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华友华”视域下高校来华留学生“沉浸式”核心素养培育*

2023-07-28

智库时代 2023年13期
关键词:留学生核心素养

李 飒

(天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一、构建核心素养体系的必要性

国内高校是在“加强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大原则下培养来华留学生,使留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语言教育的基础上加深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进而成为“知华友华”的国际人才[1]。具体到“知华”的“知”都包含哪些内容,“友华”的“友”体现在哪些方面,这需要依据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的根本要求,并结合当前来华留学生人才培育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来设置具体实施路径。当前高校面向来华留学生的培养工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部分高校已将来华留学生人才培育融入到学科、院系、专业的业绩考核指标中,其目的是激发更多教师参与其中,并提升院系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但无论从指标设计还是激励政策的角度看,其参照的范式仍旧依据高校的常规指标手段,即关注科研项目、教研项目、论文、精品课等的质量和数量。在相关专业课设置上也突出强调课程是否充分体现国际化视野,师资队伍构成是否具有国际化特色,而忽略与文化传播类课程的协同配合,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理工科专业中。其二,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多关注中华文化的传播,这体现在通识课中设置大量文化体验类环节,比如学习汉字、了解节日习俗、体验中华美食、体验中国功夫和参观了解文化遗产等方面,有些高校也会开设不低于3 个学分的专业汉语课程,当前主要基于这种方式来实现来华留学生的“知华、友华”。其三,在日常管理中,如果来华留学生产生对中国社会公序良俗、法律法规、文化习惯的不理解、不适应时,往往主要通过管理服务的手段来解决,以此方式巩固“知华、友华”的教育目标。

上述三个方面是当前我国高校面向来华留学生的常规教学管理手段。单独看起来,三个方面的做法都有进步性,也都无可厚非。但问题出在相互衔接的“割裂性”上。中国学生长期沁润在本土文化的环境中,因此通过现有方式,将通识课、专业课、实践环节、学生社团等形式有序衔接,可以实现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然而,培育来华留学生的问题在于,他们需要在短期内被强化中华文化和专业知识的获得感,且需要在3-4 年的时间内快速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那么用既有业绩考核的标准、用国际化的专业课程或国际化的教学团队,再搭配上大量文化课程和管理服务手段就真的可以达成“知华、友华”的目的吗?

二、核心素养体系的内涵

面向来华留学生实现“沉浸式”人才培养,不能只停留在打造“金课”上,这在于要改革一整套面向来华留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体系,提升施教主体的能力素质,完善制度保障,通过多方案例的交流不断丰富教学和管理经验;方法手段上再配以全流程、全周期的“沉浸式”培养模式。其中,构建“来华留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是全部改革工作的基础。该体系至少应包含法治观念(规则意识、法律知识、法律信仰)、社会责任(专业使命、职业操守)、道德品格(品德修养、个人品格)、相关素养(智体美劳)四个方面。

在法治观念方面,国内学者认为,规则意识是法治观念的基石,是形成法治观念必备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对法治观念的理解应该分为两个递进的层次,其一是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即了解具体法律规则、行为准则;其二是在理念层面上对法律的认同,即构建法律信仰[2]。对于“来华留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设立,法治观念应该作为首要的基础性内容。这一构思是基于对基层学生管理工作的考察,来华留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离不开涉及法律方面的具体事件,因此要使广大来华留学生树立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观念,进而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这一观念的树立是来华留学生融入中国当代社会环境,深入理解并尊重中国社会公序良俗的前提和基础。在道德意识方面,应该着力强调来华留学生品德修养的内涵,使之与“规范”的要求相呼应。因此在这一指标的描述中,强调要培养留学生包容文化多样性,使其具备尊重、理解和团结不同的民族、社会和国家的品德修养。

对于来华留学生社会责任的培育,应该结合不同的专业使命和职业操守,并需充分体现专业的独特性。这方面与我国大学生的专业核心价值追求相一致[3]。德育与智体美劳的培育相辅相成,且着重提升来华留学生审美素养、人文素养,鼓励学生崇尚劳动,保持健康生活,远离“黄赌毒”及一切违背中国社会公序良俗的违法犯罪及暴力行为。这也与我国大学生的专业核心价值追求基本一致。

三、培育核心素养的载体和实施路径

培育核心素养的载体包含: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专业教材、实践环节、教学支撑环境、学生团体,并由“产教融合”和“科教融合”的理念贯穿其中。培养方案上,应将专业核心价值融入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基本要求”,细化具体指标,使核心价值的落实具有可操作性,使核心素养体系中的每一层指标与专业核心价值产生可实践的对接。课程体系上,应与培养方案相适应,设置高质量的专业课程;提高课程体系的国际兼容性和可比性;深入挖掘体现核心价值的显性和隐性元素;专业课与通识课同向协同,优势互补。专业教材上,选用或编制适合留学生学习特点的优秀教材,实现教学体系向留学生知识体系、价值体系转化;教学参考资料需着重体现专业使命责任、专业伦理、发展历史和前沿、技术哲学等内容,兼顾教材的前沿性和国际性。实践环节上,组织留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学科竞赛时,关注体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主旨精神;将实践环节与经济发展、高端产业科技创新、国际人文交流、公益事业、科学家先进事迹等方向紧密结合。教学支撑环境上,应构建能够潜移默化塑造留学生核心素养的支撑环境,例如大学精神,专业发展历史,专业对社会、经济、人文的贡献,实验室文化,网络教学平台文化等。学生团体上,应组织留学生加入科技社团、文体社团、公益社团、竞赛团队、项目团队;指导教师引导,中外学生协同合作。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在科研资源、产业资源向教育资源转化的过程中发掘核心价值元素[3],将隐性的价值转化为显性的价值,将抽象的价值理念转化为具有丰富营养的具体知识、经验,在“润物细无声”的情况下向来华留学生传递,将价值与素养对接,使其核心素养获得全面的滋养和切实的成长。由于当前来华留学生选择的专业大多集中在理工和管理学科,故而如何从这一类专业课程中挖掘与核心素养相关的元素,是十分关键的问题。方法包含四个方面:(1)关注科技活动的人文后果;(2)着力于科学思维的启发;(3)依托专业伦理的渗透[4];(4)传递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服务的主旨。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需要在实践环节、教学支撑环境和学生团体这三个载体中,强化“中外学生共同在场”,通过教师引导,青年之间互动,来完成知识碰撞、人文交流、团队精神培养,潜移默化地提升来华留学生核心素养。

四、施教主体的能力素质

(一)施教主体构成

对于施教主体范围的界定,应将专业教师和留学生所在专业的教学管理人员一并纳入到主体范畴中。原因是,当前分散到国内各高校的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呈现不同的管理模式,且管理团队的构成、分工和作用也不尽相同。中国学生是分布到各专业学院,由学院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专业知识、日常生活的教育和管理。至于来华留学生,一般都由高校的外事管理部门(通常是“国际教育学院”或类似名称的专设机构)来进行学生日常管理,以及安排通识课(包括汉语言、中国概论、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大学物理、体育及其他)。至于留学生的专业课教学工作则由各专业学院承接,学院也会配置教学管理人员负责专业课的安排和教学质量的监督等工作。施教主体恰包含这一类教职人员,他们会参与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执行和完善;对教师的选用;实习实践环节的设计和组织;实训平台的建设;留学生竞赛的组织等具体工作。因此他们需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灵活的头脑、创新的精神,也需要擅长使用外语同留学生交流。在很多高校,留学生到专业学院后,最先接触的也正是这一类工作人员,他们的素质、能力和态度对留学生的全方位培养也潜移默化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培育留学生核心素养的施教主体,离不开专业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

(二)施教主体的能力素质构成

留学生专业教学改革主体的能力素质应包含八个方面的内容[3]: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执教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团队协作、语言能力。

其中,政治素质是最核心、最基本的要求。在政治素质的内涵描述中,教师不仅要做到信念坚定、理论水平高和育人意识强,更应该坚定“四个意识”,尤其要具有大局意识,熟悉并严格遵守外事纪律。

师德师风与政治素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能够从道德层面上体现教师过硬的政治素质。此处,本文着重强调对“公正”这一特征的描述,有两个层面的考虑。其一,源于长期的留学生教学管理工作经验。笔者发现,留学生维权意识浓厚,对于公平、公正、公开的要求非常强烈,小到每一节课的考勤记录,留学生也会追求细节的公正。因此对教师“公正”这一素质的要求,不仅符合现状,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行为世范”从细微处为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其二,对于“公正”的要求体现在教师应该包容文化多样性,应该尊重、理解、团结来自不同民族、社会、国家的学生。尤其注意不对他国的政治制度、宗教文化、民间习俗等问题妄加议论。对待不同的民族和文化都要做到客观公正,一视同仁。这也是要求教师通过“行为世范”的方式来塑造和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只有全部具备了正己、公正、敬业、爱生、奉献的特征,来华留学生的专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才能够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此外,必须强调对教师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能力的要求。其中,设置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两项指标的用意在于:来华留学生会从各自文化中带来不同的思考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教师应该善于倾听和学习,适应不同文化背景所带来的各类新的挑战,并有能力将这些新挑战转化为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语言能力则强调了英语的工具性。由于当前来华留学生教学的主要形式为全英文入系班和汉语入系班。其中接受全英文教学的留学生比例较高,也是很多高校着力打造的授课形式。这对于专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语言要求。即,不仅要有流利的英语听说能力,还能够使用英语将复杂的专业问题或其他关键性的问题解释清楚、解释到位。这虽是教学工作上的细节,却也是难倒很多教师的关键点。据一线教师反映,使用不正确的词汇或句式,很可能会传达出相反的信息。尤其遇到与规则、界限相关的问题,或是涉及敏感问题时,语言在无形中构筑了沟通的障碍,加大了误会产生的概率。因此,强调对教师语言能力的要求,也是顺利实现留学生专业改革所不可忽视的工具性要素。

五、制度保障

完善的制度是提升来华留学生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应该配合“核心素养体系”的价值追求,有针对性的设计考核、约束、激励的措施。依托严格的纪律使教师遵守“合理、公平、审慎”的人才培养原则;依托合理的考核、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来华留学生教学中,促使其将教学工作理解为神圣的文化传播使命,因而能主动积极的学习、努力创新,不断升华核心素养培育成果。鉴于此,第一,高校应将负责留学生教学工作的教师是否严格遵守外事纪律纳入到考察师德师风的标准中;第二,教师应树立理论自信,并了解国际形势,高校应经常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和国际形势,并鼓励教师将学习成果付诸实践研究;第三,应将留学生教学质量考核评价结果纳入到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的环节中,并切实突出来华留学生教学工作的特点,不搞数据指标的“一刀切”。第四,专业学院应以学院、专业或课程组为单位,培养教师团队,营造团队文化,以生为本、和谐向上、求真务实。

六、结语

本文主张专门为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构建“中华文化传播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用于综合考察通识课教学、专业课教学、实习实践环节、日常管理服务、学生社团等,涉及来华留学生在高校求学的全环节、全流程。考察的指标由教学材料、施教主体和学生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例如,在教材、讲义、教学手段等的使用上,突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的传播和文化氛围的营造,而不再片面强调国际化教材及全英文授课的方式。在施教主体方面,设置具体指标,考察教师及管理人员在营造文化氛围、传播优质文化、弘扬正能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产生正面价值的工作成就上。在与学生有关的评价指标上,不仅包含常规的学生评教手段,以及考试分数等评价方式,还应每学期增加对中华文化获得感及核心素养提升方面的量化考察指标。其中这一部分指标在量化上具有一定难度,可考虑与演讲活动、竞赛活动、文化体验活动等多种方式协同考察。然而又不能武断的以活动的多样性与否和数量的多寡来做出判断,而是应以学生为观察对象,了解学生真正从中获得了什么,这是将主观感受转化为客观数据,因此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设计难度。

猜你喜欢

留学生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