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拯救大秃鹳

2023-07-28伊名

环球人文地理 2023年6期
关键词:印度

伊名

2022年,出生于印度的普尼玛·德维·巴曼博士,荣获联合国最高级别环境保护荣誉——地球卫士商界卓识奖。巴曼是年轻的野生生物学家,更是女性的楷模,她带领了一个完全由女性组成的生态保育组织——Hargila Army,致力于鹳鸟的保护。这项开拓性的保护工作不仅拯救了濒临灭绝的大秃鹳,同时让印度当地上万名女性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秃鹳是一种大而笨重的涉禽,属鹳科,体长110~130厘米,体重10千克左右,站立时颈部伸直,身高可达120厘米,印度当地称其为“食骨鸟”。

这大概是鹳鸟中形态最“丑陋”的鸟种,它眼睛的白色虹膜经常让人感觉是在向人翻白眼。中国古籍《古今注》所描述的“大者,头高八尺”,以及《本草纲目》中“张翼广五六尺,举头高六七尺,其嗦下亦有胡袋如鹈鹕状”,都是指的秃鹳。

秃鹳的两性相似,雄鸟明显高大且笨重。它们的嘴长而粗,呈楔形;额和头顶裸露,没有羽毛,裸露处呈淡绿褐色或淡黄色;颈部裸露,呈红黄色,散布稀疏的毛发状羽。这种“地中海”发型的奇特外表,与它们食腐的特性有关。秃鹳吃东西时会把头埋得很深,甚至扎进尸体里,没有毛发便可以防止寄生虫的滋生。飞行时,秃鹳不像其他鹳类那样颈部向前伸直,而是头缩至肩上,通过两翅扇动的鼓翼来飞行。站立时,秃鹳常缩着颈,头缩于肩上,嘴斜向下方,因此被人调侃为“驼背的老头”。有意思的是,个体较大的秃鹳,喉咙部位还长着一个巨大的粉红色气囊,起初人们以为那是它屯放粮食的“粮仓”,但经过解剖后发现,气囊里面充满着气体,至于具体作用,还有待考究。

虽然这个种群体型高大,但它们仍选择在树上栖息,息居的巢穴主要用枯树枝筑成,内部放一些小枝和绿叶,十分粗糙。秃鹳有自己的固定盘踞地,以族群的方式聚集在一起,主要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山地平原,以及低山多沼泽的森林地带。湖边、沼泽、溪流和水稻田是它们的主要活动区域,有时也会到泥泞的地上活动和觅食。觅食对象主要以鱼、蟹、蜥蜴、雏鸟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偶尔也包括动物尸体。

大部分情况下,秃鹳会在旱季繁衍,雄性通过展示自己的肉囊,吸引雌性的注意。雌性每窝产卵2~4枚,一个月左右就能孵化出小秃鹳,并由雌雄亲鸟共同抚育。野外生存的秃鹳,最长可以活到25年。

秃鹳很罕见,中国记录的仅有一种,即大秃鹳。它们在中国并无稳定常见的种群,大多是偶见的单只个体。秃鹳逐渐销声匿迹的原因,在古籍中有相关记述,简单说就是被大量猎杀。秃鹳喜吃动物腐尸,形、色又较丑,古人认为这是一种不祥之鸟,于是大加杀戮。在唐代,官府甚至将猎杀大秃鹳作为向人民征收的一种赋税,举国上下一齐射杀。

如今的大秃鹳,仅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但由于森林砍伐、沼泽排水改农田等社会活动,大秃鹳的营巢生境和觅食生境逐渐恶化乃至丧失,加上人类干扰和非法狩猎,大秃鹳种群数量日趋减少。据统计,现在全球仅有800到1200只大秃鹳成年个体,大多数生活在印度阿萨姆邦。

在印度阿萨姆邦,有一个名为布洛根的垃圾填埋场,每天接收近500万吨垃圾。但就是这样一个散发着臭味的环境,却是大秃鹳唯一的栖息地。

以前大秃鹳曾经遍布印度,在恒河沿岸以焚烧、遗弃的人类尸体或者河中的鱼虾为食,但自从恒河受到污染,鱼虾数目减少后,它们不得不转移到垃圾场,寻找能吃的腐肉或者坏掉的果子,以此为生。

但显然,这群逃难到垃圾场的动物并不受欢迎。长长的喙,没有毛发的头顶,裸露的脖子上还挂着一个粉红色袋子……似乎一切与丑相关的东西都安在了大秃鹳身上。况且它时常会散发腐臭味,当地人甚至觉得,大秃鹳脖子上的袋子也是用来装死肉的。

有一段时间,大秃鹳曾经短暂地在印度人心中留下过好印象。19世纪后期,西孟加拉邦的首府加尔各答因为疾病和饥荒,死伤无数,而大秃鹳正好是连骨头一起吃的食腐动物,它们将大街“清理”得很干净,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疫病的扩散。1896年,当地在加尔各答政法团的徽章上,印了两只衔着蛇的大秃鹳,用来赞扬它的功绩。即使如此,大秃鹳也难以打破人们心中固有的偏见。更多时候,大秃鹳在印度人眼中类似乌鸦,有不祥之兆,是带来病毒和灾害的象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秃鹳的栖息地要么被占领,要么被污染,有的人甚至因为偏见,故意砍伐大秃鹳栖息的树木。种种原因,导致大秃鹳的数量呈断崖式下跌,到2016年,全球仅剩约1200只。

大秃鹳这种高效食腐动物数量的锐减,使得环境问题本就堪忧的印度面临更大挑战。于是,当地政府通过了多项法案来保护它们。尽管后来大秃鹳数量有所回升,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仍将它列为濒危物种。

而在印度,仍有几百只大秃鹳生活在阿萨姆邦的垃圾场,它们被死死地困在了那里。

直到巴曼博士的出现。

普尼玛·德维·巴曼出生于印度,5岁时,就被祖母带到雅鲁藏布江(印度称布拉马普特拉河)边,在湿地和稻田里认识鸟类,从此对鹳鸟产生浓厚兴趣。在一次采访中巴曼坦言:“我看到了鹳鸟和许多其他物种,祖母教我为白鹭和鹳鸟唱歌,我爱上了这些鸟。”

获得动物学硕士学位后,巴曼开始攻读大秃鹳领域的博士学位。一天,她在为博士论文做实地考察时,发现当地的人正在砍伐大秃鹳筑巢的树,一些鹳鸟从树上掉落,当场死亡。巴曼意识到,拯救大秃鹳迫在眉睫!于是决定推迟论文的发表,专注于保护这个物种。

保护行动的第一大难关,就是改变人们对大秃鹳的固有成见。最初,巴曼的重点在于宣传食腐的大秃鹳对清洁环境、减少疫病传播上的作用,但效果微乎其微。于是她改变策略,从当地的文化下手,开展一系列在地活动,例如在宗教活动、烹饪比赛、街头表演和社区舞蹈表演中宣传大秃鹳保护信息,邀请影视名人参与宣传,为大秃鹳筑巢树木的所有者举办活动等等。

巴曼的过人之处,是能不断动员村中的女性来帮助她。她创立了一個完全由女性组成的生态保育计划“Hargila”,致力于保护鹳鸟的筑巢地点,为受伤的鹳鸟提供康复服务。她还为成员购买织布机,带着妇女们织布,向村民推销绣有大秃鹳的布料、衣服、编织品。这个创业项目不仅让人们了解大秃鹳,也使得很多当地女性实现经济独立,提高了生活水平。

只有让保护大秃鹳的意识印在每个人的脑海,才能起到根本的作用,巴曼深刻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学校的教育成为她攻破难题的第二站。她寻找学校进行合作,告诉孩子们,自己的村庄是大秃鹳唯一的家园。渐渐地,老师们也开始谈论保护这种鸟的意义,并自发地在河岸和湿地开展清洁活动,清除水中的塑料以减少污染。

自巴曼的保护计划启动以来,印度当地种下了大约45000棵树,坎鲁普区达达拉、帕查里亚和辛格马里村的鸟巢,数目从28个增至250多个,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秃鹳繁殖地。更值得一提的是,那些曾经生活在垃圾场,生活异常窘迫的部分底层女性有了经济来源。在她们心里,一切美好都来自这个原本臭名昭著的鹳鸟。

将大秃鹳不祥的外衣脱去,巴曼用了整整十年。

十年来,她所坚持的保护计划,以及对环境保护的变革性影响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她表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为保护大秃鹳而努力。

(编辑 胡倩)

猜你喜欢

印度
印度总统定了
论印度陈那因明非演绎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如果可以去印度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我所见识的印度商人
印度的3D斑马线
山哈·印度摄影
印度式拆迁
最高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