、活力十足的城市文化空间提供了更多可能。风貌美学的研究强调了历史文化风貌的重要性,历史文化风貌是城市文化中最具地域性、标志性、代表性和传播性的要素之一,通过美学对其提炼后,可有效助力提升社会“聚力”、文化“引力”、科教“助力”[25]等各类城市软实力。上海历史风貌美学的建立在理论层面上充实了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研究内涵,在现实层面上可以赋能城市文化空间升级,突出文化地标的历史符号魅力,扩大上海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全面提升上海的国际传播能级[26]。

五、结语

近代以来,上海历经百年磨难,阅尽世间沧桑,以不屈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弄潮儿”,积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现在的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风姿绰约,繁华街市与幽静绿地相间,春夏秋冬无论何时都典雅宜人,流露出独特的城市风采。“中国曾经遗忘了世界,但是世界从未遗忘过中国。”上海一直是西方世界魂牵梦绕、念念不忘的玛蒙(2)玛蒙,源自叙利亚语“m mó na”,意思是“财富”,亦指“富庶之地”,在《圣经》文献中是财富和贪婪的代名词。,是东西方人民共同创造的世间最辉煌的城市之一。南京西路孕育了“十里洋场”,其历史风貌美学特质瑰丽多样,亦可以用“十里洋场”来总结,其以独有的历史文化风貌资源(主要包括历史建筑和景观、历史街区、历史文化村镇、历史遗存等)所呈现出的红色历史文化风貌、海派历史文化风貌、江南历史文化风貌,是上海最为珍贵的历史人文资本之一,也是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助力。上海未来的城市发展需要硬实力和软实力两重发力,才能建设出“居此地者引以为豪、赏此地者为之倾心、未及此地者心驰神往”的理想之城。

猜你喜欢

西路风貌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罕乌拉西路
西路站里油味浓
梦里东方——CoCo都可白塔西路店
广州市荔湾区环市西路小学作品集
包裹的一切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纯白美学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