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革新对策
2023-07-28李雨婷
李雨婷
(武汉传媒学院 人文与艺术学院)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越来越深入,我国在经济、科技、文化各方面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对外语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国英语教学普遍存在一些弊端,比如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方式单一等,长期存在“哑巴英语”的弊端,导致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不足,并不具备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性的英语能力。因此,高校需要紧跟时代的需求,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将计算机教育融入英语教学中,创新教学内容,激发英语课堂的活力,同时也拓展了英语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让学生置身于国际化的教学环境中,帮助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提高英语课堂的互动性。首先,高校需要立足社会背景,更新英语教学的内容,然后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应用教学的方式。其次,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引入综合实力强、互联网教学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最后,高校要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借助多样性的外语学习网站和英语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应用和迁移能力,强化学生的英语素养。
一、“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革新的重要意义
(一)丰富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互联网资源,整合相关的知识,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进行补充,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可以在学习平台上传相关资源,让学生对相关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预习情况反馈给教师,这样使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有了重点,使英语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有效地提高了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互联网技术和英语教学内容融合起来,可以利用外国的学习网站让学生了解外国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理解外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等,加深学生对外国文化的认知。课后,教师要设置发散性的教学作业,让学生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创新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方式
教师在将互联网技术融入英语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挖掘互联网教学的优势,整合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创新英语教学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面对重难点问题时,可以搜索网络上有关教学视频,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然后一起对相关内容进行讨论,这样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能够让教师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疑惑点,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通过不同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从不同方面对英语知识进行学习,加深了学生对于重难点知识的了解程度。此外,在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引领学生深入地探索英语知识之间的规律和联系,帮助学生以一种正确的思维来理解知识。教师在互联网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知识内容的不同,设定相应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三)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教学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示相关英语知识,让课堂教学转变为有来有往的情景模拟,学生可以运用自己掌握的英语知识进行交流,从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融入教学活动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魅力,从而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创造教师和学生交流互动的环境,拓宽了教学场所,方便学生进行学习交流。此外,互联网教学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了解到外国文化、风俗、生活习惯等,甚至可以让外国友人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视频交流,既创新了英语教学的方式,也提高了英语教学的互动性。
(四)帮助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仿佛只存在于课堂中,教师在课堂这个固定的范围、固定的时间进行知识传授。但是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学生来说,有互联网的地方就是课堂。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知识交流,也可以和教师进行讨论。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收知识,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互联网教育平台将学生的学习变成了一个持续性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强化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处理好“学会”和“会学”之间的关系。教师将互联网技术融入英语教学的核心之处就在于优化了教学模式,整合了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转变了传统的学习观念,推进了大学英语教学革新的进程。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教学内容落后于时代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仍是以教材为主,但由于教材在编订、修改的过程中与现实社会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导致英语教材本身具有滞后性。而且大学英语的教材要经过编写加工和教育部门的仔细审核,对于用词和语言有一定的限制,有关真实性的内容较为缺失。再加上英语教材面对的学生较为广泛,设置的学习板块较多,但教材内容相对有限,导致教材编写组在设计教材的过程中,只能尽可能地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当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外国环境时,会发现英语教材的内容完全无法帮助自己应对实际的问题。而且,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学习英语存在功利性的动机,往往是考试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主动学什么。学生注重的是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学习,而教师的教学设计也主要是围绕这些内容展开,导致英语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轨,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应用能力缺乏。
(二)英语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主要以知识传播为主,重点讲解课文、生词、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尽管高校各个教室已经安装了多媒体设备,但是教师并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只是用来播放幻灯片,在课堂教学时还是以单一知识传输为主。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侧重于知识讲解和语法知识传输,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的语言技能无法得到锻炼,语言交际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即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到英语专业的相关知识,但是不会表达和应用,这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只是将英语单纯地作为知识进行讲解,要求学生背生词、学语法、听听力、做阅读理解题目,但是却忽视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价值和意义。英语教学不是单独的语言知识传授,而是系统地语言体系学习,要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感受到英语学科的魅力,由此才能够强化英语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得到锻炼。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欠缺
在我们的认知系统中,英语和互联网是分裂开来的,高校在英语教师招聘时不够关注信息化教学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认识不足,盲目地认为“互联网+”教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多媒体教学,在上课的时候展示幻灯片,播放一些教学视频等,并没有将互联网教学的优势展示出来。随着“互联网+”模式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入,大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互联网教学的重要性,也认同“互联网+”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不断地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将互联网技术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但部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没有系统的学习和深刻的认知,再加上信息化教学对英语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微课、慕课等教学视频的制作都需要教师系统学习视频录制、视频剪辑、音频处理等技术,增加了教师学习的难度,最终导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
(四)互联网和英语教学融合度低
互联网英语教学并不是播放幻灯片、观看教学视频、在教学平台上上传资料等,而是要求教师深度挖掘互联网教学的优势,让英语教学和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英语教学的互动性和英语课堂的活力,让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英语学科的魅力,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的观念。但是在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上,互联网和英语教学的融合度过低,由于教师和学生对“互联网+”教育的认识不足,导致教室内的多媒体平台只是作为知识传授的媒介。教师为了响应“互联网+”教育的号召,将英语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难点问题做成课件,然后通过多媒体平台传输给学生,实际上课件只是经过教师整理之后的英语教材,导致互联网教学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革新对策
(一)立足社会背景,更新英语教学内容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教学活动可以依托互联网平台进行,让学生的知识来源由过去的教材和教师扩大到整个互联网平台,学生也由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主体,互联网英语教学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置身于国际化的环境中,接受英语行业的新知识、新理念和新内容,让学生时刻走在时代前沿,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在线互动教学,让学生和外国友人进行视频交流,重点锻炼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1]此外,教师可以结合社会背景,将社会上的热点新闻、国际事件等制作成课件,作为英语教学的补充,以情景模拟的形式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社会环境中,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二)整合相关教学资源,优化英语教学方式
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的教育资源相对来说较为欠缺,英语教学资源就更为缺乏。面对社会对于高质量英语人才的需求,各大高校只能通过教学改革,融合新的教学手段,才能够缓解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2]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整合相关教学资源,拓展新的教学领域和学习交流空间,开展多样性的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英语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让学生在不同的英语教学方式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内容不同进行分类,然后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上,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交流和共享。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教育的优势,创新教学方式。比如,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专业不同,结合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制作相应的微课,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和自我探究,从而强化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3]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突破了传统教学的空间局限性和时间限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然后通过平台反馈的内容进行课程设计,调整教学方式。
(三)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路上的引导者,教师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须要加强教师培训,定期举办教师交流会、公开课等培训工作,给教师提供学习平台,让教师不断地完善自己。高校在教学培训时要强调互联网教学和英语课堂教学的结合,重点培养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掌握现代英语教育理论和方法等,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整体教学能力。高校还可以外派教师到其他院校、英语企业、出国等进行交流和学习,让教师充分接触外界环境,更新教学理念,丰富知识结构。同时,高校还可以专门聘请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兼职教师,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让学生接触到外界的新思想和新理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此外,高校必须要构建完整的教师培训体系,对于刚入职的新教师、在职教师、兼职教师等设置相应的教学培训内容,让教师紧跟时代步伐,学习多媒体应用技术、互联网知识,网络资源搜索和整合的相关知识等,让教师对“互联网+”教育有系统的认知,从而熟练地运用网络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智能平台等,让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
(四)深挖互联网教学的优势,改革教学模式
互联网英语教学能够革新英语教学模式,更新英语教学的内容,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合理分配。在上课之前就可以在互联网学习平台上上传相应的知识和内容,让学生对课程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在小组内转发适合学生学习的相关教学资料和教学视频,从而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实现个性化教学。教师在进行互联网英语教学时,要深挖互联网教学的优势,打破传统以教材为主的教学模式,让互联网成为整个教学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外,高校可以根据英语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学习、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等环节都纳入网络教学平台中,设置专门的教学软件考察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学生的学习扩展到网络平台上,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四、结语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模式已经深入的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领域,互联网技术和教学的融合程度越来越深,既为学生学习营造了理想化的教学环境,也改善了原有的教学结构。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再只依靠教材和教师讲授,而是可以依托方便快捷的互联网技术,在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中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学生也由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可以说,互联网技术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实现了个性化发展。因此,高校必须要重视互联网教学,加深教师对于“互联网+”教育的认知,重视教师团队的培训工作,引入教学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高校还需要深挖互联网教学的优势,将互联网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丰富英语教学的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从而强化英语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