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探讨
2023-07-29杨朝霞
杨朝霞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变化较大的特点之一便是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这说明文言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受到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高、趣、读、化”四种方式,熟读教材,统揽全局,增加教学设计的“趣味性”,并借助通读感知、细读感悟、练读积累和熟读成诵四个环节,实现学生语言文字、学习方法的内化迁移,从而更好地助力学生理解与传承中华文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学生能力;核心素养;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16-0014-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变化较大的特点之一便是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一是文言文的出现从原来的五年级提前到三年级,学生接触文言文的时间提前了整整一个学段;二是文章数量由原来的4篇增加到现在的14篇,增加的幅度是原来的三倍多;三是选取的文言文从先秦时期一直到民国时期,时间跨度和历史跨度拉长;四是选取的文言文体裁丰富多样,既有神话、寓言,又有传记和议论。这些编排上的变化告诉我们,文言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倍受重视。
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开展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笔者进行了扎实的教学研究,下面就以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教学为例,试从“高、趣、读、化”四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高
“高”指的是站位要高,教师要依标扣本,熟读教材,统揽全局,立足学生长远发展。《课标》再三强调,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因此,文言文教学要打破以往将文章拆解、逐词串讲的弊端,改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为教课文而教课文的做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基础型学习”,还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型学习”和“拓展型学习”。
如在教学《杨氏之子》时,教师首先要对文本进行仔细的研读。要了解《课标》有关这一学段阅读的总目标;要了解本课在这一册中的地位,其人文主题是什么,语文要素是什么,前后几篇文章有着怎样的联系;要了解学生是否对这些语文要素有过相关的学习,学到了什么程度,这次的学习与以往的学习有什么区别;要了解学生已经达到一个怎样的学习水平,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如何等。只有站在《课标》的高度,对文章有了整体的认识和把握,才能清晰我们要完成的任务,以及怎样完成教学任务,从而积极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提升核心素养。
二、趣
因为文言文的特殊性,“趣”就成为教学中尤其要注意的问题。教学设计的“趣味性”强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才会降低,学习的兴趣才会增加。“蹲下身子去和孩子对话”,就是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问题,把学习活动设计得丰富有趣且充满挑战性。
教师为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可以设置悬念,有“趣”的导入;可以设计有趣的学生活动;可以布置相关的资料搜集任务。
如《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言语》。学生对《世说新语》了解多少?它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我们学过里面的哪些文章这些问题,如果教师越俎代庖,便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反,把这些问题布置为预习作业,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学生通过查阅后,会发现原来四年级学过的《王戎不取道旁李》出自《世说新语》,我们耳熟能详的《望梅止渴》也出自《世说新语》。于是,学生在“趣味横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竞相表现,积极活跃,其分析比较能力、归纳判断能力等得到提升。
三、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积淀语感最好的方法,文言文教學更要以“读”贯穿整个教学。教学《杨氏之子》时,教师就设计了通读感知、细读感悟、练读积累和熟读成诵四个环节。
(一)通读课文,初步感知
这一环节的基本要求是读对字音,读准节奏,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因为文言文特殊的文字句法章法,不读准、不读通、不读顺,便不能开讲。教学《杨氏之子》通读这一阶段,教师设计了以下层次朗读: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借助注音和注释自读,学生展示朗读,悟读,教师指导停顿朗读等。其中,教师配乐朗读是通过教师语句的停顿、词语的轻重、语气的选择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语感,感知文章大意。学生展示朗读是帮助学生把字音读正确,如“诣”和“旨”、“为设果”的“为”等。在“悟读”中,重点是“悟”,学生通过借助插图、结合注释、查阅工具书等文言文学习方法,边读边悟,理解句子和文章大致意思。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切忌逐字逐句串讲。
需要注意的是,连续几次的朗读并不是完全放手让学生随意的一遍一遍朗读,而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层次递进、目标清晰地读,几次朗读下来,学生对文章有了初步的感受和理解,获得了初步的语感体验。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本环节的重点是,教师可以抓住文中的关键字眼引领学生在细读中感悟、在品读中深化主题。在《杨氏之子》一文中,教师可以抓住关键字眼“甚聪惠”进行细读深化:
(1)谁聪惠?
(2)哪里看出“甚聪惠”?
(3)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4)通过“孔雀是夫子家禽”和“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两种句式的对比朗读,感悟杨氏之子的聪敏机智、彬彬有礼和幽默风趣。
(5)分角色朗读等形式进行学习,进一步感悟杨氏之子“甚聪惠”。
(三)练读课文,积累语言
“练读”是通过练习、操练、训练等形式,使学生在读写互动中积累语言。《杨氏之子》中,教师设计了这些练读:
(1)“我说你猜”的游戏朗读,通过师生互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设计用四幅图来表现课文内容,再让学生给图配上文章中的话。
游戏和绘图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图文参照练习,语言得以进一步积累。
(四)熟读成诵,贯穿始终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在《杨氏之子》一文中,在引导学生背诵时,教师可以先以图片形式出示课文,再将文字隐去,由学生合上书背诵。通过设置背诵台阶,学生看图片联系文字,强化了文言语感的积累。整篇文章从通读到练读,学生读了十余次之多,朗读贯穿整个教学,学生在多层次的朗读中基本达到熟读成诵。
四、化
“化”有三層含义:一是语言文字的内化,二是学习方法的内化迁移,三是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文言文的课堂要充满文言的韵味,既让学生在学习时积淀语言,同时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内化语言、运用语言。
如《杨氏之子》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进行文言创编:孔君平在听到杨氏之子回答后的反应。学生创编出这样的内容:
(1)孔君平听了大惊,“小儿果然聪惠,孺子可教也!”
(2)孔君平竟无言以对,半晌,竖起大拇指:“杨氏之子,名不虚传,日后必成大器。”
除此之外,教师的语言评价也与之相应,可以是“汝甚聪惠”“妙哉、妙哉”等,既是对学生思维的肯定,也是引领学生内化文言语言的一种方式。这种外在形式上的改变,活跃了课堂氛围,学生语言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发展。
统编版教材倡导大量阅读,鼓励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让学生“学”而后“习”,获得能力的提升。在教学本课的拓展阅读《世说新语·言语》中的《钟氏二子》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内化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并进行学习迁移,指导学生在感受古代儿童聪明才智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章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其最终的落脚点是文化的理解与传承,特别是文言文,学生不仅仅要理解字词的含义,学习文章的结构表达、人物的形象品质,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些文化内化,学以致用,将这些文化精髓、优秀品质一代代传承下去。
总之,文言文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课堂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授之以渔”,不能“授之以鱼”,要努力创造轻松、自主、愉悦的课堂氛围,努力培养并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