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3-07-28卢现军何晶晶
卢现军 何晶晶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知识含量大、知识点密集的学科,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记忆,同时还需要其进行大量的分析,以锻炼其深度思考能力。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要更新教学模式,创新课堂互动形式。主题式教学强调以内容为载体,注重文本内涵,并以此为主体进行语言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受良好的学习环境影响,能强化其学习效果。文章分析了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容纳性强、参与性强、思维创新性强的三个特征,接着从课前准备、课中建构两个阶段的教学探讨了主题式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主题探究教学模式;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运用
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精心梳理教学思路,要确定一个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进行各类教学活动。为此,教师要在课前合理布置课堂,要提炼出一个主题,并在实际教学中,带领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而主题式教学的过程是动态而非静止的,需要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教师要提前收集教学材料,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资料。而且教师和学生共为一体,都是动态教学上的一环。另外,每个主题活动的过程都是可以重复进行的。
一、主题式教学模式的特征
(一)容纳性强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搜寻相关材料,且要保证材料与主题相关。而教师搜寻材料的过程,则充分体现了主题式教学模式容纳性强的特点[1]。搜寻材料,并让材料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服务,则必须保证材料能彰显多元化内容,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让他们从多个层次、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另外,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思考点,在交流探讨中会产生一定的意见分歧,对于容易产生意见分歧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将整个课堂开放,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在此过程中做好引导和点拨的工作,让学生高效掌握知识点。
(二)参与性强
主题式教学强调互动,因此,学生要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主题式教学模式下,师生探讨的话题通常都是生活化的事物,贴近高中生的生活经验,因此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他们能积极发表见解,并能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如此一来,学生的参与基础就存在了。另外,教师必须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提高课堂互动主动性。教师会通过创设合适的课堂情境,将学生置于情境中,用课堂氛围感染他们,并进一步诱思引导,点燃他们的求知欲。而学生要针对现实性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具体分析。他们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满足感。如此看来,主题式教学模式凸顯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思维创新性强
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主题式教学模式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即思路由原来的“让你学”,变成了“我要学”[2]。在特定的主题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主动将所学知识转化成解决问题的手段,他们的知识结构、学习思路等会发生新的变化。这里也实现了创新性。而且学生的学习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要不断创新学习方法,转变分析问题的切入点,体验创新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有效锻炼思维能力。
二、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课前做好准备,找到教学切入点
1.重组教材,确定主题
人在进行学习活动时,往往受生理限制,掌握的知识量也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更多的精妙设计[3]。要想高效实施主题式探究教学模式,教师必须能以知识为核心进行精细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发掘教材,并对教材进行重组。思政教学要从基础知识入手,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知识概念,这样能为其后续学习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在提炼主题的过程中,要能做到精准把握教材内容,要保证主题既能反映课程知识点,又能贴近生活,贴近高中生的生活。这样才能让他们在玩中学,从而在理解知识内涵的基础上将其运用在生活化事物的分析中。
例如:在学习《把握世界的规律》这一课时,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教材一共包含三个方面的知识,分别是“世界是普遍性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显然,本课教学要从“世界是普遍性的”学起,教师要明确教学主题。这部分知识要求学生能了解联系的含义,知道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能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能区分联系的特点,能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等。在教这部分知识时,教师仍可以通过导入前面学习的内容开启课堂,如:“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特征,接下来我们要了解的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相关内容……”在学习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相关知识时,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包括理解矛盾的含义,能知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表现,能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能了解结合具体问题展开具体分析的原因。基于主题式教学的主题的灵活可变性,教师可以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教学需要,随机调整主题。
2.了解学生,找准起点
高中阶段的学生即将参加高考,有着极大的学习压力,他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文化课知识[4]。尤其是文科生,他们要进行大量的记忆活动,要将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既要能深刻领悟知识本质,又要能根据知识的类型,对其进行有机整合,并将其有机编排,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有效性。基于高中生学习任务繁重的特点,教师在进行主题式教学活动时,要能设计高中生感兴趣的内容,并将其整合成课堂问题,这样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特点找准教学起点,能让主题式探究教学进行得更加顺利。
如:在学习《把握世界的规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以一个经典故事作引,将学生的思绪代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如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唇亡齿寒”的故事: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扩张,使得本国国土面积进一步扩大,本国军事力量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接下来,晋献公又想向东扩展,于是盯上了东边的两个国家。其中有一个虢国经常侵犯晋国边境,但是要想灭掉虢国,必须先通过虞地……最后,晋国借道虞国,灭了虢国,随后又灭掉了虞国……教师在讲这个故事时,可以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影视剧片段,以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促使其提高学习主动性。故事展示完毕,教师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并在学生完成回答后追问:“什么是联系呢?”并以其为主题,让学生结合生活例子谈谈自己的理解。这样能逐渐将课堂互动引向事物之间的联系上,从而开启本课的教学。
3.编写教案,完善设计
确定了主题和找准切入点后,教师要进一步编写教案,使之完整。在课堂中期,学生已经了解了课程知识点,他们更渴望进入深层次的学习。这时,教师可以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因此在设计这部分教学方案时,教师要广泛搜集教学资料,可以从互联网中搜索。如可以设置这一问题:“联系是有条件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那么,任何两个事物,只要我们想将它们联系起来就可以吗?”可以给学生1分钟的时间思考。接下来,教师展示新的主题,即“如何建立事物之间的新的联系”,并用多媒体展示如下故事:“鲁国城郊飞来一只罕见的海鸟,猎人们将海鸟捉住,献给了喜欢海鸟的鲁侯。鲁侯对这只海鸟很是喜欢,让高级厨师给海鸟准备丰盛的酒席,并让它听高雅的乐曲,但不久后,这只海鸟就被吓死了”。师:“对于这个故事,你产生了哪些想法?鲁侯违背了联系的哪些观点?”展示这样的案例能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能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能认真分析,并回想本课相关知识点,用其分析并解决问题。他们能想到鲁侯的做法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这个课堂模式下,每个学生都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他们能在自主思考中体会思维活动的乐趣。
教师在课前做好教学准备,找准教学切入点,重组教材,确定主题,了解学情,找准教学起点,并在此基础上编写教案,完善教学设计,能保证主题式探究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课中用心建构,打造立体式课堂
课堂教学环节设置得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对课堂节奏把握的准确度来决定。教师要用心建构课堂,把握好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导、疑、探、拓、结”等教学环节中的教学活动,以打造高效的立体式政治课堂。
1.创设情境,唤起思维
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能在课堂初期唤起高中生的学习热情。当他们慢慢进入学习状态后,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出课程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指向明确的学习。好的课堂情境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能促使其生成进一步探究知识的动力。创设课堂情境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课堂情境的创设和对学习氛围的营造。具体而言,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丰富的图片和视频,也可以展示相应的话题。这样能顺畅地引出课题和展示主题,以吸引高中生的参与。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教材中《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这一课时,由于本课知识包含“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这两个部分,教师可以在新课导入阶段加强设计,如可以用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引出新课。如可以从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进化发展史展开讨论。在相关讨论中,师生之间能进行一定的互动。而为了让学生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兴致,并生成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介绍人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能了解到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能了解原始人的生活状况。这样,他们能自主对比现代人的生活。在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如果让你根据视频总结原始社会的组织形式和主要生活方式等,你会如何总结?”学生则可以按照“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时间顺序进行分别总结。接着,教师再用多媒体展示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遇到的一件事,即一个美洲岛上的居民在得到一个欧洲人赠送的被子后,竟然将它撕碎了,并将碎片分给了岛上的每一个人……接着,教师引出“平均分配劳动产品”相关内容,并让学生以“原始社会生产关系是怎样的?”为主题展开探究式学习。
这样,在可视化内容的刺激下,高中生都能产生学习兴奋,继而主动投入主题式学习活动中。而要想产生此种教学效果,教师要在设计课件的过程中广泛搜集资料。
2.质疑导思,激活思维
主题式探究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思维在主题式教学中十分重要。问题是思维创新的开端,能对学生形成引导思考的作用,能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师要结合课程目标设计课堂问题,并设计引发学生思考、质疑的问题,以强化师生互动。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如何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以激发其问题意识。这样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让教学活动有序地进行。
接上一环节,仍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为例,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合作探究明确答案,师生之间的互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先总结问题的答案,并再次展示学习材料。如在讲完“原始人平均分配劳动产品的原因”后,教师可以给出如下总结:“人类社会与动物界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关键在于动物最多是采集,而人则不同,要在完成采集的基础上进行生产劳动和创造……”接着引出知识点:“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原始社会的人们要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这是因为原始社会的生产力低下,人们必须以合作的形式进行劳动生产……”接下来,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原始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结成氏族,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的相关资料。并鼓励学生对材料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引导他们提出合理化质疑。这样,会有学生提出,“氏族制度有哪些好处?不足又在哪里?”接着,教师让学生以“氏族制度的局限性”为主题展开探讨。可以给他们5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5分钟过后,师生互动,共同总结以上问题的答案。
这样,教师在主题式教学活动中,一边负责展示材料,一边适时引导学生思考,能给学生留下充足的自主思考空间。他们能在思考中加深对材料信息的理解,他们的有价值信息提炼能力能得到充分锻炼。与此同时,他们提出课堂质疑的能力也能得到充分锻炼。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主题式教学模课前做好准备,找到教学切入点式的容纳性强、参与性强、思維创新性强的特征,教师课前做好准备,找到教学切入点;课中用心建构,打造立体式课堂。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好教材重组工作,明确主题、了解学情,找准起点、做好教案编写工作,完善设计、创设情境、引导质疑、引导深入探究、做好拓展知识和课堂小结,能唤起、激活、完善、巩固学生的思维,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谷花.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求知导刊,2023,342(2):56-58.
[2]王海艳.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议题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2022,650(42):149-151.
[3]王月.主题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47(6):123.
[4]朱忠壹.基于单元主题教学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活动化:教育戏剧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学,2022,405(1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