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水稻直播下的稻鳖鱼鸭生态种养试验

2023-07-27陈卓滕文强郑永华林小刚唐洪玉

水产养殖 2023年7期
关键词:草鱼种养稻田

陈卓,滕文强,郑永华,林小刚,唐洪玉*

(1.西南大学水产学院,重庆 400700;2.重庆稻梦空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 402600)

随着“大食物观”的不断深入落实,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从中央到地方都将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作为保障粮食和水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当前,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科技支撑,创新引领,推出新技术和新模式,为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尤为重要。

稻鳖鱼鸭综合生态种养模式,是指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适时引入鳖、鱼、鸭共生、互利,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的复合生态种养模式。稻田为鳖、鱼类、鸭等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鳖、鱼和鸭能有效疏松土壤、清除杂草和害虫幼卵,其粪便、代谢物为水稻生长提供营养,从而实现稻田大幅减少甚至不用化肥和农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改善水稻和水产品品质、保持水土等,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水稻直播因具有省工省时、节本高效等优势,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现于2021 年,开展基于水稻直播下的稻鳖鱼鸭生态种养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田块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地势平坦,不受洪水威胁的田块,面积13 000 m2。

1.2 田间工程

1.2.1 开挖环沟及田埂

为施工和日常管理方便,开挖“一”字形宽沟或“L”形沟,沟宽3~5 m,深1.0~1.5 m,沟坑比为10%,并在主干道田头留足收割机下田通道。在养殖动物不伤害水稻时,加深田水,养殖动物可自由进入稻田活动,疏松土壤,摄食杂草、虫害等天然饵料。

1.2.2 设置食台及晒台

稻田养殖鳖(甲鱼)可不设置固定晒台和食台,尤其是放养密度较低时,鳖可在田埂或稻田浅水区域晒背休息。放养密度高时,设置固定的食台和晒台,供甲鱼摄食和晒背。冬眠时,水位下降,鳖会在田中间打洞直接冬眠,也有一部分鳖会在沟里冬眠。

1.2.3 进排水口及防逃设施

进排水口设置在稻田对角,保证池塘水能充分交换、流动。进、排水口用铁丝网或栅栏围住,以防养殖水产动物逃逸,同时向内设置瓦片或网片,或在田埂上设置围栏,防止养殖动物逃逸。

1.2.4 灭虫设备

利用太阳能灭虫灯进行物理灭虫,2 000~2 700 m2稻田设置1 台太阳能灭虫灯,即可达到较好的灭蚊效果,同时,鳖、鱼、鸭子等也可捕食蚊虫。

2 水稻选择及播种

2.1 水稻

稻田综合种养的水稻选择耐肥力强、抗倒伏、茎秆坚硬、株型紧凑、叶片直立、通风透光好、抗病虫害、株高中等的高产优良品种。

2.2 施基肥

播种前15 d,每667 m2稻田均匀施有机肥150 kg;灌水泡田7 d 后,翻耕平整备用。

2.3 水稻播种

水稻直播主要有传统撒直播、旱直播和机械直播等3 种方式,目前用无人机直播较多。平稻田后,排干田间的水层,将水稻种子或破胸稻种撒在稻田里,播种后继续保持田面湿润、无水层状态,并加强鸟、虫等敌害管理。直播下的关键点是沟凼采用“一”或“L”形宽深沟,水稻直播生长初期,养殖水生动物在沟内生活,待到水稻分蘖期,水生动物对水稻无伤害时,方可进入田间活动;待水稻出苗至2 叶一芯或3 叶一芯时,根据秧苗生长情况逐步加水。秧苗长至20 cm 时,加水为秧苗的六分之一。4 月底—5 月初,水温稳定在23~24 ℃一周后,开始播种。为保证撒播均匀和避免鸟害,每667 m2用3 kg 谷种,均匀混合1 kg 煮熟的一般稻谷,效果较好,见图1(a)(b)。

图1 水稻直播及生长情况

3 稻田经济物种的放养

3.1 清塘

在苗种投放前10~15 d,每667 m2沟凼用生石灰100 kg 带水清塘消毒,以杀灭沟内敌害生物和致病菌,预防养殖物种发生疾病。

3.2 放养鱼

在放养鳖之前,每667 m2放养不同规格(3~13 cm)的鱼种15~20 kg,以鲤、鲫、草鱼、鲢、鳙等为主。鱼种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消毒5~10 min。土鲫往往可自然繁殖,次年可根据情况少放或不放。

如果沟凼开挖不够深或沟凼有垮塌情况下,经过一年养殖后,草鱼规格较大,如不及时捕捞,草鱼在第二年会吃水稻种子和水稻秧苗。因此在实际养殖中可适度加深沟凼,及时捞出大规格草鱼,避免草鱼伤稻,也可少养或不养草鱼。需防止鳖和鲤、鲫直播种子期间摄食水稻种子。

3.3 放养鳖

每667 m2放养规格约150 g/只的鳖50~100 只,放养时间根据苗种来源,可在甲鱼越冬后,选择无病无伤的甲鱼放入沟凼,也可在11 月(休耕期)放养。种植水稻早期,养殖动物生活在沟凼,以免伤稻。养殖周期一般为3 年。养殖期间,鳖在稻田内越冬,也可放养大规格的,以缩短养殖周期。

3.4 放养鸭

7 月份左右,每667 m2投放25~30 日龄的鸭苗30 只左右到田里,鸭子主要以田里的螺蛳、杂草以及收割时散落的稻谷为食,养殖周期为半年以上。田间杂草被鸭子捕食或者踩踏,能达到良好的除草效果,同时鸭粪肥田,为水稻生长提供养分。如购买10 日龄以内雏鸭,可先在田埂上暂时养殖,也可直接购买25~30 日龄的幼鸭,见图2。

图2 稻鸭放养

4 日常管理

4.1 水质调控

定期对养殖水质进行检测。每半个月每667 m2用石灰水50 kg 消毒沟凼1 次。稻田水每半个月更换1 次,每次换水量应控制在稻田总水量的1/5 内,防止养殖品种发生应激反应。高温天气可适当增加稻田换水次数。

4.2 病害防治

在稻田埂上设置鼠夹、鼠笼等以清除鼠类;在田边设置一些彩条或稻草人,恐吓、驱赶鸟类。稻鳖鱼鸭综合生态种养模式,由于合理地进行空间分布,引入多个物种,养殖期间,几乎未发生稻瘟病、枯纹病等,也较少有稻蝽、稻螟等虫害发生,未使用农药。

4.3 饵料投喂

饲养期间,根据天气和鱼类生长摄食情况,投喂一定的鱼类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鱼体质量1%~2%,每天投喂1~2 次。中华鳖主要以稻田放养鱼类为食。后期随着放养鱼类规格增长,其躲避能力增强,不易被捕食,可再放养小规格鱼种作为活饵,让鳖捕食,增强鳖的活力。鸭子不单独投喂饲料,但如果雏鸭在田埂暂养,则需投喂专用配合饲料。

4.4 巡塘

每天巡塘检查养殖水产动物的吃食及健康情况,以及防逃设施是否完好、水质是否恶化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生产记录。

4.5 水产品销售

鸭子可根据市场行情,在年底或春节期间销售。鳖由于冬季水温低,需要在稻田土壤越冬,可在越冬前根据销售情况,将达到上市销售规格的鳖集中管理。

5 效益

5.1 生态效益

稻鳖鱼鸭综合种养模式,严格控制养殖密度和投喂饲料量,避免了由残饵、粪便及代谢废物引起的水质变差、病害发生等问题。养殖水质检测结果表明(表1),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与同等条件下普通稻田单作模式比,有效降低水体中总磷、总氮、氨氮等含量,保持水质稳定,改善了水体环境,土壤生物群落多样性更高,酶活性更能维持土壤肥力保持,确保了土壤适宜水稻生长。同时,养殖的鳖、鱼、鸭等,均能很好地控制杂草、病害等。试验期间,水稻未使用农药,水产品未暴发疾病,生态效益显著。

表1 2021 年稻田水质变化① mg/L

5.2 经济效益

每667 m2收获水稻400~450 kg,大米250 kg 左右,鳖田大米售价约25.6 元/kg,平均16 元/kg。稻田鸭在年底上市,销售价格约为178 元/只,每667 m2产约25 只。稻田养殖中华鳖的最高价格为792 元/kg左右,平均320 元/kg,中华鳖养殖3 年后,质量达到1.5~2.0 kg 时,可以上市销售,分摊在每年,则产量每667 m2约35 kg,效益显著,见表2。

表2 2021 年每667 m2 经济效益 元/年

猜你喜欢

草鱼种养稻田
见证!草鱼、加州鲈再度崛起
见证!草鱼再次崛起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稻田摸鱼记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稻草人
屋檐下的小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