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思政课专题式教学的实践困境与纾解路径

2023-07-28魏孟琦

智库时代 2023年16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思政高职

魏孟琦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学者都在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专题式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产生并将其尝试性应用于高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专题式教学在高职思政课的运用中凸显出巨大优势,但在实践中也发现其存在不足之处。本文将立足笔者在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实践,分析高职思政课专题式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发展特点探寻纾解路径。

一、专题式教学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的价值意蕴

专题式教学也被称为问题式教学,其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按教材编写顺序进行授课的模式,授课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将教学内容按照其内在逻辑关系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将同类知识或具有前后逻辑关系的知识进行整合、重组,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系列既相互独立又存在内在逻辑关系的专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重组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有重点地进行知识讲解的教学模式就称为专题式教学。专题式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整合、重组可以从纵横两个方面来总结,在纵向上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上,结合学生发展实际情况将课程内容中的同类知识以螺旋式的方式进行整合,便于学生由易及难接受知识;在横向上主要体现在知识相互作用上,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把握学习重难点内容。

专题式教学是一种目标清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专题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同时也适应了新形势下的育人新要求。当前高职学校学生的学习主要呈现出知识基础薄弱、自控能力较差、实践活动能力较强等学习特点,结合高职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发展特点,将专题式教学应用于高职思政课中也体现出其可行性和必要性,结合专题式教学在高职思政课中的实践运用,可将专题式教学融入高职思政课的价值意义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实效性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要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2]。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在学习《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公共必修课所使用的思政教材是全国统一教材,但是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的知识基础、问题分析能力和逻辑能力存在差别,如何在统一教材的使用背景下提升高职学生思政课学习的实效性成为高职思政课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探索背景下,专题式教学成为有效尝试。

专题式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从纵横两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整合出来的专题内容对课程同类问题由浅入深开展讲解,打破了原有课程教材中细碎、零散的知识结构,便于学生对某一问题深入探究,形成完整认知体系,增强教师教学实效性。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专题式教学将教材进行重组,将教学内容分为不同专题,每个专题都有其核心问题,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呈现和深层次探究。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团队从新时代对青年大学生的新要求为切入点,将原教材重构为16个教学专题,以“人生选择——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价值理念——道德觉悟——法治素养”为基本线索依次展开。[3]

教师重构教学内容形成不同专题,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学情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对学习内容和问题探究产生兴趣,自然会在课堂授课过程中集中注意力,从而达到学习效果倍增的目标。与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单纯讲授知识相比,专题式教学更加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小组合作、知识探究的推动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授课教师在课堂中发挥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在专题式教学模式下师生共同营造沉浸式教学氛围,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沉浸效果佳,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提升了自身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打破传统思政教学模式,更新和深入思政课教学内容

专题式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每个专题都有其核心问题,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以《人为什么活着、应当如何活着— —确立崇高人生目的、保持积极人生态度》专题和《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专题探究新时代大学生的人生选择问题;以《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人为什么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专题和《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大学生应该怎样坚定理想信念》专题探究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确立崇高理想信念的问题。这种专题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政课中的运用通常以学生某方面素质提升为主线对内容进行整合,突破了教材内容碎片化的局限性,以某个主题为线索进行教学,实现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在更深程度上深入和更新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探究有效结合,从而对课程脉络形成正确认知。使得学生通过专题式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授课时间内,最大程度为学生提供相应专题内容探究,拓宽学生理论知识和道德素养提升途径。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教学实践困境

(一)不同学段思政课专题教学内容交叉重叠

思政课是学校立德树人的主阵地,现在各阶段学校都开设有相关课程,彼此之间存在内容的交叉,例如,社会公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从小学思政课堂贯穿到大学思政课堂。在专题教学实践中如何避免重复授课、实现各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内容的有效衔接成为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教学实效性提升的现实性问题。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4]这就要求高职思政教师要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进行专题教学时深入思考如何针对学情合理设置专题内容,实现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理论知识与道德素养的接续发展。

(二)思政课专题逻辑联系不紧密

因分专题开展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任课教师更加注重自己负责专题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对同一门课程不同专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缺乏思考,学生不理解各专题之间的关系,甚至因无法将专题内容与书本知识对应起来而弃之不顾。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整体把握专题内容,影响学生知识接受度和能力发展水平的提高。

在高职思政课进行专题式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各专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各专题之间的知识衔接问题,若处理不好二者关系专题式教学则无法实现自身优势,无法深层次开展问题探究,所有专题就不能系统完整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个体系内容。因此,梳理思政课专题内在逻辑关系是合理有效建构课程专题教学内容的关键一环,也是科学开展专题式教学的关键所在。

(三)专题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

通过本人在高职院校任教经历来看,虽然思政课堂在教学中不断尝试改革创新,但专题教学在实践中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式授课方式。在信息化社会冲击的当下,面对网上出现的各类资源,学生已对当下时政资源和思政教学案例有了基本了解,如果教师仍采用传统授课方式为学生讲解相应专题,学生极易因课堂获得感差而失去对思政课的兴趣,教师也会因职业获得感差降低自身教学积极性,影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不利于专题教学发挥其优势。

(四)专题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思政课教学育人效果的呈现不同于专业课知识的掌握,因此,思政课教学考核方式应是一种兼顾知识掌握、综合能力培养、立德树人目标实现为一体的综合性考核方式。思政课综合性考核方式的运用将有效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中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综合性考核方式的提出是一种既注重终结性考核,又兼顾过程性考核的评价方式。但通过目前思政课专题教学实践效果来看,专题式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考核还存在着以考试成绩来反映学生学习效果和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问题,无法综合体现对学生育人目标的实现,而且专题式教学评价体系中没有形成明确的教师考核标准。如何建立兼顾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科学的专题式教学评价标准是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科学推进过程中急需改进的重要问题。

三、高职思政课专题教学创新方式

(一)以问题为导向合理设计专题内容

专题设计是开展专题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在进行专题设计时要紧紧围绕教学大纲以问题为导向设置专题内容,在问题链专题式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有机统一。教师在进行专题设计时要以问题为导向合理设计专题内容,例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写好时代答卷——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专题讲解中以新时代下青年学生如何去做为主线进行问题设置:(1)如何认识新方位?——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如何认识新使命?——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为何学习“思想道德与法治”课?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使得学生将教材绪论部分的知识串联起来,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学思结合,在新时代下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专题讲解中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专题内容设置:(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原因是什么?(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怎么提出来的?(3)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什么方式?(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给我国带来哪些变化?通过以上4 个问题的提出,将本主题重点知识串联起来,启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思政课专题式教学保障了教学形式的连贯性与教学内容的深入性,调动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提供有效保障,是解决高职思政课专题式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

(二)专题教学内容要体现共性与个性相统一

思政课专题教学是以统一教材内容为依据,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将知识点以专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和已有知识基础的现实情况来看,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教学在内容设定上要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从共性方面来看,思政课教师在进行专题梳理时要做到两个方面。第一要贯彻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思政课教师要结合学情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结合各个专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梳理出各专题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循序渐进掌握知识,形成对课程内容的整体认知。第二要根据当代大学生成长实际需求重构专题教学的结构和内容,使其符合青年学生成长特点与教育需求。

从个性方面来看,思政课教学在专题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特点。专题教学方式是为了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思政教学实效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了解不同专业学生需求,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首先,要结合本校学情、所教学生专业特点,并结合当下社会热点进行案例选取。其次,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堂普遍存在“抬头率低”“学生学习思政课兴趣不高”的问题,问题存在的本质是课堂吸引力不足,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立足学生兴趣,从而使专题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成长需求,使学生在思政课堂中获得学习沉浸体验。

(三)将多种教学方法融入到高职思政课专题教学中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5]。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发挥好总指挥作用,将多种教学方法融入到思政课专题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学周时较长,以《思想道德与法治》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每周课时安排为3-4 节课,而且本校上课都是以大节的形式进行,每次课都是两节连上,时长为一个半小时,其中《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三节连上,课时时间更长。如果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极易在上课前半个小时后感到枯燥,进而对思政课失去兴趣。多种教学方法的采用可以使学生在一个半小时的连贯课堂中多次转变思维方式,在教师讲授和课堂活动中增强自身互动性,提升教学效果。

(四)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评价机制

思政课的教学不是为了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为了让大学生产生思想共鸣和价值认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追求公平正义的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6]专题教学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什么样的实效作用需要我们通过教学评价来验证。目前思政课专题教学已成为各学校思政课教学的常态化方式,但是针对思政课专题教学的评价机制还没有明确标准。针对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教学评价机制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对学生的评价应更注重对学生专题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在每个专题学习完毕后建立教师、学生多主体评价体系。第二,对思政课教师要紧紧围绕专题教学健全考核机制和评聘机制,以专题为单位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实效的评价。

四、结语

高职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是针对当前高职思政课课堂抬头率低、学生参与度低的课堂现状而提出的实践探索。专题式教学模式的提出符合新时代下的育人要求和青年大学生发展特点,同时也能有效实现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目标。然而实现高职思政课专题式教学的科学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探索出一套“专题设置合理——教学方法多样——学生积极参与——评价体系科学”的可复制推广的专题式教学模式,使得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其教学优势,提升学生对思政课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思政高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