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与学的交互性探索
2023-07-27王文明
王文明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与落实,高中地理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转变。一方面地理课程在结构、内容及发展方式上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充分体现了课程的基本性质和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在学科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其社会需求和现实问题,以此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师生交互是保证教学活动有序推进的基础条件,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未能提供有效的交流平台和互动环节,导致师生间的交互难以达成和深入。基于当前交互问题的考虑,本文作者在新课程背景下,从师生交互的现实意义、问题、建议、策略等方面出发,就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交互性发展展开相关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交互
从高效课堂的教学角度出发,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其有效交互,不仅能提高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兴趣,还能在相互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提升对相关问题的认知程度,并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培育其综合思维[1]。然而,在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组织中,大多数教师依旧按照应试教育的思路展开相关活动,未能从学生的现实需求考虑,导致师生关系比较脆弱和尖锐,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因此,本文将以师生交互为出发点,从教育思想、教学实施、综合发展、评价建议等角度入手对此展开分析。
一、加强师生交互对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建立有效沟通
交流、互动是增进彼此了解的有效方法之一,加强师生之间的交互,既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又可以将问题有效反馈给教师,实现信息要素的双向传递。同时,从教育方式来讲,通过近距离的交流和沟通,可以提高教学的感染力和渗透性,使交互反馈的内容更加清晰、有效。另外,沟通是一种自然性的行为表现,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对此,在课堂教学中,丰富双方的交互手段和渠道,如肢体、表情、道具等,可及时透露和接受他人的信息状态,以便及时解决学习问题,提高课堂质量。
(二)有助于形成真实反馈
反馈是对个体学习及发展情况的一种信息资源,把握这一信息资源,对后续发展及关键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师生交互,一方面可通过联动反馈机制,如学习任务、学习进程、学习评价等,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学业质量上的具体表现,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引导其不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课堂对话,让学生参与到会话活动之中,并关注和回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此给予相应反馈,如表情、言语、方案等,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和效果。同时,通过对交互形式及形态的创新,可缓和其情绪、降低其压力,使其更愿意表达和表现自己,这对教学动态的把握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三)有助于增进相互理解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高中生的情感较为丰富且脆弱,善于感性思维,难免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一些主观化想法和偏激行为,不利于两者之间的深入交流。通过科学手段,为师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既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学工作的认识程度,又可以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进而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促进其共同发展[2]。此外,师生交互不仅仅体现在心理情感层面,在课堂活动中,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第一时间掌握教学难点,改进教育计划,可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有助于促进综合发展
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加强与学生相互之间的了解,在平等对话中给予学生正确指引和辅导,促使其自我完善与发展。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立多样化的互动情境,既可以激发其内在动力,又可以在真实环境中获得积极体验,推动其健康成长。另外,围绕核心素养展开教学活动是地理课程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具体交互,一方面可加强学生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培育人地协调观,另一方面可在实践调查中形成区域认知,进一步养成崇尚真知、勇攀高峰的学习品质。由此看来,加强师生的交流互动,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交互问题
目前,不少教师对师生交互方面较为重视,并在教学工作中取得不错成果,但从整体交互的过程和效果来看,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关注和解决。其一,互动意识不强。交互行为的发生是双向的,而大多数教师通常以“你问我答”的形式展开互动,未能真正理解师生交互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其主观能动的发挥有所欠缺,进而在知识获取、信息传递、重点理解方面存在一定障碍。其二,互动方式单一。不同交互场景需要选用不同的交互方式,进而才能更好地建立交流、深化沟通。然而,在具体互动中,重复、单调且形式化的交互方式,极易影响学生的学習积极性,进而难以达到师生交互的要求和结果。另外,一些教师在课堂互动的设计和编排上与实际情况有着较大出入,如问题设置简易化、活动时间不合理、任务分配主观化等,进一步阻碍教学活动的深入推进[3]。其三,互动功能弱化。一些教师在互动过程中,过于强调和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缺少情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既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体验。此外,互动是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一种交往行为,部分教师受职业特性、角色定位、教学任务等方面的影响,在双方互动上存在主导化、不平等及距离感等问题,进而影响其教育功能的有效渗透和发挥。
三、新课标对地理教学的相关建议和要求
(一)加强整体性
整体性是地理教学在其课程目标中的具体要求。一方面教师应根据教学安排和阶段特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内容、活动、评价等细节要素,确保学生发展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另一方面教师应把握目标群体及差异变化,抓住不同阶段的教学侧重点,使知识既有层次,又有联系。此外,从学科性质来讲,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构成其学科整体,因而在教育教学方面,教师还需建立整体性思维模式,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及不同对象出发,引导学生树立宏观认知体系,并在纵向延伸、横向扩展的基础上构建完整的知识链条和学习框架,确保其系统掌握。
(二)聚焦关联性
拓展创新、聚焦关联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新思路、新理念,对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既要突出教学的内容和主题,又要考虑其需求和能力,并围绕单元主题进行整合与引导。同时,在课程实施方面,新课标也提出一些建议和要求,如“合理安排每节课或每个单元的学习活动数量”“设计好活动之间的递进关系”“加强内容之间的关联性”“避免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等,由此看来,在同主题单元教学中,其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联系和价值关联,这就需要教师着重把握其内容重点,并对目标活动进行合理安排[4]。此外,从知识层级、难易程度上讲,高中阶段地理知识点多且结构复杂,若想牢固掌握,还需梳理其中联系,以此帮助学生建立具体、全面且清晰的组织架构。
(三)激发主动性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为其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与平台,才能有效激发其兴趣、深化其发展。其一,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构建独特的学习情境和教学环境,并通过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以此调动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行为。其二,教学任务。教学任务的设计和提出,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交互平台和学习空间,以便在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在任务引导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探讨方向,鼓励其大胆质疑,进而在小组学习中实现自我突破。其三,教学对话。教学对话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师生问答活动,而是具有某种引导、目标或指向的对话活动,并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起到刺激、活跃、加深等作用。
(四)增强实践性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综合性学科,其学科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知识领域。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方面,新课标进一步突出和强调“认知—实践—深化认知”这一实践过程,既倡导实践活动与课程内容的相结合,又建议与跨学科知识应用相联系,保证学生在真实环境下的个性感悟和学习体验。从学科性质来看,地理与社会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和衔接,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联系生活、创新实践,将对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和运用产生深远影响[5]。
四、推进高中地理教学交互性发展的具体策略
(一)教育思想方面
1.以学生为主体
坚持育人为本是地理教学的核心理念和培育目标。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主要方向,优化课程结构,重视能动发挥,使其在课时学习中获得更多感悟。如:在必修第一册“地质灾害”的教学中,本节主要以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及发生原因等内容为主,并涉及多个目标和方面,考虑到地质灾害的偶然性和地域性等特点,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教师可通过情境探究、读图分析、媒体演示等方式,如:“汶川大地震”“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日本東北地区大地震”等,使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同时,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教师可将其分为三个部分:①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使其形成综合思维,提高区域认知。②结合当地所发生的一些地质灾害案例,找出原因及应对措施,培育其在真实环境下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③分析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联系现实生活,并以积极、科学的手段增强防灾、救灾的意识和社会责任。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利用电子白板功能,让学生通过对地质灾害频发地区采取标点、划线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全球地震带的分布情况,加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2.以目标为牵引
课堂目标是教学实施的系统框架,以课堂目标为互动目的,一方面可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错率,确保师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另一方面可促进教学活动的平稳推进,实现其整体发展[6]。如:在必修第二册“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如:“为什么我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由江浙地区转移到广西”“为什么千烟州要采取这样的农业布局模式”“分析亚洲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等,让学生从具体案例中分析和掌握农业区位因素及影响区位选择的相关条件。此外,基于农业区位及发展条件的学习,教师还可组织一些竞赛活动,如“辩论会:探讨某地区是否可以发展农业”“抢答:从具体例子中分析影响农业布局的农业区位因素”等,这样,以生活化的例子和趣味性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对学习目标的把握及重点知识的理解产生积极影响。在课时目标的制订和转化方面,教师应注意定位和差异,既要清晰目标定位,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在其引导下实现有效学习,还要重视个体差异,做到“心中有学生”,并采取循序渐进的设计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二)教学实施方面
1.从多种渠道中引入
随着数字技术与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学习渠道也呈现多样化,这将给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其一,媒体教学。相较于传统多媒体教学方式,现如今媒体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多元化,如:微课、翻转课堂、慕课、网络课堂等,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活动效果。如在必修第二册“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的教学中,考虑到本课内容大多以概念解读为主,为提升其趣味性和关注力,教师可采取视频赏析、图文展示、数字课件等方法,让学生对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产生初步认识和政策理解,并通过网络资源的学习和分析,了解海洋权益及开发海洋的必要性,进一步培育其可持续发展观。其二,任务教学。以任务驱动学习,既可以保证学生的主动性和交互力,又可以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深层次的交流和发展。如:在必修第二册“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的教学中,教师可从“乡村有哪些基础设施”“城镇聚落内部空间结构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及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探究经济因素对聚落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等任务展开学习。
2.从小组编排中推进
小组合作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增进师生交互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在具体编排方面,还需教师把握两个要点:一是分组和分工。有效分组是提升合作效率的基础条件。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配方式,把控人员层次,提高匹配程度,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明确组内成员的岗位和职责,使组员能够各司其职、建立合作。另外,在组内分工方面,教师可采取定期轮换的方式,使学生得到充分锻炼。二是内容和方向。针对各组的学习情况和人员构成,教师应有目的地设计小组活动,增进相互理解。如:在必修第二册“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对五类工厂及相关资料的讲解和学习,引导各学习小组讨论哪些区位因素对工厂选址产生影响,进而结合“首钢搬迁”事例,进一步提升其整体认知并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发展观。此外,在讨论分析的过程中,为提高学习效率,可安排各组进行不同区位因素的探讨和分析,使学生对工业区位因素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
(三)综合发展方面
1.以工具增进交流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灵活使用地理工具,不仅能提高学习活动的趣味性,还对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及核心素养的开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效果[7]。同时,地理工具的引用,还能增强学生对区域信息的获取效率及社会实践的行动能力。如:在必修第一册“常见地貌类型”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展示“喀斯特峰丛山地演化示意图”的方式,并用专业地理术语标出地貌名称,使学生直观掌握地貌景观的特点和类型。另外,还可借助AR技术,将整个喀斯特地貌地上、地下的动态情况进行呈现,使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产生清晰且动态化的理解。又如:在必修第二册“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学习中,教师可利用电子地图工具,向学生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形、交通等信息,进一步了解影响聚落空间形态和城镇分布的具体因素与条件,并通过动态演示、圈点标注等方式,理解交通布局建设的重要意义,促进其人文发展。地理工具的科学运用,既可以降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学习难度,又可以在实践操作中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两者之间的对话更有意义和效果。
2.以活动提高认知
地理实践是地理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学习形式,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及认知力的增强起到积极作用[8]。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情发展,设计一些课外实践或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如:在必修第二册“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对当地特色文化景观及保护情况展开野外调查活动,不仅能解决学生对重难知识点的学习问题,还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培育其合理开发和保护地域文化的观念和责任。同时,考虑到教学安排,教师可结合相关案例,组织个性化的交互活动,如“创意手绘:大好河山”“地理学科周:知识竞赛、拼图大赛、标本配对赛”“我是规划师:南海仙宾礁发展规划”“审判庭:某水库承包商与周边村民的‘争水官司”等,既可以引导学生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和讨论问题,提高地理知识的应用价值,还可以在交互学习的过程中建立科学观念、承担社会责任。此外,在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还需以民主、共创为前提,激发能动、重视创造,确保学生的全面参与和积极反馈。
(四)评价建议方面
1.完善评价机制
完善的评价体系对教学活动总体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现阶段教学评价组织中,大多数教师仍旧以分数成绩为主,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了解和观察,极易打消学生的學习积极性,阻碍其全面发展。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评价中,教师应从学生的核心发展出发,展开多角度评测,既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又要促使学生学会反思、自我发展,确保每一个阶段的成长与变化。其一,优化评价方式。选择科学的评价方式,对评价活动的有序推进和有效反馈起到一定帮助。考虑到地理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要侧重对整体过程的把控和反馈,并采取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模式,充分了解和认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动态,以便给予其更为真实的学习建议和指导意见。其二,拓展评价主体。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其评价的主动权大多掌握在教师手中,很难起到激励、导向的教育作用。对此,拓展评价主体,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通过自评、互评、集体评等方式,及时发现自身问题,从而解决根本需求。
2.加强正向引导
在新课标评价建议中提到,要充分发挥评价对地理日常教学的正面导向作用,切实引导地理教学方式方法朝着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向转变。因此,在高中地理评价活动中,教师应立足核心素养,从课时细节入手,将评价过程细化到每一个环节,进而能够准确、客观且有效地测评学生的发展状况。其一,提问环节。提问是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与否的教学环节之一,而传统的提问评价相较低效且不够全面,对此,教师可从学生的解题思路、创新能力、表现能力、整体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测,从而更为全面地了解学生。同时,在交互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或每组的发言情况和结果进行总结性评价,使其能够在第一时间对自身学习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激励其深入发展。其二,行为表现。行为表现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如习题报告单、自我反思表、观察记录表、课堂参与等,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馈其学习状态,从而在教学改善和学生发展方面提出合理建议,促进正向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师生交互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通过对教育思想、教学方式、综合活动及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优化与完善,不仅能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活动,提升其核心素养,还能在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建立知识框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需关注学情和教情,既要活化课程内容,创新地理活动,又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创设情境、多元开发,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深度参与并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郭禹平.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微[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2):29-30.
[2]张伟斌,涂冰婧.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地貌的观察”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7):55-57.
[3]范舒婷,叶回玉.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以“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J].地理教育,2022(10):4.
[4]曾珍莲.高中地理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对策[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2(9):2.
[5]毛秀英,罗惠中.基于实践活动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大气受热过程教学为例[J].广西教育,2022(17):120-122.
[6]张凌.基于地域文化的高中地理教学资源开发策略:以齐鲁文化为例[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22(9):3.
[7]于广.区域认知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思考与实践[J].进展:科学视界,2022(5):253-254.
[8]张嘉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启发与思考[J].进展:教学与科研,20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