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优质玉米新品种筛选及节本增效种植技术推广
2023-07-30李艳荣
摘 要: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与工业原料,控制玉米作物的种植生产成本已成为相关农技人员需要攻克的关键性问题。文章以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玉米作物种植情况为例,分析了优质玉米新品种的比较与筛选要求,并基于选种处理、地块改良、密度确定、定苗移栽、时机选定、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以及提升农机化水平等方面,介绍了玉米作物节本增效的种植新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东平县;玉米品种;节本增效;种植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2-0043-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玉米又称玉蜀黍,属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原产于中美洲与南美洲,是十分优秀的粮食作物以及经济作物。山东省作为我国玉米生产和消费大省,其播种面积与产量约占全国的10%。
1 东平县玉米作物种植条件分析
1.1 气候、地理条件
东平县隶属于泰安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总面积为1 330.44 km2。东平县春季冷热分布不均,东南季风盛行,气候较为干燥;夏季炎热多雨,高温高湿,降水较为集中;秋季温度下降速度较快,降水量回缩,日照时间和强度较为充分;冬季多盛行北风或偏北风,温度低,气候较为干燥。
从地质条件来看,东平县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的特点,地貌形态多样,土壤分布涵盖褐土与潮土2类,土壤含有丰富的钾元素。
1.2 技术发展条件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东平县农机化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粮食作物全过程机械化生产比重达95%以上,在整地、播种、收获以及田间管理等玉米作物种植的关键步骤与环节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玉米作物的种植产量与质量,地方政府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有效缓解病虫害问题,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和种植积极性。
2 玉米新品种筛选比较分析与要求
为给东平县及其周边地区的玉米作物种植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助力,农技人员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玉米品种进行筛选和分析,从而找到优质玉米新品种,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地理条件,完成预期的玉米作物节本增收生产目标。
2.1 生育期
在对玉米品种的状态与特点进行筛选过程中,需要针对其生育期作出分析和判断[1]。作物的生育期主要是指玉米作物在播种后到成熟时所需要经历的周期。按照周期性特征进行判断,可将其分为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中的玉米密植技术,提升玉米作物的总产量,需要从选种阶段入手,尽可能缩短玉米作物的生育期,使其在生长过程中的叶片数量、植株高度以及占据空间得到科学控制,使单位面积内的密植产量得到提升。通过对郑原玉432、鑫瑞25、郑单958、德单123、山农386等品种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郑原玉432和鑫瑞25的平均生育期能够控制在100 d左右,属于早熟品种;德单123、山农386的平均生育期在120 d左右,属于晚熟品种。因此在选种过程中,农技人员应种植生育期较短的早熟品种,以提升密植地块玉米作物的产量与质量。
2.2 病虫害抵御能力
在东平县的玉米作物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包括玉米螟、锈病、苗枯病、褐斑病、瘤黑粉以及茎腐病等,这些病虫害会对玉米作物的产量与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农技人员应对不同品种玉米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后续种植工作奠定基础。在进行针对性研究调查之前,农技人员需要构建科学完善的玉米品种病虫害抵御能力调研方案,分别在玉米苗期、大喇叭口期以及穗期对不同品种进行取样,并针对受害植株占总数比重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化品种玉米作物对病虫害现象的抵御能力。通过对鑫瑞25、郑原玉432、郑单958、德单123以及山农386等玉米作物新品种进行取样调研发现,郑原玉432对锈病、瘤黑粉病的抵御能力较弱,鑫瑞25对锈病、瘤黑粉病的抵御能力较强。
2.3 植株性状
植株性状主要包括不同品种玉米植株在单位面积密植地块中的生长株数、玉米茎穗的平均粗细、应对恶劣极端气候的抗倒伏能力等。
經评估分析发现,德单123品种玉米作物在密植地块当中的单位穗数最为可观,且玉米茎穗平均较粗,山农386品种在单位穗数以及平均粗细方面数值相对较低。从抗倒伏能力角度上看,穗位高的玉米品种抗倒伏能力较弱,穗位低的玉米品种抗倒伏能力较强。
2.4 籽粒饱满程度
对玉米新品种种植产量与质量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依托室内考种技术针对不同类别玉米品种的籽粒饱满程度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种植结构,使玉米品种的出产籽粒更加饱满,单位植株的总产量得到显著提升[2]。经过室内考种工作发现,以山农386为代表的玉米品种籽粒较为饱满,百粒重较突出;以郑原玉432为代表的玉米品种籽粒较为干瘪,百粒重较低。因此,在选择优质玉米新品种的过程中,农技人员应当结合玉米室内考种相关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从而找寻单位密植地块当中籽粒最为饱满的种植品种。
2.5 产量表现情况
为了使不同品种玉米作物的产量表现计算工作更加科学与严谨,农技人员应当做好变量控制工作,并在收获季针对不同玉米品种的收获状态进行折算分析,从而得到准确的玉米品种产量表现评估结论。经调查分析可知,京科999的单位产量最高,能达到10 650 kg/hm2以上;郑原玉432的单位产量最低,仅为6 600 kg/hm2左右。
3 东平县玉米节本增效种植技术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玉米种植技术的全面推广和广泛运用,能够进一步实现当地玉米作物节本增效的发展目标,提升玉米种植农民的经济效益以及农业经济效益。
3.1 选种与植前处理
在种植玉米作物之前,做好选种与植前处理工作不仅能提升作物平均产量,还能提升作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作物受病虫害或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在选种过程中,农技人员以及种植人员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保障玉米种子质量。种植人员应筛除存在霉变、虫蛀、干瘪的种子,使玉米种子达到饱满度好、有光泽的标准。二是及时去除种子中的杂质。在种子储运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会有各类杂物,如石子、泥块或其他作物种子混入玉米种子中,这些杂物不仅会降低玉米种子的单位产量,甚至还会对机械化播种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因此在选种过程中,还应做好种子纯度的保障工作[3]。三是玉米密植过程中,不同植株会出现相互竞争的情况。选种时应筛选种子的大小与质量差异,避免在播种过后出现出苗不齐或生长速度不一致的现象。
完成选种工作后,需要对玉米种子进行植前处理。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晒种、浸种、药剂拌种等。一是晒种需要在晴朗天气将种子均匀摊铺,使其充分被阳光照射,有效杀灭种皮表面的病菌,提高种子干燥程度,强化玉米种子对水的吸收与附着能力,便于玉米出苗。二是晒种后需要浸种,将种子投入到恒温水中3~4 h,统一种子的出芽时间,提升田间管理的便捷性与有效性,同时还能加快玉米植株的生长速度。三是对于病虫害多发地区,农技人员以及种植人员可采用药剂拌种,一方面能够强化种子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另一方面还能降低种子受病虫害的影响,促进玉米植株根系生长。
3.2 地块改良
玉米作为一种需氧量较大的农作物,喜肥沃温热的土地,当土壤性状贫瘠时,会对玉米的正常生长与收获产生影响。因此,农技人员以及种植人员应当结合玉米品种特征及其种植要求针对本地种植地块进行改良,使土壤肥力以及透气性满足玉米的需求,提升玉米作物整体产量。现阶段,种植人员可依托机械化技术设备在种植前对地块进行耕整,将土地翻耕深度控制在25 cm左右,提升地块的抗旱保水能力,便于玉米生长。此外,通过耙、压、翻等技术手段,有效灭杀积压在土层的病菌、虫卵,破坏地块中的杂草根系,避免其与玉米植株形成竞争关系。
3.3 确定玉米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作为玉米作物平均产量与质量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在种植前需要明确玉米的栽植密度,结合玉米作物的品种需求对其光照率进行调控。一方面,保障玉米作物在生长与收获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阳光照射。另一方面,提升单位面积的玉米产量。对于春玉米的种植工作而言,可将玉米栽植密度控制在45 000~60 000株/hm2;针对夏玉米的种植工作,可将玉米的栽植密度提升至50 000~65 000株/hm2,从而提升土地利用率,避免出現地块闲置的现象。
3.4 定苗与移栽管理
一些玉米品种对于出苗以及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求较大,对土壤状态的需求较高,因此可采用育苗、定苗与移栽的种植模式开展作物栽植工作[4]。常见的育苗技术包括营养钵育苗、营养球育苗以及苗床育苗等,针对大规模玉米种植产业,可采用苗床育苗技术,其栽植密度较大,移栽难度较低,适宜全面推广。
经过实践分析和调研测算可知,采用苗床或营养钵等方式进行育苗,单位面积内玉米作物的最终产量相较于育苗前的直播模式提升了20%。因此,相关农技人员以及玉米作物种植人员应当充分掌握玉米作物育苗技术涉及的各项要求和注意事项。在定苗阶段,种植人员以及农技人员应当综合考量田间地块的基本状态以及玉米品种的栽植特性,遵循去弱留强的原则,及时去除过矮或不均匀的苗株。一方面能够使玉米作物的总体产量得到保障,另一方面还能为田间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在移栽阶段,为了加快玉米苗根系生长速度及提高植株成活率,农技人员可选择阴雨天气进行,使土层中的含水量满足玉米植株根系存活的要求,此外种植人员还可以适当加入化肥与农家肥,为玉米植株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3.5 合理选择玉米播种时机
在进行玉米作物种子的田间直播过程中,种植人员需要选择适宜播种时间,准确控制玉米作物的生育期,提升玉米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由于玉米种子对于土壤温度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种子直播前,需要全面测量土壤表层温度,当表层温度稳定在10 ℃以上时,种植人员可开始播种工作[5]。春播玉米播种时间为4月初至4月中旬,夏播玉米播种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春播玉米的播种时间适当推迟,能有效提升玉米植株的长势、健康程度和抗倒伏能力。种植人员应按照地区差异以及玉米作物品种差异对其直播时间进行调整,从而合理安排后续的相关生产流程,提升玉米播种生产成效。
3.6 开展中耕除草
在玉米作物的生长过程中,田间可能出现杂草或土壤板结等问题,不仅会对玉米植株的生长造成影响,还会制约玉米作物的抗倒伏能力,降低对极端恶劣气候的抵御能力,影响玉米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因此,在针对玉米作物开展种植与生产管理工作的同时,应合理安排作物的中耕除草工作,减少田间杂草对密植地块玉米养分、阳光、水分的争夺。在进行玉米中耕除草工作的过程中,种植人员以及农技人员应综合考量种植地块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特征,并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人工除草、机械除草等手段,使土壤的透气性与透水性得到保障。
3.7 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
玉米螟、锈病、瘤黑粉病等病虫害是影响玉米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相关种植人员应采取措施推进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6]。例如针对玉米螟,可施用四氯虫酰胺、氯氟氰菊酯等杀虫药剂进行防治;对于锈病,可施用苯醚甲环唑稀释液、代森锰锌稀释液以及戊唑醇稀释液等药剂进行防治。此外,田间种植人员还可以选用对病虫害抵御和适应能力较强的品种,并做好田间轮作与整地工作,降低病菌越冬存活的概率,降低其对于玉米作物的影响。
3.8 提升玉米农机化生产水平
大规模采用机械化生产模式能降低对劳动力的依赖,为玉米种植和生产提供更多的时间、空间。另外,还能逐渐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玉米种植生产基地,使玉米作物实现全方位增产,助推我国实现玉米作物生产的不断进步。
4 结束语
玉米是东平县的重要粮食作物和工作原料。相关人员需对其高产种植技术进行全面研究与推广,结合本地气候特点进行深入分析,达成节本增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路冠军.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J].种子科技,2022,40(20):31-33.
[2]王志伟,王建勇.夏玉米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性状的影响[J].基层农技推广,2022,10(9):17-20.
[3]李秀梅.规范玉米种植技术 保障玉米增产增收[J].农村实用技术,2022(5):78-79,81.
[4]王巍.北方玉米增产种植方法探析[J].南方农业,2020,14(35):22-23.
[5]孙艳芳,金艳.浅谈玉米增产栽培管理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19,37(11):25,27.
[6]李邦学.玉米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14):29,33.
(编辑:赵宏锦)
作者简介:李艳荣(1976—),女,汉族,山东东平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