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医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机制研究*

2023-07-28于舒雁刘芳靳磊

智库时代 2023年16期
关键词:工匠培育校企

于舒雁 刘芳 靳磊

(1.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2.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和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在大力提倡“工匠精神”的时代背景下,高职医学院校承担着培育医学人才的重任,更要明确“工匠精神”之于医学生的重要性,重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积极思考将“工匠精神”根植于人才培养体系中,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帮助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提升育人实效。

一、工匠精神内涵研究

工匠一词包含了传统手工艺人在内的所有专业人员和生产者,优秀的工匠才具备工匠精神[1]。刘氏等[2]认为工匠精神的形成源于个体基于内源性动机-内在兴趣或责任选择,经过努力取得成就后,自我效能感提升,对职业的热爱进一步加深,进而转化为个体继续钻研业务的新的动力,在数次这样的循环中,个体的业务水准达到卓越,追求极致的品质也得以人格化。工匠精神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德国在政策和制度等各个方面十分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与传承,使工匠精神成为推动德国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

工匠精神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周礼·考工记》《庄子》中,均能发现工匠精神的原初形态[3],工匠精神体现为“尚巧”的创新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和“道技合一”的人生理想[4],传统工匠精神的践行使得历朝历代都有能工巧匠创造的精美绝伦的器皿,以及由此形成的动人事迹流传下来,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品格,令人叹为观止,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工匠精神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社会土壤。现如今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现代生产制造领域,也逐渐外延到服务行业等一些非物质产业领域。工匠精神与时代发展相契合,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如崇尚技艺、执着创新、价值理想[5];“精”“益”“求”“精”;个人成长、责任担当、精益求精、珍视声誉和笃定执着[6]……。工匠精神的弘扬除了可以促进经济的转型,文明的发展,也能促使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深刻变革。

医务工作者承担着救死扶伤的责任,不仅需要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工匠精神”。高职医学院校教育者必须将“工匠精神”根植于医学生教学工作中,使医学生成长为“细致耐心、精炼严谨、爱业敬业”的综合型人才。

二、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现状

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体现为“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行业企业招聘更注重岗位技能,因此职业教育更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思想人文教育被边缘化,导致学生毕业后综合职业素质偏低。随着社会的发展,不论是生产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也认识到通过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能促使学生形成深刻的价值观烙印[7],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学生在职业教育中学习和领悟工匠精神,内化于心,才能意识到工匠精神对自己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自主追求工匠精神。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工匠精神”的培育缺失

目前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缺乏对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校企合作背景下,校企合作平台开展层次各不相同,高职院校出发点更侧重于如何利用企业资源为学校教育服务,但企业更多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不会主动承担过多的学生培养工作,这就导致校企合作培育合力缺失[8],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有限,那么学生很难在实习实践中感受工匠精神的魅力。目前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缺乏对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学业志向不够高远,对专业理论的学习止步于了解层面,追求学历获得高薪是其主要目标,学生毕业后存在频繁跳槽,抗压差等问题,对专业技能缺乏钻研精神,缺乏知行合一的态度。

(二)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大多高职院校尚未建立完善的工匠精神培育的机制,缺乏一个综合完善的过程,很少有将工匠精神纳入教学大纲,也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相应的工匠精神考核机制。高职医学类专业课程任务重,部分重要的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上提及工匠精神的微乎其微,因此校内工匠精神培育收效甚微。虽然近几年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融入了思政教育、人文教育,但只停留在表面或喊喊口号,效果不明显。一些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方面盲目追捧热门,专注于招生数量,忽视培育质量。对工匠精神的理解简单化如把在技能竞赛中获奖认为工匠精神的体现。

(三)缺少具备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的教师在业绩考核、评优评先各种教育教学压力下,更侧重学生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缺乏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部分专业课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缺乏对专业知识的实践积累和深入的专业研究,更是缺乏对“工匠”“工匠精神”的深入体验[9],专业实践技能逊于一线的高级工程人员。虽然校企合作的深度开展可以校外聘请行业专家入教,补充到师资队伍,但部分外聘教师在教学水平上往往不如校内专职教师专业。

(四)校内实训基地与岗位实际存在差距

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密切相关。大部分职业院校实验实训设施不足、实训基地管理不善,与岗位实际存在差距。近几年国家对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视,逐渐加大了资金的投入,部分高校已投入使用先进的实训设备,但对实训基地的管理缺乏长远规划,尤其是在实训教学中对工匠精神的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10]。

三、高职医学生工匠精神培养途径

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构建正确的价值导向体系,以民族复兴之大任担当为价值引领,严守高校“立德树人”的德性范畴,将学生的人生幸福和价值尊严与工匠精神的培育连结起来,在职业教育中针对学生的特点,积极开拓趣味性教学方法,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通过感染力强内涵丰富的匠人故事吸引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去了解工匠精神,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工匠精神的培育过程。

(一)构建正确价值导向体系

社会层面要强化校企合作政策支持,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同时适当提高在聘的高级技能人才待遇,提高工资福利水平,让学生感受到自身作为职业院校学生的社会贡献和自豪感;学院层面重视心理引导,打破“君子不器”的传统思想,关注并能做到不断激励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有期盼和方向,启蒙其职业认知,使学生朝着需要的方向去发展;营造良好文化氛围[11],使工匠精神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便于学生能够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促使个人职业价值理念的形成;做好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效衔接,可以通过将行业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形象标准等各类元素引入校企合作培养体系,校企协同,共筑新型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正式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先一步融入企业文化当中,感悟工匠精神对企业的价值所在。

作为高职医学院校要重视自身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可以通过学习医学界模范事迹,感受先辈们的工匠精神等各种方式来丰盈学生内心。在高职医学生现有培育模式下,可以在校院(企)合作开展中,筛选有浓厚工匠精神的医院和企业合作,发挥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协同效应,邀请行业优秀代表入校现身说法,让学生切实了解工匠精神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感性认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磨砺坚强的意志,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从而能够正确理解、认同和践行工匠精神。

(二)完善教育教学体系

工匠精神需要融入教学体系设计中,人才培养方案[12]上,要明确工匠精神对专业人才的意义,统筹安排,制订好方案,发挥学科教学的作用[13]。课程设置方面可根据专业特点来设置课程,各课程要修订好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确保将工匠精神培养植入到课程体系中。转变医学生人才培养理念,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将“工匠精神”融入学业课程,以课程为主阵地,培育学生的职业情感。如在医学伦理学、护理礼仪等课程中引入工匠精神,为工匠精神的传承提供更肥沃的土壤。也可以通过思政课[14]、专业课开展工匠精神情感体验式专题教学,使学生在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升华的同时,磨炼工匠精神,实现工匠精神认同内化。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如制定严教学评价标准、针对不同的科目设置好考核内容,采用多种考核方式进行对学生的评价。如在医学生具体的考核内容中,细化评价标准,把评价落实到具体事项中,即将工匠精神的内涵具体化;校企合作中,考核方式更应有多样性和权威性,增设企业指导教师的考核,企业人事部门的评价等;相应的激励机制也要建立起来,激发学生连续的学习热情。总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系统的将工匠精神理念贯穿全过程,既要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发展,也要厚植新时代医学生的工匠精神,有效发挥行业育人作用。

(三)优化教师队伍

医德兼备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全面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需要一支具备工匠精神的专业教师团队,尤其是专业课程教师,要深入研究新时代对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的要求,发扬自身的工匠精神,使自身成为学生职业情感增强的源泉,从教师自身学习理论知识和钻研技术技能的经验出发来推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真正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离不开学院的塑造,学院需为教师提供机会,紧跟行业发展,使教师成为真正的“匠人”师傅;改变医学院校教师“双师”的证书资格化现象,建立教师先下企业再回学校或定期的到企业实践、轮岗机制。教师自身也要有针对性地改变教学模式,在教授知识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同感。在教学中挖掘专业中优秀工匠文化,从而使学生树立起文化自信。

(四)打造好实训实践课堂

想要将工匠精神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稳定素质,需要经过反复的实训和实践。高职院校要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探索校院深度合作/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以专业实训实践课堂为媒介,使学生深刻领会和把握工匠精神的内涵。院校需加大对实训设施以及实践环境的投入,创造无限接近就业岗位的实际情况,按照医院/企业的实际需要,为学生打造实训实践课堂,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充分融合,在校期间接受更加规范的职业实训。校院/企深度合作中,真正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双方制定好集生产、教学应用为一体的教学标准,共同构建实训教学的内容和评价体系。通过实训实践,学生感受到真实的设备、项目,强化动手能力,感受师傅专心致志的职业品格,接触真实的实际操作规范,使专业技能反复训练,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工匠精神。

课堂上要设计好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教师严格把关,注重实训实践课堂的效果,实践学习相比理论教学可设计多维考核标准,比如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是否全身心投入到实践过程,实训实践结果能否达标甚至能否提出创新的思路等等,均可作为考核对象,把工匠精神也作为考评的一项内容。如护理人员的基本礼仪、各类临床规范化操作;药学技术人员对于药品的制备和检验,细化到每一个操作步骤;口腔医学技术类人才关注义齿的每一步制作工艺等等。通过常态化训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工匠精神内涵,使其早日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

四、结语

通过职业院校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践行与传播,将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和氛围产生影响[15],全面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学校和企业是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两大主体,校院(企)合作对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更是发挥着积极主动的作用,校院(企)双方的合作程度也影响着职业人才的培养成效。院校需创新理念,做好保障,构建正确价值导向体系,完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打造具备工匠精神的教师梯队,打造好实训实践课堂,把工匠精神的理念贯穿于学生大学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工匠人才的不断出现。

猜你喜欢

工匠培育校企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工匠赞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