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化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性探索

2023-07-28石艳霞

高考·中 2023年5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石艳霞

摘 要:现代化背景下,高中学科教育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对高中生物课堂进行分析,针对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尝试提出完善教学目标、构建教学情境、设置学习任务、构建实践锻炼以及完善课堂评价体系等方式,加强生态化课堂建设的有效性,全面推进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快速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生态化课堂;高中生物;教学

生物是高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科目之一,为使学生能够加强对生物知识的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构建生态化课堂,为学生提供自我提升的有效路径。在生态化课堂中,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实现全方面提升与发展,同时有效提高课堂的整体建设质量。

一、生态化课堂构建要点

(一)生态化课堂

生态化课堂是一种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师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不同,其在构建课堂时,以“尊重、唤醒、激励生命”为核心点,通过将学生放在课堂主体地位,强调通过个性化教学方式和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体课堂成为“有序、有情、有效、有趣”的新型高效生态化课堂。生态化课堂建设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健康成长,整体课堂环境较为平等,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大胆发言,并与教师和其他学生共同就课堂疑问进行探讨,为学生提供自由的课堂环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构建要点

高中教学过程中合理构建生态化课堂,对提升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有较大的帮助,为使生态化课堂建设质量得以提高,在实际的建设管理中,应坚持以下要点:其一,保障课堂整体性。在构建生态化课堂过程中,应推进生态平衡与课堂内容的有机融合,以整体性原则为学生展示更为广阔的生物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愿意主动学习生物知识。同时在整体性要求下,加强生物知识的整合与统一,为学生展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其二,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该理念作用下,辅助学生构建科学的生物思维和逻辑,从而使课堂环境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1]。其三,激发课堂活力。通过构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以及学习探究活动等方式,使课堂氛围更具活力,并借助互动完善评价体系,促使课堂质量不断提升。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以上要点,结合新型的教学方法,创建生态化教学体系,不断推动课堂质量的发展与提升。

二、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兴趣不浓厚

生物课程是高考科目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对教材内容及知识点的讲解,忽视对学生的兴趣引导[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重视学科的分数,无法有效感受到生物学科中的趣味性。同时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未能有效设置恰当的教学目标,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动力,从而不利于学生对课程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并且影响实际的课堂效率。

(二)学习状态不主动

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老旧,未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优化,导致课堂氛围较为枯燥,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生物课堂作为一项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课程,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均能发现生物相关的知识,但由于教师不能有效将生活与课堂进行紧密连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方法和思维受限,进而严重影响实际的教学质量,同时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课堂效率相对不足。

(三)课堂教学较平淡

生态化课堂建设过程中,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设置不同的教学活动,以提高课堂的活跃度,避免学生长时间处于沉闷的课堂环境中,影响学习积极性。但在部分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漫灌式”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完成知识讲解,不主动与学生进行互动或为学生创建合作探究机会,导致课堂的实际氛围较为平淡。

(四)实践练习不充足

生物课程中的实验及活动相对较多,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此类内容,不主动为学生设置实践练习的机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果。在生态化课堂建设的要求下,教师应加大对相關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并充分利用活动,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但由于教师的相关观念尚未有效转变,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填鸭式”教学方式,不仅使课堂气氛十分压抑,同时将学生置于课堂主体之外,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评价体系不完善

高中生物教学作为高考科目之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的评价依据。虽然成绩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无法对学生的生物学科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做出评价,教师仅凭借片面的内容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对学生进行不合理评价,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且教师不主动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优化,从而使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加强生态化课堂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为加强生态化课堂建设的实际效率,在课堂教学前,应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结合目标调整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为课堂做出指引,避免出现课堂内容或课堂活动偏移等情况,同时在教学目标的督促下,有利于激励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以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节为例,教师在课程讲解前,应明确教学目标: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同时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并讨论细胞中的化合物类型。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为激发学生兴趣,可以提前为学生设置前置作业,提高学生的探索欲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将构建生态化课堂作为目标,构建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由于该节课程中含有讨论和实验相关的活动,教师可以借助活动构建前置作业。如教师在课程前发放预习方案,要求学生提前查询不同植物的细胞和人体细胞中含有的元素种类,以及不同元素的实际含量,在课堂中可以进行数据分享与讨论。在查询过程中,学生初步了解植物和人体细胞组成元素存在一定相似性,但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由此产生疑问。借助疑问带来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

为突出教学目标的实际作用,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对目标进行划分,如在本课程划分时,将目标划分为:预习目标、基础知识学习目标、思考讨论目标和实验分析目标和总结练习目标。结合目标对课程结构进行划分,每完成一个目标,教师设置简单的提问或考核,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并结合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式的同时,设置恰当的激励措施,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和自信心,进一步加强对完成学习目标的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习效率稳定增强。

(二)构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创设生态化教学课堂时,教师应不断创新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4]。在该过程中,由于生物教学与日常生活关联密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构建教学情境的方式,为学生创建更为高效的课堂环境,利用信息技术等方式,辅助学生深度沉浸在教学情境中,进一步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效果,从而明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如:在《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构建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加深理解效果。如教师在讲解细胞膜功能时,使用人类居住的房子类比,通过墙壁和门窗的隔离,将室内外分隔开,帮助学生理解“细胞膜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这一功能。在理解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时,将其理解为房间主人能够决定是否开门允许室内人外出或室外人进入。在理解“细胞间信息交流”时,一般同一栋楼或同一小区会设置交流群,不同房间能够进行单独交流或群体交流,以此类比细胞间的交流多种多样。在该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按照细胞膜的相关功能,为学生展示图片或动图,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给出答案,或者引导全班学生共同探讨和分析,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设置教学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合作

生态化课堂的主要特点在于民主平等、自主合作以及探究与生成,生态化课堂与传统的先教后学以及能学不教等方式不同,其教学理念更加新颖,倾向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5]。通过借助任务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进一步完善生物思维和生物逻辑性,不断完善整体课堂氛围。

在《被动运输》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利用教材中的互动和实验等内容,将理论知识点的直接获取方式进行转化,通过层层设障的方式,构建教学任务,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充分了解知识内容,完成课程知识的学习。如在“水进出细胞的原理”中,教师使用动态视频为学生展示教材中的渗透现象和水进入红细胞中后的变化,并提出问题:①漏斗内液面高度变化主要受到什么因素影响?②红细胞变化状态有几种,分析该状态产生原因。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将问题作为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和分析。小组合作过程中,针对问题做出假设,如在问题①中,假设液面高度变化受到液体浓度、过滤膜类型、漏斗管长度等因素相关,并以假设内容探究方向,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对不同因素的分析,验证假设结果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并总结出正确答案,并将答案与教师和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在该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在合作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加强,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极大促进作用。

(四)重视实践锻炼,强化学生课堂主体性

在构建生物学科的生态化课堂时,应将学生视为课堂主体,适当增加实践锻炼机会,促使学生实现稳定发展与提升。当前背景下,学生在生物课堂学习中,始终较为被动,其在学习时缺乏完善的生物知识体系,知识点掌握效果呈碎片化,严重影响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探究能力。基于此,为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重点分析和组织讨论活动和实验活动,为学生创建更多与生物知识紧密接触的机会,促使学生实现稳定提升。

在《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一课学习过程中,课程要求学生了解绿叶中色素的种类与作用,并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以及光互助原理有较为明确的了解。在该过程中,教师利用教材中探究实践模块中“叶绿素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构建锻炼环境。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和施工材料元素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验证与分析。在该过程中,学生分成小组,并按照标准要求中制备绿叶中的叶绿素顺序和方法完成实践锻炼内容合理实施,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分析叶绿素的提取方式,包括如何调整能够有效提高叶绿素的提取效率,并结合试验后的滤纸情况,分析绿叶中存在的叶绿素类型,最后对课堂实践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便加强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在构建实践内容时,教师应避免将实践形式拘泥于生物实验中,可以借助生活实践活动加强生活与生物之间的联系,充分构建生活化高效课堂。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下发探究性任务,如在小区内开展调研,了解小区内部的植物种类,记录不同植物叶片的差异化情况,自主查询资料后尝试分析不同植物光合作用和能量转化方式是否相同。将其与课堂中的知识内容进行结合,充分提高对生物知识和生物思维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

(五)开展对话交流,完善课堂评价体系

在生态化课堂构建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恰当的方式,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和课程活动中,调动课堂的整体氛围。同时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身观点,并学会提出质疑和发现问题,与教师或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合理的对话交流不仅能够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同时能够避免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和学习状态消极等情况,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学习效果。此外,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积极构建多元化评价系统,通过公正客观的评价,全面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和生物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以便调整教学方式,或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法,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水平实现稳定提升。

在《细胞的增殖》一课学习过程中,教师结合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引导学生开展对话交流,通过就近分析或构建学习小组进行组内分析,探讨不同动物器官和组织的细胞大小是否存在差异,以及生物体的长大依靠细胞数量还是细胞体积的增大。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为说服其他人,需要掌握较为准确的知识体系,并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使课堂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在交流讨论后,教师应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在该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鼓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较强的成就感,进而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教師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以此为戒,不断更正和优化,全面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为充分提高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教师应积极构建生态化课堂,借助生态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在课堂中的表现更为活跃,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升。此外,生态化课堂构建中,教师应灵活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生物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提高实际的学习效率,促使学生生物水平得以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兰.情境教学在高中生物学微专题复习中的应用[J].生物学教学,2022,47(1):25-27.

[2]陈亮.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哲学素养[J].生物学教学,2022,47(8):88-89.

[3]严玉萍.“生活即教育”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学教学,2022,47(10):28-30.

[4]胡向武.“双新”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和策略[J].生物学教学,2022,47(2):17-19.

[5]刘欣,乔文军.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单元作业的设计与应用[J].生物学教学,2022,47(1):44-45.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