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贻芳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2023-07-30杨贵香

教育评论 2023年3期
关键词:金陵办学大学

●杨贵香

吴贻芳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毕业于金陵女子大学,后赴美留学获博士学位又归国担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一职。在执掌金陵女子大学的23年间(1928—1951年),吴贻芳积累了丰富的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经验,形成独特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其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与丰富的实践价值。

当前,学术界对吴贻芳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投入较多关注,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有关吴贻芳教育思想的论析。如,张巍以吴贻芳的德育思想为着眼点,论述其“厚生”德育思想的内涵及其影响;[1]杨家余等以女子高等教育思想为切入点,深入阐述其丰富内核与教育实践并加以评析;[2]董鹏等以体育教育思想为研究中心,考查吴贻芳的女子师范体育教育思想的形成基础、实践体现及时代特征。[3]其二,有关吴贻芳办学实践的整理。如,王红岩围绕金陵女子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论述;[4]袁景蒂对金陵女子大学的自主招生制度进行探析;[5]胡艺华着眼于金陵女子大学的办学特色,并对其加以探讨。[6]可见,有关吴贻芳的研究涉猎较广,视野开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但关于其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研究较少,散见于有关吴贻芳办学实践及教育思想论述的论文中。如,孙芬在论述有关吴贻芳女性培养思想的论文中提及女性培养的模式[7],徐海宁从社会学视角分析吴贻芳教育思想时论及了吴贻芳家庭氛围式的教育管理特色。[8]另有相关著作的部分章节涉及吴贻芳的教育管理思想,如钱焕琦撰写的《吴贻芳——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在对吴贻芳进行个案研究时蕴含了有关吴贻芳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本文通过材料整理与观点提炼,形成对吴贻芳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新认识,以期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一、吴贻芳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形成渊源

一是学生时代尽显领袖气质。吴贻芳的领导气质无论是在国内学习,还是赴美留学时均卓然可见。早在金陵女子大学学习期间,吴贻芳便展现出巧妙的管理能力。金陵女子大学监舍过于干涉学生日常生活,吴贻芳提倡成立学生自治会,给予学生更多自由空间。这一提议反响热烈并得到落实,吴贻芳因此被推举为学生自治会会长。在外留学时,吴贻芳被推选为留美中国学生会会长、密歇根大学中国学生会会长与科学会会员。在得知国内“五卅”运动的消息后,吴贻芳立刻组织中国留学生开展集会、演讲、募捐等活动以支持国内斗争。[9]可以说,吴贻芳在校期间参与各种活动、担任多种职务的经历,为其日后担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奠定了较坚实的管理能力基础。

二是长期大学管理实践。吴贻芳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她长期从事大学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在担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的23年期间,吴贻芳对内管理学校各项事务,如确立办学宗旨、完善组织结构、建设教师队伍、优化学生内部管理等;对外协调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完成学校向政府注册立案的工作,促进学校持续发展。这些举措均体现了吴贻芳对高等教育管理的独到见解,并成为其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实践体现:吴贻芳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内容构成

吴贻芳丰富的教育实践经历不仅促成其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形成,而且印证了其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准确性。任职金陵女子大学期间,吴贻芳为金陵女子大学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

(一)办学宗旨观:健全人格,服务社会

吴贻芳的“教育救国”思想萌发于其就读女子学堂时期,贯穿于她执掌金陵女子大学的整个过程。在该思想引领下,吴贻芳用实际行动表明其爱国为民的决心。

一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吴贻芳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设置为金陵女子大学的办学目标,其提倡的人格教育指德、智、体、群、灵五育全面发展的完全人格的教育。[10]她认为,“人格的重要是最明显的”[11],重心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性,引导人向善,明辨是非。在人格培养上,吴贻芳尤为强调教师的示范作用。她认为,学生若要达到健全的标准,关键在于教职员为学生提供耳濡目染的示范作用。

二是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吴贻芳将金陵女子大学的办学宗旨设定为培养专业基础扎实、思想品德高尚、忠诚服务社会的学生。[12]强调将金陵女子大学的办学重心放在培养高素质的社会服务人才。此外,吴贻芳上任后,继承与发扬了金陵女子大学的校训精神,并对其加以阐释,认为“人生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自己活着,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社会”[13]。依据办学宗旨与治校精神,吴贻芳面对战争形势泰然处之,举校内迁,并针对抗战情形增设家政科、儿童福利组,创办乡村服务处等,提倡学生努力读书、后援抗日、参与农村调查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将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落到实处。可见,吴贻芳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极具爱国主义、服务社会之精神。

(二)组织管理观:民主管理,高效集约

一是组织管理民主法治。民主参与、法治管理是吴贻芳对金陵女子大学组织机构进行管理时的一大特色。吴贻芳上任后,依据《大学组织法》《专科学校组织法》的相关规定,积极调整金陵女子大学的各项组织管理机构,革除弊病。一方面,为克服金陵女子大学前期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吴贻芳主持改革工作,负责全校行政事务,设教务、训导、总务三处及其他相关机构。在此基础上,吴贻芳设立校务会议,并以制度形式确定下来,其成员涵盖金陵女子大学各级别的教师、职员、学生代表,既保证各成员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又体现学校决策的民主性。另一方面,吴贻芳在完善组织机构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建立议事规则、确定办事程序,以制度化手段推进学校各项事务的民主管理。金陵女子大学在该组织管理制度下稳步前进。吴贻芳于1943年5月出国进行宣传抗日活动半年之久,学校各项工作并未受影响[14],可见其管理的准确性。

二是管理成本高效集约。吴贻芳高效的管理方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吴贻芳作为金陵女子大学的校长起着沟通枢纽作用,既向董事会汇报办学情况、提出治校建议并进行沟通,也向全体教职员及学生负责。另一方面,管理人员精干,管理成本低。吴贻芳在管理人员的配置上注重人员精干,曾言“学校行政管理向来人数少,费用节约。校内工作人员重视工作效率”。如,内迁成都时,金陵女子大学院长室、会计处仅有2名工作人员,注册处只有1名工作人员,农村妇女服务处有3名工作人员。[15]吴贻芳强调,在经费支出上节约费用。据相关档案,金陵女子大学的日常经费项目主要包括人员薪金、行政经费、教务经费、维护费、食宿费、设备费及特殊支出等七项,其中行政费用及教务费用所占比例较低。[16]

(三)教学管理观:因势利导,多维提升

教学是金陵女子大学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成为吴贻芳管理实践的核心,其主要从课程设置、系科调整、订立各项制度入手,提升教学活动的效果。

一是规划课程设置,进行系科调整。为满足毕业生的工作需求、体现学校为教育界培养教师的要求,本着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目标,金陵女子大学在吴贻芳的带领下,积极进行探索。一方面,将课程划分为公共必修、主系必修、主系选修三类课程,将作为辅修系的教育学改为全体学生的必修科目[17],以达学校为社会培养教师的要求。另一方面,依据社会发展变化和教师专业情况,加强对社会学系、医预科、护预科、家政系和辅修系教育学的建设与发展。[18]如,社会学系注重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并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建设乡村服务处,为当地乡村及邻里提供服务,开展社会调查等。[19]

二是订立各项制度,严格教学管理。首先,实行主辅修制。吴贻芳主张实行主辅修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强调文科生应修读部分理科课程,理科生应修读部分文科课程,通过此类方式实现学生知识获取的全面性。其次,实行学分制。学分制指学生按照规定修读完一定课程的学分后方能毕业,其中所修课程不包括党义、体育、军事看护等内容。学分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学生可依据自身情况修读学分,成绩优异者可多修读,而因健康因素或经济压力无法按时修满学分的学生可减少功课或延期修读。此举使具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既能完成学业又可缓解学费压力,极具人文关怀。最后,严格学籍管理制度。金陵女子大学是在当时为数不多的中国高校中以严格学籍管理制度而闻名的学校,主要包括学生学籍注册、转学休学、日常考勤及毕业论文等内容。金陵女子大学对每一项制度均做出详细说明,同时针对特殊情况给予灵活处理。如,针对学生因病缺席课程的情况,金陵女子大学规定:应先征得校医许可,病愈后再领取校医准假证,交由注册组,方可核销旷课。[20]

(四)质量管理观:宁缺毋滥,严进严出

一是健全录取制度,选拔优秀生源。作为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吴贻芳认为金陵女子大学的学生具有作为社会女性领袖的责任。学生质量是吴贻芳进行教育管理的一大重任,她认为今后的教育应讲求质量,注重内涵,而非重在数量,追求规模。为有效提升学生质量,吴贻芳扩大生源范围,一改此前局限于招收教会中学毕业生的做法,采用考试招生的录取制度,对待出身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均以考试成绩为标准,择优录取,在招生源头上进行严格把控。招生录取制度的实施逐渐改变了因招生生源较窄而限制优秀学生进入金陵女子大学深造的局面。

二是重视基础学习,强调考核标准。在专业学习上,吴贻芳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部分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金陵女子大学设置了暑期实习课程,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地理系学生充分利用暑期至镇江研究都市地理,实习内容包括镇江都市的地理位置、城市扩张、构造、区划、衰败情形及复兴方法等。[21]除重视专业课程,吴贻芳还强调体育、外语等课程的学习。有别于其他高校,金陵女子大学将体育设为大学四年必修课程,为新生发放“健康卡”,记录学生各项身体指标及营养情况。学校每学年还设立“体态周”,检验学生形体及气质的培养效果,身体姿势合格者方可通过测验。针对外语学习,则要求一二年级学生必须修习英语,且需在课程结束后参加考试,合格者方可升学。在考核方面,金陵女子大学将每门课程划分为不同等级,将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以3∶2的比例折合成总成绩。如若学生的必修课程成绩不合格则有一次补考机会,若补考尚未通过则需重修,重修两次仍不合格则作退学处理。[22]可见,吴贻芳对学生的学习质量管理十分严苛,这也是金陵女子大学高产出的一大原因。

(五)学生管理观:刚柔并济,育人为本

一是订立行为规范,严格日常管理。吴贻芳执掌金陵女子大学期间,注重学生健全人格与优良学风的养成,强调学生行为规范与日常守则。首先,金陵女子大学制定操行评定制度,制订《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学生手册》。[23]此外,为使学生操行评定公平化,金陵女子大学确定了10条标准以考查评定学生的表现。[24]其次,在荣誉奖励方面也做出相关规定,制定了对表现优异学生的奖励规定,这种奖励规定直接与学生的平时表现挂钩。最后,制订参加社团及课外活动的规则,以支持学生参加社团活动与课外活动。[25]另有严格的宿舍管理,因金陵女子大学皆为女生宿舍,学校规定禁止男性探视。针对女生宿舍严格的管理规则,吴贻芳体现出极大的人文关怀。如,当吴贻芳发现女生宿舍窗户下有一张椅子,进而了解到学生越墙的情况,出于安全考虑,便决定化堵为疏并提议为学生提供会客的小隔间。[26]可见,金陵女子大学对学生各项行为均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规范标准,从而提升对学生的管理水平。

二是关注心理健康,注重情感呵护。吴贻芳意识到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大到制度设计,小到生活细节,均注重从情感与精神上关心爱护学生。新生训练周是“为使每个来自各方的新生,能在短时间认识他现处的环境”[27]而排定的。它为新生提供了极大帮助,使学生“不到三天”,熟悉了“所有的新面目、新人物、新环境”[28]。可见,新生训练周极大增进了学生对学校的了解。姐妹班制使高低年级学生结成姐妹班,成为彼此在学业及精神上的伴侣,增进高低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使低年级学生忘记陌生环境的寂寞与困难,树立对学习与生活的信心,也增强了高年级学生的责任意识,使整个校园充满凝聚力与向心力,进而实现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全人格培养的目的。另外,金陵女子大学实行导师制,其独特性在于注重情感化交流。导师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与学习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在与学生交流的基础上使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导师制沟通了校长、导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使三者密切合作,共同助力学生成长、学校发展。其实施效果尤为显著,引来其他高校纷纷效仿。[29]由此可见,金陵女子大学强调家庭式和谐的管理环境,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情感呵护。正是在这样团结、和谐的环境中,学生在情感与精神上得到强有力的支撑,从而健康地成长。

(六)教师管理观:关心爱护,助力成长

人力资源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又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力。[30]在吴贻芳的管理实践当中,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指教师管理,包括教师的聘请、任用及培养。

在教师聘请方面,注重科学选人。吴贻芳在聘请教师时,坚持德才兼备的高标准,认为“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学校的学术水平及健康的风气”。吴贻芳广开门路,不仅登门拜访,而且发动教师推荐合适人选。[31]在教师任用方面,坚持充分信任,因事用人的原则。金陵女子大学为教师创造良好环境,充分信任教师,使每位教师得以展现各自才能,做到人尽其用。如,吴贻芳外出参加各类会议及活动时,委以华群校务管理重任,华群亦以服务学校为己任,尽心竭力为学校谋发展。在教师培养方面,注重为教师搭建成长舞台,包括派遣教师出国深造、支持教师参加学术交流会、举办教师进修会等。[32]1946年,金陵女子大学召开了以“对金陵之展望”为主题的教师进修会,主要探讨如何培养学术研究兴趣、合作互助精神等话题[33],这些话题的探讨对教师的进修与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吴贻芳对教师的管理形成了一套从聘请、任用到培养的完整体系,并在各阶段形成不同的要求。她将任用人与培养人融为一体,突出教师培养对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以此助力金陵女子大学的发展。

三、吴贻芳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当代启示

吴贻芳任职金陵女子大学时期开展的教育实践为其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升华注入了灵魂,也使金陵女子大学因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学生而声名远扬,其推行的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仍具有启发意义。

(一)明确发展定位,形成自身特色

一般而言,高校对大学使命的描述能够反映出其价值判断与行动选择,并据此制订较为适切的规划与愿景。由于社会文化环境、高校自身角色及特点的不同,大学对自身使命的选择也有所不同。吴贻芳在就职演说中提及学校的办学目的是要为社会发展、国家建设培养各式各样的人才。[34]吴贻芳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依据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自身发展需要及学校已有资源,确定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建设国家的办学宗旨,并围绕这一核心思想制订适切愿景与规划,积极进行系科设置及专业调整,如创办社会学系,深入乡村进行社会调研等。金陵女子大学实施的一系列措施锻造了学生健全人格,提升了学生专业素质,练就了学生过硬本领,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质量人才。因此,金陵女子大学成为当时独具特色又具有高水准办学水平的高等学府。吴贻芳关于明确发展定位,形成办学特色的思想,对当前我国建设“双一流”高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前,一些高校建设面临相互模仿、发展趋同、不具特色的困境。[35]在进行内部管理时,高校可以学习借鉴吴贻芳有关办学宗旨观的教育管理思想。

一方面,明确学校发展定位。高校应坚守办学宗旨,回答“为谁”服务的问题,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建设的目标,打造扎根中国土壤,办具有中国气派的高水平大学。

另一方面,形成高校办学特色。高校应具备广阔视野,审视内外部环境,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式,创办特色学科,使其在历经历史沉淀的同时,保持自身的发展与创新。

(二)完善制度建设,推进民主管理

吴贻芳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对当前我国高校实现内部管理的民主化、集约化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吴贻芳在管理金陵女子大学的长期实践中,不断加强制度保障,形成了民主高效的内部管理体系。在吴贻芳的擘画下,金陵女子大学的组织机构不断完善,教师、学生等人员也加入管理实践中。这不仅使学校在决策时能够集思广益,体现民主治校精神,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学校各成员的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保证了学校各项事务的职责划分与有效管理,实现了共同推进学校发展的整体效应。当前,高校依旧存在行政色彩过重、民主管理不足的弊端。高校只有完善各项制度建设,才能推进民主管理。具体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其一,推进民主组织建设。大学的一大特征是自由,不论是德国教育家洪堡,还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都提倡学术自由、教授治校,这些理念均是民主管理的体现。吴贻芳的教育实践亦然,其实行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即经由创办人委员会与全体教职员会议进行讨论,对学校发展进行总体规划,以调动学校各成员的管理积极性,最终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其二,建立依法治校制度。高校可通过完善各项议事章程,确立各项事务的办事程序,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推进学校稳步发展,实现各项职能。

其三,建立学生自治会制度。学生作为高校管理的对象,也应担任管理者角色,使其具备获得感,在行动上参与学校管理。如此一来,学生自治会制度不仅能实现学生的自治管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而且能实现学校管理层结构的多样化,促进学校管理民主化。

(三)坚持育人为本,回归教育本真

教书育人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教育回归本真。吴贻芳坚持以德、智、体、群、灵等全面发展为路径培养女子健全人格,使其收获完满人生,同时注重呵护学生情感,做到严中有爱,刚柔并济,真正实现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的目标。吴贻芳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当前我国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当前,高校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内容分裂、顾此失彼、整体效应不足的困境,未能跳出“培养专才”的窠臼,重智轻德、偏课程轻实践等现象屡见不鲜。[36]高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以吴贻芳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为引领。

一方面,牢记育人为本理念。高校应立足教育以生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发展的整全性,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应突破“培养专才”的困境,分类构建教育目标,在提升学生智育水平的同时坚持立德树人,涵养学生的道德品性,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严格落实体育锻炼制度,加强学生体质健康;强化美育熏陶,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升实操技能,让学生在实训中自我练习、自我成长。

另一方面,坚持回归教育本真。高校要进一步明确何为教育。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37],与作为心灵隔离活动的训练有着本质区别。因此,高校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要关心爱护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行为,注重与学生交流,营造吴贻芳家庭教育管理式的温馨和谐的高校环境,关注学生心理情感,塑造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金陵女子大学在吴贻芳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引领下,培养了一大批品德高尚、基础知识牢固、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服务精神的专业化人才,为当时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与中国社会进步贡献了重要力量。吴贻芳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作为一支强大力量汇入民国时期中国高等教育,进而从整体上推动了民国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时至今日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金陵办学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张祜 题金陵渡》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