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融入职业教育音乐表演专业教学的路径探讨
2023-07-28陈明辉
陈明辉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
在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能够将抽象的思想政治理念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和内容,使得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该思想政治观念的内涵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的关系。因此,思政元素不仅能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与感染力,教师还可通过音乐将思政教育理念与学生思想观念结合起来,增强音乐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该角度分析,将音乐表演融入至思政教育中是极为必要的,其具体意义如下。
一、音乐表演融入思政课程教学的意义
音乐艺术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义,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哲理的精华体现。它不拘泥于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是在不断进行继承、发展与创新研究下所形成的。音乐在人类文化发展中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并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而思政教育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对社会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以及感悟,从而能够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然而新时代大学生所拥有的知识面和接受能力有限,对于传统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不够全面有效,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理解,而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将会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其具体意义如下。
(一)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思想
我国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较高,但对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而言十分有限。将思政元素融入音乐教学中,使其与音乐教学工作相结合可有效增强音乐教学效果,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育人作用。思政元素的本质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以及文化修养的教育培养并提升其综合素质水平进而能够对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将其加入音乐教学后,能够通过一系列精彩的音乐表演让学生们在其中体会到人生价值与社会责任,并且能够得到深刻的认知。也能够让学生们明白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表达工具,是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在学生群体中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以及可模仿性,可以通过各种艺术形式以及技术进行传播。而在新时代大学生群体中由于精神压力的增大,诸多学生逃避现实,沉迷网络、游戏中,甚至久而久之养成不良生活习惯,此种现象不但对学生学习造成了负面作用,还对其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利影响。而传统的音乐教学极难扭转学生这种错误心态,但思政元素在音乐教学中的融入可通过对歌曲的欣赏,艺术的表演,舒缓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从根源上扭转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的同时帮助其树立良好的三观,并起到调节作用。通过此种方式可达到修身养性以及陶冶情操的目的,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部分职业院校中,教师对于音乐教学不够重视,在教学理念以及方法方面存在些许偏差,理论基础与专业能力较弱,而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情感沟通能力,很难发挥出思政教育的全部作用。例如在音乐教学中,若教师自身不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便极难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教育效果。但思政元素却能够弥补教师理论基础不扎实的缺陷,教师可以以音乐艺术作品的形式,为学生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与精神,使学生从艺术作品中感受作者所传达的感情,以此达成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思政元素可以更好地发挥出音乐教学的作用,让思政教育的概念和理念在学生心中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音乐教学中加入足够的思政元素,能增强学生对音乐教学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让思政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对于教师而言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能力提升建议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促进专业水平的高质量提升等。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大学生所拥有的文化素质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并不单单局限于书本知识。音乐作为新时代意义上的民族文化特色之一,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底蕴。并且由于我国高校所开设的专业大多数综合性较强,因此其对自身素质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因此,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极为重要。
(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富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载体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它能够激励学生不畏困难勇敢前行,从而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在音乐教学中,我国传统文化与优良品质,能有效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以及民族自豪感。在思政元素引入音乐教学后会吸引学生们产生共鸣以及共同奋斗的心态。教师可通过与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或者是在音乐表演中一起朗诵歌曲等方式,向学生传达出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理念与信念。使学生意识到只有团结一致、共同进步、追求美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此类宝贵精神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强大动力。
二、音乐表演融入思政课程的具体路径
基于上述分析可发现将音乐表演融入思政课程中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社会责任感。因此两者融合不论对于艺术教育而言,还是对于音乐教学而言均极为必要,下文便对两者融合的具体路径进行说明[1]。
(一)明确教学方向
当今时代背景下,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要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日常生活中。将此作为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师只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建设发展,服务于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可以在思政教育中充分关注当代社会对学生的思想观念方面的要求,并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作为教学方向。因此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其育人效果。比如,在教学中融入爱国精神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大家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爱国歌曲、民族歌曲以及爱国歌曲等形式。如可采用歌曲改编或民族舞蹈等方式来体现思政课程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同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宣传,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了解国家发生的变化,从而提升思想认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从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于大学生而言能够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不懈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加速社会发展,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与影响力。对于职业院校教师而言,在教学中要关注和挖掘思政教育的相关功能作用,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从自身文化底蕴上体现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效果,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应承担社会责任,进而达到对祖国以及民族作出积极贡献,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同时还应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责任感以及荣誉感等情感作为核心教学内容。应让学生在歌曲演唱中领略祖国山河之美,更为深刻地了解国家的发展历史,了解先辈革命的不易,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此外音乐表演也具有自身特色,能够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和认知能力发展,对于学生形成正确审美观具有很大帮助作用。因此在新时代下发挥思政教育作用,需要不断以思政元素为导向,提高音乐教学的思想性、艺术性方面以及针对性等[2]。
(二)简化思政内容,确定思政元素
思政教育的目标和教学目标,从而保证音乐教学在学生心中的位置。在传统思政教育中,由于音乐教学内容的繁琐与复杂,学生又缺乏实际经验,导致音乐教学难以发挥其作用。要想使学生在学到的知识内化到头脑中就必须要对思政课程内容进行简化,确定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才能完成思政教育理念以及理论知识的传播。因此在新时代教育中需要进行音乐表演植入思政教育内容,利用思政元素完成音乐教学的简化,增强教学内容的指向性。通常,多数音乐作品所表达的精神较为明确、指向性较强,若能够将其融入至音乐教学中,利用其创作精神对思政内容进行简化,便可有针对性地确定思政元素。比如《红色娘子军》,此部作品当中主要表达的是青年抗敌、保家卫国的崇高爱国精神。同时它也可以帮助学生们正确理解党的民族政策,如此便将思政内容固定到了爱国、保家方面。此种精神能够对每位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并能带动社会进步繁荣。此外,“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等等都是激励学生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这正是新时代青年所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核心价值观以及相关知识。因而在思政教育中教师要灵活运用音乐表演作品,将传统优秀文化与爱国情感相结合进行互相渗透,达到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挖掘音乐中的思政元素
教师应让学生们了解音乐文化的同时领悟到关于国家、民族、社会的内涵和思想观念等,这是提升音乐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而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善于发掘音乐当中蕴含的正能量,在平时教学中要关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愿景,以此为音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方法的创新提供新方向。这便需要广大教师要对音乐中所蕴含的思想、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有充分的认知与挖掘,并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3]。
(四)创新教学模式
音乐教学应落在实处。在明确教学方向与思政元素后,教师应通过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对学生的音乐教学质量,以此实现立德树人目标。这便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采取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开展音乐教学。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正确良好道德观念和思想观念的培养与灌输,将正确价值观念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基于此点,教师要创新音乐教学模式,与时俱进,选择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我国思政教育教学需要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将思想政治课与音乐相结合。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利用音乐将音乐教学内容多样化,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采取多样化教育教学模式,比如情景教学便是当前职业院校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方法可最大限度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起学习积极性,此外,情境教学与音乐表演的契合程度也较高,能够促进音乐教学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具体如下。
1.采用情景教学
为了更好地让大学生们在接受思政教育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我国优秀音乐文化之美,熟悉我国优秀歌曲,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民族歌曲《黄河大合唱》为例,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带领学生们一起前往黄河之滨感受歌曲意境。学生们在观看演出时可以感受到黄河滚滚向前、浪花翻滚的壮观景象。同时能够对歌曲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国家发展成就形成强烈共鸣。进而增强学生们对革命先辈和国家发展成就等内容进行更好的理解教育,同时还能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
2.创造情境
在开展音乐表演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模拟表演,通过让学生们进行模拟表演来营造氛围,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创造情境,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比如,教师可以将当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事件串联起来,从而让学生们感受到爱国之情。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将当前发生在全国各地正在开展创建文明城市等社会热点事件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涌现出的一些先进人物如雷锋、焦裕禄、杨善洲、张富清等人作为主要人物,并要求学生讲述上述先进人物的亲身经历,并在音乐表演中扮演上述先进人物合唱《黄河大合唱》。此外,教师还可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所涌现的其他先进人物予以介绍,并引导学生自觉了解类似人物,使学生在感受先进人物经历的过程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此导入形式可让学生们了解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为了帮助我们国家实现现代化目标而奋斗,同时这些先进人物体现出了强烈时代气息和奉献精神,从而激发了学生们爱国主义情怀,完成音乐教学的核心目的。
3.突出爱国情怀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要树立爱国之情。音乐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学生对歌曲内容进行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爱国之情、爱党之情。比如,教师可在《黄河大合唱》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在教学活动中组织“爱国主义歌曲大家唱”竞赛,以此种方式学习爱国歌曲。首先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将爱国情怀作为音乐教学的核心内容融入到竞赛之中,最后利用思政课堂愉快歌唱氛围激发学生们心中家国情怀[4]。
4.理论收尾
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爱国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现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上应积极融入到音乐表演当中进行,尤其是在教学环节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并提升他们对我国优秀音乐文化之美的认识度和领悟力,在学生们自主完成音乐表演过程中更好地将爱国之情传递给他们。在合唱与歌曲竞赛后,教师需要以理论教学作为正常音乐教学活动的收尾,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升华主题。首先,教师需要严肃神情,以我国近代史为依托,为学生讲述我国的胜利不易,其次,教师可以以《黄河大合唱》为突破口,为学生讲解创作背景,使学生明白我国人民当时的水深火热,并突出先辈们对国家的贡献。最后升华主题,可以以现场提问的形式,要求学生讲述内心感受,对未来进行展望,以此形式促使学生珍惜现在的美好、富足生活。通过音乐表演不仅能够将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有效地融入到音乐教学当中,同时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对于爱国情结的表达与理解,从而增强爱国主义思想观念[5]。
三、结论
综上所述,思政教育要落实到实处,不仅要有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而且还要注重其教育效果。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充分重视音乐表演融入教学的重要性,并创新教学模式,以此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本文以《黄河大合唱》为例,探索了音乐表演融入思政教育中的具体路径,教师可采用情景教学方法在思政教育中突出爱国情怀,以此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