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径通幽,文化育人

2023-07-27花均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初中物理

花均

【关键词】教室文化;初中物理;文化育人

教室是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教室文化是以教室空间为载体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具有无形的教育、引导、约束等功能,并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1].物理教室是学生开展物理知识学习、实验操作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丰富学生物理知识、促进学科素养的重要场所.因此,初中物理教师须重视教室文化的教学与育人功能,并通过构建物理教室文化来达到深化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素质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目的.

1 教室文化的概念

教室文化的概念源自美国.美国教育学者发现,教室空间资源隐含着一些文化价值,而这些文化价值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同时,教室文化还会对教师和学生的交往活动、学习活动等提供价值性的指导.学界对教室文化的概念尚未达成统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对教室文化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对教室文化进行了定义:教室文化是在教室空间范围内构建的具有多重价值内涵、能够促进学生成长的一种精神文化.教室文化可以促使师生在教室内形成由物质、规范、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活动情境等要素所衍生出来的多元价值的一种共生状态.因此,教室文化既具有文化属性,也具有育人属性[2].

2 物理教室文化的教育属性

物理教室文化,指在物理教室空间范围内构建一种具有多重价值内涵、能够促进学生物理学科学习以及成长的一种精神文化.因此,物理教室文化也具有以下教育属性.

2.1 物理教室文化的课程性

从文化性质而言,物理教室文化也是一种隐性的课程.由于物理教室的实体环境会对学生物理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不可估量的影响,如教室内的各种板报、宣传标语、学习口号等均会向学生传递各种学科知识,也会向学生传递各种情感或价值观念等信号[3].因此,物理教室文化具有显著的课程属性,使学生能够时刻接收到来自物理教育文化中的各种非正式课程的感染与熏陶,并在潜移默化之中引导学生物理学科的学习方向或是改善学生物理学科的学习情感.

2.2 物理教室文化内容的指向性

教室文化本身就具有育人价值.物理教室文化建设与服务的对象就是学生,而“以学生为本”则是物理教室文化建设的基础,这也直接导致物理教室文化内容也均与物理学科相关,进而也能够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物理学科学习与发展的环境,且会对学生物理学科学习目标、学习情感、学科素养形成等产生重要的影响[4].

2.3 物理教室文化建设的规律性

学生的物理学习活动与发展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也直接决定了物理教室文化建设的规律特性.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室文化建设过程中就必须要基于学生的年龄、成长规律、物理学科学习规律,并合理地利用不同的文化载体、文化形式来进行物理教室文化的建设工作,进而才能满足学生差异性的物理教室文化的需求.

3 物理教室文化的构建策略

3.1 物理教室文化建设的基础——物理学科学习情感

教室文化来源于学生,也要服务于学生,进而才能切实实现教室文化建设的需求.物理知识的内化与迁移是一个相对复杂与渐进的过程,不仅需要学生通过正常的课堂学习来直接获取相关的物理知识,也需要学生自身对物理学科有良好的学习情感,且要依赖于教室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来予以辅助性实现[5].因此,教师在构建物理教室文化时,必须基于学生物理学科学习情感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在物理教室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中更多地了解物理学科的发展历史、名人轶事等,进而切实发挥文化育人、激发学生物理学科学习情感的目的.

例如 教師在构建物理教室文化时,可以利用一些物理学家的名人名言作为物理教室文化的墙饰.如,“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牛顿).教师还可以将中国历史及近代、现代的物理学家的简介、小故事制作成墙报、板报等,使学生能够在物理教室里看到这些物理学家在物理研究与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使学生在物理教室文化的熏陶下喜欢上物理学科.为了更好地利用物理教室文化来改善学生物理学科学习情感,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物理实验操作时的照片、物理实验成果照片等加以展示,并称为“物理学习与实践成果展示墙(或展示板)”,使学生能够通过这种成果展示来进一步固化自身对物理学习的情感,还会促使学生能够将这种物理学习情感逐步转化成为物理学习的内驱力,进而发挥物理教室文化的隐性育人功能.

3.2 物理教室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教室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由一个基础性的理念来指导、约束、引导学生在物理学习活动中不断地完成自我努力、自我提升.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室文化建设时必须要明确一个核心理念——通过物理教室文化深刻认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各个要素,这对帮助学生明确物理学习目标、努力方向,甚至是未来发展等均会产生促进作用[6].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来开展物理教室文化建设.如物理观念与应用、科学态度与责任、科学探究与交流、科学思维与创新.教师可以将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量子纠缠”相关的知识作为本学期(或是某一阶段)的物理学习与研讨主题,并将学生的学习心得、学习成果或是研讨成果等公布于成果展示墙上,使之成为物理教室文化的新内容.学生在“量子纠缠”知识的了解、学习过程中其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均会得到不同的改善与提升,进而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其次,教师可以基于物理学科的学习目标与学生共同制定一个短期的物理学习目标,并将该物理学习目标张贴于物理教室最明显之处,以此来鼓励、激发学生在物理学科学习时的赶、比、超的精神.另外,学生在物理教室学习时,也会在该物理学习目标的“督促”下不断开展自我学习、合作学习以及自我提升,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团结和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物理学科文化,久之,还会在学生中间逐步形成一种共同学习、彼此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物理学习氛围.

最后,教师还要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物理学科的实践文化,以此来培养、提高学生物理实践学习与操作能力.教师在建设物理学科的实践文化过程中既要主动与学生一起利用课堂时间或是课余时间共同研究、拟定物理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内容等,还要以指导者、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完成相应的物理实验活动.教师在学生完成相应的物理实验活动后,及时地就学生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并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修正活动;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实验中的闪光点、创新思维等给予及时的激励性评价或是赏识性评价,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物理实验操作的热情.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适时地为学生引入一些古今中外物理学家们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得到启示的小故事,或是物理学家们持之以恒的科学研究小故事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且对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久之,学生能够在物理教室文化的熏陶下进一步端正自身物理学科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科学学科学习情感、正确的学习观等,这对促进学生物理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3 物理教室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生是物理教室文化的主人

初中物理教室文化的建设是以育人为最终目标.因此,教师在构建物理教室文化过程中,既要突出物理教室文化的育人功能,也要彰显学生在构建物理教室文化的主体性,更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物理教室文化建设活动.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到物理教室文化建设与发展,才能真正发挥出文化育人的功能,才能真正地促进物理教室文化的发展.另外,学生只有真正成为物理教室文化的建设者之后,他们才会在物理教学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得到更多的物理教室文化熏陶,才能使学生在物理学习、实验、实践活动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在提升学生物理素养的同时,也会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

首先,彰显学生的主体与个性.学生是物理教室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室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利用各种方法、途径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之能够自主、自愿地参与到物理教室文化建设之中,更要引导学生能够在物理教室文化建设中发挥第一个人作用.同时,教师也要参与到物理的学习活动或是实践活动之中,积极与学生进行物理学习方法、物理难题、物理实践设计、教室文化设計等活动的讨论之中,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在物理教室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对物理教室文化建设的意见与想法,要对物理教室文化建设中的不足之处加以修改,并积极与学生共同制订、修改或是更新一些物理教室文化建设的内容.只有学生自主参与到物理教室文化建设活动之中,才能真正促进物理教室文化建设的质量,并发挥出文化育人的功能.

其次,借助个性化物理实验成果展示推进物理教室文化建设.在建设物理教室文化过程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利用既有物理知识积极进行实验方法、实验步骤等的创新活动,并将学生创新的成果加以展示,以此来进一步推动物理教室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在此过程中,既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教室文化建设内涵的理解,也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地参与物理教室文化建设中的热情.同时,通过创新成果的展示活动,还可以促进物理教室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力,切实发挥物理教室文化育人功能,真正成为学生物理学习与成长的航标.

4 结语

物理教室文化的建设,既要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以及物理学科的学习特点,也要重视学生在物理教室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教师在物理教室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物理教室文化建设活动之中,还要利用各种学习成果展示等来发挥物理教室文化的育人内涵与精神引领作用,为建设富有物理文化内涵、有灵魂的物理教室文化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初中物理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技术文化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鲁班文化育人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