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2023-07-29何书杰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6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创新路径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巨大的思想价值、教育价值和时代价值,是教育人、培养人、涵养人的精神沃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精神,积极探索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路徑。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厚植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的“活教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汲取精神力量、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基因,有利于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新时代接班人。

一、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要夯实“知”之基础

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经历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在艰苦卓绝、英勇斗争中练就的革命精神。以红色文化资源为重要载体的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灵魂与血脉。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要夯实“知”之基础,积极扩展内容和营造环境,促进高校学生主动求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从能够知、系统知到自觉知中不断深化、入脑入心。

首先是要做到能够知。能够知是基础和前提,高校应通过构建红色文化资源宣传体系,积极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知有出处、学有方向。如,利用校园建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通过设计“红色文化长廊”和“重大事件知识角”等方式,以主要历史脉络为主线、以重大事件为载体,让红色文化扎根校园,让校园环境成为铸魂育人的无言之师,确保学生在校园就可以有所知、能够知。

其次要做到系统知。学生主动接受红色文化,更多趋向碎片化,对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的认知是孤立和零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高校思政课主阵地作用,思政课堂应渗透红色文化,成为红色文化宣传的主阵地。思政课堂要以教育部统编教材为蓝本、以系统化教学为牵引,采用科学教学方法,把红色资源背后蕴含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红色故事大家谈”“你我话党史”等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知、在感知中思考。

最后要做到自觉知。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着红色精神,是指引青年学生成长进步的教科书。引导学生主动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闪光点,结合理论知识深挖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红色精神和真理光芒,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在实际行动中绘就青春底色,在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中肩负起时代使命,敢于担当、勇于拼搏,赓续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要系好“情”之纽带

情感是密切联系的基础,是增进关系的纽带。红色文化资源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重要党史事件和党史人物,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之间的特殊情感。汲取红色文化资源背后的宝贵精神滋养,既是我们后辈肩负的使命,又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精神,应激发起学生与革命先辈之间的情感共鸣。

一是在培养高校大学生在和红色文化资源的接触中产生情感共鸣。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而言,战火弥漫的岁月早已远去,孕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环境和时代背景与现在截然不同,学生在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准确把握上无法感同身受,增加了与红色文化的距离感和陌生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更易拉近历史与当今的距离。通过环境的构设、文化的渲染和教学的实际运用,搭建当今与历史的对话桥梁,主推沉浸式教学,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

二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要注入“情”。情感是人最大的精神需求。育人工作要注重以情感人,红色文化之所以有强大的感染力,就是因为它凝聚着时代特征、孕育着文化内涵、沉淀着历史事迹、传颂着深厚情感和不朽精神,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命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要注重情感融入、树立榜样示范、凝聚精神力量。教师应注重言传身教,注重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站在学生的角度,做到以真情换真心,入情入理,讲真话实话,办真事实事。

三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育人工作上要用对“情”。情不仅仅是工作生活上的关心帮助,更是思想上的悉心“传帮带”。教师应坚持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人生目标,将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斗争精神、牺牲精神融入到学生的成长成才中,做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以真情感染学生,用正能量凝聚人心。

三、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要抓住“行”之关键

唯奋斗者进,唯实践者强。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物质活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写道:“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认为,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只能在实践中完成。一切美好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高校利用红色文化资源铸魂育人也不例外,必须从实践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努力研究新事物、解决新问题,把实践创新推向深入,在实践中创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让红色文化在高校迸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一是用社会实践增行。社会实践是育人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与社会接触较少,实践经验不足。高校应强化红色文化资源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运用,合理安排学生参观体验红色文化纪念馆、革命遗址等,并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制订学生参观的计划,引导学生在行中学、学中悟、悟中行。如组织学生重走红色之“路”,重温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光辉事迹,体悟伟大建党精神。

二是以党团活动促行。党团活动是高校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加强党建活动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确保活动数量与质量。丰富党团活动,摒弃党团日娱乐化,坚持上好党课、团课,推广红色文化精品课。在组织党团员志愿服务活动中,成立“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队”,鼓励学生担任红色文化讲解员、宣讲人,寓教于乐、砥砺促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活动历来是育人的重要途径,可以让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我、提升自我。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中抓住实践的关键点,育人效果将事半功倍,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世情、国情和党情,在实践中检验自我,激发对红色文化的学习热情。

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要贯通“融合”之法

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要与时俱进,创新方式方法。高校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要充分利用和借助信息化技术,紧跟时代步伐,掌握时代特点,抢占网络教育主阵地,注重科技赋能,综合运用多种载体。

一是要把传统手段和新媒体技术相结合。信息化时代,青年学生对线上学习,以及体验式、沉浸式学习情有独钟。高校可利用大数据找准新时代大学生兴趣特点,打开网络教研新天地,全力开发“互联网+红色文化资源”、研学教学APP等。利用信息化手段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教学中,探索“视频+引导”网络课堂、微视频、微课堂等形式,营造图像、文字相融合的立体化、数字化教学情境,增强教学实效。

二是开设红色文化资源网站。扎实推进网站的运营和推广,需将红色文化资源的展示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高校可尝试媒介融合,运用“云课堂”等传播方式整合红色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便捷、服务性和互动性更强的学习平台。如充分发挥校报、微信公众号、广播站等融媒体平台的传播作用,形成一整套现代化、科技化、多样化的传播途径,丰富新时代高校育人的新渠道。

三是要创新技术手段,讲好红色故事。高校要因时而进,主动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如在智慧教室中引入3D、VR、AR、MR等现代信息技术,将红色文化资源全方位、可视化、立体化呈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以红色基因为鲜明底色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熏陶中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讲好红色故事。

參考文献:

[1]周峰.主体的实践: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如是读[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

[2]高美娜,王力尘.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

[3]谢礼炮.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问题及路径[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4).

责编:勉 耘

基金项目:2021年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课题“红色文化融入广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编号:GDSZXT-202106)

作者简介:何书杰(1993— ),女,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资源创新路径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路径探讨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