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小镇创建及其规划设计特点解析

2023-07-28闻春虹

智库时代 2023年13期
关键词:小镇特色建设

闻春虹

(浙江杭州湾信息港高新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探索出来的一条快速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道路。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当中,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背后,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的水平,这就导致形成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特色小镇是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条新道路,是一种区域性的城镇化发展方式。特色小镇的发展壮大都将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必要前提,让小镇区域内的地理位置条件、产业基础区域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水平取得良好的发展,在特色小镇中能够通过产业聚集的形势,实现对地方社区生活环境的改善、对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对创新精神和创业环境的培养。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政策导向和历史文化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从我国目前特色小镇的建设和规划情况来看,各地特色小镇的百花齐放,多姿多彩,同时大规模的特色小镇开发和建设活动也不断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一、特色小镇的概念以及主要特征

(一)特色小镇的概念

特色小镇是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型城镇发展思路,可以理解为升级版的产业空间功能区。特色小镇的概念是在2014 年杭州云栖大会上提出的,是一种聚焦于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等方面,具有独特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研发与生活一体化的城镇空间形态。特色小镇的特色主要表现在有着明确的核心产业定位上,建设、投资和运营全部围绕着核心产业开展[1]。

(二)特色小镇的主要特征

首先,特色小镇的特征体现在特色化和高端化上。作为特色小镇,应该先对其高端产业进行明确的定位,同时也要具有社区功能、文化内涵、旅游配套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多种功能的相互叠加之下,实现“产业、居住、文化、旅游、生活”的五位一体。特色小镇的发展符合现代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即在重视产业发展的同时重视生活和居住、重视物质发展的同时重视生态文化发展、重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其次,特色小镇的特征体现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上。在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以及管理的全过程中,企业的主体地位非常显著,要充分利用企业在市场化经济条件之下对资源配置起到的作用,让企业作为特色小镇的发展主体,大力推动项目的建设,让投入和产出的有效性得到提升。作为政府应该扮演好服务者的角色,通过政策引导,为企业提供服务性的保障,尤其要保障企业的用地需求、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方面。

最后,特色小镇的特征表现在具有活力的体制机制上。特色小镇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中诞生的产物,在特色小镇当中,体现出了体制机制改革的力度,重视创新和发展的理念,重视创新发展的模式,重视创新规划以及建设管理,重视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在特色小镇当中能够促进传统产业向着高端制造业升级和发展,让新型产业能够快速发展壮大,打造出创新和创业的新平台,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发展[2]。

二、特色小镇的功能与价值

对于产业来讲,特色小镇能够将产业的生态位进行优化,能够实现促进产业创新的功能,让产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改善和提升。特色小镇属于新形式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能够将创新、生产、销售以及服务等要素集合于一体,同时融合绿色、创新、开放、以人为本等相关理念,通过对高端要素进行收集,使得特色产业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通过特色小镇能够将产业相关的企业聚集在一个区域之内,让产品能够具有更高的竞争力,提供更充足的产品供应能力。通过对历史文化因素的整合,可以让区域产业内涵的发展动力能够得到提升,在特色小镇中可以实现对产业链、创新链以及服务链的结合,让行业能获得全新发展,净化行业的内外部环境[3]。

特色小镇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也具有促进的作用,通过特色小镇能够实现让产业实现聚焦,对区域内产业体系进行打散重构,使得整个产业的生态体系能够得到优化,使得特色小镇所在的区域经济竞争力能够提升,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充足支撑。由此可见,特色小镇是提高区域内竞争力的有效法门,能够让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于在特色小镇中生活的群众来说,建设特色小镇也具有独特的作用以及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建设特色小镇,能够让城乡居民的基本权益实现进一步的平衡,让城乡能够实现对等的待遇,完善乡镇的公共服务能力,同时为乡镇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让城乡居民的收入能够实现均等化,让乡镇的配置更加合理,与城镇实现协同化发展,有效促进城乡一体化。同时通过建设特色小镇能够让地方人民生活的环境得到改善,进而有效的提高地方群众的生活质量。

三、特色小镇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一)特色小镇的建设应该区别于以往的“造城运动”

特色小镇是产业、城市、群众、文化的综合体,特色小镇的灵魂也并非是高楼大厦,而是发展优势产业,弘扬优秀文化。特色小镇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文化建设的工作,文化建设能够为特色小镇塑造灵魂,通过文化建设工作带动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在进行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围绕着建设能够留住乡愁的宜居环境的原则,不能复刻轰轰烈烈的传统造城运动。在建设特色小镇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审核建设目的,避免出现“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情况,摆脱围地造城、穿新鞋走老路的浮躁心态,不能让特色小镇的建设成为政绩工程,要真正的发挥特色小镇建设的作用,通过特色小镇实现地方的产业与文化双振兴[4]。

(二)特色小镇建设应该注意保持乡土的原生性特点

特色小镇的建设重点在于“特色”上,国际很多特色小镇在建设的时候都重视追求小镇的特色,避免出现同质化的城镇建设,以小镇的特点来兴城。我国在进行特色小镇建设的时候也必须避免同质化的情况,我国各地乡镇都具有着鲜明的原生文化,有着鲜活的乡镇特点,只有将这些乡土文化内涵特点进行保留,特色小镇才能具有生命力,作为特色小镇的设计者,一定要做到让小镇与自然、文化形成匹配,让特色小镇留住乡土味道。同时在进行特色小镇产业发展设计的时候,也必须要重视特色化规划,只有特色小镇的产业设计具有足够的特色,才能有助于产业实现创新,如果特色小镇同质化严重,只会加大行业的内部竞争,将蓝海变成红海,不利于行业创新发展,让行业发展创新难以积累足够的经济资本,无法带动地方的发展。

(三)加强产业定位,突出特点做大做强

特色小镇的规划和建设要围绕着产业定位进行,实现一镇一业。特指的是要从地方特色产业的角度出发,围绕着特色产业进行,强指的是要围绕着特色产业进行建设,加大对特色产业投入的力度,让特色产业能够成为该行业的佼佼者。特色小镇的功能要围绕着产业进行,将特色小镇的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结合在一起,让四大功能可以紧贴特色小镇的产业融合进行发展,避免简单的功能叠加,生搬硬套。特色小镇还具有很强的文化旅游社区功能,旅游功能要能够从产业中延伸并挖掘,形成特色化的产旅结合的旅游特点,让旅游产业能够突出特色产业的核心。特色小镇在形态方面应该突出精致的特点,展现出小镇的美。小镇规划面积往往控制在三平方公里左右,建筑面积控制在一平方公里左右,通过融合产业和地方特色文化,将小镇建设发展为3A 级的旅游景区。

(四)做好功能定位,符合休闲时代的发展趋势

特色小镇的建设应该按照提升资源品质和旅游品牌影响力、培养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内在要求,发展具有综合性、多功能、多业态的小型旅游镇区和生态养生居住区,让小镇的在休闲方面的三大功能得到发挥,具体指生态养生居住功能、旅游度假功能以及产业培育功能。

在未来,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小镇有着两种发展模式,分别是将民居生活、旅游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以及将休闲、商务、度假融合的驿站模式。前者的特色在于具有丰富的民居、公共建筑以及配套的特色商贸,将特色民俗文化、民俗生活以及农耕传统融入其中,将周围特色旅游资源作为小镇的补充,进而形成颇具地方区域特征特色的产业,形成生活气息浓郁,有着民俗、旅游、产业等相关文化相互补充的特色风格,既有着良好的自适应性,能够实现协调发展,同时还能够承接规模化的旅游。而后者则是主要通过生态元素丰富的特色建筑为吸引,让符合小镇特色产业的相关经营单位例如商务、运动、娱乐、饮食、馆吧等能够聚集于此,打造能够为大众提供休息旅游、娱乐度假的一站式服务,同时还能为一些商务活动提供开展的场地。这两种模式有着各自的发展侧重,但并非两种模式无法融合,在进行特色小镇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融合,打造最适合地方发展的特色小镇模式[5]。

(五)规划设计的时候需要保证小镇特色的鲜明

特色小镇的特质、美丽和生命力都源自于特色,因此小镇在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对小镇的特色进行设计,将其作为打造特色小镇的首要原则。如果地方本身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例如有着丰富的山水资源,在打造特色小镇的时候就应该将山谷和流水的特色进行发扬,让该特色成为贯穿小镇的核心。如果乡镇有着鲜明的特色产业,例如乡村土壤肥沃,有着丰富的农、林、牧、渔资源,在打造特色小镇的时候,就需要将这些特色的产业优势充分发挥,让其成为地方支柱产业,形成小镇特色。小镇在建设的时候应该保持原有的生态特色,在进行环境设计、建筑设计、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面,需要充分融合生态理念,打造生态性产业基地。对于同地区不同发展方向的特色小镇,在设计的时候应该保持风格的独特性,从硬件和软件设施上都与地方产业进行匹配,坚持一镇一风格,保持特色小镇的特色唯一性。

乡土文化是特色小镇文化的内核,也是特色小镇中最富有魅力的元素。只有城镇外壳没有乡土灵魂的特色小镇将难以取得长期的发展。特色小镇在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原生性和鲜活性,通过利用独特的自然风貌、民风民俗以及特色生产劳动方式,对小镇的文化传统进行诠释,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让乡村人民的生活能够展现出来,只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小镇总能体现出独特的魅力。

四、特色小镇在规划设计方面的可行建议

(一)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推动特色小镇的发展

特色小镇规划设计需要尊重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城镇化发展的规律以及市场经济的规律,能够适应城乡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对特色小镇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正确进行看待,不能揠苗助长,同时也不能只建设却达不到既定目标。特色小镇既要对既定目标下达指标,也不能唯指标进行发展,要能够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发挥企业家的精神。各地特色小镇规划应该因地制宜,能够分类进行引导,通过政策引导发挥出基层实践的积极作用。对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建设特色小镇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二者需要以特色小镇为载体,发挥功能定位、产业主导、吸纳人口、投资规模、消费层次等方面不同的特点,形成相互补充,让特色小镇能够与地方城镇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城乡融合的新业态。

(二)控制特色小镇的规模,走集约发展道路

特色小镇在建设的时候,需要着重考虑建设规模的大小,其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和需求方面。由于建设特色小镇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是一件耗费较大的事情,因此必须能够按照实际需要和控制规模进行,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情况。特色小镇的建设目前尚处于发展中阶段,想要让特色小镇得到市场的认可需要一定的时间,再加上其他不可预测的因素,使得小镇在建设的过程中绝不可盲目的追求大规模。小而美的特色小镇不但能够让地方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让聚集于此的产业更加集中,同时还便于小镇管理过程中对产业发展策略进行调整,符合集约化的原则,能够让小镇产业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6]。

(三)设立管理机构,制定扶持政策

特色小镇在建设的过程中会面临着文化、政治、经济、民生等多方面的问题,想要让建设过程更加正规,作为政府部门就应该成立专门小组,对特色小镇的建设进行管理和限制,同时还应该制定特色小镇发展相关的政策,做好政策扶持的工作。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人员配置、资金投入、土地征用、安全保障等多方面的问题,只有在专门机构的管理之下,才能做好统筹和协调的工作。在建设之前,管理机构应该对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清点,以问题为导向,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标准,为特色小镇的建设工作提前扫清障碍,避免建设过程中发生矛盾。

政府部门所能够为特色小镇提供的政策扶持是多样化的,尤其体现在小镇建设发展的融资方面。特色小镇的建设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作为政府部门应该提前做好资金筹划工作,开源引流,拓宽现有的融资渠道,在政府参与的基础上,广泛寻求战略性合作,鼓励与特色小镇产业相关的国内外企业、个人、组织参与到特色小镇的基础性建设工作当中,做好特色小镇的房地产建设、配套工程建设工作,为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通力合作建设特色小镇。

五、结束语

特色小镇是经济新常态之下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其本质是产业的聚集,核心是实现创新发展。在进行特色小镇建设的时候,要做好对产业的选择,制定好经济发展的方向,依托特色小镇的平台,实现对创新资源汇聚,让产业能够实现聚集,从要素驱动发展模式转化为创新驱动发展。特色小镇在进行规划的时候应该重视对产业功能的研究、空间利用的研究、小镇特色的研究等工作,作为综合性的建设规划,特色小镇需要体现全过程的集成设计,能够和市场形成接轨,实现创新的核心目的。作为新兴事物,特色小镇的发展成效还需要时间进行验证,政策也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完善,相信在未来,特色小镇一定能够对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升级以及城镇建设起到支持作用。

猜你喜欢

小镇特色建设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特色种植促增收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医的特色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完美的特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