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化学习视角下小学科学的教学策略

2023-07-27石苏珍

幸福家庭 2023年6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活动

石苏珍

项目化学习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它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基于此,笔者从项目化学习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开展小学科学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项目化学习概述

项目化学习更加关注小学生自主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更加注重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项目化学习活动中,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能够自觉依据项目任务深入探索学科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获取更多有意义的学科信息,进而加深对重点知识、关键原理、真实现象等内容的理解与认识。

由此可见,教师若想使项目化学习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知识、主动验证原理,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学习效率,增强项目化学习的效果。

二、小学科学课程中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的意义

对于小学科学教师而言,项目化学习活动的开展能够帮助他们把课程的主体地位顺利交还给学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另外,教师可以借助项目化学习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灵活运用迁移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等各种认知思维,探究科学现象、分析科学原理,进而更好地提高其自主探究能力。

教师还能够利用项目化学习活动启发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其合作学习的水平。项目化学习具有互动性、合作性、实践性等特点,在项目化学习活动中,学生需要以某项科学原理、某种科学现象或某个科学理论为最终探究目标,通过问题假设、深入研究、合作实验、协同验证、互动讨论等方式,透彻理解学科知识的深层内涵,扎实掌握学科知识的相关技能。通过项目化学习活动,学生能扎实掌握学科知识,其团队合作能力、创造力、执行力等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项目化学习视角下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具体措施

(一)结合实际学情,明确项目化学习目标

项目化学习目标的制定是教师高效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学生快速找到探索方向、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关键基础。教师若想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学习目标,就需要结合实际学情,综合考虑课程标准、单元知识点、当前班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

在此前提下制定的目标既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差异化、个性化的认知需求,又能使学生按照明确的学习方向深入探索科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另外,教师在制定项目化学习目标时,还需要考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的同时,提升他们的科学核心素养。

以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一天的食物”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单元教学要求、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实际学情等内容,制定明确的项目化学习目标。这一课的知识点教学主要围绕人们在一天之中所摄入的食物而展开,教师需要先了解这节课的授课要求,掌握此阶段小学生对食物知识的基本认知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以“人类健康饮食”为主题制定出以下项目化学习目标:一是通过资料查找的方式探索食物的分类;二是细致了解食物类别的划分标准,总结多种正确的食物分类方式;三是运用逻辑思维合理描述食物分类的过程;四是深入分析教师提供的人类饮食调查数据,思考人类每天应当摄入哪些营养元素;五是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提出科学合理的健康饮食建议。上述目标既包含了这一课中的重难点知识,又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二)制订学习计划,提高项目化学习质量

内容清晰、条理分明的项目化学习计划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保障,也是教师维护教学秩序的关键辅助要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项目主题和课程内容制订出明确的学习计划,分解学习任务,从而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清晰,提高其项目化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以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设计我们的小船”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这节课要求学生设计出一艘载重量能够达到200克的小船,并使这艘船能够用自身的动力将200克重的货物运送到指定目的地。教师可以以“合作设计小船制作方案”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订出明确的合作学习计划。例如,有的小组制订了以下学习计划:一是回顾与船有关的历史知识和科学知识,思考载重200克的小船应当选用哪种材料;二是根据科学的造船原理,分析能够载重200克的小船应当采用哪种结构,需要制造出哪种样式的小船;三是依据所学的动力学知识,研究载重200克的船在水上航行需要使用哪种动力系统,如何才能让小船按照指定方向行进;四是结合上述问题的讨论结果设计造船方案。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制订明确的学习计划,不仅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梳理自主学习的思路,还能让他们的项目化学习活动变得条理清晰、方向明确,增强其合作探究的效果。

(三)丰富教学方式,增强项目化学习效果

为了提高项目化学习活动的新颖性、多样性和趣味性,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消除他们对学习的抵触情绪,提高其学习效率与質量,教师需要合理创新教学方式,科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单元知识点和现实生活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还可以结合实际学情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以此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1.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为了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现象的理解水平,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元素开展探究科学现象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先寻找日常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学现象,并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接着,教师可以以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为主题,设计自主探究科学现象的活动,让学生分析科学现象的成因、影响和作用,使其在透彻理解科学原理的同时,充分认识到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

以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影子的秘密”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这节课要求学生知道影子形成的原因和产生的条件,了解影响影子方向、长短的因素。对此,教师可以结合课程知识点设计项目化学习活动,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有趣的手影表演视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接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阳光或灯光,利用身边的事物进行影子实验,如书本、铅笔、尺子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影子的形成原理。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在户外观察阳光下人体影子的变化情况,记录不同时间下影子的长度、方向和大小,并依据数据归纳出影子变化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既可以拉近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增强其科学学习效果。

2.设计层次化学习任务。教师可以按照班级学生不同的求知需求和差异化的认知水平,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学习任务,让他们都能学有所得。教师运用这种授课思路设计项目化学习活动,不仅可以降低部分学生的学习压力,又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以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不简单的杠杆”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在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先深入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再结合课程教学目标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学习任务。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制订以下三个层次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第一层是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杠杆的操作原理,研究影响杠杆作用效果的具体因素;第二层是结合杠杆的基础知识,思考如何放置杠杆的支点才能轻松撬动大型重物,并绘制出相应的杠杆装置图像;第三层是根据具体要求制作简单的杠杆,并完成相应的科学模拟实验。教师要合理分组,鼓励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学习任务,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展示学习成果,提高项目化学习能力

学习成果展示环节是项目化学习活动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完成项目化学习任务之后,学生需要展示小组的项目化学习成果,积极分享项目化学习过程,与其他组的成员进行互动交流,从而了解多样化的探究方式。另外,通过总结与反思学习过程,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自身的不足,探寻出更加适合自己的探究方式。

以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当各小组完成岩石和矿物标本的制作任务之后,教师可以设置成果展示环节,让各组派一名代表展示小组制作的岩石标本和矿物标本,并介绍标本的特征和类别,概述标本的制作过程。各小组可以互相进行评价,既要欣赏其他小组的标本作品,又要指出对方在标本制作过程中的错误之处。教师需要客观评价各组的项目化学习过程和探究结果,用鼓励性语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开展合作探究的兴趣。另外,教师还需要带领班级学生反思自己在合作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如是否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是否积极参与项目化学习活动,是否发挥了自身的作用,是否透彻理解了科学原理,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合作學习方法,等等。教师通过开展项目化学习成果展示活动,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其合作学习的动力,又能及时纠正他们对学科知识的错误认知,帮助他们扎实掌握合作探究的正确方法,进而提高其科学探究能力。

结语

小学科学教师可以从项目化学习视角出发,设计合理有效、灵活多样的项目化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使其掌握正确高效的自主探究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

江苏省涟水县梁岔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活动
“六小”活动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