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中的反特剧
2023-07-28徐江
徐江
丰富剧集类型的层次和视角,把那些潜伏在类型下的产品线乃至类型分支做大做强,这或许才是最能为剧集生产者带来成就感的事
因为喜欢演“剑神李淳罡”的邱心志,连带着对他的相关资讯也多有留意。某卫视近日播出的《暗战风云》就这样进入我的视野。随着该剧开播及相关话题热度攀升,不少观众又被带回反特故事的情境中——市场对反特剧的期望值在升高。
电视台片花和一些平台简介,把《暗战风云》归在“谍战剧”序列,乍看没问题,再一想,似乎还可以细分。一来,谍战剧积累到今天,经典不少,剧目也繁多,确有细分的必要;二来,“谍战”和“反特”其实还是有时代背景的区别(剧情当然也有区别——前者敌方在明处,后者我方在明处),虽然所有这类戏都可以放到“谍战剧”里笼统谈之,但细分之后,各项品评指标会更有依据,也更加清晰。
以《暗战风云》为例,在剧情类型上,它和《无悔追踪》《誓言无声》《一双绣花鞋》《告密者》《金水桥边》《光荣时代》等剧集同一路数,与《潜伏》《黎明之前》《悬崖》《借枪》差异较大。所以,作为曾经“潜伏”在谍战剧类型下的一个分支,把反特剧单提出来谈论,更方便大家厘清其发展脉络。
说来让人有些感慨:曾经有一段时间,在悬疑剧观众心里,“反特”的名头要比“谍战”更响亮。比如,《无悔追踪》问世的那个年代,“谍战”这个词,媒体和观众听都没听过。“反特”就不一样了,毕竟这个词是从电影领域流传到电视剧领域的,在中国内地有着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历史,从《国庆十点钟》《铁道卫士》《虎穴追踪》《冰山上的来客》《羊城暗哨》《跟踪追击》到《秘密图纸》《东港谍影》《熊迹》《猎字99号》《黑三角》,都曾拥有过骄人的票房业绩,既在不同年代涌现了吴天、方荧、黄粲、陈怀皑、卢珏、赵心水、沈耀庭、刘春霖、陈方千等优秀导演,也让广大观众熟悉了印质明、冯喆、梁音、田华、石维坚、达式常、浦克、雷鸣、李景波、李亚林、向隽殊、凌元、刘佳、孙敖、曹翠芬等一大批实力演员。
说“反特”是内地影视最早成功建设的类型,并不为过。而且,它的影响也足够深远。实际上,在被有些评论誉为“当代谍战剧开山作”的《誓言无声》引发关注以前,绝大部分电视剧观众,还是更认可以“抓特务”情节为主的剧集,视为“反特”题材作品。不过,当“谍战”这个新词逐渐被媒体和业内广泛接受后,内涵范围相对较小的“反特”一词便开始被人们忽略,成为“谍战剧”这个剧集类型下的“潜伏者”。
之所以建议把“反特”作为谍战类型下的重要分支予以强调,主要还是考虑到它们所具有的“反特剧”美学共性,以及它们与过往那些反特经典电影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实际上,近些年的反特剧,虽然有些没有大火,但其品质基本处于水准线之上,如王志飞等主演的《秘密图纸》、王斑等主演的《山间铃响马帮来》等。而像《落地,请开手机》(孙红雷主演)、《国家机密2》(谷智鑫主演)、《于无声处》(胡军主演)、《面具》(祖峰主演)这些结构上有一定探索的原创剧集,既拓展了侦察员形象的塑造空间,又突显了“反特”题材在类型剧框架下发展的巨大潜力。
还有一点就是,从电影到电视剧,“反特”题材作品虽然在创作过程中,对各国的悬疑、谍战类作品有所借鉴,但其赖以萌发和成长的土壤,却一直是我国内地所特有的,属于本土性极强的作品。剧集创作,一旦脱离了内地人文和时代背景,就难免会呈现“四不像”的状态,这种情形,有点类似于中國香港影坛和功夫片的关系。在今天新的市场及新的制作技术背景下,总结、分析我国“反特”题材影视以往成功经验,再进一步升级,拍摄出更多受观众欢迎和热议的“国民剧”级别作品,是一件值得业界人士认真研究和探索的大事。
在那些经典的类型剧里,优秀的潜伏者以圆满完成任务且不被敌方发现为成功标志。在剧集市场上,成功类型剧的标志,不仅需要有经典剧集,推出观众认可的演员,还需要丰富剧集类型的层次和视角,把那些潜伏在类型下的产品线乃至类型分支做大做强,这或许才是最能为剧集生产者带来成就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